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伦理学视角下中国高考制度改革分析
【第一章】我国高考改革的伦理观探析绪论
【第二章】高考制度改革的演变过程及价值取向变迁
【第三章】高考制度蕴含的伦理价值
【第四章】现行高考体制的伦理价值取向
【第五章】落实与完善新的高考制度的伦理措施
【结论/参考文献】深化高考制度改革的伦理学研究结论与参考文献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高考制度是当今社会的热门话题,它直接影响高等教育的质量与水平。我国自 1952 年建立统一高考制度以来,伴随着国家政治环境与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不断变化与发展。高考制度在文化大革命中断十年之后,于 1977 年重新恢复,开始了高考招生制度的新篇章。虽然被誉为国家人才选拨的高考制度断经历着改革,但不容否认的是,这些改革措施还不尽如人意,旧的问题解决了,新的问题又出现了。目前的高考制度亟需进一步改善。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全国高校在校生从新中国建立以前的不到 16万发展到现在的 2468 万,高等教育本身内部结构发生巨大变化,可以说,我国的高考制度经历了一个"以改革求发展"的阶段。令人欣喜的是, 2010 年 5 月 6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获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这标志着我国第一份中长期高考改革纲要正横空出世。这部纲领性文件的颁布与实施,一方面为现行的高考制度指引方向,另一方面也蕴含着高考制度的改革并不是一蹴即就,需要经过反复的实践才能更加符合社会现实。由于我国高考制度改革涉及的范围广、利益群体多,其影响不仅停留在学术探讨研究层面,更多的是升华到国家政策层面。因此需要我们从多视角、多途径地综合考虑高考制度改革问题。
1.2 研究目的与选题意义
本文试图运用伦理学的基本理论、方法论来探讨我国高考制度的改革。通过对我们高考制度已经发生的演变,来梳理高考制度改革的历史演变过程及价值取向,并对价值取向演变的特点进行了总结,比较系统地分析我国高考制度及改革的根本目标,并以上述为理论基础,对人才选拔制度--高考做更深层次的探讨。
在吸取我国高考制度改革的研究成果上,通过价值取向以及改革方法等方面的分析,目标在于达到理论层次上的深化,进一步拓宽理论研究范围,促进高考制度的改革,为完善高考制度提供理论参考。
中国是高考制度的"故乡",也是一个十分看重考试制度的国家。高考招生制度具有强烈的导向性,并起着"指挥棒"的作用。人才选拔制度--高考,号称中学生通向高等教育的独木桥,它是一项关系到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基本制度,在引导中学教育方法、方式,准确地区分与甄别人才,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实践对理论起决定作用,而理论对实践起着指引作用。价值取向是一种理论性的思想,它指导着人们的实践活动,也受实践结果的规制。因此,我们必须要寻求一种正确的且符合人类发展的价值取向,抛弃错误的、违背人类发展的价值取向,以正确的价值取向引导高考制度改革。
这些年来,从考试的科目到内容到科目分值,从试题形式到考试范围都一直在进行改革。通过改革淘汰旧的、不合理的规章制度,逐步建立与完善新的规章制度。由于改革者的价值取向会直接影响改革行为,因此,高考改革在实践中应遵循和选择怎样的价值指导思想,对我国今后的高考改革能否一帆风顺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如果没有正确的价值取向,就会容易造成社会的动荡,人民的不安,甚至有可能危害到国家的人才战略,最终影响整个社会的健康持续发展。故本文以人才选拔制度--高考制度中的伦理价值作为研究主题,结合我国当前高考改革的实践,对我国高考制度改革的历史演变及所体现的价值取向进行更深层次的梳理与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对如何进一步深化完善高考制度发表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 国外研究现状
