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乡村初中教师的日常生活困境研究
【第一章】农村中学教师师日常生活问题探析导论
【第二章】研究对象的选择与背景
【3.1】教师日常的学校生活
【3.2】乡村教师日常的家庭生活
【3.3】教师日常的社区生活
【第四章】农村中学老师生活状况反思
【结论/参考文献】初中教师群体乡村生活改善探析结论与参考文献
1 导论
1.1 选题的缘起
读研前,曾任教于一所农村中学。两年的基层锻炼,于我而言,受益终身,攻读教育学硕士的信念在此期间也越发地坚定。对于农村学校教育,我内心充满惋惜与悲悯。简陋的校舍、匮乏的师资、低效的学校管理、敷衍的教研活动和不断攀升的辍学率,如今的农村学校在追赶城市教育步伐的过程中,丢弃了自己应有的乡村文化中心的使命,成为了城市教育的附庸,而这种附庸扭曲且畸形,如同邯郸学步,越走越偏。乡村教育首先应为当地的经济文化建设服务,然后兼顾升学,但事实正好相悖,它无偿地为城市发展输送人才的同时遗忘了为农村发展培养后继力量的使命,并一步步削弱乡村少年与乡土的联系,降低了农村民众的文化自信心。它以现存的教育体制告诉乡里人,只有走出农村,跳出农门,才会有幸福生活,少年唯有考进县城,才能出人头地。在城市与乡村夹缝中生存的农村学校注定是城市价值取向下一种半身不遂的产物。
乡村教育究竟何去何从?是作为孤立的个体从城市教育的洪流中独立出来,为乡村建设服务,还是与时代的步调保持一致,以城市教育为主流价值取向,实现所谓的城乡一体化?把乡村教育从现代教育体制中独立出来,让其自成体系专为乡村服务,是否剥夺了农村学生平等的受教育权?如从教育公平考虑,任其按现行体制发展,无疑是有失偏颇的,它表面上打着教育公平的大幌子,实则更加剧了其落后的趋势。乡村教育的改革不可能一蹴而就,只能从点滴做起,各个击破,力争更好。
2007年8月31日胡锦涛主席在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上讲话时指出:“教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推动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培养高素质人才,教师是关键。没有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就没有高质量的教育。”
我国着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指出:“地方教育及乡村改造的成败,是靠着人才为转移的。所以培养乡村师资是地方教育之先决问题,也就是改造乡村的先决问题。”陶行知先生早已为我们指明了乡村教育改造之道--乡村教育之所以落后,最大症结在于师资的薄弱与匮乏。就算在现代化高速发展的今天,农村师资队伍建设仍一直为乡村教育的绊脚石,是其发展的一大瓶颈。现存的农村师资面临着数量匮乏、年龄结构老化、学科分配紊乱、学历偏低、工作任务繁重、工作环境恶劣、工资待遇低、生活环境不佳等一系列问题。“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关键是学校均衡,学校均衡的关键在于教师的均衡,”
而农村师资所陷入“需要的难来,来到的难稳,人才奇缺”的怪圈则是对义务教育不均衡发展的控诉,一方面乡村教育难以吸引人才,另一方面学校骨干教师大量流失,乡村教育之生存境况令人堪忧。两年的乡村任教生活,与这些教师们朝夕相处,让我对农村教师的真实生活和内心世界有了一定的了解和感悟。正因如此,使我在读研期间对农村师资研究充满了热情,总思忖着为在农村默默奉献的教师做点什么。国之大计,教育为先,村之建设,师任为重。乡村教师作为村里的文化人,不仅是文化知识的传播者,更是重构乡村文化的领军人物。作为乡村建设与发展的重要群体,对农村教师的关注就显得尤为重要。长期以来,我们对教师群体的关注一般停留在教师类生存方式上,“教师全部的生存意义在于学生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用教师理性层面的生存意义代替教师全部的生存意义”而忽视了教师个体本真的生存方式。