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ba战略管理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毕业论文 > mba论文 > mba战略管理论文 >

现代支付业务的发展概况

来源:学术堂 作者:韩老师
发布于:2015-01-19 共11214字
  本篇论文快速导航:

展开更多

  第二章 现代支付业务的发展概况
  
  第一节 现代支付业务的内涵与特点
  
  一、现代支付业务的内涵
  
  支付是社会经济活动引起的债权债务清偿以及货币资金的转移。支付的过程包含交易、清算和结算三个环节。(1) 交易过程要确保支付指令的生成、确认和传输,其主要步骤包括确认各当事人的身份,确定支付工具;査询支付能力;付款方与收款方金融机构对资金转移的授权;交易处理等(2)清算是在结算之前对支付指令进行发送、核对以及在某些情况下进行确认的过程。清算的主要职能是,在付款人金融机构与收款人金融机构之间交换支付工具或支付信息,并计算出结算债权。(3) 结算是清偿双方或多方当事人之间资金债务的行为,是将清算过程所产生的待结算债权债务,在收付款人金融机构之间进行相应的账务记录与处理。我国在20世纪80年代末期,建立了以汇票、本票、支票以及银行卡三票一卡为主体的结算制度。笔者在本文中将其称为传统支付方式[⑴。

  现代支付业务是指有别于传统支付方式,基于国际五联网、移动通信以及数字技术等信息科技的发展而出现的各类新的通过数字化方式进行资金传递电子化支付方式。当前典型的现代支付业务包括网络支付、移动支付、OTO支付、金融IC卡支付等。

  二、现代支付业务的特点
  
  (一)支付主体参与面广:参与现代支付业务的主体包括个人,企业,各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我国前已有银行机构逾3000家)以及第三方支付公司等非金融机构(截到2013年6月底,中国人民银行已累计发放223张第二方支付业务许可证)。

  (二)支付渠道全面:现代支付业务的支付渠道由传统网点发展到可读磁条的POS、ATM再到可联机或是脱机读写IC卡的自助终端,山线下的支付渠道发展到电话支付、网上支付、手机支付等线上支付渠道。(三)支付介质趋向数字化:现代支付业务的支付介质从最初纸质的存折、存单、支票向磁条卡、支付密码转变;再从磁条卡向IC卡、网银盾等更高端的安全支付工具转变;继而再从依靠专门介质到脱离介质,直接依托条码(一维码、二维码)、手机动态密码甚至指纹、声波等生物识别信息转变。支付介质数字化趋势愈发明显。

  (四)支付种类丰富:从单一的转账、消费支付向转账、公共事业性缴费、信用卡还款、生活消费、购销贸易、金融投资理财类等全方位支付种类转化,支付种类呈现丰富化。

  (五)支付体验易用:随着经济形态以及电子商务的发展,消费者支付的渠道可能会继续改变,但会一直保持不变的是支付体验的重要性。商品可能不错,价格或许完美,但如果无法简单、迅速地完成交易,那么总体体验也会迅速变质。因此,与传统支付相比,现代支付业务更加强调客户支付的体验感受,要求整个支付环节能随时、随地、随身,随心。

  (六)支付效率与安全性提升:现代支付业务的资金转移的效率更高,尤其是在跨银行间资金转移方面,基本上实现了实时到账。此外,许多现代支付业务采用了新的科技手段,如二维码、生物识别等,比起传统支付的人工比对或是“校对纯数字密码”,支付安全更有保障。
  
  第二节 现代支付业务的发展历程与现状

  一、金融机构现代支付业务的发展历程

  (―)现实的需求

  随着经济与社会的飞速发展,广大金融机构,特别是商业银行的经营环境正在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传统银行业依托票据、银行卡产品等进行的交易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趋势以及大众生活习惯的需求,这迫使银行不得不调整战略,向现代支付业务转型。

