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ba战略管理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毕业论文 > mba论文 > mba战略管理论文 >

上海自贸区金融自由化模式选择

来源:学术堂 作者:韩老师
发布于:2015-01-06 共13717字
  本篇论文快速导航:

展开更多

  第4章 上海自贸区金融自由化模式选择

  4.1 上海自贸区实行金融自由化的先决条件

  本世纪70年代以来,在经济自由主义和金融深化理论的影响下,以及世界银行和IMF的大力推动下,许多国家和地区进行了金融自由化的尝试,其结果有好有坏。

  由此可见,金融自由化必须具备一定的先决条件。

  根据过去许多自贸区金融自由化的经验和部分具有代表性的经济学家的观点,我们从以下方面归纳金融自由化的先决条件:

  (1)政治政策条件成立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是符合我国现阶段的经济发展要求与国际经济形势的,不论是国内还是国际,都要求我国进一步扩大经济开放。上海自贸区的成立对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创新管理模式以及加快贸易和投资自由化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同时,为积极探索我国经济的深化改革产生了重要意义。为了给上海自贸区金融自由化提供便利条件,我国在去年9月颁布了《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方案中明确规定:在风险可控前提下,可在试验区内对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金融市场利率市场化、人民币跨境使用等方面创造条件进行先行先试。试验区内实现金融机构资产方价格市场化定价、建立试验区金融改革创新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联动机制。方案同时宣布,金融服务业对符合条件的民营资本和外资金融机构全面开放,支持在试验区内设立外资银行和中外合资银行;可以在上海自贸区内建立国际交易平台,逐渐扩大境外企业的业务范围,鼓励金融市场产品的创新。同时,允许股权托管交易机构在上海自贸区内设立综合金融服务平台以及实现人民币跨境保险业务。

  在上海自贸区实行“境内关外”政策,即放开一线,管住二线,在区内免除海关通常监管。一线指国境线,二线是指国内市场分界线。其中放开一线是指,将进出境备案清单简便化,同时使国际中转、集中和分拨等业务进出境手续简便化;二线管住是指实行出入方便,严格控制安全隐患的检验检疫监管方式。它将推进国际贸易结算中心、融资租赁、期货保税交割功能、扩大保税船舶登记试点规模、研宄建立具有离岸特点的国际贱户等十项功能先行先试政治政策上的优惠条件为上海自贸区实现贸易自由、金融自由、投资自由和运输自由提供了必要保障。同时上海自贸区实现金融自由化是中国深化改革的重要战略部署。

  (2)经济发展条件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的增长速度快速提升,使得中国的综合国力明显增强,人民生活得到了明显的改善,以此中国的国际地位大幅提高。作为中国国际金融中心的上海,其经济发展速度与潜力不容小视。总体来说。经济发展条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国家的综合经济实力明显增强:截止到2013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为56.88万亿元,居世界第2位;人均GNP由世界低收入国家行列进入到中等收入国家行列,实现了质的飞跃;上海市的地区生产总值也由2008年的1.41万亿元增长为截止到2013年年底的2.14万亿元。以上海市为核心,产生积聚效应和福射影响,带动江苏、浙江一带GDP也形成较大幅度增长,进而带动长江黄金水道地区经济较快的发展。增长数据如表4.1所示:【表4.1】

论文摘要

  
  ②经济增长速度前所未有:2000年-2013年,中国GDP年均增长9.7%,2011一 2013年分别为9.2%、10.4%和9.3%0上海市的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95%。

  2000-2013年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上海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率及与世界各类型国家的对比见下表4.2:【表4.2】

论文摘要

  
  ③产业结构在经济增长中逐步得到调整和优化:在1978年,我国的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的比例为28.3: 48.3: 23.6,到了 2000年,此比例变为15.8: 50.8:33.1,最后再到2012年的5.6: 48.6: 45.7。第一产业增加值比重下降,第二、三产业比重持续上升;在第三产业内部,金融、保险、房地产等新兴产业发展比较迅速,上海亦是加大了对第三产业的投入,第三产业中的金融业也迅猛发展,具体如表4.3、4.4所示。【表4.3-4.4】

论文摘要
论文摘要

  
  ④对外贸易发展迅速: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实行从沿海到内地的对外开放扩展模式,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对外开放有力地促进了对外贸易、利用外资的发展,使中国经济逐步融入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浪潮中。外汇储备在2002年为2864.07亿美元,但到了 2013年底增至3.82万亿美元,增幅迅猛,居世界第一位。我国贸易量的增加,使我国在世界贸易中的地位不断攀升。2013年,我国外贸总额为4.16万亿美元,首次突破4万亿美元大关,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贸易大国。如图4.1、4.2所示。【图4.1-4.2】