作为“人”的农村教师,其真实的日常生活世界鲜为人知,其内心的真实想法鲜为人道。笔者相信对农村教师日常生活的研究将有助于改善落后的乡村教育,更有助于国家实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战略。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教师”这一职业的崇高与神圣是毋庸置疑的,对教师各方面素质的高要求也一直为人们所看重。然而,社会的高期望仅局限于教师对学生的无私奉献,默默无闻,教师作为生命个体的“人”的生存状态不为公众所关注。近年来,教师的职业倦怠问题突出,厌教情绪强烈,“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这一头衔使他们成为了“累并痛着”的群体。尤其在当今城乡二元结构下,任教于乡镇的农村教师们的生存状态更让人忧心。面对农村师资所出现的怪圈,我们不禁要追究导致这一现象的深层原因。之所以选用日常生活这一视角来研究农村教师,是因为日常生活是一切行为活动的基础,也即是“至尊事实”,人们的所思所行都源于自身日常生活世界中直接经验的获得。要真正认识人的本源性,就必须回归生活,从日常生活世界中去探寻人的精神结构。由于生活世界的预先给定性特征,即它的存在先于个体的任何理论反思和研究,人的一切目的性活动都是以它为前提,换言之,一切劳动都是为了更好的生活。
社会学上把日常生活作为研究的对象是因为日常生活是人类生存的主要表征,从日常生活这一现象学社会学视角出发来展现人们真实的原始生活情境,有助于我们更深层次去看待事物的表象,挖掘其本质。本研究的目的旨在真实呈现农村教师的日常生活世界,了解这一群体生存状态的同时,力图找出农村师资陷入困境的根源所在。
1.2.2 研究意义国家大力呼吁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但不均衡现象仍随处可见,且不说不同地区之间教育资源的差别,甚至同一地区不同学校之间的不均衡发展现象也十分明显。
在实现城乡一体化进程中,乡村教育不仅没能赶上城市的步伐,反而与之相比,差距越拉越大,其突出表现在于师资力量的薄弱与匮乏,既吸引不了人才,又使得自身的骨干教师外流。关注农村教育师资困境,找出其背后的深层原因并对症下药有利于促进教育的公平和均衡发展,更有益于整个乡村的文化建设。
(1) 理论意义近几年,农村教师生存状态引起了学者的关注,但对农村教师生存状态的研究多偏向于思辨,很少有人通过田野调查深入农村教师内部,从其真实的生活情境中去关切农村教师的生存境况。本研究采用质性研究方法,避免了以往研究中的宏大叙事,增强对细节的生动刻画能力,用叙事的方式呈现研究结果,以增强研究结果的针对性和洞察力。本研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教师研究理论与方法的丰富,从不同的理论角度诠释了农村师资的困境所在。
(2) 实践意义通过对农村教师日常生活现象的描述与解读,使人们对农村教师和农村教育有着更深刻的体会与认识。本研究有助于给予教师生命的关怀,实现农村学校“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有助于让更多的人关注农村教育,改善农村教育的落后现状,有助于促进更广泛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本文把日常生活分为三个维度: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区生活,以湖北省某一乡镇初级中学的教师为研究对象,从其日常生活样态中剖析农村师资困境的原因所在,呼吁对农村教师群体精神层面的深层关照。
1.3.2 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质性研究方法并借鉴人类学方法进行田野调查,而且还通过文献分析、访谈、参与观察等研究手段对D中学教师群体进行个案研究,并以叙事描述的方式整理成文。
