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醉学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医学论文 > 临床医学论文 > 麻醉学论文 >

几种脉麻醉药物的药理效应分析

来源:学术堂 作者:韩老师
发布于:2014-11-14 共1565字
论文摘要

  静脉麻醉药物的作用机理到目前为止缺乏明确的理论 ,但可以肯定的是 , 麻醉药物是经由中枢神经系统产生麻醉作用的。其具体位点可能为离子通道、功神经递质及其受体 ,也可能为神经细胞内的第二信使系统。静脉麻醉药物的药理效应主要通过改变中枢神经系统传导通路当中的某个传导环节或某几个传导环节的活性而产生的。在中枢神经系统内有两种神经递质系统 , 一种是兴奋性神经递质系统 , 一种是抑制性神经递质系统。麻醉药物可通过抑制兴奋性神经递质系统 , 或兴奋抑制性神经递质系统发挥麻醉作用。

  1 γ-氨基丁酸(GABA)受体

  中枢神经系统当中的主要抑制性神经递质系统为 γ- 氨基丁酸 (GABA) 受体 , 该受体主要分布在大脑皮质、边缘系统、小脑皮层等处 , 在丘脑和下丘脑有少量存在 , 脑干及脊髓的存在最为稀少。该受体中含有 γ- 氨基丁酸 A 型受体 (GABAA)、γ- 氨基丁酸 B 型受体 (GABAB) 及 γ- 氨基丁酸 C 型受体(GABAC) 等受体亚型 , 这些受体亚型中同麻醉药作用存在明确关联的为 GABAA 受体。这种受体为配体门控氯离子 (Cl-) 耦联通道受体复合体 , 该体发生兴奋是经中枢内源性递质 GABA作用于突触后膜受体位点 , 同时促使 Cl-通道开放 , 并发生 Cl-内流 , 导致细胞处于超极化状态 , 并抑制细胞发生兴奋 , 进而产生镇痛作用、镇静作用和促使意识消失的功能。这种受体的亚单位当中包含 Cl-通道、GABA 结合位点以及其他受体活性物质结合位点。巴比妥类、苯二氮卓类和丙泊酚等临床经常使用的静脉麻醉药物都包含其相应的结合位点 , 能够同受体结合 , 促使受体产生兴奋 , Cl-通道出现开放 , 进而对中枢神经系统产生抑制效应。γ- 羟基丁酸作为 γ- 氨基丁酸的中间代谢物 , 在静脉注射之后可经血脑屏障对中枢神经系统产生作用 , 其主要作用部位为大脑皮质的灰质、海马旁回以及边缘系统的 GABAA 受体 , 从而产生中枢抑制效应。

  2 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NMDA)受体

  作为中枢兴奋性氨基酸受体的一种亚型 , NMDA 受体是由五个亚单位所构成 , 这五个亚单位对一个中央离子通道产生包绕 , 负绕层能够通过 Ca2+离子、K+离子和 Na+离子 , 内源性递质谷氨酸及天门冬氨酸可对 NMDA 受体起到激活作用。该受体大量存在于大脑皮质、丘脑、海马、纹状体和脊髓等部位 , 构成了中枢神经系统的重要兴奋性传导通路。在NMDA 受体发生兴奋时 , 可导致开放受体复合体中的 Ca2+通道 , 并促使 Ca2+内流。在细胞里的 Ca2+达在形成一定浓度后 ,可激活一氧化氮 (NO) 合成酶并产生 NO, NO 具有增高鸟苷酸环化酶活性的作用 , 并促使细胞内环磷酸鸟苷 (cGMP) 增加 ,进而出现一系列生理效应。

  3 阿片受体

  阿片类药物是通过对中枢神经系统中的阿片受体产生兴奋作用而发挥药理作用的 , 这里的中枢神经包括脊髓及脊髓以上的中枢神经。阿片受体包括四个主要亚型 :其中 μ 受体同脊髓以上水平的镇痛和呼吸抑制相关;κ 受体同镇静和脊髓水平的镇痛相关 ;δ 受体同镇痛及行为、精神反应有关 ;σ 受体同幻觉反应及呼吸刺激有关。依据作用的受体亚型不同 , 阿片药物显示出不尽相同的药理作用。虽然普遍认为氯胺酮的药理作用主要经 NMDA 受体阻断完成的 , 但是研究证据表明 , 氯胺酮亦也能经阿片受体发挥镇痛作用 , 氯胺酮对阿片受体的亲和力同其对 NMDA 受体的亲和力要小 10 倍 , 纳洛酮不能对氯胺酮具有的镇痛作用起到逆转影响 , 对吗啡有耐受性的动物对氯胺酮具有的敏感性也出现降低。苯二氮卓类药物的药理作用当中也存在同阿片受体有关的成分 , 临床研究表明 , 纳洛酮能够对地西泮的意识消失作用产生拮抗作用 , 在动物实验中发现 , 纳洛酮对地西泮所导致的鼠翻正反射的消失作用具有逆转作用。

  参 考 文 献
  
  [1] 赵国良 , 衡新华 . 吸入麻醉药神经保护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 2009, 9(3):587-590.
  [2] 任三姐 , 王珊娟 , 杭燕南 . 静脉麻醉药对心血管及重要脏器功能的影响 . 实用医学杂志 , 2011(12):2280-2281.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麻醉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