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理学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哲学论文 > 伦理学论文 >

儿童家庭教育的伦理缺失表现及根源分析

来源:未知 作者:陈赛楠
发布于:2017-02-28 共10521字
  本篇论文快速导航:

展开更多

  第三章 儿童家庭教育的伦理缺失表现及根源分析
  
  家庭是儿童的第一所学校。而家庭教育对儿童一生的发展都起到重要的作用,它不仅仅能够在对子女进行一定程度的保护,还会带来一定的知识经验,并且促进其子女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因此我们也认为父母是孩子学习的榜样和楷模。这也阐明了家庭教育在人的一生教育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它是教育体系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门,并且拥有较为深刻和重要的意义。然而近些年,施教者在教育儿童时所产生的伦理问题日益凸显,教育理念的单一化、教育目的功利化、教育内容的盲目化以及教育方式的简单化等问题都对儿童的成长造成负面的影响,这与教育的善的本质背道而驰。在儿童教育上的所产生的种种现象,不能不引起我们的反思。
  
  一、我国儿童家庭教育伦理缺失的表现
  
  (一)儿童家庭教育理念缺乏民主平等意识
  
  对儿童的民主平等,是强调儿童的自由权利,是尊重儿童的独立人格尊严。
  
  “人是生而自由的”这是卢梭“将孩子看做孩子”、“童年有童年的地位”论断的基本前提。瑞典的着名教育家爱伦·凯特别重视儿童教育。他反对教育对儿童造成的“心灵的谋杀”、“教育的破坏”,主张培养“新人”,塑造“坚强灵敏人格”.
  
  他认为旧的教育不尊重儿童的个体独立性。陈鹤琴先生也曾批评某些家长完全以命令的口吻教育儿童,就好像“专制时代的主人们对待他们的奴隶一样”完全无视儿童的人格存在。这些家长动辄限制子女的言行举止,结果导致子女以父母的意志为意志,把“一个活泼的小孩子竟变成一个萎靡不振,具体而微的小成人”.
  
  中国封建制度留存至今的“家本位”、“家长本位”观念,在当今社会仍然流行着。家长作为一家之主,不仅掌管家中的经济大权,也同样拥有支配、处置其他成员的权利。“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其中“纲”就是具有支配权与处置权的意思。这种观念存留在现代人的头脑里,就是说很多父母仍将孩子作为家庭的私有财产,是家长身边的附属品,从根本上来说是将儿童作为物品而不是人来看。在这种观念的支配下,父母将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儿童,要求儿童绝对服从自己,包办一切。不听话则非打即骂,伤害孩子自尊,要求儿童按照自己设计好的轨道前行,忽略儿童的意愿。由于儿童阶段,儿童生理和心理发展并不完善,因此儿童会产生错误的行为,然而这不能作为父母去否定儿童所拥有的民主平等权利的原因,否定儿童人格尊严。父母不能民主平等的对待孩子,也就不能把儿童作为一个独立个体对待。做不到平等,无法尊重儿童,就无法给儿童一个健全的心理、平等的人格、正确的价值观以及人生观。
  
  (二)儿童家庭教育目的过度功利性
  
  功利主义作为伦理学的一个理论,对现代人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功利主义并不注重人的行为的动机与手段,只考虑行为的结果。目前我国的儿童家庭教育存在一定的功利性的现象。这种现象是指教育掺杂了以物质利益获得作为唯一价值取向的教育理念的现象。家长从获取最大利益的角度对儿童进行教育,即为进入名牌学校获取优质的教育资源,这是家长认为的利益最大化。目前很多家长对于教育的热忱,并不是完全认识到教育的重要作用及教育价值,仅仅是重视家庭教育,关注教育所能带来的外在功利性。为了让孩子拥有较高起点,许多父母愿意为孩子早期教育投入过多的时间与金钱,父母不顾儿童意愿完全按照他们自身的想法为孩子绘制美好的蓝图。从幼儿园起就花费高昂的费用为孩子报名各种学习班、兴趣班,牺牲孩子应有的休息和游戏时间,为孩子制定“出人头地”的目标,童年的天真无邪被功利性的教育无情的剥夺了。对于在孩子智力上、技能上的投入,多数家长是追求回报的功利性的,忽略掉孩子人格培养以及心理发展过程。
  
