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理学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哲学论文 > 伦理学论文 >

孔子的生态伦理理论的评价

来源:锦州医科大学 作者:陈磊
发布于:2017-01-23 共2990字
  本篇论文快速导航:

展开更多

  (二)孔子的生态伦理思想的评价
  
  孔子的生态伦理思想产生于中国古老的农业文明,凝聚着中华民族先贤们对生态伦理问题深刻而朴素的思考。可以说,孔子作为极具影响力的一代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在科技水平有限的春秋时期,其生态伦理思想具有进步性,对当时的生态环境保护具有积极意义。然而今天,面对现代工业发展导致的生态危机,孔子的生态伦理思想对解决当代的生态伦理问题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但也必然有不可跨越的时代鸿沟。本文主要从进步性与局限性两方面对孔子的生态伦理思想加以评价。
  
  1.孔子的生态伦理思想的进步性
  

  (1)孔子的生态伦理思想是人类及自然价值的和谐统一
  
  孔子生活的春秋时期是我国农业社会初期,当时的生产力水平不高,人们对赖以生存的自然有着强烈的期许与关切。人们深深地体会到,人类要生存下去,就必须对自然有着更为深刻的认识,就必须顺应自然、协调好与自然的关系。这种把人类价值与自然价值统一起来的思想也广泛地体现在孔子的生态伦理思想中。孔子“天人合一”的生态整体观中就传达了人与自然共生共荣的和谐理念。
  
  在孔子的眼中,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在自然界中有其自身存在的价值,同时也赋予了赖以生存的自然以价值,“天人合一”本身强调的就是“天道”与“人道”的统一,也就是强调人与自然的各安其位、和平共处,让自然能够按照它本来的规律运行,只有这样人类乃至整个社会才能按照应有的轨迹前进,因此才说“贵天道”而“达人事”.可以说,孔子生态伦理思想尽管肯定人是万物的灵长,但并不主张毫无节制地利用自然、改变自然,而是认为人类的行为应该受到“天道”的约束,接受“天道”的启示,最终达到与自然共存共荣、和谐相处的境界。孔子生态伦理思想中这种将人类价值与自然价值和谐统一起来的思想对当时人们生态伦理观的调节具有重要作用,对消除现代生态伦理观中过分强调人的利益的人类中心主义观念具有启示意义。
  
  (2)孔子的生态伦理思想是人际及生态道德的和谐统一
  
  在孔子看来,天地的循环运转衍生出人类与万物,所谓“天地之大德曰生”.
  
  那么既然人与万物都是自然的产物,因而作为自然界一员的人类就必然对自然负有一定的责任。这种责任以什么样的方式体现?答案是“仁爱”.众所周知,孔子所讲的“仁爱”是一种人伦道德理念的核心,他认为人生在世要施仁爱于他人,所谓“仁者爱人”,近者仁爱诸亲,父母兄弟,远者泛爱众,宗族乃至社会中的每一个人。可见,孔子所说的“仁爱”开始是一种存在于人与人之间的伦理范畴,是以人际道德为起点的,后来他把这种“仁爱”思想推广到自然万物,对山水鱼鸟等无不满怀仁爱之心,这就上升为一种生态道德。
  
  孔子的人际道德观与生态道德观并不是毫不相关的两个道德体系,而是孔子所倡导的“仁爱”思想的伦理学分支。他对人与人、人与万物的这种无差别对待体现了孔子生态伦理思想中的人与自然平等的价值观。这种人际道德与生态道德的统一对构建和谐社会的生态伦理观具有重要价值。
  
  (3)孔子的生态伦理思想是社会及自然秩序的和谐统一
  
  孔子的生态伦理思想中包含着对人类行为的规范与要求。他强调“节用”,而且把其上升为对普通人的道德要求,甚至对治世之君的行为规范。他认为,滥杀动物是“不义”之举,甚至折一枝、断一木都是一种“不孝”的行为。这种对人行为的规范与要求像一把无形的戒尺,鞭策着社会中每一个人。从另一方面看,孔子对人类的告诫实际上最终要实现的是对自然秩序的维持。他所强调的“节用”不是不杀生、不围猎,而是按照自然的规律,捕鱼而网开一面,射鸟而不覆其巢,反对不以时伐木、狩猎等等,这些规范的最终目的就是维持自然的秩序,以用之有节的“人道”保障“天道”的运行,那么人与自然便可以和谐的相处下去。应该指出,在孔子的生态伦理思想中,人不但是自然界的一种客观存在,更是对自然负有责任的道德主体。他提倡人通过提高自身道德修养的方式参与到宇宙天地的运行中去,以一种独有的姿态维持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秩序。孔子生态伦理思想中将人提升为道德主体的观念,对改善与提高公民的生态伦理观念具有参照意义。
  
