录音艺术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艺术论文 > 录音艺术论文 >

二胡协奏曲与民乐合奏的录音设计实践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6-11-09 共5359字
  本篇论文快速导航:

展开更多

  第四章 恭王府大戏楼录音实践

  第一节 二胡协奏曲的录音设计实践《二泉映月》。

  (1)话筒的选用。

  特别说明:本次录音实践,由于携带设备有限,话筒共 7 支,分别为一对NeumannU89 电容话筒,一对铁三角 AT3050 电容话筒,一支 NeumannU87 电容话筒,一对 SHURE 57 动圈话筒二胡是中国传统的拉弦乐器,它的音色富有悲情色彩,对于描绘哀愁、悲壮的乐曲具有独特的感染力,《二泉映月》则是二胡演奏曲目中最具有代表性的。

  二胡的基本构造中最重要的部分是琴筒和琴皮:琴筒是二胡发音的共鸣体,为紫檀木或红木所制而成。琴筒的材质与外形都决定了二胡的音质与音量。琴筒的形状有六角形、八角形、圆形等,常用的是六角形。本次演出老师们演奏所用的二胡也都是六角形琴筒。琴筒后身镶嵌着音窗,可以起到发音、传音和滤音的辅助作用。琴皮也是二胡发声的重要发音体。琴皮一般为蟒皮,共鸣性比较好,性能稳定。琴皮对音质起着直接影响的作用。

  根据对乐器的发声位置、共鸣性与独奏方式的了解,我们选择用 U87(即NeumannU87 电容话筒,后述都将用此简写)话筒进行二胡单独拾音,用一对AT3050(即铁三角 3050)对协奏乐队进行立体声拾音,用一支 SM57(即舒尔 57)对扬琴进行辅助点拾音,用一对 U89(即 NeumannU89 电容话筒)话筒进行整体的立体声拾音。

  U87 话筒是大振膜的单声道电容性话筒。最常用的两种话筒分为电容性话筒和动圈话筒。电容性话筒的原理是声波振动振膜,产生电压转换成电流信号;动圈话筒的原理是电磁感应,声源的振动带动磁场中的线圈振动切割磁感线产生感应电流,从而将声音信号转变为电流信号。电容性话筒的振膜极为轻薄,可以感应到极其微弱的声波振动,非常灵敏,是一种高灵敏度的话筒;而动圈话筒由于音圈的限制,对微弱的声波振动的感应不是很灵敏,是一种灵敏度低一点的话筒。

  而且在降噪的能力上,电容性话筒要强于动圈话筒,具有很强的降低或消除演奏时产生的杂音或是环境杂音的能力。基于以上的对比,我们要选择电容性话筒进行此次乐器独奏的拾音更为合适。

  U87 话筒的振膜指向性有全指向、心型指向和 8 字型指向。这是一款擅长录制人声独唱和乐器独奏的电容性话筒。它的设计中还带有一个 10dB 的衰减开关,这个开关是保护话筒在拾音声压级超出 127dB 的声音时不会出现失真现象,就是我们通常说的变调。此款话筒拾音的质感非常温润,对于声音有很好的平衡感,在乐器中,很适用于拾取木制乐器,弦乐器,钢琴和打击乐器。

  U87 话筒的频率响应范围是 20-20kHz.

  70Hz 左右开始频响衰减,70Hz-5kHz 频响曲线基本持平,5kHz-15kHz 频响曲线稍向上增强,15kHz-20kHz 频响曲线衰减。

  AT3050 是一对双振膜的电容话筒,这对话筒是专门录制立体声的。双振膜使得话筒的灵敏度更高,降噪能力也更好。

  SM57 话筒是动圈话筒,这支小话筒已经风靡国内外很多年了,它的强大也只有经常使用的人才能了解。在器乐和声乐方面的近距离拾音效果非常卓越,目前为止超过 90%的鼓和吉他的录制都是要靠它来拾音的,它有一个小名号叫做"瑞士军刀",可见它在全世界范围内的广泛应用。此款话筒音色比较亮,外型简单美观,设计却很严谨,能适用于各种现场的录制工作。指向性为单一心型指向。