  家长对只重视孩子的知识技能,而忽视了对孩子道德习惯等非智力方面的因素的关注和培养,使得家庭教育不能够更好的完成其本质的目标和目的。在这种功利主义思想下,儿童是服务于父母的,更是父母作为达到某种目的的手段。儿童的使用价值被放大,而儿童作为一种理性存在物的尊严却被模糊起来。
  
  2015 年 5 月 31 日,在儿童节到来之际,广东清远的家长们可谓用心良苦,他们扭曲了孩子的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他们通过物质来激发孩子的获得物质利益的积极性,不惜消费来进行高档别墅的参观来促进孩子奋斗的积极性。他们将孩子的成长目标定义为努力学习,努力找好工作,就能够过上富裕的生活,而不是鼓励儿童通过不断的学习文化知识,从而提高自己认知社会,改变社会的想法。功利主义教育只关注人的使用价值锻造,目的是为将来的经济性回报。它忽略了儿童的生存需要与个性和谐发展的需要。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与实践下,而与儿童来说,必然意味着分裂,从人的和谐本性以及对和谐向往的角度而言,是不人道的。
  
  (三)儿童家庭教育内容缺乏道德性
  
  家庭教育不仅仅能够给儿童带来一定的知识经验,同样很重要的一点是对孩子进行道德观的建立。当代教育理论也认为人的最初道德观念、是非标准、为人处世的准则是从家庭中得到的。
  
  儿童在年幼时,思维与经验方面并没有形成个人的主见,同时道德观念也不完善,这需要父母的正确教育和引导。父母培养孩子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道德观念,能够更好的塑造健全的儿童,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对于儿童的教育大多数父母是十分重视的,然而他们关注的重点并非道德教育,而是智力教育。目前很多家长对教育的认识产生很大片面性,将家庭教育仅仅理解为智育,这使得家庭教育的功能缩小。他们将家庭教育看作是学校教育的延伸,将家庭教育简单的归结为智力教育。良好的知识教育和道德教育的确影响着孩子今后的发展,但是智力的优越,并不会使一个人的人格健全发展。目前一些传统的思想还在局限人们家庭教育,很多传统的思想都会对孩子进行“出人头地”等不正确目标进行引导确定,这些落后片面的思想延续至今,受社会用人制度以及学历“门槛”等影响,大多数父母只注重孩子的成绩,忽视孩子的道德品质和心理的发展。目前我国存在的重大的缺陷是教育风气的复杂和舞弊,很多应试教育将学生的未来与金钱、地位等进行挂钩,并没有真正的实施好道德教育。许多家长用考试成绩来衡量孩子的好坏,学习成绩压倒一切,分数高就是好孩子,分数低就是坏孩子。有很多家长只重视孩子的知识的学习和智力的增长,而忽视了对儿童道德素质、行为习惯的养成,也没有对孩子进行更全面的教育。家庭教育的德育职能被智育所取代,这就出现了家庭道德教育空白的现象,这不仅约束了儿童的健全的人格的养成,而且儿童的心理和精神都造成很大的阴影。
  
  (四)儿童家庭教育方式缺乏理性的爱
  
  由于不同的儿童之间的特点不同,因此儿童教育方式也应该呈现多样化。因此很多不同的教育方式对小孩的教育结果会产生不同的导向作用。我国的家庭教育方式与过去相比虽然有很大进步,但是产生的问题仍然较多。目前我国儿童家庭教育模式主要为溺爱娇纵型、家长专制型、启发引导型、放任自流型②;也有的表述为拒绝型、严厉型、溺爱型、期待型、矛盾型、分歧型③等等。从目前来看,笔者认为主流的家庭教育方式为溺爱娇纵型以及家长专制型。
  
  1.溺爱娇纵型
  
  在我国的二孩政策还没有开放的时候,我国执行的是独生子女政策,导致了中国家庭“四二一”模式:指由祖父、祖母、外祖父、外祖母四人,父亲、母亲二人和一个独生子女所构成的金字塔形的家庭。
  
