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会计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会计论文 > 财务会计论文 >

集团公司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体系的完善绪论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6-10-08 共10843字
  本篇论文快速导航:

展开更多

  第一章 绪论

  1.1 背景、目的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伴随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社会市场的竞争愈演愈烈,许多企业之间的竞争不再只是传统意义上的产品、价格竞争,更多的是集中在核心价值方面。所以,为了更好地促进企业长远发展,必须树立竞争意识,承担社会责任,从品牌形象上入手,提升企业的核心价值优势。因此,对于煤炭行业的企业来说,要想在市场竞争中保持优势,必须重视社会责任。

  人类文明的不断进步,推动社会逐渐向前发展,产生了许多社会性问题。其中,企业社会责任逐渐提上日程,在学术界和企业界都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事实上,企业社会责任理论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国内也没有形成系统化的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理论体系与实践框架。20 世纪初,我国才开始出现企业社会责任思想,对应的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出现也相对落后。关于社会责任会计的研究更是少之又少。2006 年,我国国家电网公开发布了第一个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第二年,我国出台了《关于中央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指导意见》,旨在基本明确央企的企业社会责任报告行为。自此以后,企业发布社会责任报告制度才逐渐开始实施,不过这种规范制度仅仅集中在大型的国有企业,民营企业鲜少会公开发布企业社会责任报告。

  早期资本主义的发展与煤炭经济有密切的关系,工业革命的迅猛发展离不开煤炭行业的重要支撑作用。如今,作为基础性企业之一,煤炭逐渐与人们的生产生活联系紧密。

  我国经济稳定快速发展的轨道上,煤炭及其深加工产品需求旺盛,煤炭企业的发展更是对 GDP 的发展有重要的影响。但是,煤炭污染性较大,煤炭企业属于一种高危险、高污染的企业种类。因此,要想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煤炭企业必须树立社会责任意识,在维持生产生活煤炭需求的同时,引入环保理念,提倡科技创新,才能促进煤炭企业可持续发展。

  1.1.2 研究目的。

  在欧美资本主义国家,关于企业社会责任会计的概念与内涵存在许多争论,学术界也形成了许多相对立的理论成果。目前,我国关于企业社会责任会计的研究还处于初步阶段,理论成果也鲜少有定量分析,大多为定性分析,总体分析与行业分析少之又少,这就造成我国的企业社会责任会计研究大多没有较高的可信度与执行力。

  从行业来看,煤炭一直属于高污染行业,煤炭企业的社会责任报告也受到大众和社会的广泛关注。因为煤炭行业不仅关系到安全生产问题,而且还关系到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问题,甚至关系到国民的生产生活发展。所以,不同于其他类型的企业,煤炭企业的社会责任报告披露十分重要。陕西煤业化工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陕煤化集团)是陕西省首屈一指的煤炭生产企业,在社会中享有较高的影响力,一直处于全省煤炭行业的领军地位。因此,陕煤化集团的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尤为关键。

  陕西省北部的经济发展较快,但是主要集中在煤炭等矿产资源,经济结构相对单一,也没有形成多元化的产业形态。如今,全省的产业转型逐渐提上日程,分析煤炭企业的社会责任与评价信息十分重要,这有利于调整陕西省的产业结构,促进全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作为陕西省的支柱产业之一,煤炭企业的良好发展可有利地推动当地经济朝良性循环发展。如果引导不善,煤炭的高污染性将直接影响城市空气环境、居民生活质量。

  因此,本文详细地论说我国煤炭行业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现状,并选取了陕煤化集团作为研究对象,分析陕煤化企业的特点和社会责任履行的现状,提出完善其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的建议和对策,力求完善陕煤化的社会责任的体系,从而为陕西省煤炭企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做铺垫。

