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哲学论文 > 美学论文 >

中国古代天人观的发展和内涵

来源:未知 作者:傻傻地鱼
发布于:2016-09-10 共3953字
  本篇论文快速导航:

展开更多

  3 天人观与生态美学的对话

  中国古代的审美文化资源非常丰富,但当我们以生态美学的视野来研究考察时,我们的目标就不仅仅是挖掘出其生态观念,而是让中国古代的审美文化资源参与到生态危机这个问题的解决中。当我们明确了这一点,才能保证我们借鉴中国古代的天人观时方法上的正确性,也即我们面向的虽然是中国古代传统的审美文化,最终的旨归却是当代全球性的生态危机的解决。

  3.1 中国古代天人观的发展和内涵。

  在中国古代的审美文化资源中天人观念的理论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解决生存压力方面与生态美学的观点不谋而合,因此中国古代的生态智慧对我们当今生态危机的解决和生态美学的理论建设有积极意义,也为我们改变在美学研究中西方话语占据中心地位的现状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契机,为中国美学的建设指出了一个全新的发展方向。同时也可通过生态美学理论来帮助我们走出当前的生态困境,使人类重新拥有一个适宜的生存环境。

  3.1.1 中国古代天人观的发展。

  天人观念的理论视阈涉及诸多方面,先简单梳理下其在中国历史中的发展脉络。中国哲学与希腊哲学、印度哲学并称为"世界三大哲学传统",中国哲学源远流长,内容丰富,在其 3000 多年的发展历史中,其最基本的问题是天人关系。中国古代的天人观念是在中国独特的思想文化的孕育下,在中华民族传统的思维结构的酝酿下所形成的,是中国哲学中具有重大意义的研究主题。从原始到明清,哲学一直在发展,出现了不同的流派,各个流派也都有各自不同的立场,但他们都从不同的出发点、以不同的思路、不同的角度来解读天人观念。张岱年先生在《中国哲学大纲》中指出:"天人相通的观念,发端于孟子,大成于宋代道学(即理学)……孟子之天人相通的观念,至宋代道学,乃有更进的发挥,成为道学之一根本观念。

  道家多讲天人合一,而张子开其端。……至清初,王船山论天人相通,最为明晰。"①受张先生此论断的启发,我们将天人观念分为先秦、西汉和宋明三个主要阶段。

  早在远古时期我们就有"敬天保民"的天命观,此时的"天"是人格神,具有对人保佑或惩罚的功能,而人要想很好的生存就需要效法"天",不违背"天".当然这种思想在当时也被质疑,如郑国的子产就说:"天道远,人道迩,非所及也,何以知之?"(《左传》昭公十八年)之后在先秦时期,天人观念开始成熟起来,比较有代表性的当数儒家和道家。儒家的创始人孔子谈的"天"并不多,他更致力于恢复上古尧舜的治国为人之道,效法周文王周武王的当时的政治秩序,他的言论多涉及人伦,他思想的核心是"仁",认为"仁"是哲学思想的最高范畴,关于天人观念,说的较多的是"天命"."五十而知天命"(《论语·为政》)。"君子有三畏:

  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押大人,侮圣人之言。"(《论语·季氏》)由此看出孔子的观点是君子要"知命畏天".也就是说倡导人们要信仰天、敬畏天,并将此转化为内在的道德性,这是成为"君子"的条件并以此要求人们在从事生产生活中要"畏"天命。由此我们知道在儒家的孔子那里,天人观念是人要畏"天",遵循"天".孔子之后的孟子将孔子"仁"的思想继续发扬,并且提出了"义",二者成为了一种道德标准,关于天人观念的论述,孟子在《孟子·尽心上》说:"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孟子将人的修养与"知天"相挂钩,"夫君子所过者化,所存者神,上下与天地同流,岂曰小补之哉?""万物皆备于我矣。反身而诚,乐莫大焉。"(《孟子·尽心上》)这样人通过自身修养能带来"乐",这种"乐"源于人通过修养之后的体会到的与天的同一。而道家在天人观念的表述上与儒家不同,"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老子》第五章)老子的"天"是自然界,不会像人一样有自己的意志,也不存在道德倾向,与"人"统一于"道".在老子那里"道"是最高的哲学范畴,是天地之宗始。"道"是"无"和"有"的统一,而最高境界是"无",由此"天道"和"人道"的最高原则也就是无。而庄子追求的是一种超越,超越"无"和"有",超越"天"和"人",超越所有的主客二分,最终达到"逍遥"之境。庄子的"天"就是指大自然,与"人"的关系就是合为一体,从而达到庄周梦蝶一样的境界。

  汉初兴黄老之学,汉武帝采取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确立了儒学的正统地位,但是此时的儒学实际上是儒家兼收名、法、阴阳等各家的思想之后形成的一种神学化的儒学,以"天人感应"为核心,提出"人之 (为) 人本于天"的观点,并且要求人的言行都应当顺从"天",否则"天出灾害以谴告之".董仲舒的"天"是有意志和力量,能够主宰一切,会根据人的行为予以赏罚。

  宋明时期,中国古代哲学进入了一个新阶段,经过魏晋玄学的兴盛和隋唐五代儒道佛三家的并行发展,儒家吸收了其他两家的思想资源,成为主流,并就人道和天道的问题提出了新的看法。最具有代表性的是北宋的张载,"儒者则因明致诚,因诚致明,故天人合一,致学而可以成圣,得天而未始遗人。"(《西铭》)自此,中国哲学史上正式有了"天人合一"这一说法。人如果能做到"诚明"就可以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张载还有如下论述:"乾称父,坤称母;予兹藐焉,乃混然中处。