  一个孩子往往会成为家里的重点,因此无论家境如何,家人都想给孩子最好的。这种教育方式就容易产生溺爱骄纵型的教育方式。这种教育模式对孩子的客观认知和传统美德的形成起到很大的阻碍作用。很多研究结果都显示,如果父母的教育方式较为科学的情况下,孩子就能够更好学会性格独立,并且能够自主的进行多项事物,学习能力较高,因此二者之间存在必要的联系。父母对孩子的关怀和理解,并且能够给孩子一定的自主做主的决定空间的孩子,也恩恩巩固更好地进行正确的价值观的培养和树立。当父母过分的干预孩子的时候,就会对孩子的自主学习等产生重要的阻碍作用。溺爱型的家长容易让孩子养成娇生惯养的生活习惯,并且不能够充分的锻炼自己,这些行为将会导致子女的责任感匮乏,独立性不强的行为特点。
  
  2.家长专制型
  
  专制型的家长往往比较强势,喜欢给孩子安排一些事物,并且对孩子严格要求,不能够客观的分析孩子的个人能力,给孩子制定不符合实际情况的目标,并且孩子在完不成目标的时候,就会对孩子进行打骂。家长的这种专制教育形式简单粗暴,使得家长缺乏与孩子的沟通交流,并且容易造成家长耐心和对孩子关心的却是和减少。这种教育模式下,孩子的心理和精神层面容易受到负面影响,并且给自己带来很大的心理压力,造成心理阴影。同样这也会给亲子关系带来一定的阻碍作用,造成父母与孩子的关系恶化。这种教育模式下的孩子往往也具有多面性,他们在学校往往表现较好,但是在家庭中,表现较为叛逆。
  
  二、我国儿童家庭教育伦理缺失的原因分析

  
  由于中国经济的进一步崛起,我国政府越来越看重教育体系的改革,但因为其它环境的反作用,儿童家庭教育伦理问题产生的矛盾日益凸显,家庭教育伦理问题已然成为社会主要关注的焦点之一。当今中国儿童家庭教育体系中存在着诸多问题,而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也是不尽相同的,在此我们无法一一列举。但是从一定角度来看,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现象,主要原因还是应试教育的驱使,社会环境因此制约着相当多数量的家庭进行选择。所以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此进行阐述:
  
  (一)社会环境的负面影响
  
  1.市场经济下的家庭教育思想功利化
  
  市场经济是具有追逐利益的特点,在这种特点的影响下,社会追求经济效益、个人谋求自身利益。教育变成实现个人最大效益的手段,仅仅作为满足个人目标和欲望的一条有效途径。旨于提高自己孩子的综合素质,在许多家长的眼里,为什么要读大学,读大学是为了找工作,过上轻松而幸福的生活,因此,便在许多的家长打着一切为了孩子的名义督促孩子进行学习。这个新经济时代的到来,财富增长与知识进步密不可分,知识通过教育,这就赋予教育前所未有的意义以及不可替代的作用。由此看来,教育在许多家庭中都变成了孩子走向幸福的“捷径”,实则未然。在一定程度上,教育渐渐地变成了经济的奴隶,教育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使得经济更加强大。从另一角度讨论,教育也必须依赖于经济,只有经济的支持才能使得教育事业更加完善。由此便形成了一个循环圈,教育最基本的目标也逐渐被人们所忘记,这便是当今教育界最主要的问题所在。
  
  2.中国传统教育伦理思想的价值失落
  
  我国最古老而长久的教育模式大多是依靠血缘来维持的,因此教育被冠以德育职能也就无可厚非了。当今中国的家庭教育原本应该继续坚持家庭教育伦理观念,充分彰显我国传统的原则。然而,我们不难感受到传统教育伦理思想正在被人们冷落。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两方面。一方面,伴随现代的信息技术日新月异,人们获取知识的途径多种多样,方式简单。这些认识到家庭教育重要性的中国父母们,不断地学习、效仿国外的教育知识、理念、方式方法等,并运用在自己的孩子身上。西方儿童教育的先进性我们并不否认,关键在于中国父母如何“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学习。被西方的智育和经济效益逐渐侵蚀,当今我国的儿童家庭传统教育模式也随之风化,因此造成的空白,会使得儿童的性格产生一定的偏离。另一方面,很多父母对于中国传统教育伦理思想存在着的误解,并没有真正的理解中国传统教育伦理思想精髓。例如我国论语中所强调的“因材施教”,即对于任何一个学生都应该选择最适合其发展的教育方法,但有的人则认为西方的教育模式便是最好的,我们要学习西方的先进教育模式,由此造成的悲剧不计其数。何谓教育的本质存在,我们当代的教育本身到底缺少的是什么?这值得很多教育界学者进行反思。我们所尊崇的中国传统教育模式是否真的有效,其实在很大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人的理解和选择。
  