  (二)方式的沿革

  事实上,金融机构支付业务经历了多个阶段的更新换代,才实现了传统到现代的贼变[5]。第一阶段:现金支付时代一手交钱一手交货是最为常见的交易方式。人们往往要到银行排队提取现金在现实生活中进行各类交易,不仅费时费力,而且遇到大量的现金交场,安全性和不便性就突显出来。

  第二阶段:刷卡支付时代由于意识到现金交扬的问题,银行推出的商户POS终端幵始占据市场。人们不用担心携带现金的不安全,也不用担心有银行卡找不到ATM机取钱,只要对方能够提供刷卡消费,人们便可轻松实现交易。为此,很多商户也和银行合作,使得刷卡服务成为时代主流。

  第三阶段:网络支付时代当刷卡服务方兴未艾之时,新型购物模式网上购物已经悄然从国外向国内蔓延并迅速兴起,得到了年轻一代的青睐,其中招商银行在1998年打出的一网通品牌就是银行进入网络支付时代的标致性事件。随后,各家商业银行也纷纷抓住这一趋势,积极发展网上银行业务,并不断丰富支付功能,以适应市场的需求。事实证明,网上支付业务已经是大势所趋,发展潜力巨大,大力拓展网络支付结算服务已经成为各家银行当今发展的重要目标。

  第四阶段:移动支付时代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以及80,90后人群对随时随地支付服务需求的R益提升,运营商、第三方支付机构又纷纷加入了移动支付领域的争夺战。面对市场竞争的严峻态势,各家商业银行意识到,移动支付市场已不仅是拓展新业务的需要,更是出于长远战略的考量。除了提高银行客户的稳定性和黏着度外,移动支付对撬动银行卡、支付结算等业务的再次增长显得更为重要。为此,各家银行陆续公布了各自在移动支付领域的战略规划和最新产品,力图在移动支付的竞争中占据先机。

  (三)发展现状

  据《第3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止到2013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5. 91亿,其中使用过网上银行服务的有2. 4亿,占比40. 8%,使用网上支付的客户比率也达到41. 4%。而移动支付的发展速度更是高于网络支付,手机网民规模已达到4. 64亿,较2012年底增加约4379人,占网民总数的78. 5%,通过移动终端接入互联网的用户更是已经超过通过桌面电脑接入互联网的用户[6],如工行、建行的手机银行客户都突破了 1亿户。可以说,移动支付将给商业银行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除此之外,银行业金融机构还积极发展短信支付、电视支付、指纹支付等各类新兴支付渠道,并配套了公用事业缴费、信用卡还款、自助转账、消费、金融投资理财、购销贸易等多种支付功能,不断开拓支付业务的新领域。

  二、非金融机构现代支付业务发展历程

  (一)产生背景

  随着网络通讯技术的发展和我国电子商务活动日渐增多,如何利用互联网,以更加安全、快捷、经济的方式实现交易双方的支付结算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作为社会信用经营者的商业银行,由于受到传统业务网络化延伸能力、业务运营模式、利润点、与传统产业的结合方式等问题的制约,在一定程度上无法适应电子商务活动的支付服务需求,且通过电子银行的支付,仅仅实现了资金的传递功能,不能对交易双方进行约束和监督,支付交易诚信问题面临较大考验。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一些非金融机构,特别是互联网企业,利用网络信息等技术优势,开始进入支付领域,建立了第三方支付平台,并逐渐成为现代支付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二)发展阶段

