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理学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哲学论文 > 伦理学论文 >

人工智能技术的伦理困境研究绪论

来源:未知 作者:傻傻地鱼
发布于:2017-02-25 共3720字
  本篇论文快速导航:

展开更多

  第 1 章 绪 论

  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1.1 选题背景。

  人工智能技术自 20 世纪 50 年代提出以来,人类一直致力于让计算机技术朝着越来越智能的方向发展。这是一门设涉及计算机、控制学、语言学、神经学、心理学以及哲学的综合性学科。同时,人工智能也是一门有强大生命力的学科,它试图改变人类的思维和生活习惯,延伸和解放人类智能,也必将带领人类走向科技发展新的纪元。

  可就在人工智能发展的历程中,由于其缺乏伦理思想的支持,引起了不少道德问题,越来越多的专家和大众开始反思人工智能发展中的伦理困境。这是人工智能技术发展研究的必经之路。想要人工智能技术更好的为人类服务,就要认清人工智能的内在本质,分析其发展的方向,找出其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找出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本文综合分析前人的研究成果,从哲学的角度,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系统分析方法,从什么是人工智能入手,分析人工智能的起源和本质,了解人工智能的产生和演变。在对人工智能的类型:弱人工智能和强人工智能,人工智能发展的技术等方面进行剖析后,总结出目前人工智能发展所遇到的伦理困境:该不该给人工智能以人权?智能机器人犯下的错该由谁负责?如何正确定位机器人的道德地位?人工智能的发展该如何顺应环境伦理问题?

  1.1.2 选题意义。

  人工智能的发展还面临多种问题,如人工智能的核心问题:人工智能与"人性"的区别是什么?人工智能的方向是什么?等等。从一个特定的主题,或只有一个方面的人工智能的研究得出的结论是值得讨论的。只有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以及计算机专业知识,才能突破瓶颈,找到并解决人工智能技术发展中的各种问题。

  恩格斯说:"不管自然科学家采取什么样的态度,他们还是得受哲学的支配。

  问题只在于:他们是愿意受某种坏的时髦的哲学的支配,还是愿意受一种建立在通晓思维的历史和成就的基础上的理论思维的支配".目前人工智能的发展,在伦理方面还处于最初的讨论阶段,所以本文旨在汲取前人研究的精髓,并结合自身对人工智能的理解发现一些人工智能可能涉及到的伦理问题,并为人工智能发展过程中缺乏的伦理依据提供一些可用的见解。而这些伦理问题的发现和解决,势必是更有利于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的,虽然现阶段的弱人工智能还不涉及强烈的伦理问题,但是我们面对高速发展的人类科技不得不未雨绸缪,以防将来出现问题时毫无准备,甚至失去补救的机会。在这项敏感的技术面前,我坚信伦理思考要走在技术进步的前面,这样才能有备无患地利用人工智能给我们带来的福利,更好的解放人类智能。

  本文首先通过对人工智能技术本质的探讨,发现(1)人工智能在技术上的局限性:并(2)运用笔者擅长的发散思维,提出一些技术上可能实现的途径。

  从而让人工智能技术更好的发展,在技术层面走出困境。接着通过对人工智能发展的哲学反思,结合该技术的特点,(3)总结人工智能在发展过程中已经面对或者即将出现的伦理问题;最后结合人类社会的发展现状,(4)创造性的提出一些人工智能伦理问题可行的解决方法。综合上述四点,本文旨在让更多人了解人工智能技术的本质,逐渐消除公众对人工智能的误解。同时,让人工智能的发展始终接受伦理道德的限制,坚持"科技发展以人为本"的宗旨,让人工智能技术始终坚定不移的走在为人类造福的道路上。

  1.2 研究现状

  到今天为止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也经历了 60 多载的时光,所以对其技术发展问题的研究成果已经比较丰盛了。但是,比起人类漫长的科技发展史,可以说人工智能还是处于"襁褓"期的稚嫩技术,所以也导致对于其哲学上的反思还不够成熟。我们就通过一些人工智能哲学方面具有代表性的著作来总结一下人工智能伦理学的研究现状,至于相关的学术论文笔者就不一一罗列了。

  1.2.1 国外现状。

  1942 年,美国阿西莫夫提出了"机器人三定律",这个定律一度成为学术界默认的研发原则,尽管最近几年已经有哲学家提出其内在的主客体矛盾,但"定律"标志着人类对人工智能哲学反思的开端。紧接着,在 1950 年,维纳在《人有人的用处:控制论与社会》一书中指出,在这些消息和通信设备的未来发展中,人与机器之间、机器与人之间以及机器与机器之间的消息势必要在社会中占据日益重要的地位。 在这本书中,维纳在介绍他的坤之轮思想时指出:自动化技术或现在的机器人技术可能造成"人脑的贬值".维纳不仅为研究社会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及方法,而且还描绘出未来社会的图景,警示人类将来会出现的问题以及提出应对的方法。现在的读者也许会对 60 年前的这些观点不屑一顾,然而,维纳的警告在许多方面仍然有着振聋发聩的效果。