  故天地之塞,吾其体;天地之帅,吾其性。民,吾同胞;物,吾与也。大君者,吾父母宗子;其大臣,宗子之家相也。尊高年,所以长其长;慈孤弱,所以幼其幼。

  圣其合德,贤其秀也。"(《西铭》)将上天看做人类的父亲,将大地看成人类的母亲,而人与世间万物都处于平等的地位,这就更进一步解释了张载思想中天与人的关系。之后的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在继承的基础上也都有各自的表述,朱熹说:"理者,天之体。命者,理之用。""有是理则有是气"、"理在气先",在他看来天理是道德之本体,是"天地之性",而人心是饥食渴饮,是"气质之性".人要想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就要通过"格物致知"的办法来"存天理,灭人欲",通过格物的办法以知晓天下之大理,实现"心"的"理"化,实际上是人和天相沟通的方式,这样天与人就相统一了。程颢说:"天者,理也。"(《语录》)程颐说:"道未始有天人之别,但在天则为天道,在地则为地道,在人则为人道。"(《语录》)由此可见,程朱理学的观点就是通过心与理的关系来表明自己的天人观。同程朱理学的"理本论"不同,陆王心学是"心本论",陆九渊说:"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象山先生全集》卷二十二)王阳明说:"吾心之良知,即所谓天理也。"(《传习录》)心是世界的本体,也是道德的本体,只要"明心见性"就能形成天人合一。

  通过古代天人观念的发展我们可以看出,不管是孔孟的"仁"、"义"还是老庄的"逍遥",不管是秦汉单纯的论及天人还是宋明引申至"理"、"心"的探求,我们都可以看到天人观念是埋在这历史长河中的一根或明或暗的哲学之线,这是我国古代智慧之源,是我们当代生态美学可以汲取智慧的宝贵资源,可以推动生态美学的发展。

  3.1.2 天人观的内涵。

  鉴于上述对天人观念的梳理,中国古代的天人关系可以分为两种:天人合一与天人相分。但是前者是最基本的,是占有主导地位的,这是学术界已经普遍达成的共识。季羡林就曾经在《"天人合一"方能拯救人类》中说:"东方道德的基本原则是'和',这个伦理原则的哲学基础就是'天人合一'."这里单就"天人合一"来说,"天"与"人"是怎么"合",如何"合",我们可以分为三种模式:"人融于天"、"人游于天"、"人出于天",通过这三种模式来理解天人观的内涵。

  首先我们看"人融于天".天与人想要达到一种"合"的状态,那就是人作为一种主体融到整个的大自然当中,"天"即"自然",包括自然界的一切演化规律,寒来暑往,四季轮回。人类作为自然界漫长进化过程中的产物,本身就是自然界的一个成员,人的特性都是由自然界决定的,人的本性要和天的本性也就是自然的本性一致,如《周易·乾卦》中所说: "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老子也是表明人要融于自然中的意思。人怎样才能融于天呢?我们要采用无所作为的态度,也就是说我们要遵守自然之道的存在运行之理,以自然而然的态度,让万事万物的生成、变化和演替自然的呈现,在呈现中追寻生命体验的内在韵律,穷究真理,澄明生命的意义,就如《淮南子》中所说"无为者,道之宗。故得道之宗,应物无穷"."人融于天"不追求改变天地自然的物理形态和春夏秋冬的四季轮回,也不影响其中草木虫鱼的生长。当春天来到,我们意识到燕子来了,柳叶绿了,桃花开了,小溪开始哗啦哗啦的流水,我们看到这种变化,享受这种变化,但是在"无为"的态度下仍然能够通过对生命的体验进而唤起我们的关爱之情,春雨过后我们关心花是否受到摧残,我们会问"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第二种模式是"人游于天".这里的"游"是借鉴庄子的"逍遥游"而来,表示一种思维方式,庄子说:"乘云气,骑日月,而游乎四海之外。"(《庄子·齐物论》)"人游于天"就是人抛开生存活动中的是非和得失,挣脱功利的束缚,人不再仅仅是在融于自然,而是游于自然,这不是对自然的占有,而是在对自然的"游"的过程中寻找一种精神的自由和平衡,从而超越自我塑造出一种独特的生态人格。在游于自然时,获取的不仅仅是在身体体验上的满足,还有生命层面上的共感,是"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的体验。(辛弃疾《贺新郎》)人类开始从对自然的依附中分离出来,开始出现自我意识,但是并没有走向独立,与自然的关系也并不是我们所理解的对立,而是开始认识自然,认识自己所居的这个处所,并且能借自然来表达自己的情感体悟。

  还有一种模式是"人出于天".这里的"出"并不是离开,而是从里面到外面的一种状态,"人"在"天"外,人在通过对自然万物体验之后有了自己的先期理解,根据自己的理解通过自然物来表达自己的精神品性,是一种在自然中找到自我后的默契。此外,当人身心都对自然进行体悟的时候,由于自然万物的独特的特性,人还能在心灵上找到身心愉悦的快乐体验,不仅是精神上有所放松,还可以解除肉体上的紧张,是一种久寻之后突然澄明的顿悟。我们可以借司空图的"超以象外,得其环中"来理解"人出于天",虽然人已经出于天,但是还是对天有所体认。

  在这三种模式下,人与自然达到了"和"的状态,人以忘情的状态投入到自然,自然以博大的胸怀接纳人。人和大自然化成一个整体,站在同一地平线上,呈现出"万类霜天竞自由"之境。

返回本篇论文导航
作者单位: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美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