  3.西方主智主义教育思想的冲击
  
  西方主智主义教育兴起于 17 世纪,到 19 世纪末、20 世纪初开始,主智主义便开始失去了原有统治地位,但其影响力依旧存在,并发挥着不可忽视的实际作用。在该领域相当多的学者们主张知识是结合多种价值于一身的精神物质,这其中包含了信仰、对美的享受以及社会的价值等等。可以说他们观点的重中之重是认为知识并不是获得利益的工具,而是提高所拥有者精神层次的有效武器。
  
  1978 年随着中国的对外开放,国外的文化思想迅速传播进入中国,而主智主义教育思想的传入恰恰又契合了中国改革开放中经济、社会以及科技等发展,直至今天这些成就无不依靠知识的学习与应用。为了适应社会的需求和发展,父母将孩子打造成为拥有一门技能的人,而获得一门技能的方法就是教育,不断地广泛的学习知识。知识价值观的偏离,使得父母盲目学习主智主义教育思想,却忽略了教育儿童的目的是为了儿童的全面自由发展,教育要尊重每个人的个性和独立性。但相关领域的学者们则坚持人之所以会被称作是社会的本质,主要在于其理性,之所以要进行教育,其目的便是让人们能够更好的接受上层建筑,拥有自己的思维世界。而恰恰与教育的本质发生矛盾:知识的传授、智力的发展与人格的发展相矛盾,系统的训练与创造力的培养的矛盾等等。
  
  4.传播媒介的道德失范
  
  随着信息化席卷全球,不管是通过何种途径,例如电视广播等旧的传播形式以及手机媒体、数字电视等新的媒体,这些传播媒介不仅影响着社会意识形态,也影响着大众树立价值观和世界观,其中这也包含父母的教育观念。一部分传播媒体为了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而背离理性,制造嘘头,用新闻工具炒作焦点,引起大众关注,从中牟取利益。这些年里,许多媒体纷纷报道家庭教育的“成功”现象,在许多家庭“狼爸”
  
  “虎妈”随处可见。甚至有的家庭选择利用暴力手段督促孩子进行学习。笔者曾经看到美国某大学教授的采访,至今笔者对她说的话记忆犹新,简言之,对于孩子她会选择任何能够想到的途径,甚至不惜使用暴力去促使孩子沿着自己早已规划好的方向去努力。这让很多人难以理解这位“虎妈”伟大的母爱,其实父母对于儿女的爱都是无私的,但有时候往往会出现一些偏执,如何选择才是父母最重要的一堂课。我们都知道一些人的成功源自小时候的勤奋与刻苦,也许光鲜亮丽的舞台之上我们看不出任何端倪,但其实有很多名人是没有童年的。“三天一顿打,孩子进北大”的霸气口号甚至让许多家长纷纷效法,只要能进北大,就算是一天三顿打,想必也有很多家长趋之若鹜。但其实,孩子最向往的我们并不知道,只是由于家长的过于自主,使得孩子的童年被浸泡在了奥数、英语的海洋里。然而,无论是蔡美儿还是萧百佑,他们的身份地位是毋庸置疑,前者是耶鲁大学的法学院教授,而后者是香港成功商人。他们的“成就”恰恰是千万父母所追崇的,让自己的孩子考进名牌大学,毫无质疑这种身份再加上结果,无疑说明他们的“育儿经”更有说服力。传播媒体抓住了众多父母的心里,制造焦点,让更多的父母关注到这些“育儿经”.
  