论文摘要
论文摘要

  
  ⑤利用外资、对外经济合作不断扩大:由于我国具有丰富的劳动力、原材料资源,完善的基础设施和对外资的优惠政策,进入我国的外资规模逐年扩大。2002年我国FDI只有527.43亿美元,2008年我国的FDI达到了 924亿美元,比2002年翻了一番。截止到2013年我国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累计达1175.86亿美元,是发展中国家中吸引FDI最多的国家。如图4.3所示。【图4.3】

论文摘要

  
  ⑥近几年我国金融自由化程度也明显提高,通常用广义货币供应量M2与GDP的比值来确定,此比值又被称作金融自由化率,如表4.5所示。【表4.5、图4.4】

论文摘要
论文摘要

  
  这些有利的经济条件进一步促进上海自贸区金融自由化的步伐。

  (3)法律法规条件为更好地解决上海自贸区金融自由化所面临的改革与现有法律法规的关系,推进上海自贸区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探索负面清单管理,创新对外开放模式,国家通过了试验区域内暂停实施外资、中外合资、中外合作企业设立及变更审批等有关法律规定的决定草案。

  上海自贸区改革的重要方向是终结审批制,逐步建立“以准入后监督为主,准入前负面清单方式许可管理为辅”的投资准入管理体制,以开放倒逼改革。试验区内将率先改革投资项目管理、外商投资企业设立及变更管理、工商登记三个环节。在投资项目管理环节,按照内外资一致的原则,对于试验区内涉及固定资产投资的内资和外资项目进行备案管理。在外商投资企业设立和变更管理环节,选择《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鼓励类、允许类(对外资有股权比例限制及有专项规定限制条件的除外)和国家支持试验区先行开放的现代服务业重点领域(对外国投资者有特殊准入限制条件的除外),取消合同章程审批,改为备案管理,备案后按国家有关规定办理相关手续。同时在上海自贸区还加强了金融监管,对确保金融体系的稳定具有重要意义。因为金融自由化加大了金融机构所承担的市场风险,更有可能导致金融机构倒闭,甚至引发金融动荡。成功地进行金融自由化的先决条件就是迅速建立有关适当的审慎监管以及法律法规的保障。

  总之,金融自由化需要良好的宏观经济环境和稳定的政治政策环境、健全的法律法规环境作为先决条件。

  4.2 上海自贸区金融自由化模式

  4.2.1 上海自贸区金融自由化的模式选择
  
  第三章中我们介绍了不同国家自贸区的金融自由化改革模式,不同的国家自贸区在不同的起始条件、不同的经济背景下,根据自身的状况,实施了不同的改革计划,取得了有所区别的结果。

  从经济学角度来看,在不存在市场扭曲,或者不存在外部效应的情况下,激进式的金融自由化模式是最佳的方法。在这种条件下,所有国家和地区的金融市场需要立刻实行自由化,因为只有这样自由化产生的效益才能够显现出来并且无其他成本。类比上述,如果存在市场扭曲或者外部效应存在不确定性,那么,激进式的金融自由化改革模式就存在很大的风险成本和改革成本,所以此时就不可以采取激进式的改革模式。这时渐进式的金融自由化改革模式就受到了人们的青睐,可是,渐进式的改革模式与全面实施改革不同步,因此降低了金融自由化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加大了金融自由化的成本。

  那么既然如此,选择什么样的改革模式进行金融自由化应该遵循一定的原则。

  首先,经济初始条件的影响。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在金融自由化之前,缺乏市场经济正常运行的微观基础,不得不重建现有的金融机构和金融工具,在这种情况下,发展中国家的金融自由化必然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可能一墩而就。各种金融自由化政策的实施需要时间,渐进式的金融自由化是一种明智的选择。其次,能否承受得起渐进式金融自由化的代价,这可能意味着在很长时间内继续保持各种形式的金融压制。金融自由化的目标是提高资金的利用效率。推迟金融自由化将包含着不利于经济发展的潜在成本。一般来说,储蓄率较高的国家,都可以采用渐进式金融自由化。这些国家地区从某种意义上讲能够承受渐进主义的做法,原因是这些国家他区能够动员和配置国内的储蓄,在效益较低的情况下也能实现经济的高速增长。