  经历了一边倒的情绪化否定后,近些年,对于人工智能伦理问题的研究也日渐科学化、成熟化。随着人工智能机器人越来越深入人类的日常生活中,国外也有越来越多的专家开始致力于研究人工智能的伦理学。尤其是自 2005 年以后,国外一些关于"机器人伦理学"的研究论文和专著呈现逐年陡升的趋势,例如欧洲机器人研究网络(EURON)的《机器人伦理学路线图》、韩国工商能源部颁布的《机器人伦理宪章》、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和美国航天局(NASA)设立专项资金对"机器人伦理学"所进行的资助研究等。

  国外关于人工智能伦理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人工智能的安全性、道德地位以及环境伦理三个方面。而目前研究比较成熟的领域还是人工智能给环境带来的危害方面,因为环境问题已经是摆在我们面前的现实了。

  1.2.2 国内现状。

  相对于国外的研究,国内学者无论是对人工智能机器人还是对其技术伦理的研究都相对起步较晚,但随着我国生产力水平的日渐上升,我们的人工智能技术也是蒸蒸日上。我国的学者们对人工智能发展中的哲学问题研究也是相当活跃。

  著作中,比较著名的有董军的《人工智能哲学》,该书简要回顾了人工智能的发展历史,简述其所遇到的困难和当今的困惑,论述了经典人工智能哲学的基本概念、主要问题和相关结论,介绍了思维科学和智能工程思想体系以及极具中国特色的禅宗思维的特点和启示,阐述了经验知识的重要性及其在智能模拟中的作用。做同类研究的著作还有赵泽林的《人工智能的基础哲学问题探秘》。 徐英瑾的《心智、语言和机器:维特根斯坦哲学和人工智能科学的对话》 从语言哲学的角度介绍了人工智能科学的基本发展历史和基本技术;介绍了"人工智能哲学"这门哲学分支的大致发展情况;介绍了维氏哲学将对知识表征、自然语言理解、机器人、非单调推理等人工智能的子课题做出贡献,并为这些学科搭起了桥梁。但就目前来看,我国还没有对人工智能的发展指定相关的伦理规则和法律制度,国内也有很多学者对此进行了深刻的反思或初探。比如王晓楠《机器人技术发展中的矛盾问题研究》,张保生《人工智能法律系统的法理学思考》、姜潔《给机器人做规矩,要赶紧了》,唐昊涞、舒心《人工智能与法律问题初探》等。

  通过比对发现,由于国外对于人工智能技术的研究早于国内,所以国内的相关研究成果没有国外的丰硕。但是我们还不得不面对一个全世界都"通用"的现实情况:纵观整个世界范围内,我们并没有一套针对人工智能完整的管理体系,更没有相关的法律法规对其进行限制。同时,对于人工智能伦理问题的研究也还尚处在初级阶段,并没有形成一套统一的理论体系。究其本质,并不是因为这些伦理问题不够突出,而是人工智能技术本就尚处在初级阶段,对于其出现的伦理困境都还是需要试探性的假设和预判。我们有理由相信,在未来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逐渐成型,对其相关的伦理研究也会日渐成熟和完整。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分析与综合的方法。

  广泛收集与研究课题相关的文献资料,包括人工智能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的主要伦理问题;人工智能技术的伦理问题已经存在的应对策略等相关方面的内容,并对这些资料进行分析、综合、归纳和概括,为毕业论文的写作提供丰富的素材。

  1.3.2 系统研究方法。

  把人工智能技术的伦理问题与相应的应对策略看成是一个系统,通过分析系统内部各个要素之间的关系来找出能够解决或减轻这些伦理问题的应对策略。

  1.4 创新和不足

  1.4.1 创新之处。

  在尊重人类现阶段科技文明发展的前提下,对人工智能哲学思考范围细分到伦理思考内,用更加系统化的伦理依据来判断人工智能发展方向和前景,并运用伦理依据结合辩证法给出解决对策。

  人工智能技术的出现就是要模仿人类智能,所以伦理问题就要作为人工智能技术发展过程中最重要的问题进行探讨,在这里,笔者提倡无论在何种情况下何种文明下都要先以哲学伦理为前提再进行科学发展研究。笔者自身是计算机软件领域转向哲学领域的学生,所以准备运用两个专业的知识根据自己的判断来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在写作过程中利用唯物辩证法不断地从两种专业思维的转化中找寻平衡点,我相信这也是人工智能发展过程中最需要的,同时更要尽可能的让人工智能技术和伦理问题一体化。

  1.4.2 不足之处。

  关于马克思主义科技观、伦理学和人工智能哲学反思的研究,已有多部著作和多种研究结论。通过对文献的拜读,发现由于自身学术能力有限,不能完全理解文献内容,没有办法综合学术界的所有观点,导致对于论文中问题的研究还不够全面,论述深度也有欠缺。而目前对于人工智能技术本身的科学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关于人工智能的具体形态还没有定型,所以,最后对于如何应对伦理困境办法的研究基本还处于较浅的制度层面。

返回本篇论文导航
作者单位: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伦理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