  (二)家校教育的互动不足
  
  所有的人都要经历一个童年,因此对于任何一个人来说都需要家庭教育的引导。而在这当中最主要的角色便是家长和老师,家庭以及学校之间关系往往会制约着一个孩子的教育水平。
  
  家庭,是终身教育的依附。任何一个人从呱呱坠地开始就注定了所拥有的家庭,这往往对一个人的教育起着最重要的作用,而学校,则是教书育人之地。众所周知,古代有私塾,有钱的人家会把子女送到先生家里学习四书五经,有的人会进行科举改变自己的人生、光宗耀祖。当今中国也是如此,学校可以说是个人进步的工具。因此家庭和教育毋庸置疑将是充实一个人的有利条件。家庭教育,可以说是学校教育的前提,两者有着复杂的联系。没有良好的家庭教育基础,或者仅仅拥有家庭教育都不足以支撑一个人全面发展。目前,家校教育结合中出现的问题,有以下两个方面:
  
  1.家校教育的功能错位
  
  一是家庭教育的错位。作为社会的根部组成之一,家庭在许多领域展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许多家庭里对于教育孩子都有独到的见解,有的孩子刚会说话就被要求背唐诗、背标准的美式英语等等,而往往忽视了孩子性格的养成。家庭教育是孩子进步的阶梯,而家长的主要职责则是向孩子传递做人的基本道理,不断引导孩子拥有正确的人生态度,从小习惯中磨练孩子的性格。学校教育,除了引导孩子学到更多的科学、人文知识以外还要涉及一些习惯以及性格的养成。但是,实际上来说,许多学校会要求进行成绩排名、评选优秀学生等等。学校的压力使得家庭中的家长们逐渐开始不断地干预学校的教育,例如我们熟知的家长签名,家长会,课外作业监督等等。学校教育中出现的剩余任务往往会交给父母,有的老师们会认为家长对于孩子的学校教育应该尽自己的责任,而实则未然,这种教育模式是不值得提倡的,家庭与学校应该各自彰显出自己的作用,两者应该处于一种并列的关系上,我们不能因为学校教育而去制约了家庭教育的发展,每种教育环境都应该表现出自己的作用,这才是我们今天的教育界应该倡导的重点。在上海市的一次抽样调查报告中显示,多数家长对孩子的学习情况都十分了解,当问到孩子的道德品质、兴趣爱好时,许多家长都无法准确详细的回答。
  
  二是学校教育的错位。当代中国教育,任何一个父母或者老师都希望自己的子女或者学生能够出人头地,而他们理解的往往是高考考的最高、最好,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孩子的横向发展。学校通过对儿童的作业、上课状态以及学科考试成绩等来了解儿童的基本学习状况,因此不需要从家长获得更多关于儿童的信息。因此,学校教育不但能够展现出自己的霸道地位,而且家长对于学校也产生了一定的依赖。父母与老师“共同协作”,提高了学校教育质量而服务,将家庭教育并入学校追求升学率的轨道之中,并要求父母对儿童的智育培养与学校同步。通过在家长会上公布成绩排名,想父母施加压力,从而放弃学校自身责任,并且引导、要求家长为孩子请家庭辅导教师补习功课。例如,我们所熟知的家长会,可以说这是任何时代学生的“必需品”,学校开家长会的目的是通过家长会的交流,让家长可以了解自己的孩子在学校到底表现的怎么样,学习成绩如何,有没有调皮捣乱。老师们也能够从家长身上获得自己学生的第一手资料。但是许多学习的家长会并不是如此,有的学校之所以要开家长会,是想要父母能够配合学校对孩子的教育进行一定的干预,往往这会给孩子的心理带来许多隐形的压力。一旦孩子迈进了学校的大门,学校的主要任务并不是紧抓成绩、升学率,而是学会引导孩子能够利用简单的理论知识去解答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让孩子在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中交往更多的朋友,拥有正义感、诚实守信等等。这就要求家庭和学校能够互相协助,拥有明确的分工。一旦家庭过分依赖了学校教育,两者之间的关系受到了制约,使儿童受教育畸形化,而且家校错位教育会传授重复、超前或错误的知识,加重儿童学习负担,浪费人力物力,使得儿童不能全面均衡的发展。
  