  再次,金融自由化通常是在复杂的政治、经济环境中进行的,它总要受到许多传统观念及人们认识能力的约束。在人们远没有认识并适应市场机制之前,激进式金融由化在不具备完善的监管之前,易导致宏观经济的混乱,严重的还会引发社会危机,并导致政局不稳。相对而言,渐进式金融自由化则更易被人们所接受,并在自由化的过程中提高人们对金融自由化的认同感,因此,渐进式金融自由化则更易获得成功。最后,在开放经济条件下,金融自由化模式的选择还受巨额国际资本快速流动的影响。在对国际资本,尤其是短期国际游资缺乏有效监管的情况下,激进式金融:由化往往易受国际资本的冲击而引发金融动荡,严重的还会引发社会危机。与此相反,渐进式金融自由化则更有利于构建审慎的金融监管体系,对于解决市场失效和潜在的不稳定具有先天的优势。

  4.2.2 两种金融自由化模式的绩效分析

  目前,从两种金融自由化模式的实践来看,激进式金融自由化往往面临着更多的问题,其经济发展也不理想;而许多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渐进式金融自由化的实践U1:明,渐进式金融自由化是最成功的一种模式。通过对这两种模式的比较分析可以进一步证实渐进式金融自由化的优越性。

  西方许多经济学家认为,激进式金融自由化一次性支付较高的改革成本这时会使经济增长暂时性下降,但这之后,则会因为自由化的快速尧成而产生较快的经济增长,这样将实行渐进式金融自由化的国家远远抛在后面,以至于可以说激进式金融自由化要明显地优于渐进式金融自由化(如图4.5) 。(图中横轴表示时间;纵轴表示国民产出GNP)。按激进式金融自由化的观点,图中CD曲线表示激进式金融自由化改革的经济增长曲线,该曲线的轨迹为先下降、后上升。形成这样趋势的波动,是因为激进式的改革模式在开始需要支付大量的成本,但是,在改革产生效果之后,却可以恢复经济快速增长。图中AB曲线表示渐进式金融自由化国家地区的经济增长曲线,它的轨迹之所以呈现先上升、后走平、最后趋于下降的走势,是因为渐进式金融自由化把最困难的问题留在了最后阶段,从而牺牲了未来的经济增长。这样,在改革的初期渐进式自由化占有优势,AB曲线位于CD曲线之上,但是,长期来看,激进式自由化会优于渐进式自由化,过了 t时间之后,CD曲线将会位于AB曲线之上。但是,实践中两种金融自由化改革模式产生的效果与提出激进式自由化观点的学者背道而行。【图4.5】

论文摘要

  
  本文中选取泰国和新加坡两个自贸区为实例,泰国自贸区釆用激进式金融自由化改革模式,新加坡自贸区釆用渐进式金融自由化改革模式。分别查找两个自贸区2000年-2012年改革成本相同时与收益的关系对比数据,汇总并计算出不同时期的平均值,如表4.6所示。【表4.6】

论文摘要

  
  图中可以观察到收益与成本的关系,激进式改革的成本明显高于渐进式改革的成本,而其收益明显低于渐进式改革的收益,反驳了激进式自由化论者的观点。下面再利用埃奇沃斯框图的经济学原理解释激进式模式和渐进式模式的绩效,如图4. 7:【图4.7】

论文摘要

  
  图中左下角表示改革开始的计划经济,右上角表示改革终点的市场经济,连接这两个角的对角线表示改革的成本与收益刚好相等。这里对角线上方的区域是改革的收益,对角线下方的区域是改革的成本。

  由于激进式改革是从破坏旧的金融体制开始的,因而其初始的改革成本非常之高,收益非常低。这样,激进式改革的曲线从一开始就将位于对角线的下方成本高于收益的区域之内,如果改革能够顺利进行,那么曲线有可能向上运行,穿过对角线进入对角线上方低成本高收益区域;相反,如果激进式改革失败,那么改革曲线将会以更陡的斜率在高成本低收益区域运行。一些采用激进式改革的国家和地区在改革初期“休克疗法”失败后,出现的持续不断的负增长证实了这一点。对比激进式自由化,渐进式金融自由化在改革开始阶段,其成本是很低的,并且随着金融自由化的推进和新旧体制的顺利转换,一直被认为是十分困难的金融自由化问题越来越容易解决了。因此,渐进式金融自由化的成本是不断递减、收益不断增加的,渐进式改革的曲线始终运行在对角线上方低成本高收益区域内。

  但渐进式改革并不绝对排斥激进式改革,如果在采取总体上渐进式改革与局部激进式改革相结合的方法,或许可使渐进式改革的缺陷得到更大程度的克服。

  通过对两种金融自由化模式的分析,结合上海自贸区金融自由化先决条件和借鉴其他世界各国自贸区金融自由化的经验和教训,再依据我国人口基数大,地区差异大、储蓄率高的特点以及激进式金融自由化易受国际资本冲击,易引发金融动荡和金融风险的原因,上海自贸区金融自由化应遵循渐进原则,选择渐进式的金融自由化模式,并且适当进行“突破”,使金融改革与深化市场同步协调,促进经济的最大限度开放与发展。

