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哲学论文 > 美学论文 >

朱熹的自然思想观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6-10-25 共7582字
  本篇论文快速导航:

展开更多

  2.3 自然观。

  朱熹一生当中对于山水的酷爱以及游览是不言而喻的,在游览名山大川的同时,他一直拥有着旺盛的审美情趣,给后人留下了大量的山水诗词。这些诗绝大多部分存于《朱文公文集》,但是也有一部分是散见于各地方志中。这些关于山水的诗作以自然为宗旨,生意盎然,情景并茂,不仅可以看出其本人对山水美的见解和感想,并且还含有丰富的哲理内涵。因此也可以看出山水美学在朱熹的美学体系当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我国宋代佛教算是对其影响最为广泛的一个时期,上至皇族,下至百姓,无不崇尚佛教。因此朱熹也不免受到佛教思想的影响,以期在山水之中寻求自己的精神寄托。另外朱熹在官场受挫,对功名利禄兴趣寡淡,便在相当的时间转向风景隽秀的武夷。

  朱熹在文集当中有不少言论是涉及到游览山水的,主要的原因我感觉朱熹将游历山水作为其本身的一个"格物"的重要途径。如何"格物"?朱熹强调博学与体察,"知行学相须"."博学"就要考察自然,上至天文阴阳,下至地理草木,从山水之生命去体悟宇宙人生之奥秘,实现对自然宇宙本体的把握,"格"出那个真正的"道"来。这就表现出朱熹只要有机会便登山临水,将山水作为自身的不可或缺的审美对象。在山水游历之中,朱熹对于山水的生态之美可以说是情有独钟。对山水的钟爱,置身于山水之中,对于朱熹来说是为"修身明德"、"通理达道".山水之品性应是"君子"之必备品性,"君子"之优秀品质和道德情操就应像名山秀水一般,因此要与山水圆融贯通,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在后来隐逸山居生活的他,通过与山水的不断交融,将自己的人格与道德实践进行了质的提高和升华。

  2.3.1 追求实践,感受万物生生之源。

  从朱熹登临山水,追求实践,感悟万物生生之源以体悟自然之美方面来讲。朱熹有一首诗《百丈山六咏》之一的《石磴》如是写到"层崖俯深幽,微径忽中断。努力一跻攀,前行有奇观".此诗词字数虽少,但底蕴却是无穷。此诗大致意思是诗人站在层层叠叠的悬崖之上,俯瞰自己脚底之下山谷深渊,呈现在眼前的山间小径却突然中断。在这个进退两难的矛盾情况之下,诗人则认为:要想得到美丽的风景,必然要勇敢的努力向前攀登。这也是在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又如在他看到风光奇美的云谷之时,便一气呵成了《云谷二十六咏》。朱熹对山水美景的热爱可见一斑,对山川流水的审美从未停歇,对其的倾心可以说是达到了"乐而忘死"的地步。但是我们在研究朱熹审美山水之时其内心当中存在一种不得不说的矛盾。我们可以看看这种矛盾在此中的表现,一方面来讲朱熹自己常常说"平生山水心",而另一方面却说"至乐在襟怀,山水非所娱"."我惭仁之心,偶自爱山水"这句话就更说明了他对"仁知之心"感觉到一种愧对,而对山水的游览喜爱只是偶自为之。虽然朱熹如是说,但是我们通过对其审美山水的情愫和活动研究来看,对山水的欣赏绝非只是偶自为之,他内心对山水的情怀是无法掩盖的。如果说内心有矛盾的心态,对于这一点来说还是很真实的。在《至上封用择之韵》此诗中,他在表达了"平生山水心"的同时,又不免流露出了这种焦虑心情。这首诗就说出了他的忧愁,一方面喜爱游览山水,但游览山水必然会耽误时间,耗费功夫,如他说是"分了为学工夫".更严重的是他的有些言辞之中对玩物丧志更加褒扬,如"书册埋头无了日,不如抛却去寻出"、"书卷莫叫春色老"、"急呼我辈穿花去,未觉诗情与道妨"等等。为何朱熹有此种的心态,这种放荡不羁的形象与理学家所谓的"居敬主静"的修养境界简直是相距甚远。按潘力勇先生的说法就是,朱熹的这种"洒落"和"狂放",他的这种"乐而忘死"的情怀,是对他的抽象枯燥的理学学术生活的一种必要的心理补充和调节。朱熹首先作为一名理学家,他主要研究的或者说他的生命中大部分时间都被为追求形而上的"道"所占据着,这样也受到儒家一些如"克己复礼"、"居敬持守"的思想所限制,并且遵循着自己的"存天理,灭人欲"的伦理教条规范。

