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哲学论文 > 马克思主义论文 >

习近平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的提出及理论来源

来源:未知 作者:陈赛楠
发布于:2017-02-08 共9082字
  本篇论文快速导航:

展开更多

  2 ***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的提出及理论来源
  
  2.1 ***生态文明建设思想提出的背景
  
  2.1.1 国际背景
  
  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加深造就了世界各国间的经济往来愈加频繁、合作更加便利、联系日益紧密,世界逐渐趋于一个整体,不可分割。但在各国发展的同时不停的涌现了很多生态环境问题且日趋严重,问题的影响已经远远超越了本国范围,波及世界。
  
  全球气候持续变暖。世界气象组织发布的《温室气体公报》指出,“2014 年全球温室气体浓度再次突破历史记录,其中,二氧化碳浓度达到 397.7ppm,是工业革命前的 143%,甲烷浓度达 1833ppb,是工业革命前的 254%”.
  
  温室气体的大量排放导致全球气温逐渐变暖,冰雪不断融化,海平面不断上升,厄尔尼诺现象加剧,为全球发展带来巨大威胁。海平面的不断上升会导致陆地面积的不断减少,特别是临海国家的国土面积会被逐渐侵蚀,让人类生产、生活范围不断缩减,造成社会的不稳,发展的乏力。海平面的上升也可能会导致海洋灾害破坏范围的扩大,如台风、海啸等灾害会造成惨重的损失。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是温室气体的大量排放,这证明全球高耗能、高排放的局面依然存在,依靠资源消耗换取经济增长的粗放方式改观不明显。
  
  人口激增,森林锐减。伴随着时光的印迹,人类社会已经进入了 21 世纪,经济不断发展,科技不断进步的同时造成资源日趋紧张,生态系统破坏严重,对地球承载能力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其中人口问题的影响程度日益加深。2015 年,联合国发布《世界人口展望 2015 修订版》并指出,“当前 73 亿的世界总人口有望在 2030 年达到 85 亿,在 2050 年达到 97 亿,并在 2100 年达到 113 亿”.
  
  人口的激增直接导致生活资料需求的飞速增长,尤其是对耕地的需求和森林资源的需求不断加大。耕地的不断开发,森林的不断消失,生态环境的破坏程度会逐步加大,给人类生产生活埋下灾难的种子。全球生态问题还表现为臭氧层空洞、海洋污染严重、淡水资源趋紧、土地荒漠化严重等,这些问题给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巨大挑战,给人类敲响了警钟。
  
  2.1.2 国内背景
  
  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国家迈着坚实的发展步伐,在取得成就的同时也面临着严峻的生态形势。
  
  能源利用效率较低。我国能源系统总效率非常低,这就意味着我国能源的很大一部分都被浪费了,不管是资源的开采、运输还是加工过程都存在明显的浪费现象。不得不承认,能源利用效率和科技水平密切相关,我国经济发展很大程上还是依赖能源的大量消耗,所以,大力发展科学技术水平,增强自主研发和创新水平对能源利用的高效有着决定性作用。
  
  空气质量令人堪忧。2014 年,“开展空气质量新标准监测的地级及以上城市161 个,其中 145 个城市空气质量超标,占 90.1%”.
  
  空气中除了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超标之外,细颗粒物(PM2.5)含量增速较快,2013 年,“雾霾”成为年度关键词,雾霾天气在全国绝大部分城市出现,尤其以北京最为严重。2014 年初,雾霾天气首次纳入 2013 年自然灾情进行通报。空气质量超标和高耗能、高排放紧密相关,而干净的空气是人民生存的前提,所以,节能减排和调整产业结构,加强监督管理等措施势在必行。
  
  土地荒漠化严重,水资源趋紧。我国土地荒漠化形势不容乐观,因为自然环境恶劣和管理不到位等原因导致土地荒漠化逐年递增,治理效果不太理想。同时,原本淡水资源就十分贫乏的局面因为严重污染和浪费而更加严峻。2014 年,“全国 202 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开展了地下水水质监测工作,监测点总数为 4896 个,其中国家级监测点 1000 个。较差级的监测点比例为 45.4%,极差级的监测点比例为16.1%”,[2]地下水超标严重。而且,我国对水资源的利用效率较低,浪费严重,废污水排放量高居不下。因此,加强土地荒漠化治理,提高土地利用率,保护水资源,建设节水型社会刻不容缓。
  
  2.2 ***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的理论来源
  
  ***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的提出综合了国内、国际发展的现实,不仅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思想,而且不断从中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逐渐形成了一套系统的,符合我国发展实际的生态文明建设思想。
  