  4.3 上海自贸区金融自由化的顺序及内容

  4.3.1 上海自贸区金融自由化的顺序

  一般来说,金融领域开放应按照跟金融自由化相关性及风险高低而有序放开,相关性越高的越先放开,哪个领域风险低先放开哪个。但是对于各国自贸区进行金融由化的最佳顺序,事实上并不存在一个单一的模式,因为各国自贸区在进行金融自由化前所处的初始条件不同,另外,政治方面的因素以及实践与技术上的一些特殊因素也影响自由化的目标。将金融自由化的最佳实施方案普遍化是行不通的。因此,各国自贸区在设计金融自由化的分步实施方案时,必须以讲究实际的方式解决问题,寻找适合自己的方式,绝不可盲目照搬别国分步实施的经验。同时,必须经常进行战术上的调整,以便抓住有利时机,加快推进金融自由化的进程。

  根据上述分析,本文认为上海自贸区按照自己本身具有的初始条件和特性,渐进式金融自由化的大致步骤如下。但同时,由于这些金融自由化的内容是相辅相成,互相关联的,不可分割的,所以在金融自由化过程中,每一步中的各种自由化措施的实施也要根据自贸区的具体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

  首先,在提供一个相对稳定的宏观经济环境之后,政府开始放松对利率的管制程度和减少信贷定量配置,即利率市场化。第二步,推进汇率制度的改革和逐步放开外汇管制。在改革的过程中,应尽早消除双重汇率和外汇市场的分割,然后逐步放开国内外汇市场,使国内企业和金融机构自由进行外汇交易。汇率制度改革是金融自由化过程中的工具,又是自由化的一个目标。第三步,实现对外金融自由化。

  对外金融自由化就是开放资本账户,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完全可兑换,幵放国内的资本市场以及实现跨境人民币结算。允许外国金融机构自由进出本国的金融市场,自由经营本外币业务,同时,允许本国的金融机构走出国门,积极进入国际金融市场,参与国际资源的再分配。第四步,建立离岸金融市场,使资金的流动性更强,融资规模巨大,市场范围依托现代化网络系统不受地理限制等。最后,完成最终目标,实现人民币国际化,使人民币成为国际上普遍认可的计价、结算及储备货币。人民币国际化将对全球经济格局产生巨大影响。步骤如图4. 8。【图4.8】

论文摘要

  
  4.3.2 上海自贸区金融自由化的具体内容

  依据上述金融自由化顺序,本部分我们介绍中国(上海)自贸区金融自由化已取得的成绩以及未来发展方向:

  (1)利率市场化1993年利率市场化在我国中央文件中被提出。1996年我国的同业拆借市场利率放开,从此我国迈开了利率市场化的步伐。按照利率形成和传导方式,我国的利率体系可以分为中央银行利率、金融市场利率、金融机构存款和贷款利率等等。

  如今,中国己经初步建立了中央银行通过使用货币政策工具引导市场利率、市场利率引导金融机构利率、金融机构利率再引导企业和居民行为的传导模式和利率结构。从1996年起,中国的利率市场化在十几年的改革中,得到了重要进展。具体情况如下表4.7:【表4.7】

论文摘要

  
  存款利率上限的放开意味着利率市场化的完成,目前全球各国都以此为标准。

  现在改革存款利率管理的重要尝试是允许存款利率上浮至基准利率的1. 1倍。这一重要尝试是利率市场化过程中的又一大突出点,对整个金融改革来说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未来在上海自贸区这片先试先行的区域,我们要放松利率管制,推进利率市场化,形成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基准利率,彻底放开存款利率上限。【图4.9】

论文摘要

  
  (2)推进汇率制度的改革人民币汇率代表着人民币在国际市场上的购买力,从长期来看,人民币汇率是由购买力平价决定的,短期来看,人民币汇率是由国际收支状况决定的。

  我国的汇率制度改革分为如下几个阶段:第一阶段,1981-1984年,贸易内部结算价与官方牌价同存;第二阶段,1985-1993年,官方牌价与外汇调剂价同存;第三阶段,1994年起,实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第四阶段,2005年7月21日起,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以市场供条为基础的汇率浮动,发挥汇率的价格信号作用;二是根据经常项目主要是贸易平衡状况动态调节汇率浮动幅度,发挥“有管理”的优势;三是参考一篮子货币,即从一篮子货币的角度看汇率,不片面地关注人民币与某个单一货币的双边汇率。人民银行选取的货币篮子主要包括与我国经贸和资本往来密切的国家和地区,如:美国、东盟、日本和我国香港地区。盯住一篮子货币浮动更符合当前我国企业和居民的经济利益。

