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语
"微现象"的火热程度、广泛受众、样式多样以及其所涉及到的广泛领域,使得"微现象"成为网络时代一个不可不谈的时代命题。存在即合理,任何一种文化的存在都有其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微现象"中的各种文化样式及其所具有的娱乐性、感官性、碎片化、狂欢化、自恋化等整体特性,成为一个魅力场,带给网络群体消息知识与欢声笑语、帮助其排泄压力体现自我的同时,也应该看到当代审美文化"微现象"所带来的文化危机,对文化经典的消解、自身附着的表演化个人的泛滥、对公共领域价值属性的削弱。如何全面的看待"微现象",如何延伸其文化生命力,如何趋利避害,将"微现象"的积极价值挖掘的更加深入,将其消极价值尽可能的消解根除。
这就需要大众准确把握"微现象"的发展脉搏,精准的预测未来的发展走向,积极正确加以引导。加强政府监管法律制定的同时提高民众的道德自律、根植本国历史文化传统学习国外优秀文化传输机制、积极构建人文理论建设与开展具有导向性的审美活动,适时创新满足民众的审美需求与提高大众的审美品位。
迸发着蓬勃朝气的"微现象"正日益发挥着重要的意义与作用,相信未来的"微现象"在政府和网民的合作努力下能够给大众带来全新的审美体验和文化交流实现。
参考文献:
着作类:
[1][英]斯各特·拉什。信息批判[M].杨德睿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2][法]鲍德里亚。消费社会[M].刘成富、全志钢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
[3][美]约翰·费斯克。理解大众文化[M].王晓珏、宋伟杰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2001.
[4][英]尼克·史蒂文森。认识媒介文化[M].王文斌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3.
[5][加]马歇尔·麦克卢汉。理解媒介[M].河道宽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6][苏]巴赫金。巴赫金全集[M].钱中书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
[7][美]尼古拉斯·米尔佐夫。视觉文化导论[M].倪伟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
[8][英]迈克·费瑟斯通。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M].刘精明译,上海:译林出版社,2000.
[9][德]席勒。美育书简[M].徐恒醇译,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4.
[10][德]沃尔夫冈·韦尔施。重构美学[M].陆扬、张岩冰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
[11][美]马克·波斯特。第二媒介时代[M].范静哗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
[12][美]阿伦特。人的境况[M].王寅丽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9.
[13][法]路易·多波。个体文化与大众文化[M].黄建华译,上海:上海出版社,1987.
[14][美]约翰·菲斯克。解读大众文化[M].杨全强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
[15][德]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M].曹卫东译,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
[16][美]赫伯特·马尔库塞。审美之维[M].李小兵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17][荷]佛克马、蚁布思。文学研究与文化参与[M].俞国强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
[18]陈炎主编。中国审美文化史(四卷本)[M].济南:山东画报社,2000.
[19]陈炎。积淀与突破[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20]李红春。自由空间与审美话语[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
[21]高华亮。人文主义视野中的技术[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
[22]胡泳。众生喧哗--网络时代的个人表达与公共讨论[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23]杨春时。中国文化转型[M].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4.
[24]姚文放。审美文化学导论[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25]叶朗主编。现代美学体系[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26]刘叔成、夏之放、楼昔勇等着。美学基本原理[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27]黄立之。中国话语-当代审美文化史论[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
[28]李西建。重塑人性:大众审美中的人性嬗变[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98.
[29]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M].上海:学林出版社,1987.
[30]陆扬、王毅。大众文化与传媒[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 2000.
[31]仪平策。中古审美文化通论[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7.
[32]李勇。媒介时代的审美问题研究[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9.
[33]童芳。新媒体艺术[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
[34]徐巍。视觉时代的小说空间-视觉文化与中国当代小说演变研究[M].上海:上海学林出版社,2008.
[35]欧阳友权。比较世界的诗学[M].长沙:岳麓书社,2009.
[36]王德胜。问题与转型-多维视野中的当代中国美学[M].济南:山东美术出版社,2009.
[37]周小仪。唯美主义与消费文化[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38]杨恩寰。美学引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39]罗刚、刘象愚主编。文化研究读本[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40]罗刚等编。消费文化读本[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41]潘知常。大众传媒与大众文化[M].上海:上海出版社,2002.
[42]王德胜。扩张与危机:当代审美文化理论及其批评话题[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
[43]王德胜。视像与快感[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8.
[44]夏之放。转型期的当代审美文化[M].北京:作家出版社,1996.
[45]肖鹰。形象与生存:审美时代的文化理论[M].北京:作家出版社,1996.
[46]许明等。当代中国的文化发展[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8.
[47]衣俊卿。现代化与文化阻力[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48]衣俊卿。20 世纪的文化批判[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3.
[49]周宪。审美现代性批判[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50]刘韧、韩磊。网络媒体教程[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5.
[51]王岳川、尚水编。后现代主义文化与美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
[52]南帆。双重视域:当代电子文化分析[M].南京:江苏出版社,2001.
[53]张旭东。全球化时代的文化认同[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54]毛崇杰。走出后现代--历史的必然要求[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9.
[55]陈月华、王妍。传播美学视野中的界面与身体[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8.
报纸期刊类或学位论文:
[1]刘彦顺。微时代的审美生活与微小时间呵护[N].光明日报,2015-04-29(14)。
[2]李雷。微时代语境下的全民艺术审美[N].光明日报,2015-04-29(14)。
[3]王德胜。微时代:生活审美化与美学的重构[N].光明日报,2015-04-29(14)。
[4]朱立元。何为"审美文化"[J].大连大学学报,1998(01)。
[5]肖鹰。当代审美文化的界定[J].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1994(04)。
[6]亦东。快闪:从无厘头到有意识[J].多媒体世界,2004(05)。
[7]徐丹丹。"自媒体"时代审美心理探析[D].2013.