  2.2.1 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思想
  
  马克思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理论
  
  马克思关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理论是历史唯物主义理论的核心内容,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同时,生产关系又反作用于生产力,二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关于生产力的概念,马克思没有作统一定义,但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生产力起着决定作用,可以说,生产力的发展推动和制约着社会各方面的发展,而生产力在推动社会发展过程中具体表现为物质生产。马克思强调:“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
  
  生产力的发展离不开大自然,生产力的基本要素也必须在自然环境的基础上发生作用,一切生产力都归结为自然界。
  
  人类及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离不开物质生产,而物质生产就是创造人类发展所需的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必然需要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或消耗,或多或少地对环境产生影响。生产力的发展必然经历从低级到高级的过程,追求可持续的高水平发展,不可能自掘坟墓。如何合理有效地利用资源,促进和提高生产力的发展则需要不断调整生产关系。生产关系的变革和调整必须有利于生产力的提高和长远发展,以满足人类日益增长的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
  
  不管是生产力的发展,还是生产关系的演变,二者都统一于人的需求这个前提之下。生产力发展的目的虽然在不同社会性质有着不同的表现,但其共同的目标就是满足人的需要和发展;生产关系中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的地位和关系、交换关系、分配关系、消费关系都隶属于人的需要,人格的保证,地位的平等,关系的和谐,生存的环境等都是人作为人的需要。马克思把人的发展、人的地位等需要作为其研究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前提,没有人的存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就无从谈起;人的需求没有得到满足,社会的发展就没有意义。但人的需要必须从社会持续发展大局出发,既满足当代人的利益,更要保护好子孙后代的利益,这样才能实现人类永续发展。***在此基础上立足人类的共同需要,不分国界,倡导以人民福祉为发展的目的,创建和谐、健康的生存环境,让人类发展实现永续。
  
  马克思关于生态危机根源的探知
  
  马克思在对资本主义及资本主义制度进行长期的研究过程中明确了生态危机的根源就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及制度。马克思清楚地认识到,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是建立在对大自然的掠夺和对工人剥削的基础之上,财富和利益成为发展所追求的最高目的,忽视对大自然的保护,轻视人在发展过程中的地位和权利,“破坏了一切财富的源泉--土地和工人”.
  
  不仅如此,资本主义生产使物质生产水平明显提高,物质生活条件显着改善,造成“人以衣食形式消费掉的土地的组成部分不能恢复,从而破坏土地持久肥力的永恒的自然条件”.
  
  马克思认为要从根本上解决生态危机,解决这一系列的矛盾与问题就必须要彻底改变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和资本主义制度,基于此,马克思提出了共产主义构想,“这种共产主义它是人和自然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
  
  正是因为马克思对生态危机的深刻的剖析,让我们有了清晰的认识,这对我们选择社会主义道路和社会主义生产方式具有重要意义。
  
  马克思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阐释
  
  人与自然的关系也是马克思的研究重点,人类不可能脱离大自然这个生命承载体而生存和发展,“我们连同我们的血、肉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和存在于自然界之中的”,[2]
  
  人类需求的满足离不开大自然慷慨无私的供给,生产资料、生活资料等一切发展资料都是由大自然所提供,而人类发展资料的获得必须通过劳动来实现,劳动成为人与自然关系的重要内容。一百多年前,恩格斯曾严肃地提醒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
  
  人在通过劳动获取所需的发展资料的过程中应遵循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原则,在获得发展资料的同时也能保证大自然的生态平衡,做到开发和保护同时进行,才能让人与自然,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融洽和谐,否则人类为此要付出沉重的代价。***生态文明建设思想吸收了大量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思想,坚持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正确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宁要绿水青山,要坚守生态红线,为子孙留下蓝天白云,留下生机盎然。
  
  2.2.2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思想
  
  在国家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和挑战因复杂的发展环境而愈加不断发生变化,积极尝试回到传统文化中去寻找应对挑战的新思路和新方法成为关键。
  
  特别是生态环境问题的解决离不开传统文化,因为精彩纷呈的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了丰富的生态环境保护思想。
  
  以“仁爱”为核心的儒家生态思想儒家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无可替代的地位。儒家文化对我国的发展意义非凡,哪怕时至今日,儒家文化依然是我国发展的重要思想参考。儒家文化的核心为“仁”,孔子、孟子、荀子作为传统儒家学派的代表,对“仁”都有自己的理解和发展,特别是以“仁”为中心的生态伦理思想较为丰富。
  
  孔子认为万物生长、消亡皆有其规律,此乃“天命”也。“天地位焉,万物有焉”,“四时行焉,万物生焉”,[1]万物都有自己的生长规律,四季变换,万物生长不会因他人意志而停下脚步,只有顺应自然,顺应万物生长的自然规律,才能万物生,万物有。“四时者,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取予有节,出入有时;开阖张歙,不失其叙;喜怒刚柔,不离其理”.
  