  1.1.3 研究意义。

  虽然所有的企业应该认识到社会责任的重要性,不过不同行业的经营性质不同,产品结构也存在差异,所以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关键内容也不能全盘一致。举例来说,电力、钢铁、煤炭等企业属于高污染高消耗的企业性质,如果生产经营不善将造成大量的污染物质,危害城市与人类安全。所以,这类型的企业必须严格履行企业社会责任。对于那些污染小、消耗低的金融企业来说,承担的社会责任也相对较小。根据我国现有的理论研究成果来看,关于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的实证研究较少,也很少形成系统化的实证措施。因此,本文站在理论与实证的角度具体地阐述了我国煤炭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的重要问题,并结合利益相关者的理论,选择陕煤化作为研究对象进行案例分析,深刻分析其在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方面取得的成就;并且,还将陕煤化与全球着名的企业进行比较分析,寻找二者在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方面的异同点,剖析我国企业在这方面的不足及其完善措施。一般而言,某一个企业的优势并不能反映全省的优势,但是一个企业的弱势往往能代表全省某个行业存在的短板,所以,本文主要希望通过分析陕煤化的现状、问题及其对策,能对陕西省同类型的煤炭企业的社会责任提供有些参考意见。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早在 19 世纪 20 年代,英美等资本主义国家开始研究企业社会责任,首个提出企业社会责任思想的是美国的约翰·莫里斯·克拉克,此后不同类型的研究成果蓬勃出现。其中,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实践的发展详细地阐述了企业社会责任的定义、内涵、计量、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等方面的重点,不同程度的丰富了这方面的广度与深度。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关于企业社会责任的起源、内涵与争论。

  美国是世界上第一个提出企业社会责任(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简称 CSR)思想的国家,经济学家 Oliver·Sheldon 第一次表明了企业社会责任的概念。到了 20 世纪50 年代,经济学家 Bowen 在其《商人的社会责任》[1]

  (Social Responsibilities of theBusinessman)中详细地论述了现代企业社会责任的定义,并受到其他学者的广泛认同,继而引发了研究现代企业社会责任的热潮。

  在企业社会责任定义方面,不同类型的学者呈现了不同的理论观点。Davis(1960)指出社会责任主要是指企业经营者的决策大于企业的经济利益,为了缓和企业与社会的关系,必须走出一些妥协并采取一些行动[2]70-76.Carroll(1991)在前人理论的基础上,具体地划分企业社会责任的主要内容,即慈善责任、伦理责任、法律责任、经济责任等,并认为这四种类型的责任呈现一个金字塔的责任结构体系,也就是说经济责任是企业最基本的社会责任,是履行另外三种责任的基础[3]39-48.他的理论得到许多学者的认同,并运用到企业的实践操作中。在企业社会责任这一概念出现后,企业是否应该承担、如何承担社会责任在实务界与学术界产生了巨大的分歧。传统古典经济学直接否定企业社会责任论,指出一个企业的管理者经营生产的最终目的是保证企业利益的最大化,创造更高的利润。Friedman 就是传统古典经济领域的代表人物,他的《资本主义与自由》明确提出,对于自由社会的企业来说,在保证遵循各项社会规则的原则下,必须发挥各项资源的作用,营造更多的经济利益,而不是要履行所谓的社会责任,这是对自由社会的彻底否定,也不利于社会的民主与自由[4].

  从 1960 年开始,提倡企业应该履行社会责任的观点越来越受到大众和社会的认可。

  Druker 指出,企业在履行社会责任后会得到一些回报,这些回报也就是另一种意义上的利润,企业经营长远的关键是满足社会的需要[5].支持这一观点的学者纷纷表示社会问题的滋生和企业有很大的关联,企业在获得自身利益的同时,更应该致力于解决这些问题,维护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2)企业社会责任会计理论研究现状。

  世界上,研究社会责任会计最早的国家要数美国。早在 1986 年,美国会计学家David.F.Linowes 就在自己着作的《社会经济会计》中提出了社会责任这个名词,这个名词出现以后在美国会计学界以及社会责任学界引起了广泛关注,David.F.Linowes 的理论对社会责任会计的理论研究发展奠定了基础。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在研究社会责任会计的时候先后成立了社会计量委员会以及生态环境委员会,甚至在 1973 年提出应该将企业在社会环境中所扮演的角色通过测量、描述等方式展示出来,并应该从企业的财务报表中体现,这就对企业财务报表的目标提出了新的要求。美国社会计量委员会在 1977 年正式发布了"企业社会业绩计量"的研究声明,在声明中强调企业在商品生产、商品销售、环境资源等方面对社会造成的影响(也可成为社会业绩)必须在"企业社会业绩计量"报告中体现出来。另外,在对社会业绩的各个情况进行说明的时候还需要对信息的种类、作用、来源等进行详细说明,最后应该对报告的形式进行阐述。美国的会计师协会以及会计学会专门针对社会责任会计报告的制作进行了说明,并成立了社会业绩会计委员会、社会成本计量委员会、组织行为环境影响委员会、社会成本委员会等。部分政府机构明确表示企业应该提供社会责任报告,以职业安全和事故防护局、联邦贸易委员会等为代表的政府机构都要求企业公开社会责任信息情况,具体说明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情况。