  一是自由发展阶段。起源于1999年,以首家第三方支付机构首信易支付的运营为标志。期间,市场上第三方支付机构在10家左右,包括银联、上海环讯和网银在线等,市场环境相对宽松且比较公平,支付业务品种单一,企业压力不大。二是市场竞争阶段。随着支付宝、PayPal等多家国内外电子支付企业发现了电子支付行业的市场机会,各类企业幵始纷纷进入支付市场。大约短短一年时间,支付宝、快钱、财付通,云网、汇付天下等50余家第三方支付企业迅速堀起,纷纷加入市场争夺战,但是由于缺乏行业自律,竞争模式日趋放任和残酷。三是规范发展阶段。为了进一步规范经营,2010年6月,央行颁布了《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建立了第三方支付机构牌照发放制度,确定第三方支付机构的准入门楹。截至2013年6月,获得牌照的第三方支付机构已达223家,处在公示阶段的有140家,另还有众多的企业正在筹备牌照申领事宜,非金融机构支付业务开始步入良性发展轨道。

  (三)发展现状

  市场需求的扩大和行业制度的健全,促进了非金融机构现代支付业务的稳健成长。目前,我国第三方支付机构的业务类别已经覆盖了移动电话支付、固定电话支付、银行卡支付、预付卡发行受理、互联网支付等业务,不仅涉及到线上的生活缴费、商旅服务、信用卡还款、基金支付、商城购物、网上金融理财等各类领域,也逐渐向线下的收单、结算、信贷、供应链融资等金融增值服务延伸,支付方式也由远程支付向移动支付、近场支付等转变,市场拓展潜力突显。

  根据艾瑞咨询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中国第三方支付市场交易规模’为5. 1万亿元,2011年为8. 4万亿元,2012年为12. 9万亿元,呈现快速增长的态势。正是由于支付市场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前景,可以预见,在不远将来,非金融机构现代支付业务模式必将吸引更多的企业、资金、人义的流入,并成为推动支付市场长远发展的重要力量.
  
  第三节 现代支付业务的典型表现形式
  现代支付业务具有数字化、信息化的显着特点。它伴随着互联网络的发展而出现并逐渐壮大,因此,现代支付业务几种典型的表现形式都深深地印有网络或是高科技的印记。

  一、网络支付

  (一)网络支付的定义

  网络支付是现代支付业务的重要起点标志。广义地讲,网络支付是以:联网为基础,利用银行所支持的金融工具,发生在交易双方间的货币资金清算的过程,其诞生和发展的历程与电子银行业务的沿革息息相关。尤其是各家商业银行推出网上银行以后,网络支付的业务功能、支付模式均迈上了创新发展的轨道。

  (二)网络支付的发展

  网络支付在我国的发展大致经过了蕴育阶段(1992年之前)、初创阶段(1993年-1995年)、准备阶段(1995年-1998年)和发展阶段(1999年以后)。

  1992年前,互联网虽然尚未进入大规模的商业用途,但是多种电子化支付得到了相当充分的应用与发展,如POS、软硬件电子现金、预付款机制、计费系统、电子钱包等,为探索网上支付模式奠定了基础;1993到1995年,信用卡支付开始通过互联网这种新型信息交换渠道进行;1995年到1998年,政府与央行开始关注与重视电子货币和网上支付,银行卡组织开发与推广建立金融支付标准,商业银行也开始尝试网上银行支付;1999年以后,中国的网上支付发生了飞跃式的发展,交易规模加速上升;2010年,中国人民银行开展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的模拟运行并正式宣布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建成,极大地便利了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和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这些事件都是网络支付业务发展的重要里程碑[8]。

  (三)网络支付的主要方式

  我国网络支付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通过商业银行的网上银行完成支付,另一种是通过第三方平台完成支付。