  掌握四季变化,春种,夏长,秋收,冬藏,取予有节,出入有时,如果“知天命”而不顺应“天命”“畏天命”,反而肆无忌惮的“竭泽而渔,焚林而猎”,此乃“不孝”.正如孔子所言:“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不用系满钓钩的绳子捕鱼,不射栖息在树上的鸟,尊重自然规律。此外,孔子也提倡勤俭的生活方式,反对铺张浪费,“奢则不逊,俭则固;与其不逊也,宁固”,[4]鄙陋,节俭和奢侈三者紧密相连,铺张浪费的奢侈习惯会导致不谦让,节俭虽鄙陋,但如果不谦让,宁可鄙陋。孔子的节俭谦让对现代社会的健康生活方式影响深远。
  
  孟子在孔子的思想基础之上发展了儒家思想,在“仁爱”思想之上提出“人性本善”,“仁民爱物”的思想。孟子倡导“仁政”, 认为“民贵君轻”,君王要为人民而政,创造一个安定繁荣的环境。这对于先进社会仍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只有社会稳定,人民生活才能安康,人民群众才能齐心协力谋发展,护环境,这是***生态文明建设思想中发动广大人民群众共同参与到生态环境保护中来的重要理论来源。孟子主张不违农时,不乱砍滥伐,“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荀子的思想中有丰富的生态伦理思想,其中以“制天命而用之”和“节用裕民”为代表。荀子认为要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来认识和利用自然规律,进而做到更好的保护自然,“大天而思之,孰与物畜而制之?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望时而待之,孰与应时而使之?因物而多之,孰与骋能而化之?故错人而思天,则失万物之情”,[7]一味地“思天”、“颂天”而不知制之、用之,则会失万物之情。荀子认为“天地者,生之本也”,人及人的发展固然重要,但“万物同宇而异体,无宜而有用为人,数也”,大自然供给给人类的物质和财富毕竟有限,只有“节用”才能“裕民”.②以“天人合一”、“道法自然”为核心的道家生态思想以“老子”“庄子”为代表的传统道家学派拥有丰富的生态思想,“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等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人与自然和谐思想的经典总结。道家重“道”,认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1]“道”是万物之根本,万物之母体,进而提出“道法自然”的生态伦理思想。
  
  在老子看来,人和自然界联系紧密而平等公正,人作为自然界的重要组成部分,自然界为人的生存和发展提供的生存资料,都是由“道”衍生而来,人与自然互不可缺,统一于“道”,从而提出“天人合一”的思想观点。“天”、“地”、“人”源于“道”,所以人不应该凌驾于天地之上,而是充分认识天地之间的自然规律,进而做到人与自然、天地和谐相处。庄子在老子思想基础上提出“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2]认为天与人是相互统一,浑然一体的。
  
  “道法自然”,“无为而治”的生态伦理思想。“道”生万物,万物皆从于道法,“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3]人遵循地的发展规律而得全安,地不违天而得全载,天从道,而为天,道从自然才为道。人要遵循天地万物的发展规律,遵循大自然的发展规律才能保得全安,相反,执意破坏自然规律,把人的意志强加于自然万物,自然界则会予以惩罚回应。老子的“无为而治”顺承“道法自然”之意,“无为”不是不作为,而是“为无为,则无不治”.
  
  “无为”指人要遵从自然规律,在充分认识自然规律的同时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更好的解决问题,改善现状。
  
  传统文化中蕴含的生态环境保护思想丰富而多彩,***生态文明建设思想对传统文化吸收和创新的步伐不仅不会戛然而止,反而会愈加坚定的一直向前,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新思路,新方法。
  
  2.2.3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生态文明建设思想
  
  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中国的革命和建设取得伟大的胜利和成就,向全世界证明马克思主义是正确的、先进的理论。当代中国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引下进入了崭新的发展阶段,中国共产党不断地深入研究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结合中国实际,以便更好、更接地气的指导中国的发展。在不断的研究和创新中,形成了众多具有中国特色的理论成果,其中,生态文明建设思想十分丰硕。
  