  此外,美国证券交易管理委员会也提出为了规范企业会计信息的公开化,政府应该提出更多要求企业公开披露社会责任的法律规章制度,确保企业真正地进行实施。

  20 世纪 70 年代,埃斯特斯的《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从会计报表的角度阐述企业社会责任公开财务信息的重要性。到了 80 年代,布卢姆和埃尔格斯(Bloom Robert andElgers Pieter T.)的《会计理论和会计政策》等数都不同程度地提出了社会责任会计理论,认为企业会计与企业社会责任有密切的关系。

  虽然在社会责任会计方面,美国学术界形成了许多理论成果,不过这方面的会计实务却发展较为滞后。事实上,目前美国并没有公开具体完整的企业社会责任会计报表。

  结合上世纪 70 年代美国在《幸福》杂志当中发布的五百个工业企业的年度报表,其中有四百五十六个企业针对自身履行社会责任的具体数据和信息进行了相应地披露,占据了所有企业当中百分之九十左右的比重。然而,这些披露出的数据一般都是不完整的,还有一部分数据是与环境污染的治理存在一定联系的,比如企业对于生产经营活动排放的废水或是废弃等进行治理的具体状况。只有很小一部分的企业对于其雇佣少数民族员工的情况、增加员工福利的情况等数据进行了相应的公布。

  从现阶段社会责任会计发展的实际状况来讲,美国发展的速度比较缓慢,而西欧等国家发展速度比较快,究其原因,便是欧盟各国针对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及员工福利方面相对比较关注。

  英国是十分关注社会责任会计的一个发达国家。在上世纪 80 年代,ASSC 便编写并出版了一部书籍--《公司报告》,大力支持企业对社会责任报告进行相应的编制,除了要编制传统形式的财务报表以外,还应当进一步编制企业的就业报告、企业的发展前景表、企业的增值报告等等,以此来满足除了公司股东之外主体对于企业信息的具体需求。

  从根本上来讲,法国是最为关注于社会责任会计的一个国家。在上世纪 70 年代,法国通过正式的法律文件强制性规定,企业必须要通过货币的形式来表现出其对职工发放福利的实际状况,其中包含了企业职工的劳动保护费及福利费等等。只有是企业内拥有三十名的职工,就必须编制相应的年度社会责任会计报表。

  除了法国、美国等国家之外,瑞典以及德国等国家的政府也同样强制性要求企业必须要对社会责任会计的信息进行披露,基本上表现了企业为了保护环境而实施的具体措施和工作。

  总体而言,国外针对社会责任会计所展开的研究不仅仅在理论层面上获得了不错的研究成果,同时在实务领域也进行了相对全面的落实。不过现阶段全球范围内任何一个国家都未构建一个相对完善的社会责任会计计量系统,究其原因便是社会责任会计依然处于一个初期落实阶段,没有规定统一性的要求和准则。

  (3)关于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的内容、形式与计量研究现状。

  伴随理论研究的不断加深,再加上实践经验积累不但增多,有关于企业应当承担的社会责任方面的激烈争论逐步趋势平静,在理论界以及实务界都针对企业应当履行的社会责任及应当披露的社会责任进行了认可。在这之后,相关研究学者及各个研究机构便针对企业应当履行的社会责任信息的具体内容展开了深入、全面的研究。而在上世纪 70年代,美国的 NAA(全国会计师协会)协会便公布了相应的研究报告,针对企业应当承担的社会责任信息进行规定,主要包含了企业的人力资本、企业的产品及相关服务、企业所处的环境及拥有的资源、企业在社会的具体参与状况等四个不同的类别,同时在这几个类别的条件下又详细划分成为二十一个小类别[6]59-60.

  在上世纪 70 年代末,Emst·Ernst 公司便直接将企业应当履行的社会责任直接分成了7 种不同的大类别及 27 个不同的小类别,这当中前者基本上包含了产品、能源、人力资源及环境等等信息[7].

  在上世纪 90 年代末期,Gray 等人针对企业应当承担的社会责任信息展开了相对详细的类别划分,这些学者提出企业应当对自然环境、能源、雇员、消费者等 15 种信息进行披露[8]78-101.

