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医院医疗水平的进步使得患者对于护理人员的服务质量越来越重视。特别是在急诊抢救室这种高危科室,护理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风险管理模式是指护理人员对于手术中或者手术环境、医疗设备等方面已经存在或者潜在的风险进行分析和考虑对策的过程。急诊抢救室接受的病人病情危重,对护理人员的工作要求很高,我院自 2011 年 4 月起在急诊抢救室实施风险管理模式,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急诊抢救室 2010 年 3 月至 2012 年 4 月收治的 300 例患者,将 2010 年 3 月至 2011 年 3 月未实施风险管理模式的 150 例患者和参与抢救护理的 30 护士设为对照组,2011 年 4 月至 2012 年 4 月实施风险管理模式后的 150 名患者和 30 名护士设为观察组。
1.2 方法:对所有的 300 名患者采取发放问卷的形式,调查内容为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将问卷全部回收并做统计和整理分析。对于护理人员采取对其护理质量检查合格率的方式进行,主要包括护理操作等方面。
1.3 风险管理的具体措施
1.3.1 建立专门的风险管理小组:首先要结合医院急诊抢救室的实际情况,制定由专门的护理人员负责的风险管理小组,主要负责对急救器材、药物的管理和记录,培训规范化的急救护理技能和操作,同时注重对医疗纠纷的处理,对待对护理工作不满意的患者家属做好记录,总结发生此类情况的原因并及时加以改正。
1.3.2 制定规章制度:为了规范护理人员的操作和行为,需要制定一系列的规章制度,最大程度地减少急救过程中的风险发生情况。主要内容包括在抢救室的护理规范,危重病人的转科,常规抢救护理的规范流程等。通过规章制度的制定使得护理人员更加规范化,护理工作更加有序进行。
1.3.3 专科培训:为了提高护理人员在应对抢救室病人时快速对病情进行评估的能力而实行专科培训,有利于护理人员在短时间内掌握患者的病情,同时制定针对病情的专项护理。培训需要切实有效,确保每一位抢救室的护理人员都能完全掌握方法。
1.3.4 增强护患沟通:抢救室的医疗纠纷往往就由于护理人员没有很好地跟患者及其家属沟通而造成的,因此加强护患沟通十分重要,护理人员在沟通时要注意语气平和,有耐心地进行解释,及时告知家属患者的抢救进展。
1.4 统计学处理:采用 SPSS13.0 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分析,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P<0.05 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 果
2.1 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比较: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如下表 1 所示,观察组有 96 名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占64%,对比对照组的 48%有明显的提高,并且在满意度上,观察组的明显高于对照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2.2 两组护士质量检查合格率比较: 两组护士的护理质量检查合格情况见下表 2,观察组护士在灭菌操作效果的合格人数为29 人,占 96.7%;护理文件书写合格人数为 28 人,占 93.3%;护理基础考试的合格人数为 29 人,占 96.7%;护理操作水平合格的人数为 28 人,占 93.3%。对照组则分别为 22 (73.3%);24(80.0%);22(73.3%);26(86.7%)。观察组护士在无菌操作、护理文件书写、基础考试和操作水平方面和对照组相比有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急诊抢救室是医院的最前线科室,来就诊的患者往往病情危重,并且广泛分布在各个年龄段及各种病种,病情和患者的基本情况都很复杂,因此在这样紧急的抢救环境中发生医疗纠纷的概率也会相应增高,护理人员在护理过程中缺乏一定的风险意识,缺少在发生危急情况时应急能力和意识,不能冷静地去处理突发状况,这样很容易造成医疗纠纷和患者家属的不理解。但是急诊抢救室复杂多变的病情变化又要求护理人员加强自身素质和与患者沟通的水平,这对于护理人员本身是一个大的挑战。在急诊室实施风险管理模式目的在于让护理人员及时分析出抢救过程中存在的或者潜在的风险并及时采取措施,通过风险管理模式让护理人员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加强与患者及其家属的沟通能力,提高责任意识,对每一位病人负责,重视对患者病情的记录工作,严格按照规章制度来进行护理工作。而在制定风险管理模式本身时也需要结合医院急诊室的实际情况,改善医疗纠纷发生的情况,为患者的抢救和治疗创造更好的医疗护理环境。
本次研究的结果如上所示,在急诊抢救室实施风险管理模式后,患者对于护理人员的护理工作满意程度达到了 96%,明显高于未实施风险管理模式的对照组,同时在护理人员自身能力和素质方面,观察组护士和对照组相比有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实施风险管理模式提高了急诊抢救室的护理质量。
综上所述,风险管理模式对急诊抢救室护理工作有重要影响,提高了临床抢救的护理水平和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马素兰.护理风险管理在急诊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体会[J].临床合理用药,2011,4(8):159—160.