  同以前相比,当前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具有汇率弹性增强、政府调控空间增大、便于央行更好的调节外汇市场、分散央行的外汇风险、增强用汇主体的行为优化等优点,近些年,我国国际收支“双顺差”逐年增加,外汇储备逐渐增多,在次贷危机后,欧美国家强烈要求人民币升值,更为甚者,美国为了达到人民币升值的目的,还特意起草和颁布了汇率法案。这些都敦促我国要进一步完善人民币汇率的形成机制,进一步增强人民币汇率的弹性、提高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市场化程度、改革和完善央行的干预机制、深化银行体系改革、放开资本管制、建立和完善汇率风险的监控体系、加强人民币汇率制度的国际沟通和协调。

  未来在上海自贸区人民币汇率制的改革方向是要实现人民币汇率的市场化,取消强制性的结售汇制。此举的关键是建立银行间的外汇交易市场,由市场决定人民币的汇率。为此,在自贸区内银行间交易市场要运用先进的通信和交易技术,采取会员制,实行联网交易和价格优先、时间优先的原则,由计算器撮合成交,由资金清算中心结算。同时,逐步过渡到意愿结汇,分散外汇风险,以改善外汇市场的供求,另外,开办远期外汇交易,满足企业规避汇率风险的需求,推动人K币即期汇率的形成及其真实性和有效性,保证中央银行目标汇率确定的公开性、透明性和科学性。上海自贸区要在深化金融改革中进一步探索和完善人民币汇率机制,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进一步扩大市场交易主体,允许外汇交易中心正式开展外币间买卖业务,扩大远期结售汇业务试点银行和业务范围。

  (3)放开外汇管制从国际主要贸易自由港的实践来看,上海自贸区要想实现金融自由化就要放H行业与经营方式限制前提下的投资自由;把外汇兑换自由和资本跨境自由流动作为基础。

  在目前颁布的《保税区外汇管理办法》和各个保税区自己的规范条例中,都严格规定了进口付汇。用公司实收资本来给购汇支付额度设限,拥有严格的外汇支付手续,这些都是为了避免偷汇逃汇。但是却给保税区内的企业经营带来不便,货在“关外”,钱在“关内”,制度的建设与实际的贸易便利性不相吻合,造成了自由贸易的效率低下。上海自贸区就是保税区的扩大与延伸,同样适用保税区的有些规定。若是其可以实施与国外自贸区一样的金融制度,即一线放开,二线管住,将监管模式变为事后监管,自贸区内的金融业务按照离岸金融的金融制度管理,能够加大自贸区对各类企业的吸引力,大大减少企业成本,为进一步实现金融自由化提供动力。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金融支持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第六条中提出支持企业“走出去”。具体包括:鼓励政策性银行、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大力支持企业“走出去”。以推进贸易投资便利化为重点,进一步推进外汇管理简政放权,完善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外汇管理制度。逐步幵展个人境外直接投资试点,进一步推动资本市场对外开放。改进外债管理方式,完善全口径外债管理制度。加强银行间外汇市场净额清算等基础设施建设。创新外汇储备运用,拓展外汇储备委托贷款平台和商业银行转贷款渠道,综合运用多种方式为用汇主体提供融资支持。2012年8月起,全国推广货物贸易外汇管理制度改革。企业对外贸易收付汇时间缩短,成本降低。企业加快了外汇资金的周转速度,减少大量成本,极大的促进了企业的发展,在外汇管理改革中堪称典范。

  未来上海自贸区应进一步放开外汇管制,真正做到金融自由化。

  (4)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在我国的金融领域,经常项目己经实现完全幵放,资本账户中已有部分项目是幵放的。对于资本项目开放,我国一直釆取稳步推进的方式。自2002年以来,我国不断放宽国内企业境外投资的限制,简化境外投资审批手续,加大参与境外投资企业的金融扶持力度。目前,我国在政策方面鼓励外商投资,对外商直接投资只进行真实性审核,我国逐步放开证券投资,从2002年12月开始,实行QDII制度;2004年初,经过国务院的批准,国家的社保基金可以投资海外的市场,2004年8月,在境外可以使用保险外汇资金;2006年5月,境内外汇和人民币购汇可.