  针对企业利用什么样的方法和手段来对社会责任信息进行披露,国外的研究学者以及具体的机构也展开了众多的研究与分析。在上世纪 70 年代美国的 NAA 协会便提出,社会责任会计的具体发展能够为企业披露、计量社会责任信息提供有效的帮助与支持,在对企业应当承担的社会责任信息进行披露的环节中,基本上包含了几个不同的披露时期,分别是对企业应当履行的社会责任活动进行相应的确定和具体的描述、利用货币的方式或非货币的方式进行计量、对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活动所带来的具体影响进行估计[9]51-89.

  在上世纪 90 年代,Zeghal 等人要求企业必须要利用相关报告的方式来对社会责任信息进行披露,而其主要的计量方式和测量方式,筛选之前的文献资料可以看出,所使用的方法大体都是指数法或是社会责任会计方法等[10]38-53.

  Linowes 是一名美国的会计学家,他于上世纪 60 年代末期在全球范围内第一次提出了企业社会责任会计的理念,从这之后,实务界以及理论界便进一步产生了应用社会责任会计方法把企业应当承担的社会责任信息总括到其会计体系当中,希望通过传统形式的会计体系来将企业应当承担的社会责任信息划分为几种不同类别展开披露工作和计量工作[11].

  1976 年,Epstein 以美国知名的 Abt 联合公司为例,收集并整理了该企业在 1973 年发布的财务资产负债表、财务利润表等资料,通过归纳与分析,Epstein 明确提出了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时应付出的社会资产或社会负债,及企业可能取得收益[12]23-42.随着研究愈加深入,内控分析法在更广大范围内得到使用。1989 年,Guthrie 等人在考量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水平时采用了页数计量法,并以此为据对信息披露情况进行了评价[13]343-352.1990 年,Zeghal 等人在考量企业信息披露水平时采用了字数计量法,并以此为据对信息披露情况进行了评价[14]38-53;2005 年,Joyce 综合页数计量法与字数计量法等方法探讨了企业信息的稳健性[15]123-151.但相比以上方法,学术界普遍认可指数法。如1987 年,Booth 在其研究中指出,指数法能更准确地评估企业的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水平[16]35-51.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企业社会责任理论研究现状。

  90 年代,我国学术界正式聚焦企业的社会责任,并结合西方理论成果进行了多种研究。在研究早期,学者多介绍西方实践经验与相关理论。一段时间后才立足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实情,构建符合我国现实需求的理论体系。由于企业社会责任的理论契合我国可持续发展理念,社会责任具有较清晰的界定。如大部分研究者都提出,企业有责任履行其社会责任。

  1990 年,研究学者袁家方主持编撰了《企业社会责任》。他在书中提出,企业在取得盈利以保障自身顺利向前发展的同时,要积极履行自己的社会责任,面对并解决社会问题。这也是我国学术界早期提出的企业社会责任定义[17].

  进入新世纪后,我国关于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研究不断增加,在社会责任内涵方面也做了更加明确的界定。如 2002 年,卢代富在其研究提出,所谓企业社会责任,即企业在为其股东创造最大化收益过程中需维护社会公众利益的责任,如开展公益事业、参与环保建设等.1999 年和 2002 年,刘俊海与[19]卢代富[20]提出,企业不仅要为其股东创造最大化收益,还要积极承担自己的社会责任,积极维护社会公众的利益,甚至增进社会公众的利益。

  2005 年,周祖成在研究中明确提出,企业社会责任的本质是综合性责任,企业必须要明确利益相关方,并承担应履行的经济、法律与道德责任[21].

  (2)企业社会责任会计理论研究现状。

  经过近 20 年的发展,我国在企业社会责任研究方面已小有成就。1999 年,在主持编撰《国际会计学》教材时,常勋教授首次纳入了"社会责任会计",并明确指出,企业在其经济活动过程中应提供其社会影响计量报告,即进行社会责任会计[22]103-108.而后,杨荣彦等人在主持编撰《高级会计通论》时又详细介绍了社会责任会计理论,并明确指出了社会责任会计应包含的内容。在主持编撰《企业社会责任会计》时,宋献中等人纳入了社会责任会计的发展历程及理论结构,并结合我国具体实践提供了相关建议[23]140-175.进入新世纪后,我国学术界越来越关注社会责任履行问题,不少与此相关的文献如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如廖洪在主持编撰《会计理论及其应用分析》时就明确指出,必须要立足企业现实,与国际积极接轨,探讨企业应履行的社会责任会计工作[24]330-305.