  1.网上银行支付。我国网上银行发源于1996年,当时中国银行在互联网上建立和发布了自己的主页,成为我国第一家在互联网上发布信息的银行。1997年,招商银行率先推出网上银行一网通,成为国内第一家上网的银行。此后,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光大银行以及农业银行等也陆续推出网上银行业务,网上支付业务幵始步入快车道。根据CNNIC?历年调查数据显示,截至2007年底,超过85%的网民选择网上支付作为付款方式,网上支付成为最为普遍和最受欢迎的网上购物付款方式。2008年银行业在受到金融风暴影响的情况下,开户用户数增长仍然超过了 5000万,涨幅为44. 8%,而网上银行的交易量更有85.%的增长,达354. 1万亿元人民币。交易量涨幅高于用户数增长,说明个人和企业越来越频繁地使用网上银行来取代传统支付结算业务。2009年,在行业主管部门、各商业银行及CFCA等各机构的推动下,用户安全信心获得提升,网银活跃度以及更多网银功能的上线,表明网上银行普及向纵深发展。据艾瑞咨询报告显示,截至2012年底,中国个人网银用户数为2.1亿户,企业网银账户数为1012. 5万户,网银交易总规模达到820万亿元,网上银行正成为人们生活、企业运营的必需品。部分银行个人网上银行主要支付交扬功能的比较详见表2-1。【1】

论文摘要


  
  2.第三方平台支付。第三方支付平台的出现是源于电子商务的需要。电子商务交易离不开电子支付,而传统的网上银行支付方式只具备资金的转移功能,不能对交易双方进行约束和监督;另外,支付手段也比较单一,交易双方只能通过指定银行的界面直接进行资金的划拨,或者采用汇款方式;交易也基本全部采用款到发货的形式。在整个交易过程中,无论是货物质量、交易诚信、退换要求等环节都无法得到可靠的保证,交易欺诈行为时有发生,于是第三方支付平台应运而生。

  第三方支付平台的特点在于多渠道、多业务、多银行。它的优点包括:

  第一,不参与买卖双方的具体业务,具有公信度,不会因触及客户商业利益而失去服务机会;第二,把众多的银行和银行卡支付整合到一个页面,方便于网上客户,也降低了网民的交易成本。第三,可进行多业务、多银行、多渠道的服务创新;第四,对商家和消费者有双向财产保护能力,有效地限制了电子交易中的欺诈行为。

  据艾瑞咨询《2012-2013年中国互联网支付用户调研报告》显示,2012年,第三方互联网支付已经成为仅次于网银的中国网民第二大电子支付方式,使用和最常使用的用户比例已经分别达到了 61. 3%和29.7%。随着互联网支付业务在网购、航空、游戏等传统细分市场的价格战愈演愈烈,第三方支付必将成为未来网上支付的一大主流。

  二、移动支付

  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移动支付正逐渐成为社会公众日常消费、结算行为的主要手段。快捷支付、账号支付、刷手机支付、二维码支付等诸多移动支付手段纷纷应用而生,并以其随身、随时、随地的特点以及良好且至简的使用体验,正成为消费者(尤其是新生代网民)使用最频繁的支付方式。随着手机覆盖率与手机网民规模的持续增长,移动支付在现在以及今后较长的一个阶段内,将以手机作为交易的最主要载体,本文将以手机支付作为移动支付的研究对像。

  (一)手机支付的定义

  手机支付是指允许用户使用其手机对所消费的商品或服务进行账务支付的一种服务方式。主要包括两种形式:近场支付和远程支付。

  1.近场支付是指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或服务时,即时通过手机向商家进行支付,支付的处理在现场进行,不需要使用移动网络,即相当于把手机变成一张可以支付的卡,通过一个NFC?K片发射出来的信号进行短距离的交TI支付。这就是所沿的刷手机的应用,比如坐地铁、公交,在学校食堂就餐等就需要近距离感应支付,即实现生活中的钱包手机化。

  2.远程支付是指通过手机上安装的客户端或登录WAP网站来实现支付购物、充位、的服等功能,属于线上行为,需要接入移动网络。可以将此类的手机远税支付(现在普遍称为手机银行)看作是网上银行的一种衍生。

  (二)手机支付的发展现状

  根据CNNIC统计,截至2013年6月底,我国手机用户11. 46亿,手机覆盖度达85%,手机网民规模达4.64亿,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人群占比提升至78.5%。3G的普及、无线网络的发展、手机应用不断创新以及市场环境的成熟促成了我国手机网民数量的快速提升,手机支付业务整体呈现加速发展态势。