[8]刘同舫。网络文化:技术与文化的联姻[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4(07)。
[9]曹文龙。营销性微电影的传播机制与发展态势研究[D].2011.
[10]肖擎。时代风潮下的媒体微评论[J].新闻前哨,2013(09)。
[11]董宝君。微博时代期刊的生存之道[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06)。
[12]袁瑾。从静穆走向狂欢:由网络对话引发的文本思考及断想[J].株洲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01)。
[13]欧阳友权。网络审美资源的技术美学批判[J].文学评论,2008(02)。
[14]欧阳友权。网络艺术的后审美范式[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01)。
[15]李许单。我 QQ,故我在--从 QQ 在线状态谈网络自我存在感[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3)。
[16]李晓龙。谈微时代网络涉腐舆情的应对与处理[J].行政管理改革,2013(04)。
[17]庄黎。虚拟公共空间的用户量与用户存在感研究--以新浪微博、腾讯微信等网络社交平台为例[J].湖北美术学院学报,2014(01)。
[18]付丽。试析新媒介技术影响下的审美嬗变[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8(24)。
[19]周玫。网络审美对高校美学教学的启示[J].文学界(理论版),2010(04)。
[20]吕丽、吴凤颖,网络文化流行的大众心理分析[J].黑龙江高等教育,2013(06)。
[21]陈晓冬。微电影:商业与传播[J].国际公关,2012(04)。
[22]沈昕、翁华强。"微时代"与"微文化"的传播学视角审视[J].青年记者,2012(26)。
[23]王秀丽。大众文化视域下受众的审美心理转向研究[J].江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01)。
[24]李科。试论微电影的兴起与发展[J].电影评介,2012(08)。
[25]何建平、张薇。中国"微电影"研究现状综述[J].当代电影,2013(06)。
[26]涂苏琴、桑迪欢。网络传播时代审美接受的三个转向[J].南昌航空工业学院学报,2006(02)。
[27]门红丽。电子传媒时代文学的碎片化现象解读[J].学术论坛,2011(08)。
[28]许玲、赵凌帆、赵琨。传统媒体运用微博提升影响力的思考[J].云南科技管理,2012(02)。
[29]宋素红、杨曦。新媒介环境中的女性话语权 [J].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11(05)。
[30]彭正媛。浅谈电视媒体的技术融合策略 [J].新闻世界,2012(07)。
幻象一词,可被用来发掘和阐释中国美学史的逻辑本质,美学幻象也是最具有中国本土性的、向现代理论开放的阐释性概念,它在世界其他美学理论系统中能找到对应物,是最切合于当代美学本体论的阐释与整合的美学范畴。幻象一词由幻与象组合而成,象作宾词,指具...
(二)中西味觉审美差异成因尽管中西之味都有这样一个共同的形而上化的过程,然而中西味美其后的发展流变却截然不同。中国味美的内涵不断深化,已然成为我国古典美学世界里的一颗明珠,璀璨夺目。西方的趣味却因审美的内在官能化而逐渐脱离了原始意义的味觉...
(二)诠释美学诠释美学是与本体美学不同类型的一种美学。与本体美学所体现的东方的思维方式--自本体诠释相反,诠释美学是本体诠释学体系中对本体诠释的美学体现。在诠释美学中,艺术作品当中并没有体现出本体,这就需要观赏者从本体的角度对作品进行解读,...
身为十九世纪英国著名的美学家、艺术理论家以及社会批评家,约翰罗斯金(JohnRuskin)的成就跨越了艺术、政治、经济、社会等领域,其观念对列夫托尔斯泰、普鲁斯特(MarcelProust)以及1过深刻的影响。但是,受到十九世纪自然主义、科学主义以及道德主义等...
现代性仍然是我们思考当代生活时必须关注的重要议题。所谓现代性,就是与传统社会足以形成分划的、现代社会独有的一系列特性和价值观念,比如理性至上、人类中心、文明进步、科技万能等。当我们讨论现代性时,从日常生活实践出发的经验分析,总是比概念推演更切...
生态美学是个包含存在论与价值论的美学范畴,肯定自然界的内在审美价值,倡导回归自然和亲近自然的审美趣味。根据生态美学的存在论构成和价值观指向,无论把自然生态视为审美对象,还是把生态维度纳入审美实践,生态美学的基本诉求始终明确和统一,即把自然...
汉末至魏晋是中国美术发展的重大变革时期,这一时期不仅产生了前代所未有的新画风,产生了以绘画为职业的文人画家,而且形成了独立的审美意识和艺术精神,留下了我国美术史上第一批画论,无论是美术实践还是美学思想,都对后世中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中,...
文章通过对设计美学与室内设计关系的分析以及地中海风格的概念、具体实践案例,深入探讨地中海室内设计风格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
在中国文化史上,自先秦以来,一直是以思想启蒙为主题的理学文化占据主流地位。到了明代,理学文化开始出现裂痕,并从中产生了阳明心学及异端李贽的童心哲学,促使明代价值观的更迭和审美观的新变。在文学创作方面,随着市民文化娱乐的要求日益增长,明代文学发生了...
一、生活花草树木,日月星辰构成了这个世界,宇宙苍茫,千万人中,每个人显得那么的微不足道,但正是这样形形色色的人创造了他们属于自己的色彩斑斓,那便是生活。生活是美丽的,美的不仅是它多样的存在,还在于它的艺术性,它满足了人们的精神追求,激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