  2003 年,阳秋林进一步研究了社会责任会计计量问题,并提出要将自然资源等纳入会计过程中,构建专门的会计报表说明责任履行付出的资金情况[25]136-137.在探究如何正确披露与企业社会责任有关的会计信息时,黎精明明确提出,我国应建立并健全与企业社会责任有关的会计信息披露体系,并尽可能单列该责任的会计科目,避免与原有的会计科目相混。同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构建并完善具有独立特性的社会责任会计报告。

  此外,他提出,社会责任会计的信息披露体系必须要在会计基础上纳入非会计基础,在传统会计报表基础上适当附加相关辅助报表,并作报表说明。

  尽管我国在社会责任会计方面做了诸多研究,并取得了较显着的成果,但总体而言,社会责任会计相关研究仍属于较初级状态,特别是在核算方法、会计内控等方面,多参照他国研究,设想简单,理论研究也未取得得力的突破。整体研究缺乏系统性与可行性。

  (3)关于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的内容、形式与计量研究现状国内外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以及文化背景存在一定的差异,因而不同学者对于社会责任内容的界定也是不同的,国内学者对于社会责任信息披露问题的研究也是结合我国的基本国情展开的。

  学者葛家澍及林志军(2001)研究提出,企业利益相关者不仅仅关心与企业日常经营管理相关的财务信息,还关心与企业社会责任相关的一些信息如职工福利待遇、就业环境、培训提升、社会保险等[26].

  阳秋林(2005)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我国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的内容范围进行了扩展,根据他的观点,企业不仅仅需要披露其"社会贡献率"以及"社会累积率"情况,还需要披露与其产品质量、经营管理信誉、售后服务以及对社会环境的影响相关的信息[27]137.

  李正与向锐(2007)认为中国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内容可以分为六大类,即企业内部员工类、外部消费者类、社会环境类、社区类以及其他类,并进一步指出目前国内大部分企业重在披露产品质量、内部员工以及社会影响相关的信息,却较少披露有关环境保护、资源回收利用方面的信息[28]3-11.

  学者金立印(2006)、沈洪涛以及杨燔(2008)也都从企业利益相关者信息需求的视角出发对企业的社会责任信息做合理分类,根据他们的观点,企业有义务披露与其内职工、管理层、政府机构、社会环境等存在关联的社会责任信息。

  除此之外,深圳证券交易所于 2006 年发布了《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社会责任指引》,该指引规定,上市公司应当承担的社会责任,分别为企业利益相关者保护、股东与债权人权益保护、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社会公益事业以及职工权益保护。而上海证券交易所于 2008 年发布的《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指引》[32]中规定上巿公司的社会责任应当包含股东、员工、客户、债权人以及社区这五大方面的信息。

  对于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方式问题,学者宋献中以及李皎予(1992)提出了三个从低到高不同等级的界定方法,这开创了我国国内有关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模式研究的先例,而他们的研究也受到了广泛的认同[33]101-105.

  而学者黎精明(2004)则提出了四条建议来构建我国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体系,具体而言就是设置社会责任会计科目、三大核心报表附加部分辅助性财务报表、会计以及非会计基础型共同发展、编制独立的社会责任报告[34]8-13.

  学者阳秋林(2005)在研究中尝试架构出符合中国基本国情的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模式,他提出中小型企业与大型企业对于社会责任信息的方式和全面性可以有所差异,前者建议直接在现有报告体系中增设部分相关内容来反映,后者应当编制独立的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此外,他还试探性地制定了企业社会资产负债表、社会利润表和社会现金流量表[35]121-124.

  学者于增彪、何晴(2010)通过研究提出仅仅依靠某一种信息披露法(例如提供企业会计财务或者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等)是无法满足企业利益相关者的信息需求的,"现阶段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正朝着报告形式多样化、报告内容多维化的方向在发展"[36]34-36.

  在确认以及计量企业社会责任方面,学者李正与向锐(2007)对前人提出的四种方法进行了系统性回顾,主要包括:社会责任会计法、声誉评分法、内容分析法以及指数法,根据他们的观点,这四种方法中前两种相对比较局限,实用性不强;而第三种方法--内容分析法计量出来的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情况与企业实际披露水平的误差较大,可靠性不足。因而他们在研究中使用指数法来计量 2003 年在上海证券交易上市的642 家公司的社会责任披露情况[37]3-11.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价。