  以有银行集合起来去投资境外金融市场,境内机构和个人的自由外汇可以在证券经营机构的集合下投资到境外证券市场,保险机构购汇可以用来投资于境外固定收益类产品上,也可以投资于货币市场工具,同时减少了对个人项下资本交易的限制。根据央行发布的报告,可以得出:2002年-2009年间,有42项资本账户改进方法被提出。2011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提出了《汇兑安排与汇兑限制年报》,其中规定我国目前有4项不可兑换的项目,占有10%的比例,包括:非居民参与的国内货币市场、买卖衍生工具和基金信托市场;有22项部分可兑换的项目,占有55%的比例,居一般以上,主要包括股票、债券、房地产市场交易和个人资本交易;有14项基本可兑换项目,主要包括直接投资、信贷工具交易等领域。从整体状况来讲,我国目前仍处于较严格的资本管制状态,在资本账户完全开放的道路上还有较长的路要走。

  上海自贸区作为中国自贸区示范区,在此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先试先行。

  2013年底,人民币跨境放款试点政策被中国人民银行提出,它把一笔人民币跨境放款额度分配给那些符合试点条件,总部在上海和北京的跨国公司。只要在额度限制内,跨国企业的中国总部就可以和境外的联合公司或者母公司进行直接的放款协议鉴定,同时可以进行放款利率的约定,以完成公司自由人民币资金跨境放款。【表4.8】

论文摘要

  
  未来,上海自贸区应进一步加大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的步伐,适当减少对境外投资者在我国金融市场上投资'的限制,外商直接投资可以实行自由汇兑,可适当放宽外国投资者对中国金融市场的投资和增加证券市场的资本流入,对国内企业向境内外资银行融资的限制逐步简化取消,同时,非居民金融机构在我国的境内筹资要认真对待,境内机构投资者对非具有的融资政策要适当放开,居民机构对海外的投资要进一步放宽。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可以使跨境人民币使用和香港人民币离岸金融中心的建设更上一层楼,同时也促进了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因此,上海自贸区应该既谨慎又积极地推进人民币资本项目在上海自贸区的可自由兑换进程。

  (5)跨境人民币结算近些年,跨境人民币结算的发展速度突飞猛进。根据央行的数据显示,2009年,作为跨境人民币结算的第一年,总额只有35.21亿人民币,但是,到了 2010年就翻了 100多倍,增长到5093.15亿元,截至到2011年,我国跨境人民币结算总额达到了 2.09万亿元;2012年该数据又增长为2.95万亿元,数据连年增长。直接投资人民币结算业务量累计达到0.28万亿,其中跨境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外商直接投资以及对外直接投资分别为2.06万亿、0.88万亿、0.25万亿以及0.03万亿,这些业务都是以人民币作为结算货币的。同时,人民帀信用证支付结算在我国跨境贸易中的发展势头更为强劲,根据SWIFT (环球银行金融电信协会)的统计数据显示,按交易金额来计算,2012年前4个月,人民币超越了日本成为了即美元和欧元之后的全球第三大信用证幵证币种。如图所示:跨境人民币结算试点工作主要从离岸金融、货币互换和贸易结算三个方面展开。【图4.10-4.11】

论文摘要
论文摘要

  
  未来在上海自贸区还要不断加强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功能,加强与贸易往来国家在政府层面上的沟通与合作,将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逐步实现,加强跨境人民币结算金融创新。加快建设人民币跨境双向流动,提高国内银行和企业的积极性,提高境外客户和个人对人民币的认同感和接受程度,使运用和持有人民币的积极性提高。要建立合格境内投资者制度(QDII),推动对外证券投资开发,以及合格境外投资者制度(QHI),促进境内证券市场开放;简化行政审批程序,放宽自贸区内企业境外筹借外债的审批流程,放宽监管部门对资本项目下外汇业务的审批权限,将权限下放;双向开拓跨境信贷业务,加大对“走出去”企业在融资方面的支持,这些企业可以向境内银行出具担保,通过自贸区内银行的境外机构向其境外企业融资,利用这些方法,使人民币跨境结算进一步强化。

  (6)建立离岸金融市场离岸金融市场不是指某一市场的地理位置,而是相对于在岸市场而言,20世纪50年代以后,国际金融领域为了规避金融管制而将部分特定业务放在境外进行。当前,全球的主要国际金融中心都经营离岸金融市场业务,一般来说,离岸市场与国内市场分开,可以自由筹措资金,自由制定利率,不受所在国金融、外汇政策的限制,有利于金融业务的开展。

  通过离岸金融市场,可以发现人民币计价资产外价格、拓宽人民币走出去的渠道、扩大人民币的海外规模,形成人民币海外循环圈。目前,随着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的全面推开,人民币“出境”量逐渐增多,并逐步在境外形成一定规模的资金存量,通过人民币离岸金蚀市场,这部分资金可以获得流通和运用的渠道,同时,境外经济主体可以获取人民币融资的渠道,境外商业银行可以获得人民币拆借、购售、互换的市场平台。