  所以在种种的规矩限制下,生活状态必然拘谨、枯燥,致使心里负担加大,内心当中作为常人的朱熹,其生命力仍是非常之旺盛,这就导致了他的不可避免的矛盾,这矛盾就是对形而上的理性的追求与形而下的感性的体验之间的矛盾。所以说在登山临水,将情怀寄情于山水就使他自己的活力与压力得到了释放。

  2.3.2 自然春景中的理趣之美。

  其次在对自然景物的审美欣赏当中,朱熹对春天景色的描写可谓之多,对春景的欣赏情有独钟。这种对春景的描写更多的是体现这朱熹之"理",体现着天人合一的思想。

  如《残腊》中写到"残腊生春序,愁霖逼岁昏。小红敷艳萼,众绿被陈根。阴壑泉方注,原田水欲浑。农家向东作,百事集柴门。"这首诗是说不完美的腊梅萌发于烟雨蒙蒙的初春,其叶子全都脱落掉在地上,覆盖着逾年的宿草化腐为肥,真可谓是叶落归根。春风吹拂,绿萼上含苞欲放的花蕾正露出一点点艳红,让人期待憧憬,充满希望。春雷后复出的泉水,积少成多的从山沟里流出,滋润催发着万物的生机。原野的层层梯田,浑水溢流,那是缘于农夫忙着锄田插秧。一年之计在于春,乡村农家春耕百事急集一时,可算是大忙季节了。他主要是描绘了残冬将尽、早春来临时农家的生活场景。诗的前两句"残腊生春序,愁霖逼岁昏"点明了主题,而中间四句"小红敷艳萼,众绿被陈根。

  阴壑泉方注,原田水欲浑"则是运用细致的笔法,由微观到宏观,由近处及远处,分别的对花草树木以及沟壑田地进行了描写。其中两句"小红敷艳萼"的"敷"、"众绿被陈根"的"被"则是静中之动,而"阴壑泉方注"中的"方"和"原田水欲浑"的"欲"则是写出了"残腊"的气息。在诗的最后两句"农家向东作,百事集柴门"写农民的春耕,便是呼应着主题。在这里需要交代一个朱熹的背景,当时二十二岁的他在前年十月份铨试中等,被授予左迪功郎、泉州同安县主簿,就在家中候任。自此期间朱熹心情必然是格外舒爽,如残冬过去,将迎接美好的春天。所以在此诗中也充满了喜悦,有"一年之计在于春"之感觉,同时也表现了诗人对农村生活的细致观察和充分体验。朱熹这首诗写的清新自然,一点都无装饰雕琢之意,但是却写得春意噪动、呼之欲出。更重要的是当时的朱熹与环境合二为一,浑然一体。我们从中在不仅能得到美的熏陶,更可以感受到"理"韵味,此诗可以说是理趣黯然。

  再有《出山道中口占》一诗有写"川原红绿一时新,暮雨朝晴更可人。书册埋头无了日,不如抛却去寻春".这首七言绝句大概讲的就是在山川原野之上,看到一片红花绿草,到处都是那么的鲜艳动人,诗人面对着这青山绿水、鸟语花香,其胸襟也为之舒畅开朗,不禁感叹长年累月的埋头于书本之中,与其这样没完没了的读书,倒不如偶尔放下书本,去郊外散心,多与自然接触,这样才能让自己的心胸更加开阔。朱熹被称为是宋代大儒,在卷册书本之中长年埋头是不可避免的,自己也是终生研究着述,但他并非如一些读书之人呆滞木讷,只知道之乎者也之类。对大自然的酷爱,受春景的沐浴,朱熹也是有着健全灵性之人。还有一首朱熹之诗是为人们广为传颂:"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这首诗主要讲的是,在风和日丽的春天,游历在泗水之滨,看到无边无际的风光已经是焕然一新。人们都可以看出是春天的面貌,春风吹得万紫千红、百花开放,到处都显示着春天的景致。一句话可以说是"东风吹,百花放,风光绚丽,春意盎然,生机无限".第一句"胜日寻芳泗水滨"中的"胜日"指的是天晴之日,它这是点明了当时的天气。"泗水滨"则指的是游览的地点。"寻芳",即是寻觅美好的春天之景,点明了此诗写作主题。总的说来,再下面三句"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都是写"寻芳"之时的所见所得。第二句中的"无边光景一时新",作者写的是他在观赏春天景色之时所获得的一个初步印象。他用"无边"来形容自己所到见的全部风光与景物。"一时新",既写出了春回大地,万物新生复苏,自然景物开始焕然一新,也写出了诗人郊游之时所产生的耳目一新的一种欣喜之感。第三句诗"等闲识得东风面"一句中的"识"字则是承第一句中的"寻"字。"等闲识得"是说春天的特点是非常容易之辨认的。"东风面"在这里借指的是春天。第四句"万紫千红总是春",就是说这千红万紫的景象全部都是由春之风光点染而成,人们从这万紫千红之中认识到了春天已经来临,并且感受到了春天之美。