选用质性研究作为本文的主要研究方法,完全取决于本研究所涉及的问题即农村教师的日常生活及其对研究对象的适宜性。“质的研究是以研究者本人作为研究工具,在自然情境下采用多种资料收集方法,对社会现象进行整体性探究,使用归纳法分析资料和形成理论,通过与研究对象互动对其行为和意义建构获得解释性理解的一种活动。”
本研究的目的并非要批判农村教育的落后和教师们传统的生活方式,而是将目光投向教师日常工作和生活的真实世界,倾听教师内心的声音,以故事的方式呈现农村师资的“实然”状态的同时找到农村师资困境的症结所在。
(1) 访谈法本研究将围绕访谈提纲,对研究对象进行深度访谈,对其周围的人进行非正式访谈。在正式访谈中,为了能让受访者尽情发挥,采用了半结构性的深度访谈,这样有助于研究者更全面地了解研究对象的真实想法。通过非正式访谈有助于提高本研究的信度。
(2) 参与观察通过参与观察,进入农村社区和农村学校,把自己融入所研究群体的生活情境中,观察被研究者日常的非言语行为及其处境,力求客观真实地分析其生活现状及内心世界。
(3) 文献分析研究前期查阅相关的研究文献,了解当前该领域的研究现状,并对此类文献进行整理并分析,在此基础上开展研究。研究后期对所收集的农村教师日常生活文本资料进行分析整理,展现真实生活世界的同时,对农村师资陷入困境的原因及对策进行深入思考。
1.4 文献综述
1.4.1 国外研究国外学者提倡对教师生活进行研究且理论体系较为完善的主要代表人物是艾沃·古德森(Goodson)和马克斯·范梅南(Max Van Manen)。马克斯的生活体验研究和古德森对教师个人生活史重要性的强调都阐明了生活经验对个体工作的影响,必须重视教师的生活史对其个人专业发展的作用。
1.4.2 国内研究通过对农村教师已有相关研究资料的分析整理可以把农村教师的生活状态研究归纳为两大研究取向:实证研究取向和质性研究取向。
(1) 实证研究取向实证研究者倾向于通过大样本的问卷调查对农村教师的生存状态进行数据分析。从调查数据显示:杭州市大多数农村教师仅把教师职业当成一种谋生手段,他们从中没有获得享受和创造的体验。
四川省农村教师对生活普遍表示不满,较低的工资待遇,较大的工作压力使得“外流”倾向严重,低回报是教师心理失衡的主要原因而非高压力。
从对滨州市农村小学教师的生存状态审视中发现,该群体身心状况不佳,低社会地位、低待遇、低专业发展促使其生命意识淡漠,缺乏对自身所从事职业的认同感和成就感。
从对西部农村教师的职业幸福感、角色定位、教师管理、工作压力和工资待遇五个方面的考察结果表明:该群体职业幸福感不高,经济地位低,职业压力大,代课老师的生存状态尤为差强人意。
有的学者根据对中部四省,即湖北、湖南、江西、河南的农村幼儿教师的工资待遇、工作压力、教师身份、专业发展和职业幸福感五个方面的调研数据发现:中部多数农村幼儿教师处在非编制状态、工作压力大、工资待遇低、缺少专业发展机会。
(2) 质性研究取向上述有关农村教师生存状态研究更偏重于实证,以问卷调查为主,访谈、观察为辅来反映农村教师的生存状态。此种研究方法的优势在于通过客观数据,能较为直观地反映客观存在的事实问题,具有较强的普适性,但此种方法只能从表层现象揭示农村教师生存状态,无法深入到被研究者的真实生活情境,从生动的日常生活细节中展现被访者真正的内心世界,因此,实证方法对于本研究似显捉襟见肘之意,难以承载本研究的应有之意。对于农村教师生活状态的研究,也有不少学者立足于质性研究,以强烈的人文关怀和平民意识参与其中,通过长期、深入、细致的考察,对被研究者的生活故事和意义建构做出解释性理解。
闰伟鹏通过叙事研究,并结合文献、访谈、观察等研究方法对某一农村幼儿教师生存状态进行了细致的描述和分析,通过典型案例反映其生存状态。
李书磊通过实地考查,详实地描写某自治县希望小学教师的生活境况。农村教师因工资偏低而在当地买不起房产,成了乡中最大的寄居者群体和流动人口群体,“无恒产者难持恒心”,加强农村师资首先需改善教师的生活条件。
杨志勇以质的研究做指导,运用生活史研究方法对小学教师的职业生活和闲暇生活两个日常生活方面进行了调查和分析,并试图从社会大环境和教师自身两方面提出改善教师生活的策略建议,提高教师生活满意度,从而达成对教师个人生活的关怀和对教育事业的促进。