  在现场拾音中,用 SM57 话筒对民族乐器拾音的例子不是经常看到,虽然说设计SM57 话筒的目的是专门拾取乐器声音,但普遍采用 SM57 话筒拾音的乐器多为西洋乐器,例如吉他、贝斯、架子鼓,钢琴等。在这次现场拾音中,尝试一下用这款万能的"瑞士军刀"拾取民族乐器得到的声音到底如何。

  U89 话筒是双振膜单声道电容性话筒,擅长录制演播厅等场所的声音。外型与 U87 很相似,但较 U87 稍小一些,重量轻一些。U89 话筒的指向性除了刚才说过地全指向、心型指向和 8 字型指向之外,还添加了超心型指向和半球型指向。

  超心型指向比心型指向更能有效地控制声音;而半球型指向非常适用于传播范围大或是远距离地声源拾音。

  (2)录音制式和话筒摆位。

  在此次音乐会中,《二泉映月》作为最主要的曲目,在录音设计上,选用了主辅式拾音形式。

  U87 话筒单独拾音:此曲以二胡协奏曲形式演奏,故要单独拾取二胡的声音。在话筒(圆形标记)的指向性选择上,针对一个声源拾音通常都会选用心型指向。

  独奏者的位置在戏台的中间偏左位置,斜对着观众席池。二胡与戏台地面的高度约为 50cm-60cm.民族乐器中的弦乐器都有高音过重、中低音不足的现象,尤其是二胡的发音孔在琴筒的后方,因此在高音的音色上会显得尖而薄。但是二胡的声能方向却是集中在琴皮垂直方向和琴窗方向。琴皮位置多为高频,琴窗位置多为低频。由此我们尝试了两次话筒拾音的摆位:第一次,尝试近距离拾音,话筒与二胡相距 5cm 左右,两者的夹角为 20°左右,话筒指向直对琴箱的中间偏琴窗的位置,进行拾音,在彩排的过程中,声场频率不够平衡,虽然刻意避免了高频过尖的现象,让中低频显得稍微出来一些,但在监听过程中,中低频有些过强,高频的瞬间声压过高,所以近距离拾音方法不适合本次演奏;第二次,尝试中距离拾音,话筒与二胡相距 20cm 左右,两者夹角为 15°左右,振膜对准琴筒的中心位置,进行拾音,在监听和调试电平平衡之后,声场相对来说比较均衡,瞬间电平值没有过载,音质较佳,确定拾音位置完毕。

  AT3050 立体声拾音:协奏乐队由二胡组、竹笛、扬琴、琵琶组、笙组、打击乐组、低音提琴构成。AT3050(正方形)用 AB 制式拾取整体的立体声。

  我们将两支话筒分别摆放在扬琴的右后方和左后方,即二胡组与竹笛前方为立体声左声道,琵琶组与低音提琴前方为立体声右声道。话筒对子水平相距 1.6米,略微向左右两侧展开,距离地面高度 1.4 米。经过监听测试与电平调节后,确定该位置拾取的声音状态较佳。

  SM57 辅助拾音:用一支 SM57 话筒(三角形标记)单独对整场中间位置的扬琴进行拾音。中间位置为乐队中音声部,乐器数量较少,音量较弱,而 AT3050的 A/B 制式的中间空洞也在此位置,这一位置的辅助拾音是必要的。话筒高度与AT3050 话筒的高度相同(1.4 米),话筒指向扬琴方向,与声源形成 15°的夹角。在监听测试中,稍微调整了话筒与扬琴的水平距离,最终距离约为 30cm.