  既然建立离岸金融市场有诸多好处,我国政府也在积极推进人民币在周边国家的使用,这一点可以从表中即我国近些来与周边签署的互换贸易协议中得到答案。【表4.9】

论文摘要

  
  除了上述表中数据,2012年中国央行又与阿联酋央行、马拉西亚央行、土耳其央行、澳大利亚央行、蒙古银行和乌克兰国家银行签订了货币互换协议来维护区域金融稳定,便利双边贸易和投资。据统计,目前中国已经与18个国家和地区签订了货币互换协议,总规模达到1. 75万亿元。

  签订了互换协议之后,两个国家可以交换本国的货币,彼此增加了资金的短期流动性,这样使得本国的商业银行在对方国家金融融资上获得便利,同时也加快了双边贸易的发展。参照香港离岸中心的发展模式和方法,未来在上海自贸区也可以成立人民币离岸金融中心。上海作为内地的金融中心、经贸和金融服务业十分发达,对外开放程度较高,上海自贸区拥有独立的法制条例、独特的地理位置、自由的市场经济,这些都能够促进人民币离岸金融市场的建立。

  (7)人民币国际化金融自由化的终极目标就是要实现人民币国际化,货币国际化可以体现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实力和其在国际上的综合地位影响着国际化的程度和进程。

  从当前的国际经济局势来看,未来的国际经济发展有以下趋势:首先,从三大国际货币发展现状来看,美国、欧盟和日本的经济不景气带动美元、欧元、日元的信心下降,未来这一趋势将持续,各国的外汇储备配比将发生结拘调整,三大国际货币尤其是美元的国际地位将有所下降(如图4.12所示);我国要在这一有利时机加强在国际经济体系中的地位,给人民币国家化带来良好的外部环境;再次,欧债危机的不断加大,将给欧洲的经济带来严重的损失;全球经济复苏的步伐在迂回曲折中前进,我国应积极参与欧洲经济建设,扩大在欧洲的投资,发展对欧市场,同时塑造我国良好的国际形象,为人民币走向欧洲市场奠定政治和情感基础;最后,从全球资本市场来看,美元流动性过剩的局面暂时不会发生改变,国际性的通货膨胀将给各国带来长期困扰,去美元化的风潮将持续发酵。全球经济复苏充满变数,三大国际货币发行者的经济陷入不同程度的衰退或低迷,但我国的经济增速仍然保持世界前列,中国市场对世界经济复苏具有积极意义。

  这对于我国而言是挑战也是机遇,积极发挥中国在国际货币体系构建中的作用和积极参与欧洲经济复苏,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给我国带来了良好的契机。【图4.12】

论文摘要

  
  一般来讲,我们可以用两种方法测算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分别从时间角度和空间角度。从时间角度来说,我们可以把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分为预备阶段、初始阶段、发展阶段和成熟阶段。预备阶段是单一货币,可进行人民币兑换;初始阶段是华元货币,可实现人民币周边化即一体化战略;发展阶段是亚洲货币,可实现人民币区域化即区域化战略;成熟阶段是国际货币,可实现人民币国际化即国际化战略。如图4.13所不:【图4.13】

论文摘要

  
  从地域角度来说,可以分为周边化、区域化和国际化三个层次。周边化是指人民币对我国周边地区发挥国际货币的职能;区域化是指人民币对较大的一个区域内施展国际货币职能;国际化是指人民币在全球范围内成为国际货币。接下来我们以地域角度为模板,对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进行分析。

  ①人民币周边化人民币国际化的初始阶段为人民币周边化。它是指人民币在与我国接壤和临海的周边国家流通和使用。人民市周边化的重要驱动因素是国际贸易、国际投资、边境贸易、边境探亲访友等。有23个国家与我国接壤或临海,与我国经贸往来密切的国家主要是日本、东盟、韩国。在这些国家和地区中,中国内地与日本、韩国、东盟、香港和台湾的进出口量较大。【表4.10】

论文摘要

  
  从当前人民币在周边地区的流通状况来看,香港、澳门地区和越南、朝鲜、缅甸、老挝以及柬埔寨的人民币滞留量较大。在缅甸人民币素有“小美元”之称、在老挺东北三省,人民币可以完全替代本币,在柬埔寨,人民币使用广泛且被作为储备货市。而这些国家和地区大都是东盟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与中国贸易往来密切的日本、韩国、俄罗斯、新加坡等经济较为发达国家的人民币周边化状况并不理想。这成为上海自贸区以及整个中国未来改进的方向。因为人民币周边化的发展一方面是建立在我国雄厚的经济基础和巨额的对外经贸投资上,这是推动人民币走出国境的必备条件;另一方面也有赖于我国人民币管制制度和政策的逐步放开和金融体系的逐步完善,因此,我进一步提高和完善自贸区的发展水平仍然是人民币国际化的重中之重。