  2.孔子的生态伦理思想的局限性

  
  (1)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忽视了人的主观能动性
  
  孔子的生态伦理思想体系以“天人合一”的生态整体观为哲学基础,其具体内涵中的畏天知命、仁爱万物、用之有节等也都围绕这一核心展开。可以说,孔子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强调的便是生态和谐观,强调的是人应该像敬重神一样敬畏自然,像顺从神的意志一样顺从自然,认为“天”主宰一切,甚至包括人类的命运。这在一定程度上片面强调了自然的至高无上,为了求取人与自然的和谐,忽视了人类社会在前进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近代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认识自然、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大大提高,包括人对自然万物的生存条件、对宇宙天体的运行规律的把握等等,这些成果的达成本身就是人类介入自然、研究自然的结果,其中的很多研究促进了人与自然界的共存共荣。可见,在社会的发展进程,人类能动的介入甚至改造自然是一种不可避免的必然。尽管近代工业文明以来,人类一度走上人类中心主义的老路应该及予批判和改正,但一味的忽视或消弭人的主观能动性也是一种明显的局限。
  
  (2)强调提升人的内在修养,忽视了道德及制度约束
  
  孔子的生态伦理思想中,有对人们面对自然时该如何行事的要求与规范,如要求统治阶层做到“国君春田不围猎,大夫不掩群,士不取鸟卵。”要求百姓们做到奉行“时禁”,不合时令的砍伐与狩猎行为必须予以制止等等,但孔子的这些要求多数只停留在倡导阶段,要求人们用提高自身修养的方式避免与自然的矛盾冲容。然而事实证明,不论是哪个时代,要想从生态危机的境地下力挽狂澜,都不可能仅仅依靠公德的倡导。与倡导公民生态道德相并行的,还应该有完善的道德及制度约束体系。对破坏自然、滥用资源的不良行为予以道德层面的批评与警告,造成极为严重后果的,甚至可以动用法律武器。这一点,对于生态危机日益加重的今天,犹为应该强调。
  
  总之,孔子的生态伦理思想中蕴含着对人类与自然关系的深刻思考,是人类及自然价值的和谐统一,是人际及生态道德的和谐统一,也是社会及自然秩序的和谐统一。其肯定自然价值、倡导生态道德、维护自然秩序等诸多生态伦理观念对当代中国生态伦理思想体系的构建具有参照意义。但其忽视人的主观能动性、忽视道德及制度的局限性也应该予以指出,并将相关思考纳入当代生态伦理思想体系的构建中去。
  
  本文对孔子的生态伦理思想体系的基本内容进行了详细的探究,并结合春秋时期及当代的社会背景予以评价。从内容层面看,孔子的生态伦理思想以“天人合一”的生态整体观为哲学基础展开,其所谓的“天人合一”从某种意义上讲包含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生态伦理观点,而要实现这种物我共存共荣的理想境界,人们必须具备“畏天知命”的自然观、“仁爱万物”的伦理观、“用之有节”的实践观。从评价方面讲,孔子的生态伦理思想产生于古老的农业文明,其中凝聚了先贤们朴素的生态伦理智慧,其进步性的一面对当时乃至当下生态问题的解决都具有参照意义。但由于春秋时期社会生产力水平较为低下,人们对自然的认知与把握尚不够充分,因而孔子的生态伦理思想在某种意义上讲,忽视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在解决生态问题时以倡导性规范为主,缺少必要的道德及制度约束,这一点,是我们在构建社会主义生态伦理思想体系时应该予以规避的局限。把握了孔子生态伦理思想的基本内容并对其进行了简要的评价,那么面对当下日益严重的生态危机,又该如何汲取其思想体系的精华,构建符合当下时代特征的生态伦理思想体系?
返回本篇论文导航
作者单位:锦州医科大学
原文出处:陈磊. 孔子的生态伦理思想及其当代价值[D].锦州医科大学,2016.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伦理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