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ba企业管理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毕业论文 > mba论文 > mba企业管理论文 >

我国快递业发展现状分析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5-04-15 共2528字
  本篇论文快速导航:

展开更多

  2我国快递业发展现状分析

  2.1快递的定义和特征

  快递(Express),又名速递(Courier),兼有邮递功能的门对门物流活动,即指快递公司通过铁路,公路和空运等交通工具,对客户货物进行快速投递。

  世贸组织在《服务贸易总协定》中根据联合国集中产品分类,快递服务被定义为:除国家邮政局提供的服务以外,由非邮政快递公司利用一种或多种运输方式提供的服务,包括提取、运输信函和包裹的服务。

  快递是以时间、递送质量区别于其它运输方式,它的高效运转是建立在完善的网络基础之上的,且网络具有相当强的整合能力。从内容上主要可以分成文件和包裹。在我国快递种类上一般通过福射范围来确定,如表2-1所示。

  

  2.2中国快递业发展过程

  快递业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在我国的出现则是改革开放以后逐步产生发展起来的。

  1979年,当日本海外新闻普及株式会社(OCS)进入中国时,国内还没有快递业。直至2001年底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快递业的开放持续了 22年。

  我国邮政先后于1980年、1984年开办了国际、国内特快专递业务,开中国大陆快递业之先河,营业网络遍及全国乡镇以上地域,国际业务通过万国邮政系统和一些知名国际快递的代理服务来实现。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前,EMS几乎是国内快递业务的惟一经营者。

  1997年邮电分营后,为了应对来自民营和外资快递企业的竞争压力,邮政快递一面加快政企分离步伐的同时,一面进行市场细分参与竞争。

  20世纪80年代,中国开始积极引进外资,已进入中国的国外快递企业先后采用与中方货代企业合资的方式进入中国市场。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时,经营国际快件业务的主要是167家国际货代企业和它们在国内的362家分支机构。按照中国政府当时的规定,中外合资快递企业中外方拥有的股份不超过49%。

  根据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承诺,允许2005年外商独资,国内的物流企业包括货代企业,将感到更大的压力,因为市场的蛋糕是有限的,外资成立新公司必定压缩现存市场份额。而12月11日对于四大国际快递巨头来说意义非凡,从这一天起,外资快递纷纷开始独资。

  20世纪90年代初,顺丰、宅急送、申通几乎同时在珠三角和长三角经济区分别建立和发展起来,和竞争对手相比,民营快递资金不足而又缺乏政策支持,但是由于自身的灵活迅速和国民经济的持续增长,特别是与电子商务的相互依托,成就了今天民营快递的繁荣。

  总体来说,中国速递服务的发展过程就是一个从无到有,从起步到繁荣的过程,期间伴随着国家对行业的宏观调控和制度改革,可见我国的快递行业发展过程就是逐步调整和规范的递进过程。

  2.3我国快递行业发展环境分析

  (1)行业体制:

  行业体制因素主要包括:(1)国家政策对中国邮政业务的保护以及中国邮政”政企不分"的体制,在快递行业形成了不公平的竞争环境。(2)国际快递企业进驻壁垒减少。大型国际跨国快递公司全面进入了中国市场为中国快递业带来全新的经营理念、一流的技术及追求个性的服务方式,但也加剧了市场竞争。(3)快递行业准入制度和快递企业分级制度的实施,明确了经营者进入快递行业的门滥和经营范围。

  (2)经济形势:

  从国际来看,一方面,资源性产品价格飙升与大幅动荡并存,原油、矿产、粮食等资源性产品的价格飙升,另一方面是资源产品出口国由于经济发展或预期价格会继续高涨导致的出口减少。从国内来看,通胀成为事实,要素价格未能反映其稀缺程度,收入分配格局有待均衡。

  (3)社会需求:

  信息时代刺激了人们对安全快捷服务的需求,电子商务的发展改变了人们的消费习惯,中国的电子商务以几何级数增长,BtoC,CtoC模式为快递行业的发展提供广泛空间,当前速递服务已经不仅限于商务交流的高端服务,它的发展与百姓的生活开始密不可分。近5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不断攀升,如图2-1。

 

  社会消费品零售市场总额的稳步增长,也为多种购物方式的共存提供了坚实的基础。而消费者购物的方式也将随着商品销售渠道的多元化而发生改变。

  在2006年,网络购物的交易额仅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0.3%,2010年该项占比已提升至3.3%,而2011年提升至3.5%的比例。预计到“十二五”期末(2011年一2015年),网络购物交易额将占到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要提高到5%以上,可见网购对快递的贡献依然强大。

  (4)市场规模和竞争格局:

  中国快递业发展到今天已经30年,形成了规模庞大的产业体系,行业规模也在迅猛增长,截止到2011年,登记备案的快递企业达到7500余家,行业从业人员超过24万,吸纳就业众多,发展潜力巨大。

  从1993年到2011年,快递复合增长率达到25%以上,快件总量已经排位全球第三。2010年和2011年的邮政企业和全国规模以上快递企业业务收入数据充分显示快递行业增长持续为GDP长所贡献的份额。如图2-2。

  如此巨大的市场潜力,存在着近万家快递企业,使得相互竞争日趋白热化,目前,国有、外资、民营三大市场主体的竞争最为激烈,发展各有优势,争相抢占市场份额。国际业务主要由FedEx、UPS、TNT和DHL掌控,在国内业务方面,国资背景的EMS统领市场局面已经被打破,民营快递力量不断增强,民营快递成为国内快递市场的中间力量,部分企业已经开始国际快递业务,部分企业开始战略转型。

  2.4我国快递市场发展趋势分析

  在中国,快递既是生产性服务业也是竞争性行业。但是一直以来“散、乱、弱”的特点普遍存在,市场混乱无序而法律滞后。

  自2006年底开始,快递业归属国家邮政局,2009年新《邮政法》的颁布实施明确了快递企业的法律地位;《快递业务经营许可证管理办法》、《快递服务》标准的出台为快递的产业化指明了方向。相对于2006年以前,这几年快递业进入了最快的发展时期。特别是内资民营快递企业已经幵始了经营格局向规模化转型的时期。

  “十二五"期间促进中国快递业产业化发展有四个要素:一是快递业发展的法律环境不断优化,新《邮政法》配套的法律法规不断完善,执法力度日趋加大;二是随着全球产业分工的深化,世界经济增长重心东移趋势明显,中国人口基数大,城镇化发展迅猛引发了巨大的市场空间;三是快递业将会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提升产业层次,由单一的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转型;四是市场需求由价格导向品牌导向快速转型。

  个性化解决方案和增值服务将成为快递市场的竞争热点。同时,快递公司将会完成一系列转型,向购物、限时、商务、仓储等方面的专业化定位。

  在未来的5年时间里,随着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的不断完善、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内资快递企业通过兼并或重组,将促成一批具有全国性网络的快递企业集团。

返回本篇论文导航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mba企业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