  2.家校教育沟通与合作的不足
  
  曾经有位有名的学者将儿童喻指作一块尚未被雕刻的美玉,他认为如若想要变成美玉需要 6 个雕塑家:(1)。家庭;(2)。学校;(3)。儿童所在的集体;(4)。儿童本人;(5)。书籍;(6)。偶然出现的因素。从排序中不难发现,家庭是制约儿童教育的关键,而学校则紧随其后。由此看来,许多学者都认为家庭和学校是儿童成长的重中之重。二者之间有着复杂的联系,任何一个人脱离了这 6 个“雕塑家”都无法完成最成功的认识。但是众所周知,在我们周围,有很多学校并没有和家庭成立成一种合理有效的整体,由于种种原因,学校和学生的父母之间会产生一些误会,甚至是偏执,由此造成的沟通障碍可谓随处可见。
  
  如果把一个人比作一棵大树,那么家庭教育就如同大树的根,而学校教育就像是雨露。没有了根和雨露,树都没有办法生存。当然如果树根不难吸收水分那树木最终也会枯萎。因此对于家庭和学校之间应该建立成一种相互信任并且专业的联系,学校要为家长提供一定的专业性引导方法,而家长这应该重视因材施教,毕竟最了解孩子的还是父母。目前,我国家校并未建立起有效的教育合作机制,主要原因有:
  
  首先,学校和家庭之间的关系脱离正轨。许多家长都不知道孩子最需要的是什么,他们认为孩子的教育是学校的责任,自己只要在一旁监督即可。另外有的家长则认为,对于孩子的主要任务就算督促他们学习,只要孩子考上了 211、985名校,那就意味着成功。当然还有一些家长,忙于事业无法顾及到孩子,认为只要有钱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孩子的教育可以花钱,孩子的人生也是如此,只要自己赚够了钱那就会幸福一生。因此,在学校和家庭之间,学校应该做的主要任务是引导学生的家长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家长也应该努力提高自己的责任意识。同时对于老师来说,切忌出现因为家长文化水平有限,便拒绝与其沟通,一旦老师和家长之间出现了矛盾,最终受害的还是孩子。
  
  其次,家庭、学校沟通形式单一。传统的家校合作方式是召开家长会或是让家长签字,但在开展过程中并未有双向互动。通常看来,家长都是处于被动地位的,在学校的家长会也是只听老师介绍自己孩子的一切。因此,一旦孩子调皮捣乱了,家长被叫到学校通常不问原因便对孩子便是一味的责备,其实我们真正应该做的是找到出现问题的原因,共同帮助孩子走出迷惘。在这种情况下,根本无法建立起有效的家校教育合作机制。
  
  (三)家庭施教者自身因素的制约
  
  曾经有位学者指出,一个社会如果没有了家庭良好氛围的渲染,就算是学校的老师使劲浑身解数也无济于事。孩子们在学校的所作所为,其实可以说是家庭环境的一种反应,一个学生教育的复杂程度在很大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家庭教育的制约。因此,对于任何一个人来说,家庭施教者都会对其一生产生影响。
  
  1.施教者价值观的功利化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经济发展迅猛,人民的物质指生活水平逐步提升。这是由于市场经济的日趋完善以及国家以经济建设为正信的政策导向。但是通常情况下,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市场经济逐渐站稳脚跟。经济收入的多少往往成为了区分阶级的主要标准,成为影响社会阶层划分的主导力量。在上层社会阶层往往是高收入,高物质生活水平,相对较高的教育水平的人群,这种家庭被称为“三高”家庭。而许多收入较低的中下阶级往往会因为收入、户籍等因素的制约无法得到比较好的教育条件。同时,受教育程度相对较低。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两极分化的特点逐渐显现在不同阶层之间,马太效应越来越明显。
  
  处于社会下层的群体,急切的期望提高他们的社会地位,以完成由低到高的转变。特别是经济收入的两极分化的情况越来越严重,处于下层群体中,改变地位的心情更加迫切,而人们都意识到教育是迅速改变人的社会地位的有效途径。
  