  1.远程支付的发展已十分成熟。手机银行已成为每一家商业银行都必须为其客户所提供的标配渠道,客户规模与交易规模每年都呈指数倍增长。截止2013年6月底,各家银行所发展的手机银行客户超过3. 4亿,农业银行、招商银行、民生银行、兴业银行、中信银行、建设银行6家银行手机银行半年的交易金额已超2012年全年水平。从服务功能上看,手机银行己经提供了包括转账汇款、缴费支付、信用卡、投资理财等在内的各类非现金服务,可以满足消费者90%以上的金融服务需求。第三方支付机构在手机远程支付领域的整体市场份额虽大幅低于银行业,但也正加紧布局,力求通过更方便、更新颖的手机应用(如支付宝钱包、微信支付),来争夺一席之地。目前,第三方的手机远程支付市场集中率高,仅支付宝、财付通两家企业就占据了 70%的市场份额。

  2.近场支付的发展虽因技术标准、客户消费习惯、支付终端需改造等原因,仍处在商业试点阶段,但在2012-2013年之间,出现了 质的推动。是手机近程支付的技术标准已统一为中国银联所主导的13.56V1HZ,同时NFC手机+NFC-SIM卡的模式也已为业界近场支付的主流,解决了标准之争;二是央行共向市场发放了 223张支付机构牌照,解决了资质之疑;三是运营商NFC-SIM卡采购陆续开展,越来越多的手机在出).时就已支持近程支付,解决了硬件之难;四是相告部分的支付终端都已完成改造(到2012年底,全国已有130力.部POS机完成更换),均支持NFC支付,解决了应用环境之困。可以说,近场支付所需的所有外部环境已大部分就位,业务的爆发增长一触即发。

  日前,开展手机近场支付集中在银行,接入模式有两种。一是银行总行直接接入屮国移动总公司的TS\1多应fn幵放幵台,采用此类方式的,有浦发银行与招商银行两家;二是银行总行通过中国银联总部,间接接入中国移动总公司的TSM多应用开放开台,大部份银行采用此类方式。包括:光大银行、中信银行、广发银行、中国银行以及建设银行等。

  (1)手机近场支付业务整体架构手机近场支付业务的整体架构详见图2-1。【2】

论文摘要

  
  (2)手机近场支付的应用场景当前,NFC手机近场支付除了可在全国各类消费场所标有银联QuICkPass闪付标示的POS机具上使用外,还可在公交、地铁、出租、医疗等公共服务领域以及大型商场、超市、影院等完成小额现场刷手机支付。

  (3)手机近场支付发展过程中的重大事件手机近场支付发展过程中重大事件详见表2-2。【3】

论文摘要

  
  三、0T0支付

  (一)0T0支付的定义0T0(Online to Offline,也可称为Offline to Online)是一种电子商务的商业模式,即线上到线下(或线下到线上),即将实体经济与网络资源相融合,使网络成为实体经济延伸到虚拟世界的前台,实体经济成为网络支付享受现实服务的场所。从严格意义上来说,0T0并不能作为支付的一种类型,但为了与其他现代支付业务相区分,突出020商业运营模式的独有特点和未来发展的潜力,以便进行分析研究,本文特将0T0单独列为一种现代支付方式来阐释。0T0支付的核心很简单,就是把线上的消费者带到现实商店中去,消费者在线获得商品信息,优惠凭证,订购订单,并进行在线支付,然后再到线下商家去获取商品或享受服务(或者在线下看中并体验某件商品后,在线上完成支付)。比如消费者通过团购网站,获取商品和服务的信息,获得优惠凭证,预订商品或服务等。