  U89 立体声拾音:在彩排的过程中,我们需要迅速找到拾音的最佳位置。先将两支 U89 话筒(六边形标记)放置在大概的拾音位置,同时距离声源的水平距离为 3 米,两支话筒垂直于地面,话筒之间的距离约 1 米,话筒与戏台地面的垂直高度约 2.5 米。在监听测试中,声场还原度不是很好,左右声道的声像感有一些窄,及时调整话筒对子的位置。将话筒对子之间的距离拉,测试后对子距离约1.5 米的位置音质较佳,声场感应良好,确定此摆位可以拾取到最佳声音。

  (3)拾音技巧小结《二泉映月》是二胡最着名的乐曲,表达作者对黑暗的愤恨,对光明的向往,情感表达非常丰富、强烈。这是一首二胡独奏曲,此次以二胡协奏曲的形式演出也是国内少见的,尤其是民族乐队改编后的版本让乐曲的情感更加丰满。

  好的声音素材取决于好的录音质量。在现场录音工作中,提前制定两套方案是一个录音师的职业素养。现场是一个失误多发性的环境,不是每次的首选方案都可以顺利进行。此曲目的录音实践中,在决定好录音制式之后,就要分好话筒的主次,主话筒决定着整场演出环境的声场范围、演奏动态与音响层次,次话筒是在小范围内对独奏乐器或是在乐队中不能完全表现自身音色、音量、层次等因素加以补充。尤其要注意辅助话筒不能影响到主话筒的录音质量,只需要做到锦上添花。在音量关系上,辅助话筒的输出电平都要比主话筒低一些,具体数值要根据当时的现场情况而定,通常的范围在 6-9dB.

  虚线半圆为可拾音的范围,2 号与 3 号的拾音位置最佳,此次根据现场调测,选择了 3 号位置进行拾音。

  向 1 号方向移动,琴皮位置的高频音会增加,音质明亮却单薄;向 4 号方向移动,琴窗位置的低频会增加,音质稍显浑厚。拾音距离可在 0.5-1 米内选择,根据现场混响条件进行调整。

  对乐器单独拾音有时会产生近讲效应,在话筒和声源距离比较近的时候,会有低频增加的现象,比如对二胡独奏的第一位摆位。所有的话筒都会出现这种现象,当这种现象发生时,各个话筒体现出来的也都不一样。在拾音中,已经尝试过,近距离拾音和远距离拾音的音质有很大差异。然而话筒的近讲效应如果得到好的应用,对拾取的音质也是有一定帮助的。重点是根据现场的环境,想要拾取什么样的声音。总的来说,话筒的实践应用是非常灵活多变的,在了解话筒的特点、录音现场的特点和声源的特点之后,才能更好的合理的使用话筒拾取完美的声音。

  这里有两组AB制式立体声拾音。在理论上来说,A话筒与B话筒的间距,最近在20cm,最远在4m左右。如果现场使用超过2m的间距,需要在两支话筒的中间位置摆放一支话筒进行辅助拾音,来防止中间空洞的现象;如果两支话筒的间距在20-25cm的距离摆放,要看拾音环境的容积有多大,如果很大,就需要在同一水平线再摆放一对远距离的AB制式拾音话筒,来扩大拾音面的广度。美国人喜欢用AB制式对古典音乐会拾音。这种制式拾取的声音音质会让人觉得很暖、很热情,能够将现场所具有的自然感、临场感、空间感以及音乐的透视感都能很好地反映出来。

  第二节 民乐合奏的录音设计实践--《欢乐的夜晚》。

  (1)话筒的选用。

  此曲目中的乐器有两把二胡、一支竹笛、一架扬琴、一把琵琶、一架古筝。

  这组合奏分别有吹、拉、弹拨的乐器,音色不同、发声位置不同。民族管弦乐队在音响均衡度、音色融合度和发音方式统一度等方面都存在着一些不足,单纯的一支全指向话筒或是一对立体声的话筒都很难将声音和声场环境录制完整且还原度高,针对这样的情况,我们还是要进行主辅拾音形式。用一对 AT3050(即铁三角 AT3050)进行立体声拾音,用 U87 进行全指向点拾音,用一支单独的 SM57(即舒尔 57)进行点拾音。