  当人们意识到它的效果,就必然对它有过高的期望。而这种预期将迅速转化为行动,并付诸实践,只是,此时人们对教育的重视集中体现在它的工具价值上。由此看来,许多父母为了孩子的教育不惜在北京花费 500 万购买 10 平米的学区房的这种现象也是无可厚非了。尤其是一些收入并不是很高的中下阶级,父母的教育水平并不是很高,他们通过功利的教育方式就是希望教育能带来可观的经济价值,让孩子实现社会地位自下而上的快速提升从而得到理想的社会地位,进而可以提高家庭的社会地位的,以偿夙愿。
  
  2.施教者封建教育思想的目的观
  
  我国有着几千多年的封建历史,教育思想的封建也是必然的。很多家长认为读书胜过一切,他们深信“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千钟粟”.现代人的教育目的观并没有摆脱它的影响,所以“考大学、读硕士、博士学位、留学”等求高求大求名求利的目的观成为许多现代人判断成才与否的重要标准。清朝的八股文,就是一个显着的例子,过分的追求成绩其实是在一定程度上毁了孩子。
  
  3.施教者道德观的缺失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姆通过对幼儿期的智力发展研究提出假设:如果把 17 岁的智力水平作为标准,那么从出生到四岁已经到达百分之五十,五岁到八岁又得到百分之三十,九岁到十七岁完成剩余百分之二十。从出生到八岁智力发育占到个体总的智力发育的百分之八十。在这个时期,儿童与生俱来带有强烈的学习欲望,不断的探索环境,积累知识,人们难以意识到这个阶段的孩子把一切听到的、看到的以及学习到的事物全部作为知识积累,在脑海中留下难以磨灭的记忆,以此作为日后人格、智力、情感以及行为习惯的发展的基础。人们总是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生命的诞生对于家庭来说是喜悦的,但作为施教者的父母也应担起教养的责任。孩子的成长大约有三分之一的时间是在家庭度过,因此,家庭教育在儿童成长的过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儿童的家庭教育是完全依赖于父母指导下进行的,这就与作为施教者的父母的自身素质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素质是由人平时培养的生活习惯以及道德品质所构成。入学前,孩子的素质,可称为“前自身素质”.如果要孩子具备优秀的素质,首先要先提升父母的素质。在这种关系之中,父母的素质决定着儿童的素质,也决定着教育的成败。为人父,为人母之时,就需要基本的教育素质,来教育儿童。父母的教育素质,等同于其人生观、文化素养以及心理素质。
  
  首先,如果施教者不具备正确的人生观,就不能给与儿童正确的思想教育。有些父母可能并没有有意识的去教育子女,反而在这种无意识的情况下,将自己的贪小便宜、不守诚信、文过饰非等种种行为潜移默化的“教育”给了儿童,儿童阶段决定其并不具备分辨好与坏的能力,这将对儿童的一生造成严重的不良影响。其次,施教者没有良好的文化素养也会对家庭教育的效果产生负面影响。文化素养不等同于学历。文化素养是通过学习与实践科学知识、人文知识所变现出来的理论水平。许多施教者因为时间、精力等原因并不能不断提高自身文化素养,使得并不能良好的组织家庭生活,不善于处理家庭成员之间关系,不利于形成良好的家庭氛围环境,这也会对儿童的教育带来不利影响。最后,施教者没有良好的心理素质,不能用理智控制情感,将不良情绪转移给儿童,这不仅会伤害儿童自尊心,更会对孩子的心灵造成创伤,甚至会造成无法弥补的悲剧。
  
  4.施教者育儿观的主观性
  
  在家庭教育中,家长选择家庭教育内容只看“实效性”和“先进性”,几乎不考虑学前儿童的心理承受力、智力承受力。这两种性质其实在一定程度上是受到父母主观意识所制约的。我们都教给孩子不难盲目从众,但到了自己身上却无法做到,看到被人家的孩子背唐诗,就督促自己的孩子进行效仿,但也许自己的孩子最喜欢的是踢足球,如果自己不随意加以干预也许孩子会成为着名的足球明显。因此过于迂腐陈旧的育儿观很有可能制约了孩子自己兴趣的发展。
返回本篇论文导航
作者单位: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伦理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