[2]陈莉.风险管理在急诊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吉林医学,2011,32(34):7375—7376.
[3]尚妍芳.风险管理在急诊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0.4(21):251—252.
[4]林月娇,张梅青,高龙海.护理风险管理在急诊危重患者转运途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1,8(6):63—65.
[5]许静.眼科低视力患者风险管理中的护理干预[J].当代护士,2011,12(12):73—75.
[6]史延丽,代仲.急诊科护理风险管理的方法和价值[J].中国当代医药,2012,19 (11):138—140.
脑梗死占全部脑卒中的80%,急性期治疗以开通闭塞血管为最有效治疗方法。目前临床上仍以静、动脉溶栓为主要治疗方法,但其成功率有限,血管再闭塞率较高,尤其是后循环脑梗死致残、致死率极高,疗效令临床医生不满意。近年来急诊血管内支架介入成形术成...
慢性肾功能衰竭(CRF)是指各种原因引起肾脏损害并进行性恶化,当发展至终末期而出现一系列症状的临床综合征。其治疗涉及面广,早中期主要在于延缓病程进展,晚期则主要依靠替代治疗,如血液透析和肾移植,但其治疗费用昂贵,病人一般难以承受。为此,我们开...
近年来,伴随着交通运输事业的不断发展,急诊外伤发生率呈逐年递增趋势,车祸伤及出诊率也显着提升。随着医疗服务质量的不断改进,人们对护士的技术要求也在不断增高,急诊护患纠纷问题日益突出。因此,做好患者及其家属的心理护理至关重要。车祸...
急诊抢救室是接受各种急、危、重症病人的专门科室,急诊病人有其特殊性,危重病人多,病人病情变化快。为了加强抢救室的管理,提高护理质量,减轻病人的负担,我院从2009年开始实行抢救室封闭式管理,但病人及家属对抢救存在很多担心、怀疑、猜忌、不信任,很多家属...
老年脓毒症是老年患者中较常见的发病类型,严重困扰着老年患者,对其生命生活质量影响十分恶劣。近几年来,随着人们对老年脓毒症的治疗效果要求越来越高以及我国当代医学技术水平的不断发展与壮大,越来越多的医务人员致力于对脓毒症治疗方法和效果的研究中...
面部是人体的暴露部分,其作为五官分布的主要部位,不但解剖结构精细,且血运丰富,同时也是容易遭受损伤的部位。面部损伤以软组织伤最为多见,发生后患者出血较多,且遗留的瘢痕给患者的自身形象造成一定的影响。急诊面部软组织外伤患者的治疗多以抢救生命...
1现状和问题1.1随着急诊ICU的建立,急救系统日趋完善自急诊ICU建立后,已经挽救了大量危重病人的生命,[1]但由于周转率低,导致大量的危急重病患者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其主要原因之一是由于一些患者的长期入住,占用了急诊ICU有限的医疗资源,使得原本...
上消化道出血是内科常见的症状,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属消化科急症,常危及生命。其病死率随年龄增大而增高,老年患者为12.9%~18.7%,明显高于中青年患者的7.0%,呕血、再出血及伴严重疾病患者中病死率相对较高。上消化道出血以胃十二指肠疾病多见,胃镜...
急诊医学的特点是要以最快的速度、最有效的手段,尽最大可能挽救患者的生命和最大限度地减轻患者的伤残,因此需要一种能就地取材、即时报告的检验方法为最终治疗的成功赢取充足时间。...
在急诊科的临床工作中经常会遇到创伤所导致的失血性休克患者,且在创伤的患者中约1/3死于创伤失血性休克[1]。因此,创伤性休克的防治是临床重视的问题之一。传统的创伤性休克复苏方法认为,早期大量的液体输入是主要治疗失血性休克的措施,但近年来诸多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