  消费者从线上获取线下商家的信息,能够获取更多便利和实惠,而线下商家也能从线上寻找消费者,获取更多的客户。0T0模式示意图详见图2-2。【4】

论文摘要

  
  (二)0T0模式的特点首先,0T0模式充分利用了五联网跨地域、无边界、海量信息、海量用户的优势,同时充分挖掘线下资源,进而促成线上用户与线下商品与服务的交易,团购就是0T0模式的典型代表。其次,0T0模式可以对商家的营销效果进行直观的统计和追踪评估,规避了传统营销模式的推广效果的不可预测性,0T0将线上订单和线下消费结合,所有的消费行为均可以准确统计,进而吸引更多的商家进来,为消费者提供更多优质的产品和服务。第三,0T0在服务业中具有价格便宜、购买方便且折扣信息等能及时获知等优势。

  (三)0T0模式与传统电商模式的比较本文比较0T0与B2C的区别。B2C是通过网上支付+物流配送模式给消费者送去从网上购买的商品,但却送不去服务的体验,比如餐酒吧、KTV、餐馆、健身房、干洗店等到店消费,无法通过B2C实现,而0T0模式却恰恰实现了这些现实生活中服务的网络化。据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有关统计数据显示,2012年中国网络零售市场交易规模达13205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21万亿元,线下消费占有率高达93.7%,在市场规模上远胜线上交易。对于这93. 7%的线下交场额,B2C鞭长莫及。因此,实现线上虚拟经济与线下实体经济融合的OTO,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B2C模式与0T0模式的对比,详见表2-3。【5】

论文摘要

  
  (四)国内0T0的发展现状与趋势追溯中国的0T0模式,携程、大众点评网可以说是最早的试水者,只是早期模式仅注重信息流的传递,资金流和服务流一般通过线下实现。而团购模式的出现,一举实现了信息流、资金流的线上实现,以及商业流、服务流的线下实现,这标志着中国0T0概念己经具象化,进入了全新阶段。

  当甜,0T0支付在电子商务支付领域中所占据的比重也越来越大,据艾媒咨询预测,到2015年中国0T0市场规模将达到2211亿元(详见图2-3)。2013年天猫的双十一活动的一大亮点就是0T0销售。天猫通过无线客户端,将线下门店与线上品牌官方旗舰店打通,300多个品牌的3万家门店,以及银泰商业集团旗下的35个商场都全线参与。天猫所控股的高德地图还在APP手机客户端上标示出参加天猫双十一的线下门店的位置,并与天猫会员体系打通。消费者可在这些门店体验、试穿实体商品后,再用天猫手机APP应用扫描商品二维码,添加到天猫购物车,并在双十一当天下单购买,享受5折优惠。同时,银泰集团还提供了 1万张银泰吃货券做为其天猫店的线上秒杀奖品,供网民线上买,线下吃。最终的结果是:天猫银泰店在双日销售了 3704万,是2012年同期的5倍,用前25分钟就做了 2012年全天的生意。【6】

论文摘要

  
  四、金融IC卡支付

  随着信息技术、微电子技术的发展和EMV标准?的完善,银行磁条卡向金融IC卡的迁移是必然的发展趋势。金融IC卡代表了银行卡产业技术应用的发展方向[12]。

  (一)金融1C卡定义金融IC卡是由商业银行或支付机构发行的,采用集成屯路技术,遵循国家金融行业标准,具有消费信用、转账结算、现金存取金融功能以及具有其他商业服务和社会管理功能的金融工具。

  (二)金融IC卡特点IC卡与磁条卡对比,最大特点就是智能化。IC卡不论是卡的使用功能上,还是卡的使用方法上,比如安全性、非接触式使用、卡的信息容量等,都远远优越于磁条卡。正由于这些优点,K卡可以实现一卡多用、电子支付的功能。

  1.具有更高安全性。金融IC卡芯片是一个微型集成电路,加密性能更强,卡片信息极难被复制,具有更高安全性。

  2.携带更便捷。金融IC卡芯卡片信息的芯片面积不到原来磁条的十分之一,因此金融IC卡可以做成更为小巧的卡样。除标准的卡样外,还可以做成SD卡、USBKEY式样,可装在手机、上网本等便携电子设备中使用。