  通过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的搜索与梳理可得,国外有关企业社会责任及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研究成果已经相当丰富。当然,该理论自争议不断到获得基本认同也是经历了一段较长时期的,尤其是利益相关者理论与企业社会责任的融合为企业主动承担并积极披露社会责任信息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之后,很多学者在企业社会责任信息的披露方式以及披露内容方面作了进一步的研究,并且不断对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计量方法进行创新;尤其在信息披露的内容以及信息披露的方式上取得了良好的时间运用成果,例如国外的大型企业已经普遍认可并使用独立社会责任报告形式披露社会责任信息,涵盖了丰富的信息,推广意义极大。

  国内对于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以及相关信息披露的研究起步较晚,研究时间较短,基本上是在国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尽管国外的研究成果具有较大的借鉴意义,但我国的特殊国情决定了不能完全照搬国外的经验。最近几年以来,一些在国外研究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创新性研究成果逐渐丰富起来,这些研究主要集中在那些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对象、披露内容和披露方式的系统研究。然而,国内学者的研究还有待进一步改进和完善,比如研究内容偏重于理论及宏观方面,较少从微观层面针对某一企业的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进行分析、研究;且相关的研究方法大多数为定性分析,定量研究较少,尚未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完整的基础理论体系等。

  正是基于上述背景,本课题以陕西煤业化工集团为研究对象,深入研探讨其社会责任会计信息的披露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及实践意义。

  1.3 研究的方法和内容。

  1.3.1 研究方法。

  本文主要运用了文献综述法、规范分析法、实证分析法、比较分析法以及问卷调查法这几种科学研究法。在梳理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借鉴符合陕煤化集团发展需求的优秀经验,并将其运用到陕煤化集团会计信息披露的实践当中,促进其信息披露体系的完善,为陕煤化集团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体系建设提供依据。

  采用实证分析方法,通过对陕煤化集团的现状研究,探讨其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导致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然后从陕煤化集团的特点出发,寻找针对性的改进策略。与此同时还从多渠道搜集有关陕煤化集团社会责任会计信息的披露情况,并探讨了其在社会责任履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一些科学有效的应对策略,将理论灵活运用到实践中去,从而促进社会责任报表体系的进一步完善。此外,本研究还访谈了陕煤化集团的部分高管及员工,对于陕煤化集团现状以及对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态度进行整理,对于专项业务收集宝贵经验,便于陕煤化集团形成统一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体系,为建立完善我国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体系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1.3.2 研究内容。

  本文通过对国内外煤炭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情况的实证分析,了解当前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的现状,选取了陕煤化集团作为研究对象,分析陕煤化企业的特点和社会责任履行的现状,提出完善其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的建议和对策,力求完善陕煤化的社会责任的体系,从而为陕西省煤炭企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做铺垫。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阐述本课题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以及国内外的研究现状,梳理整个课题的研究思路,界定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与研究目标,进而设计出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2.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内涵、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理论基础进行分析。指出企业社会责任的基本内容,以及从各个理论基础为出发点的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内涵。

  3.以陕煤化集团为研究对象,以其近年财务报告和社会责任报告为基础,对其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现状进行实证分析,根据分析的结果提出陕煤化集团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中存在的问题。

  4.分析国内外优秀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情况,进而在分析国内外国家优秀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情况的基础上,为完善陕煤化集团的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提出经验借鉴。

  5.在分析了陕煤化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情况的基础上,以国际最新发布的《G4》

  指引为依据,为陕煤化集团构建社会责任会计披露体系,为陕煤化乃至我国煤炭行业的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提供一定的帮助。

  6.在进行了以上分析之后,以陕煤化集团的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现状为基础,以上各部分构建的披露体系为依据,对陕煤化集团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系进行应用,并进行分析,为下文提出配套措施奠定基础。

  7.在进行了以上分析之后,以陕煤化集团的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现状为基础,以上各部分构建的披露体系为依据,提出具体的完善陕煤化集团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情况的配套措施,为陕煤化乃至我国煤炭行业的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提供一定的帮助。

  8.总结全文并得出结论。

  1.4 技术路线。

  1.5 研究创新之处。

  与其他研究相比,本文可能的创新点在于以《中国企业社会责任研究报告》以及国际上最新发布的《G4 可持续发展报告》为标准,通过对比分析国内以及国外煤炭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的差异,来了解当下国内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选取了陕煤化集团作为研究对象,分析陕煤化企业的特点和社会责任履行的现状,构建适合陕煤化的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体系,提出完善其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体系的建议和对策,旨在能够进一步促进陕煤化的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体系的完善,从而为陕西省煤炭企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做铺垫。

返回本篇论文导航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财务会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