  U87 话筒在这个曲目里的用法是要使用它的全指向性,对两把二胡进行远距离拾音。

  古筝 SM57 话筒对古筝进行单独的点拾音。

  (2)录音制式和话筒摆位。

  《欢乐的夜晚》是一首丝弦五重奏,原定乐器为二胡、琵琶、扬琴、柳琴(或中阮)和筝,此次由艺术学院稍作改编,将柳琴换成了竹笛,增加了一把二胡,一共是两把二胡。此曲的创作运动了丰富的演奏技巧,刻画了多种音乐表现手段,逼真地描绘出欢乐的夜晚场面。

  U87 话筒单独拾音:戏台上从左至右的乐器分别是:二胡两把、竹笛、扬琴、琵琶、古筝。这样的排列可以分为三个部分,二胡是拉弦乐器、竹笛为吹奏乐器、而中间及右侧的扬琴、琵琶和古筝则统为弹拨乐器。二胡音色温暖,竹笛音色明亮,扬琴、琵琶和古筝相对前两者音色较暗一些,发声短,音量弱。二胡数量的增加使得它在此曲中的音响比例随之增加。如图,使用 U87 话筒(圆形标记)对两把二胡进行远距离拾音,戏台上的乐器呈扇形排列,将 U87 话筒放置在两把二胡所呈扇形的中心轴上,考虑到自然混响和声音反射等因素,我们从距离二胡30cm 的位置开始慢慢移动话筒位置,试图找到拾取二胡声音的最佳距离。经过多次监听测试,在距离约 1m 的位置上,听感较佳,混响舒适,和现场的声场感觉最为接近,则确定摆放在此位置,话筒倒置,振膜直对两把二胡中间点的方向。

  AT3050话筒立体声拾音:使用AB制式录音,将话筒(方形标记)放置在整个扇形的两侧近似三分之一点(箭头所指位置),即二胡竹笛中间和扬琴琵琶中间。根据乐器排列的扇形位置和乐器发声位置,想要拾取相对平衡的合奏声音,首选摆放在这两个位置,且比乐器高出15cm-20cm左右。起初,将两支话筒稍微向外展开,在测试的过程中,左右声道的声像不均衡,有向右偏的听感,而左声道的电平也比右声道的值低很多,因此决定单独调整左声道。将话筒的夹角慢慢扩张,用监听耳机找寻最佳角度,最后在夹角为30°左右的时候得到了相对平衡的立体声。

  SM57话筒点拾音:定点拾音是辅助拾音,古筝是一种表现力很丰富的民族乐器,但在合奏的时候,古筝的这种特色会被其他乐器覆盖掉一部分,所以要在古筝的位置采用辅助点拾音,也是为了补充主要拾音话筒的声场完整。所以根据现场情况,我们将SM57话筒(三角形标记)摆放在演员的左前方。距离戏台地面垂直高度约80cm-85cm,话筒动圈与演员弹奏的发声位置基本持平,与古筝的水平距离50cm-60cm.

  (3)拾音技巧小结。

  在这首曲目的现场录音中,话筒的摆放角度是至关重要的。在AB制式中,完全两个相同品牌相同型号的话筒也会存在拾音不同的情况,尽量这种声音差异很小,但是这是不可避免的。如果恰好在现场拾音的过程中,出现了这种差异性,或与乐队的舞台位置排列有关,音响比例失衡、乐器频率重叠等因素;或与声场环境相关,直达声与反射声比例不佳等因素。这种差异性要在彩排的时候及时调整。

  古筝的噪声问题也是拾音中必须要考虑的。弹拨古筝时,演奏者的指甲经常会和弦碰到,偶尔也会发出非常刺耳的声音。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不是绝对的,只是能让音质得到改善。首先需要找到一个合适拾音的范围,可以得到很好的古筝音质,在这个合适的范围内,以降低噪音为目的,找到碰弦声音最小的位置拾音;第二种方式是将演奏者的指甲片换成拨弦噪音小的材质;第三种方式就是选择话筒的指向性,比如超心型,或者选择像 SM57 这种低敏感度的话筒,使用这种话筒也许拾取音质不如高敏感话筒,但是噪声相对来说却是比较小的,在声场好的位置一样可以拾取优质的素材。总体就是需要看录音的条件和需要,再设计解决方案。

返回本篇论文导航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录音艺术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