  3.具有小额支付功能。金融IC卡内设电子钱包,最高储存金额1000元。

  电子钱包内余额可以支持小额脱机消费,无须输入密码,大大加快了支付速度,扩人了应用领域。

  4.具有广阔的行业应用前景。电子芯片存储量大,是现有磁卡的几千倍,可以同时记载载多个行业信息,不同行业应用在卡片中独立存在,互不干扰。同一张卡可在不同的行业中实现不同的应用。金融IC卡的迁移示意图详见图2-4。【7】

论文摘要

  
  (三)金融IC卡发展现状

  2000年,在Europay、MasterCard、Visa三大银行卡国际组织大力侣导下,EMV2000芯片卡规范正式颁布实施,全球银行支付产业从磁条向芯片的升级迁移就此开。

  1.国际趋势国际组织为推行IC卡迁移计划,决定从2005年起,不再对欧洲地K因利用磁条卡犯罪所造成的损失承担相应责任,这一决定在亚太地区生效的时间定在2006 年。
  
  2.央行要求2011年3月15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了《中国人民银行关于推进金融IC卡应用工作的意见》,正式在全国范围内启动银行卡芯片迁移工作,并要求2013年1月1日起,全国性商业银行均要发行金融IC卡,并在十二五期间全面推进金融IC卡应用,以促进中国银行卡的产业升级和可持续发展。

  3.最新发展情况截至2013年6月底,国内己有17家全国性商业银行均已发行了金融IC卡,金融IC卡累计发行近2. 8亿张(其中当年新增发卡1.5亿张,同比增长5.6倍),全国商户POS和ATM基本实现全面受理,2013年前6个月交易额同比增长18. 7倍。

  (四)金融IC卡的行业应用各商业银行以公共事业、移动支付等为切入点,在立足金融服务的基础上,快速渗透各行业应用领域,合作范围涵盖交通管理、铁路客票、高速公路、商业联名、社保医保等,将借贷记支付、电子现金、行业管理功能集成在一张IC卡上。主要分为以下两类:

  1.面向行业主要指为整个行业的所有企业提供解决方案。例如:社保、交通、高铁等。

  这类行业往往受众广、行业成熟、潜力大,存在自己的应用标准,需要从上到下,统一标准,才能有效的实现行业的金融IC卡整合。行业卡与金融IC卡物理属性相同,通过有效整合可实现一卡多用,但目前行业壁垄仍然很难逾越。目前,面向行业成功案例有:金融社保IC卡应用、宁波市民卡等。

  2.面向企业主要指为不同的企业提供不同的应用集成。企业既有统一的特点也有差异性要求,因此需要在总结统一性基础上进行差异化的分析与开发。如:银校通:针对学校的校园一卡通,应用包括:安排课程、图书卡、餐厅消费等;银医通:为某医院应用整合,应用包括:门禁、挂号、点餐、停车等;银企通:针对物业等类企业的一卡通,应用包括:门禁、小区消费、停车等等。在目前行业壁鱼很难逾越的情况下,面向企业的行业应用是各家银行争夺的重点。第四节现代支付业务的发展趋势面对新技术、新模式的不断涌现,现代支付业务改变了广人用户、商户的使用习惯,也为商业银行和互联网企业的商业模式设计和发展战略指明了方向,K支付模式电子化、移动化和个性化等特点,已经受到越来越多社会人群的睐。随着时代的发展,现代支付业务将开启一个广阔的发展通道,成为整个支付市场的中坚力量[13]。