  ②人民币区域化人民币区域化是指人民币跨越中国国境,在一个较大的地理区域内,充当国际货币,并且在该区域内被逐渐认可。人民币区域化是人民币国际化的发展阶段。

  人民币区域化是建立在周边化基础上。区域化对我国经济实力有更高的要求。

  从我国当前的经贸发展以及与贸易伙伴国的经贸密切度来看,人民币区域化还面临挑战。具体表现为:一方面,我国商品的进出口对象主要集中在欧盟、美国、日本,三者占我国商品进出口比重接近40%,而同时这三个国家均为国际货币发行国;另一方面,在周边贸易中,韩国和东盟的贸易在我国整体的贸易额中占比较高,但是,我国与这些国家的双边贸易额却很低。这充分说明,我国在双边贸易中对结算货币的选择权很弱。在我国引进外资和对外投资上看,我国对香港地区的引资和投资最多,达到60%以上,其他的不到40%分摊到其他的周边国家和地区,这不利于东亚地区人民币的回流,无法产生人民币的循环,不利于人民币区域化。如表所示,我国的外贸和投资在地域分布上不对等,给人民币区域化带来障碍。【表4.11-4.12】

论文摘要
论文摘要

  
  为了推进上海自贸区人民币区域化需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进一步发展中国地区与周边国家及亚洲区域内的自由贸易区建设,加强经贸往来,密切经贸关系;第二,进一步推动我国和东盟以及蒙古、俄罗斯、韩国、日本等国的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第三,进一步强化香港离岸金融中心对亚洲区域产生的作用,创新人民币金融产品,提高人民币的竞争力;第四,不断加强人民银行与亚洲国家央行的货币合作;第五,通过多种方式和途径改善、加强我国与周边国家的政治关系,建立持久稳定的合作关系。

  ③人民币国际化人民币国际化是指在全球范围内,人民币发挥计价、结算、投资和储备的功能,是在地理范围上的最高层次,是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最终目标。【图4.14】

论文摘要

  
  人民币国际化对人民币和我国经济提出更高的要求,更是我国综合国力的集中体现。比如当今使用最广泛的国际货币一一美元,其发行国美国不仅具有全球第一的经济规模,也具有强大的文化、政治影响力,全球首屈一指的军事和科技实力。并且,美国在多个全球性经济和政治组织中处于主导地位,这使得美元在世界上具有独一无二的核心地位,当前的国际货币体系实质上是美元本位,国际大宗商品以美元计价,各国外汇储备多是美元资产。当然,要达到美元如此崇高的国际地位对人民币来说是个巨大挑战,因为我国除了要具备强大的经济和军事硬实力外,雄厚的软实力也必不可少,而且离不开全球性的政治经济格局的新突破,以及我国在国际政治经济体系中地位的提升。但是,人民币被世界各国普遍接受,成为“国际货币俱乐部”中的一员,这样的目标对于人民币来说在一定时间内还是有望实现的。

  未来的上海自贸区经过一些列金融自由化的改革,具有更加雄厚的经济基础、完善发达的金融市场和体系、完善的金融监管法规、具有一大批金融人才、具备了利率市场化、放开外汇管制、人民币资本可自由兑换、推进汇率改革、离岸金融市场发达、人民币跨境结算体系健全,以这些条件为依托,就可以最终实现人民国际化。

  4.4 上海自贸区后金融自由化展望

  (1)上海自贸区的金融自由化提高了自贸区内金融市场的竞争力,将金融市场的效率提升,极大的发展了银行业。不管是借款者还是贷款者,金融自由化都为其既带来了压力也提供了动力,这就要求他们要么降低成本要么提高收益。

  (2)实施金融自由化可以促使金融信息更加公开和准确,更好将市场供求反应出来,使参与者更快的了解资金使用量以及更快的形成有效的价格体系。特别是,金融自由化的实现能够优化资源配置,降低了商品之间和银行之间资金来回的限制。

  (3)对于金融企业来说,金融自由化为其提供了很多的盈利机会。在金融自由化促进金融资本资金形成,为企业提供巨大空间的同时,金融监管的放松为金融企业带来了更加灵活的运营方法。

  (4)金融自由化促进了人民币国际结算的形成,降低了贸易壁垒,降低了人民币的发行量,促进人民币降价,稳定汇率,进一步减轻通胀,降低投资风险。

  (5)金融自由化推进了全球金融一体化,由于世界各国的金融市场正在逐渐扩大对外开放,导致越来越快的资本流动。在不考虑时间和空间的情况下,目前己经初步形成了全球性的金融市场。

返回本篇论文导航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mba战略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