  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的生态建设思想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历经残酷战争的考验,带领中国人民取得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成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初期,百废待兴,毛泽东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来保护生态环境。
  
  首先,治理河流、兴修水利。我国幅员辽阔,水资源分布不均,导致旱成灾,水成涝,特别是江河水患频频发生,造成了巨大损失。基于此,以毛泽东为核心的领导集体对整治江河水患高度重视并采取了实际行动。1950 年,淮河流域水灾频发,农田被毁、房屋被淹、粮食颗粒无收,毛泽东在抗灾救灾的同时于同年 8月底在北京召开了全国“治淮”会议,政务院颁布了《关于治理淮河的决定》。
  
  “治淮”工程表达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对整治河流、兴修水利的重视程度已提高至国家层面。建国后,毛泽东加大了兴修水利的力度,许多着名水利枢纽工程纷纷建成并投入使用,并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环保效益。
  
  其次, 植树造林、合理规划。植树造林于全世界、全人类而言具有最直接的生存意义,没有树木,没有绿色,人类生存难以继续。早在 20 世纪 50 年代,毛泽东就对植树造林等绿化工作有了重视,他一生绿色情怀显着,一直心系祖国大好河山的绿化工作,对于绿化,毛泽东有自己的理解:“真正绿化,要在飞机上看见一片绿。种下去还未活,就叫绿化?活了未一片绿,也不能叫绿化。”
  
  简单一行字却道出了绿化的实质,植树造林等绿化工作的成效不是看树、草等种下没有,而是要看它们长成没有,长好没有。毛泽东还指出:“绿化,凡能四季种树的地方,四季都种。”
  
  要计算森林覆盖面积,合理规划,长远安排,虽然绿化工作战线长,见效慢,但脚踏实地,坚持到底,取得的成效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的生态建设思想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不仅对中国经济的发展和现代化建设做出了卓越的贡献,而且对国家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改善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首先, 绿化祖国、造福后代。以邓小平为核心的领导集体对植树造林等绿化工作非常重视,邓小平曾指出“植树造林,绿化祖国,造福后代”,[3]绿化祖国是一件大事,要对子孙后代负责,不能盲目发展而忽视生态环境的保护。20 世纪 80年代,自然灾害频发,邓小平深刻认识到盲目的开荒和大量的木材砍伐会直接引发各类自然灾害。因此,邓小平鼓励全国人民多植树,各地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进行木材的取伐,封山育林,禁止无限制、无规划的乱砍滥伐,严禁过度开荒。并将义务植树造林作为一项基本国策,长期坚持执行下去,“要一代一代永远干下去”.
  
  植树造林,绿化祖国是一项长期工程、系统工程,要用长远的眼光、合理的规划将这一项利国利民的工程一直坚持下去,代代相传。
  
  其次, 尊重自然、协调发展。在发展经济的同时,邓小平强调经济和生态要和谐发展,相互促进。改革开放使我国的经济得到了巨大发展,但在专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缺少了对生态环境的重视。由于我国“耕地少,人口多特别是农民多,这种情况不是很容易改变的”,[1]保护和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是关键环节。此外,邓小平提出了经济发展要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建设一条经济、环境、人口协调发展的可持续道路,这条可持续道路既要满足当代人的发展需求,又要考虑子孙后代的生存和发展环境,更要保持强劲的后续发展动力,这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良好的生态环境的建设与保持。另外,邓小平强调科教兴国战略,通过发展科技提高生产效率,减少资源消耗,充分有效利用能源等使很多环境问题迎刃而解。
  
  最后,加强立法、保护生态。生态环境保护的政策需要法律作为后盾,才能更加有效的落实。邓小平深刻认识到我国严峻的生态形势,环境问题的有效解决,必须学会运用法律,通过法律来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人类环境宣言》的诞生标志着世界对环境保护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这也引起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国领导集体的高度关注和思考。1979 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将每年的 3 月 12 日确定为植树节,植树活动在全国范围的开展,既落实了环保政策,又提高了国民自觉。
  
  随着《环境保护法》、《海洋环境保护法》、《矿产资源法》、《草原法》、《森林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的出台,我国环保立法逐步完善。
  
  可见,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在继承了毛泽东生态思想的基础之上,立足现实,敢于创新,为我国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以江泽民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的生态建设思想以江泽民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在吸取前人经验的基础上,立足时代生态环境实际,提出了符合发展形势的科学建设思想及相关措施。
  