  一、市场规模扩大化

  1.社会需求强烈随着电子商务和网络技术的兴起以及社交网络融合趋势的不断加强,以网络支付为代表的现代支付行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市场规模有效扩大,产品和服务种类不断创新。特别是第三方支付机构的兴起,进一步丰富了市场服务主体,助推了电子商务的繁荣及电子支付理念的培育。仅以第三方互联网支付市场为例,根据艾瑞咨询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中国第三方互联网支付市场交易规模达5. 37力?亿元,同比增长46.8%。天猫2013年光棍节 一天的交易额就达到350亿元,相当于王府井百货2013年三个季度销量的2. 4倍,国庆黄金周期间北京110家重点商业服务业企业销售额5. 3倍。可见,已有越来越多的个人用户和不同领域的商户机构接受了网络支付。充足的市场需求将带动现代支付业务的长足发展。

  2.政府推动有力国家在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提出了积极推动电子商务发展的方针,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制定的《电子商务十二五发展规划》,预计到2015年,我国电子商务交易额将翻两番,突破18万亿元。电子商务的发展与政府的积极推动,将极大地促进中国现代支付市场规模的激增。

  二、支付模式与应用领域多元化

  创新是现代支付业务的生命和发展的原动力。随着支付市场竞争的R益加居IJ,支付产品和支付模式越来越多地呈现出多样化、复杂化的趋势。在此背景下,利用先进的科学和信息技术来完善和创新支付产品,优化用户体验,提高运营效率,增强竞争力已经成为支付服务机构的首要选择。近年来,支付服务机构大力推出各类支付产品和解决方案,产品类型日渐多样,二维码支付、语音支付、图像识别支付、超声波识别支付等新型支付模式不断涌现,为社会提供了高效的资金运转和方便、快捷的支付服务。支付的应用领域也日渐广泛,涵盖了境内外网上购物、便民缴费充值、商旅影视票务订购、信用卡还款、网上转账、教育缴费、交通罚款缴纳、基金和理财产品申购、旅游和保险产品购买、慈善捐款、企业代收代付、资金归集等。

  三、发展方向高科技化

  综合支付业务的发展历程、现状与外部环境,可以预见,现代支付业务的发展将围绕移动、云计算与融合三大重点展开。首先,智能终端(包括智能手机、PAD、智能穿戴设备等)正快速普及,移动互联网的4G时代也已经到来,在载体与网络都已具备的大背景下,线上线下交易支付的壁垄将彻底打破,移动支付将是现代支付发展的必然趋势;其次,云计算是现代支付摆脱终端存储、计算能力限制的最佳方法,丰富的数据及强大的运算能力将极大拓展现代支付业务的广度和深度;第三,融合则指支付业务将与其他的金融服务产品相融合,体现出更高的金融附加值[15]。

  四、支付行业格局更加集中

  尽管现代支付业务的市场规模巨大,前景一片光明,但并不能保证每家支付机构都能在残酷的市场竞争中获得良性发展。就像腾讯之于即时通讯,百度之于中文搜索以及淘宝之于电子商务,70-20-10法则同样适用于现代支付业务。不论是银行还是第三方支付机构,哪家企业能在某个支付领域推出安全性最好、易用性最佳、附加值最高、消费者最满意的现代支付产品,它就能成为这个支付领域上占据70%份额的老大,而排在后面的跟随者只能分享极小的市场份额。

  现代支付业务的市场上只会留下行业内的先锋典范。

  第五节 本章小结

  本章阐述了现代支付业务的定义、特点以及典型的表现形式,并展望了现代支付业务的发展趋势。可以预见的是,现代支付业务具有广阔的市场规模,在整个社会支付中的比重将不断增大,支付模式与应用领域将更加多元,并呈现移动、云计算、融合的发展方向以及赢者通吃的竞争法则。现代支付业务的发展不仅将带来支付市场格局的变化,甚至有可能带来整个银行业市场竞争格局的重新划分。因此,在现阶段大力发展现代支付业务,创新支付手段,幵发适合市场需求的支付金融产品,抢占现代支付领域的老大地位,对银行具有现实且电大的意义。

返回本篇论文导航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mba战略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