分析与借鉴国外高校人才选拔制度,特别是对发达国家的教育招生制度,这对我国新一轮高考制度的改革起着重要的作用。如像英国、法国等欧洲主要国家,他们通常不采用高等教育考试制度,而是采用资格认定制度,即通过取得政府设定的一定资格认定证书,从而实现中学教育的顺利结业,以此为进入下一阶段的学习提供参考依据。对国外高考制度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理论成果。如赵晓明在《洪堡"大学理念"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启示》中认为,作为高校拥有自主招生权的德国,其国内的每一个地市都可以根据各自实际受教育情况来决定高校的招生方式、方法。这种方法不仅提高了地方参与国家高校招生的参与度,强化了责任感,同时也有利于发挥其地方特色教育,培养特色人才。当然,远在北美大陆的美国则有另一种人才选拔方法,即分层次的区别才能,这或许是对人们常说的"七十五行,行行出状元"的多元化的招生制度的形象诠释。例如在《从美大学招生考试制度反思中国高考改革》一文中,我国学者李宁指出,美国高考招生制度的特点在于,以综合选拔、有限开放、完全开放、竞争式的招生政策进行选拔人才,这样的高校招生制度注定着美国的中学生在接受中学教育的时候,没有标准化的课程和教材,也意味着在美国每个中学的教育课程和教材,以及教育水平都将参差不齐,评分标准也将各有所异。因此,与我国不同,美国大学招生考试就没有统一的考试标准和制度。
对东亚新兴发达国家如日本、新加坡等国来说,高考招生也各具特色。如刘阳和王晓东在《日本高等教育体制评述》一文中指出,日本主要采用了大学自治原则,即在高校招生考试过程中,考生须先参加由"大学入学考试中心"通过的高中阶段各类审核型考试之后,才能获取高校招生考试的资格。不仅如此,日本也倡导高校招生渠道的多样化,如推荐制,即通过推荐高中生中那些具备某一特长的优秀高中生来进入高校学习。新加坡的高考也具有自己的特色。在《新加坡高等教育入学考试制度及其启示》中,徐艳萍和张宝昆认为新加坡高考(GCE 考试),对不同 GCE 级证书对应不同的专业,从而实现考试评价标准差异化,不单如此,新加坡在 GCE 考试成绩的基础上把推理能力测试和专题作业能力也作为GCE 考试成绩的一部分,并引入到课外活动的分数中,对不同特长的申请者采取对应的入学评价方法。
1.3.2 国内研究现状
我国高考制度的专门研究相对较晚,学者普遍认为 20 世纪 80 年代初教育部在山东省召开的高考座谈会开启了现代高考研究的里程碑。在这次座谈会里,首次提到了要"注重考查学生的能力为主,防止学生死记硬背的问题"的观点。至此,高考制度开始作为"一门学问"被研究者所关注。杨学为的《高考文献》(2004册),它比较全面系统地介绍了我国建国 50 周年以(从 1949 年到 1999 年)来关于高考的书籍,包含了党和国家及各教育部门颁发关于高考的各类文件、资料、及各类报刊、杂志,关于高考的报道,以及一些各类专家对高考的言论及论文。
罗立祝的《高校招生考试政策研究》研究了高校招生考试的制度政策。李立峰的《中国高校招生考试中的区域公平研究》对我国从古代科举制时期和民国时期的高校招生考试,及现行高考制度下每个时期的入学机会及区域公平做了整理,并提出了相关的理论分析。刘海峰教授在《高考改革中的公平和效率问题》中指出,高考改革面临公平与效率的矛盾性,因此在改革中我们要把公平和效率兼顾,将其平衡发展。郑若玲副教授在《高考改革必须凸显公平》、《高考改革与公平》中指出,高考在改革中我们会遇到很多问题,特别是高考公平的问题,"不患寡而患不公"是当今社会广大人民群众迫切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指出高考制度改革应该从考试制度的历史发展中寻求借鉴,从我国高考制度的改革中寻求答案。
在《考试公平与区域公平:高考录取中的两难选择》中则表明,促进考试公平,可以实行分数线的统一,但是,由于高考的分数受政治、文化、经济、教育、就业、人口、等多方面的影响及制约,故我们在考虑考试公平的同时也要兼顾区域的公平。
1.4 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1.4.1 研究方法
本文在借鉴国内外重要文献的理论基础上,围绕本文的中心思想,着重采用了以下研究方法来进行深层次的研究:
1、文献研究法
首先结合本文具体的研究对象查阅了大量的国内外研究资料。在归纳、总结的基础上得出了国内外高考制度所蕴含的伦理价值。
2、归纳分析法
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对我国高考制度的发展进行一个梳理、比较和总结。通过归纳、总结,力求探究一条适合现代伦理价值取向的高考制度改革之路。
3、案例分析法
结合当前我国高考招生制度的改革历程,通过对某些具体的高考制度的研究分析,指出目前高考制度中存在的伦理问题,且对新的高考改革制度的伦理价值取向及如何落实新的高考制度提出某些具体的建议。
1.4.2 研究思路
本文采用实证研究、归纳演绎的方法,从具体事例中抽象出理论,按照时间先后的顺序展开,共分为五章。各章的主要内容如下:
首先是绪论,从介绍高考制度的背景、目的及选题意义,对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分析和总结,接下来介绍了本文的研究方法、研究思路,为接下来的研究做好前期工作。
其次是我国高考制度改革的历史演变过程及价值取向变迁,从招生考试制度到高校录取制度的层面对我国高校高考制度改革的历史演变过程及价值取向变迁进行系统的分析与总结。着重从我国高考人才选拔制度的改革思路与目标,对新的高考人才选拔制度的伦理价值取向进一步研究。
再次是文章的理论部分,从理论上对制度蕴含的伦理价值及高考制度中蕴含的伦理价值进行分析,指出伦理价值取向对个体的价值取向具有指导作用,促进社会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和谐。指出现行高考制度改革蕴含的目的伦理价值和现行高考制度蕴含的工具伦理价值。
最后基于当前的价值取向,提出了落实与完善新的高考制度的伦理措施。这些措施包括树立现代效率与公平有机统一的高考理念;完善效率与公平有机统一的高考法规体系;促进学生自由全面发展,发挥学生的自主性。
结论在新的高考制度改革中确立怎样的伦理价值取向是具有思考价值的课题。我国高考制度今后该如何改?高考,它既关系着个人的前途命运,又制约着国家的稳定与发展,欲速则不达。高考制度的改革发展过程离不开伦理价值的指导。伦理道德是人类追求的目标之一...
我国针对体育教学过程中所存在的特点,并结合我国时代现状,出台了《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而这一标准的根源,是陶行知的教育发展思路与改革方针。...
第二章我国高考制度改革的演变过程及价值取向的变迁价值取向是价值哲学的重要范畴,它是指一定主体基于自己的价值观在面对或者处理矛盾、冲突以及关系时所持有的一种基本价值立...
第6章建议对策中职教育是我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衔接初等教育和高等教育的桥梁。中等职业学校是国家应用型技能人才的培养基地,为社会输送高素质技能人才。中职毕业生肩负国家使命和学校期望,因此中职毕业生能否成功就业关系到国家和学校是否完成教...
结语张雪门是我国近代着名的幼儿教育专家,他的幼儿教育思想内涵丰富,对于我国当代幼儿教育改革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张雪门是我国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幼儿教育中国化、本土化、科学化的探索者,他确立了适合我国国情需要和个人需要的幼儿教育目的,创立了...
教育归根到底是一项道德事业,因为它本身是一种责任、一种爱。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一项活动,通过培养人来为社会服务,是人与人心灵上最微妙的碰撞。一、我国传统教育伦理的特点分析。教育伦理是社会教育活动在人们教育观念中的伦理道德和伦理反映,是一...
1绪论1.1研究问题的提出1.1.1班主任专业发展的时代呼唤当前我国教育改革发展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成为教育发展新阶段的主要任务。只要教育存在,就需要教师,只要有优质教育的需求,就需要有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为其提供保障。高素质教师队...
。卢梭的消极教育观是其自然教育思想中最重要、最基础、最独特、最个性、最核心、最富有生命力和震撼力的一部分,性善论哲学、感觉经验论、“率性发展”的天性教育观以及对当时法国“积极教育”的批判,构成了卢梭消极教育观的理论基础与实践依据。...
第五章我国实施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问题与建议关于如果在我国实现多样化课堂教学,具体实施翻转课堂教学这种模式,实际上并不是一个新的问题,中国第一个开始具体实践的学校是来自重庆的聚奎中学,聚奎中学在2011年的时候正式启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充分...
第三章高考制度蕴含的伦理价值实施人才强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高考制度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审视我国高考制度中的道德困境,探索高考制度改革的伦理价值,使我国高考制度沿着合理的轨道发展,是高考制度改革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首要问题。现代社会,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