  首先,可持续发展战略。早在邓小平时期,我国就已经萌芽了可持续发展战略思想,以江泽民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将可持续发展战略加以巩固和发展。可持续发展战略阐明了当前需求和未来发展之间的关系,即要满足当代人,当前社会发展的需要,又要满足子孙后代及其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这就要求生活在现阶段的我们用可持续发展的眼光和态度谋发展。以江泽民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正是基于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为生态建设提出了新观点,新措施。一方面,控制人口增长。人口过快过多增长会给生态环境造成巨大压力,江泽民指出:“控制人口、节约资源、把保护环境放在重要的战略位置。”
  
  另一方面,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江泽民深刻认识到我国经济发展和增长主要依靠资源的消耗,科技水平相对滞后,对资源的利用效率低,对生态环境造成较大压力,提出了用科学技术武装经济发展,进一步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由原来的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其次,共谋全球生态大业。国家不断发展,改革开放不断深入,我国在世界舞台上的表现赢得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我国的大国形象在不断提升,当然,我国也主动承担起了相应的大国责任。经济全球化使世界各国间的联系愈加紧密,交往愈加频繁,但与此同时也带来了全球化的生态问题,如大气污染,臭氧层空洞,海上石油泄漏等,全球生态问题的解决刻不容缓。江泽民放眼世界,准确把握全球生态局势并倡导世界人民共同努力,保护地球。以江泽民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以积极的姿态和主动关爱世界的态度义不容辞的承担起了全球生态环境保护义务,我国先后签署了很多国际环保公约,在与世界各国的共同合作和努力下,全球生态环境问题得到有效的遏制,相关环保工作也取得很大成绩。
  
  综上,以江泽民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用整体、长远的眼光,合理规划、科学部署了国家发展蓝图,特别是为生态环境的保护的后续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国际上,主动承担全球生态环保义务,展现了社会主义中国的大国形象。④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中央领导集体的生态建设思想中国经济的辉煌成就为世界注入了新的发展动力,为国民的安居乐业提供了强大的保障。但是在成就背后,生态环境问题凸显,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中央领导集体面临着新的挑战。
  
  首先,进一步转变经济发展模式。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中央领导集体在探寻与现阶段中国相适应的经济发展模式过程中,全面而深刻地认识到生态环境保护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性,想要中国经济的发展保持旺盛的生命力而经久不衰,转变经济发展模式,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势在必行。由此,胡锦涛提出了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相比于传统经济发展模式最大的区别在于清洁、循环利用资源,而且都是充分利用科学技术,把高效利用做到最佳。
  
  “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1]这是胡锦涛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上对中国经济的部署,也是对循环发展、低碳发展模式的高度重视和实践。由传统经济发展模式到循环、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不单单是几个简单文字的变化,更多的是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的和谐共融,相互促进。
  
  其次,注重提升生态环保的自觉性。生态环境尽管有法律的规制和保护,但有悖于生态环境保护的行为时有发生。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中央领导集体也充分意识到,要明显改善生态环境的保护工作,提高人口素质,提升生态环保自觉非常重要,就正如“人类文明每一次升华,无不镌刻着文化进步的烙印”.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每位公民的点滴付出和贡献就足以让整个国家发生惊人的变化,生态环境保护也一样,每个人如果都能自觉付出,那改善生态环境就不再那么困难。想要改变现有国民的思想文化现状,就必须将社会主义荣辱观融入进每个人的思想当中,内化于心,把生态环境保护升华为一种自觉的行为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壮举。除此之外,环保知识的宣传教育尤为重要。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中央领导集体对环保知识的宣传工作特别重视,各大电视媒体、报刊杂志等公众平台以简洁、醒目的环保宣传标语警示着每一个人。
  
  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中央领导集体敏锐的观察着国际国内形势,把生态环境的承载力和经济发展相协调作为国家发展新方向,积极转变经济发展模式,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开启了中国经济发展新方式,增强人民大众的生态环保自觉意识,这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
  
  总之,***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的理论来源非常丰富,马克思的众多思想和理论都对人类的发展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中国传统文化深蕴广博,其中对生态环境保护的思想更是璀璨夺目;国家历代领导集体带领着中国人民不断实践、不断创新,创立和积累了丰富的理论和经验等都是***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的理论来源。也不仅仅只是局限于上述几个方面,***生态文明建设思想还着眼于整个人类优秀智慧的结晶,并不断汲取营养,不断发展创新,在保证了自身蓬勃的生命力和科学性的同时,更指引着世界、国家和社会的健康、稳步发展。
返回本篇论文导航
作者单位: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马克思主义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