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艺术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艺术论文 > 领导艺术论文 >

如何提升大学生领导能力绪论

来源:学术堂 作者:陈老师
发布于:2017-01-04 共4617字
  本篇论文快速导航:

展开更多

  第一章 绪论
  
  1.1 大学生领导力问题的提出
  
  美国高校从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开始实施大学生领导教育培养计划,在大学生领导力的培养方面,美国高校一直走在前列,并已处于成熟阶段。耶鲁大学、牛津大学、剑桥大学等世界一流大学校长在对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和办学理念的定位过程中,均把为社会培养领导人才作为大学的重要目标。在我国,领导力培养理念也逐渐被社会各界人士所认可,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呼吁在高校加强对大学生领导能力的培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明确指出,我国要把大学生领导力的培养列为大学人才素质培养的重点。大学生领导力的培养既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当前社会大环境下迫切解决的难题。
  
  中国高等学校开展大学生领导力培养起步较晚,在职领导者是我国领导力培养的主要对象。当前,开展大学生领导力培养的高等院校仅有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等六七所高校。对大学生领导力培养重视程度不够是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尚未作为一项基本课程和技能在全体学生中进行普及教育。
  
  我们正处于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文化多元化、环境多变化的时代,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和社会安全等突发事件层出不穷,我们不能将领导的责任归为少数英雄主义者身上,而是需要每一个公民具备社会责任感和公民参与意识,积极主动地缓解和改善这些不良因素。大学生作为国家未来的接班人,不仅没有发挥精神领袖和模范作用,而且逐步淡化了社会责任感和公民参与意识,对身边各个层面变革的挑战,甚至产生了消极的观念。从个体发展层面,大学生自身准备不足,无法达到人才与职位的匹配,是制约成功就业最为关键的因素。据调查,不少大学生毕业后不适应职场环境,面临的主要问题不是技术能力水平达不到岗位要求,而是主要体现在人际关系的沟通和协调方面,究其原因,主要还是在大学期间,高校和学生更多地关注专业知识和专业水平,往往忽视了内在素质的提高。
  
  综上所述,在我国当前的经济和社会环境背景下,加强大学生领导力培养成为十分必要和迫切解决的问题。
  
  1.2 大学生领导力的概念界定
  
  领导力是来自二十世纪企业界的概念。研究者们发现,在相同的条件下(包括经济政策、行业环境、社会背景、技术实力等),很多企业竞争能力的差距是巨大的,这种竞争力差异的实质被认为是领导力。直到今天,对于“领导力”概念的认识还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在管理学的范畴中,詹姆斯·库泽斯和巴里·波斯纳在《领导力》一书中这样定义:“领导力就是激励大家为了共同的愿景而努力奋斗的艺术”.
  
  笔者将本文领导力定义为:运用影响力带领他人实现和实践组织目标或愿景的能力。大学生领导力是领导力的子概念,根据前面领导力的定义,将大学生领导力定义为:大学生在学校培养的,为他以后更好的完成工作、影响他人、带领团队和实现组织计划所具有的能力。
  
  1.3 大学生领导力研究的意义
  
  美国凯洛杉矶基金会所发表的研究报告《重新认识领导力:让高等教育参与社会变革》指出,领导“并不必然是那些占有正式职位的人,相反,所有人都是潜在的领导者”[2].各国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越来越重视领导力的作用,清楚认识到领导力是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已逐步将领导力视为大学生成才成长的必备素质。因此,研究大学生领导力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1.3.1 理论意义
  
  1.大学生领导力培养研究有利于丰富领导学和教育学相关理论和实践我国目前的领导学和教育学普遍侧重于理论研究,关于概念、模型、评价研究的成果较多,实证研究较少,本文是建立在实证调研基础上,力争探讨出大学生领导力与高校教育机制有机结合的途径和建议。因此,不仅拓宽了领导学和教育学的理论知识,更丰富了两者实践方面的运用,应用性较强。
  