陈玉华以一名乡镇中学女教师为个案,运用质的研究方法,结合调查、访谈、文献等研究方法,从经济、职业、家庭、社区这四个生活维度展现乡镇教师生活状态的本真面目。研究发现,教师经济收入是其生活的核心,直接决定了教师的生活质量和生存状态,而乡镇中学教师的经济生活在温饱与小康之间徘徊,社会地位从当地文化人沦为村民眼中的生活者。
彭虹斌运用人类学方法通过十余载的长时段观察,将自身浸入农村,生动详实且细致地呈现了农村小镇教育的变迁,以真实的语料情境让人身临其境去感受一个已剔除虚假外衣背后的鲜活的农村教育。在其中,农村教师在工资、医疗、住房等方面的生活窘境,无不体现了其穷则思变的无奈之举,从中也暗示了农村师资匮乏的客观原因。
(3)基于现状的思考近几年,对农村教育的研究逐渐由实证取向转向质性研究取向,旨在给予研究对象更多的人文关注,使研究结果更加真实可信,深入人心。查阅农村教师研究的相关资料发现,以往研究主要有以下几种研究取向:其一,把农村教师作为“工作体”而非“生命体”进行研究,目的是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忽视了教师作为人的存在;其二,笼统地对农村师资现状进行了抽样调查分析,客观地阐述了农村师资所存在的问题,并给予一定的解决对策,此种自上而下的研究浅尝辄止,只停留在现象层面,就事论事;其三,也有极少数学者运用质的研究方法,深入乡土,真实呈现教师在工作中的原貌,但多数以个体为研究对象,相对而言普适性程度较低。本研究在继续沿用质性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乡村中学教师群体日常生活样态的描述中解读农村师资困境之所在,同时探寻教师达成理想生活状态的策略,并旨在促进农村教师精神上的丰富与完满。
1.5 概念辨析
1.5.1 概念界定
(1) 日常生活对日常生活的概念界定,本研究在基本认同衣俊卿观点的基础上进行了补充。在本研究中,日常生活是指以个人的家庭、天然共同体等直接环境为基本寓所,旨在维持个体生存和再生产的日常消费活动、日常交往活动和日常观念活动的总称。它具有重复性、自在性和经验性,是处于特定的历史时空条件之下的人们所进行的衣食住行、婚丧嫁娶、风俗礼仪、岁时节目、行为心理等具体生产和生活实践的抽象集合体。
(2) 农村中学教师本研究将以某农村一初级中学教师为研究对象,因此,对农村中学教师的概念要加以说明。本文中的农村中学教师指的是在县城以下的乡镇中学从事农村九年义务教育初中阶段教学工作的教育工作者,不论其是否来自于城市或乡村,只要在农村中学担任教学工作,都称其为农村中学教师。
1.5.2 日常生活的理论探讨
20世纪伊始,许多学者把注意力从对理性的探究聚集到对生活世界的回归上,尽管胡塞尔、维特根斯坦、海德格尔、阿格妮丝·赫勒从不同的视角阐释了他们自己对日常生活世界理论的观点,但都不约而同地告诉世人回归日常生活的重要性。
“日常生活世界”概念最先由胡塞尔提出。胡塞尔针对人们对科学理性的过分迷恋而忽视人的存在问题提出了向“生活世界”回归的口号。他强调要把客观的科学世界与主观的生活世界区分开来。维特根斯坦认为语言来源于生活,使用一种语言就是采用一种生活形式。正如有的论者所说,“他对生活形式的回归实际上就是在寻找被证实主义所遗忘的人的世界,寻找作为生活形式的语言就是寻找一个安宁的家。”海德格尔认为日常生活世界已是一个全面异化的领域,揭示日常生活的异化性有助于克服人性的分裂和矛盾。匈牙利女哲学家阿格妮丝·赫勒于1970年出版的《日常生活》一书是迄今为止有关日常生活比较系统、完整的专着。赫勒认为,日常生活是指“那些同时使社会再生产成为可能的个体再生产要素的集合”,并指出“日常生活存在于每一社会之中,每个人无论在社会劳动分工中所据的地位如何,都有自己的日常生活。”
赫勒认为日常生活具有重复性、自在性、经验性和实用性的特征。我国学者衣俊卿认为日常生活包括日常消费活动、日常交往活动和日常观念活动三个基本层次。日常消费活动是日常生活世界最基本的层面,它是肉体生命延续的基础。日常交往活动是人的日常社会活动,它随着物质水平的提升更加频繁、丰富。日常观念活动是一种自在性的思维活动,包括传统、风俗、习惯、常识、经验等自在的日常思维。
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发展,人类开始在理性主义的制度化世界中感到异化态,精神家园一点点被侵蚀,安全感、归属感缺乏。面对日益严重的人性危机,现代人开始在日常生活世界中试图获得心灵上的救赎,在生活意义世界上实现自我认识与回归。“日常生活”这一研究视角已广泛应用于哲学、社会学、人类学、历史学、政治学等各学科领域,之所以受青睐,主要因为生活世界具有统摄性,人类的所思所行无不在日常生活中被型塑和体现。现象学社会学家阿尔弗雷德·舒茨把日常生活视为其“生活世界”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认为它是生活世界的中心,是“至尊事实”,人类其他的一切活动都源于此,它为个体认识世界提供了依据。由于人们社会地位和文化情境的差异,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种类的日常生活,了解某一特定社会群体的日常生活,有助于我们认识和把握被研究者的主观意识,深入挖掘其日常生活世界背后的文化视域。
3农村小学布局调整政策的代价分析3.1农村小学布局调整政策决策的代价分析。教育决策与教育代价的产生有着密切的联系,不合理的教育决策会导致政策本身民主性、科学性、人文性的丧失。教育决策的民主性决定了政策能否被人们接受、理解和支持,而教育决策的...
参考文献[1][苏]苏霍姆林斯基着。杜殿坤译。《给教师的建议》[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397.[2]吴方红。《中小学家校沟通障碍分析及对策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华南师范大学,2007(6):1.[3]刘柳迪,《农村小学家校沟通问题研究》,[D],华中师...
1引言1.1研究缘起。2011年12月12日下午六时许,江苏徐州丰县发生重大校车事故。一辆校车在从丰县张后屯村开向孔庄村的路上,因乡村小道路面湿滑,校车侧翻滑入村间灌溉用的小河,造成小学生巧死8伤,让人深感痛惜。其实,小学、幼儿园校车事故的发生在近...
第五章结语边缘化学生的存在是一个较为普遍的问题,它与现行的教育提倡以人为本、关注每一个学生的理念背道而驰。其实,从人的内心来说,没有人愿意被边缘化。但是现实却常常事与愿违。教育场域中边缘化学生最初的形成是来自外界的被动性边缘化,这是一种...
结语学校布局的调整是国内外教育发展中常规的教育政策活动。以美国为例,在20世纪初,美国有单班学校20万所,而在20世纪中期之后,伴随着美国第一轮学校重组,这一状况迅速改变。今天,只有几百所单班学校还保留着。我国在目前教育发展阶段和现实教育资源...
4反思:问题与建议题记:受制于盲目的利己主义的世界,就像一条漆黑的峡谷,光明仅仅停留在山峰之上。所有的生命都必然生存于黑暗之中,只有一种生命能够摆脱黑暗,看到光明。这种生命是最高的生命:人。--阿尔贝特史怀泽:《敬畏生命》乡村教师是乡村教...
从国家的大环境来看, 农村教育素质的提升是农村教育发展的关键因素。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 人们对农村教育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 社会对人才的综合素质有了更高的要求。...
为更好地提高思政课教学质量,提高思政课教师队伍创新思维能力,应深入剖析以上四方面问题,以增强教师创新思维动力,调动教师创新思维主动性、拓宽教师创新思维视角、发掘教师创新思维潜能。...
与城市幼儿园相比,农村幼儿园在很多方面都存在劣势,在这样的情况下只有有效的开展农村幼儿园主题活动,才能够拉近农村与城市的差距。...
5农村小学布局调整政策代价的规避与补偿教育政策代价是一种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的、必然的存在。无论在哪种社会、哪个教育发展阶段都会存在着这样那样的代价现象,教育政策代价伴随着教育发展的始终。但是我们对待教育政策代价并不是被动接受、束手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