  2.大学生领导力培养研究有助于推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创新党的十七大强调要“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核心价值体系包含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及社会主义荣辱观等丰富的内容。这些内容大部分与领导价值观一脉相承。一方面,思想政治理论课所含的哲学、品德修养等知识为优秀领导者提供了理论基础;另一方面,大学生领导力培养是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补充、拓展和深化。将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不仅符合国家对高校教育改革的要求,更能使学生真正喜欢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程,由外化转为内化,有效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修养和道德素质。
  
  3.大学生领导力培养研究符合国家对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更高要求改革开放以来,中共中央出台了一系列关于人才培养的重要政策和指导意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教育规划纲要》)明确提出:“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基本要求。”
  
  同时明确把“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作为战略主题的重要内涵[3].我国不少知名大学已经开始重视培养大学生的领导素质,将其视为大学教育和人才培养新的教育理念和培养目标。本文提出的领导力培养的建议,有助于确立领导力培养在高校中的重要地位,明确领导力培养的目标和内容,使大学培养的高素质人才能够满足社会发展的要求。
  
  4.大学生领导力培养研究有助于深化“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体制改革“教育的根本所在应该是以人为本,顺应人的禀赋,提升人的潜能,完整而全面地关照人的发展”.“精英教育”是面向少数优秀人才的教育,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秉承“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提出“大众教育”同样需要重视。领导力的内涵正体现了当前“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领导是人人都可以做、可能做,甚至是一定要做的,进而言之,不管你以后做不做领导者,领导力是一定要培养的。因为,我们每个人都会在特定场景扮演不同的角色,有时是领导者,有时是跟随者。随着事件的转换,领导角色可能从一个人转移到另一个人。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大学生领导力培养研究对教育体制改革有一定的巩固作用。
  
  1.3.2 现实意义
  
  2013年5月,***总书记在天津和高校毕业生、失业人员等座谈时,提出“做实际工作情商很重要,更多需要的是做群众工作和解决问题能力,也就是适应社会能力”.大学生领导力正是情商因素。因此,进行大学生领导力培养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应用价值。它能解答出究竟哪些领导力特质符合大学生群体特点,如何科学测量当前大学生领导力水平,在实际调研基础上,提出有价值的培养对策。
  
  1.可用于测量大学生领导力水平。现实生活中人们对领导水平的评价一般都是感性认识,缺乏具体量化指标,因此评价结果往往是片面的、不科学的。本文开发了大学生领导力量表,根据领导力构成要素形成量化指标体系,通过量表的测量,能充分体现大学生领导力水平,为有针对性地进行领导力培养提供了现实依据。
  
  2.可用于提高大学生领导力素质。通过测量大学生的领导力水平,可以发现自身存在的缺点和不足,结合大学生领导力模型,有针对性的在不足的地方进行强化训练。为进一步提升自身的领导力素质打下良好的基础。
  
  3.可用于领导力培养项目的设计。使用大学生领导力量表进行测评,通过整理和分析问卷,了解到当前大学生领导力水平与模型确定的领导力标准之间的差距,有针对性的开发领导力项目,节省资源浪费,提高培养效果。
  
  4.可用于培养效果评估。培训效果评估是大学生领导力培养工作一个不可或缺的步骤,能够明确培训项目的优劣以及了解预期目标的实现程度。基于大学生领导力模型的评估体系,可以将29项领导力的特征作为评估指标,给予不同指标不同权重,对大学生的各项指标进行打分,据此测评出大学生领导力水平是否得到提高,培养效果是否实现预期目标。
  
  5.提高学生工作的实效性。通过对学生的领导力培养,将辅导员或者上级的有关精神透过学生团队传递给所有同学,会有很好的成效;能够协助学校完成各项教学任务和学生工作;能够提升高校社团活动的凝聚力和感召力,达到校级和院级团委培养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教育目标。
  
  1.4 大学生领导力研究计划
  
  1.4.1 研究目标
  
  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对我国当前大学生领导力进行实证研究。得出我国大学生领导力存在的不足和原因,并有针对性的提出提升大学生领导力培养对策。具体目标:
  
  一是构建大学生领导力模型;二是开发大学生领导力量表;三是对大学生领导力进行实证研究,得出大学生领导力现状及存在的不足;四是针对调研结果,提出一套有效的大学生领导力提升策略。
  
  1.4.2 研究方法
  
  研究大学生领导力可采用多种方法,本文具体采用的研究方法有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特尔菲法、结构式访谈法等[4].
  
  1.文献研究法
  
  通过大量阅读关于大学生领导力的相关文献资料,在此基础上积累了领导力相关特质和理论,为问卷的形成和词汇的提炼打下了基础。
  
  2.问卷调查法
  
  问卷调查法是以问卷方式对调查对象进行定量测定,通过问卷的回收、整理和分析获取相关信息。本文调查是在收集领导特质词汇的基础上,通过多次专家小组讨论,依次设计了大学生领导力词汇问卷、内容问卷和量表,为深入研究问题提供了宝贵的依据。
  
  3.特尔菲法(Delphi)
  
  特尔菲法,又称专家小组讨论法。它是由美国兰德公司1964年开发并逐渐广泛应用于许多领域。该方法的主要是由相关研究领域的专家组成的小组经过几次反复征询和反馈,对每个领导特质作细致分析和比较,经过多次的修改或合并获得领导特质指标的方法。在修订大学生领导力指标及问卷的开发时,本文采用了特尔菲法。
  
  4.结构式访谈法
  
  结构式访谈又称标准化访谈(StandardizedInterview)。访谈前需要经过严格的统一设计,保证被访者回答的问题有标准的提问模式。通常采用标准的问卷进行访谈。
  
  本文在提取领导力词汇过程中,采用了该方法对不同性质的用人单位和学生分别进行结构式访谈,收集领导力特征词条,为构建领导力模型提供第一手资料。
  
  1.4.3 研究步骤
  
  具体研究程序如图1.1所示:
  
  第一、利用文献研究法深入了解领导力理论发展历程,以及国内外关于大学生领导力培养的成果。第二、运用问卷调查法、特尔菲法、结构式访谈法等进行大学生领导力词汇的提取(针对不同性质用人单位和在校大学生两个群体,收集词汇),形成《大学生领导力词汇问卷》。第三、对问卷进行回收、整理,运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建立大学生领导力模型。第四、对领导力词汇问卷进行精确地行为描述,形成初始大学生领导力内容问卷,运用SPSS17.0统计软件反复预测试,开发出《大学生领导力量表》。第五、用量表对当前大学生领导力水平进行问卷调查,并找到存在的问题和原因,提出有针对性的培养对策。
  
  1.4.4 数据处理及统计方法
  
  我将采用统计软件SPSS17.0[5],对调研数据进行分析的方法有描述性统计、信效度检验、项目分析、方差分析等方法,简介这些主要方法的用途:
  
  1.描述性统计:可计算问卷变量的基本数值,预防数据的录入偏差。
  
  2.项目分析:检验问卷及个别题项的可靠程度。
  
  3.信效度检验:效度检验需进行因素分析,以达到量表是否能测量理论的概念或特质的程度。因素分析的过程即适当减少题项的数目,增大各组数据的相关度。信度检验是对量表各层面及总量表的可靠性或稳定性进行检验。在态度量表法中常用的检验信度的方法是L.J.Cronbach所创的α系数。α系数能准确地反映出测量项目的可靠性程度,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信度指标。
  
  4.独立样本t检验:用于两个群体平均数的差异检验,其自变量为二分类别变量,依变量为连续变量。
  
  5.方差分析:若是分组变量的水平数值在三个及以上,则不能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方法,此时应该用方差分析法,简称为ANONA.
返回本篇论文导航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领导艺术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