  第三句和第四句作者是用形象的语言具体写出了光景之新,以及在泗水的寻芳所得。单单从字面意思理解已感受到朱熹所描写的春景之美,但是如果我们从深层次分析的话,将会体会到朱熹的理学之美。这首诗实则是一首将理趣寓于形象之中的哲理诗。我们可以分析一下,其实诗中的"泗水"是暗指孔门,因为在春秋之时孔子曾经在洙、泗之间有弦歌讲学,教授儒门弟子。而所谓的"寻芳"意在指寻求那圣人之道,"万紫千红"暗喻孔门儒之学的丰富与多彩,朱熹他将圣人之道比作成为化育天地万物、哺育生机的那股春风。这首诗寓情于景,且语言清新活泼,写的自然纯朴,浑然天成,散发出一种道学的气息,也一直广为流传。

  还有一首《新竹》,诗中写到"春雷殷岩际,幽草齐发生。我种南窗竹,戢戢已发萌。坐获幽林赏,端居无俗情。"朱熹在通过铨试回家后便开始认真钻研古文,他特别是接受了儒、道的哲学思想,这也使他提高了自身的修养,逐步进入"君子"的思想境界,所以他自喻为"新竹".这首诗的大意是:春天的响雷震的岩壑裂开了缝隙,幽深的草地上一同长出的青草格外新绿。我在南面窗口外种植的竹林之中,竹笋"戢戢"地破土而出,新竹也是拔地而起,而且还具有扎根深厚而又虚心、挺立的特点。坐于屋子之内欣赏窗外那片幽深茂密的竹林,就是连平常之人家也会有不平凡之情怀。竹子本身就具有"性直"、"本固"、"节贞"、"心空"等的性质,诗人于是借此发挥,直接抒发自己的情怀。坐在屋内,静看书内我所赏识那些君子名士之言论,这让我这个平凡之人获得不平凡之思想境界。还有《春日偶成》:"闻道西园春色深,急穿芒履去登临。千葩万蕊争红紫,谁识乾坤造化心。"1162 年春朱熹在西林院学习期间寓李宅旁之西林院数月,诗中"西园"指的是西林院,"芒履"是指用麻、草做的鞋,"葩"即草木之花,"乾坤"就是指天地,"造化"即自然界对万物的创造化育,也是指自然,这里指区别于佛教禅学空言无实的从日用间做工夫。这首诗从字面上来讲是说:听说延平西园的春色非常浓艳,于是我急忙穿着草鞋赶去寻觅。那里百花盛开,群芳争艳,殊不知那就是大自然的造化结果。这里需要简单的谈一下朱熹学习历程,他在师从李侗之前,所学的主要是佛教禅学的思想,这种思想空言无实,"以君臣父子为幻妄";后在转受学李门之后,朱熹思想发生了质的变化,他接受了圣王的所谓"教化明察",使万物各得其所的思想。在此诗中诗人采取比兴的手法,用"春色深"来比喻儒学之兴盛,用"千葩万蕊"来比喻各种学术流派,用"争红紫"比喻百家争鸣,用"造化"来比喻儒学的思想才是切合实际的着实工夫。《春日偶成》这首诗实则想表达的是,听说平李侗西林院的儒学非常盛行,我急忙赶去拜师求学。那里各种学术思想竞相呈现,百家争鸣,而其中尤以儒学相当兴盛,这是因为先圣思想切合实际,使用万物各得其所而得到人心的结果。诗人此诗本身描述的是一次被美景所吸引的审美行为。他急于寻觅春景,在观赏到万紫千红的美景之后,所感发的是"乾坤造化心".这可以看出,他是从现实的感性现象及本身的经验出发,进而去体悟宇宙的真谛,寻找那个"道",感受其所呈现之美。

  2.3.3 比德山水。

  朱熹在对自然审美当中也包含着"比德山水"之思想。"涧里春泉响,种桃泉上头。

  烂红纷委地,未肯出山流。"这首诗词就是出自《云谷二十六咏》中的《桃蹊》。此诗的大概意思是指:诗人从一片桃园路过,这桃园是种在了清泉上头,他只听得山涧里的清清泉水在叮咚地作响。诗人走到片片桃花纷纷飘落之地,与土地同偎同依,不肯轻易随着泉水流出此山。所以此诗暗喻我们要做一个有坚定意志之人,对自己的节操定要坚守,不能随波逐流,与坏势同流合污。朱熹对山水的寄情,无不包有哲理内涵,处处体现自己对于理的追求。与其说是山水风景旖旎迷人,倒不如说是朱熹心性美好,其性与自然万物之性相通融合,心物相感,时时闪耀着美的光辉。古人每每登山临水之时,大都喜欢制造一种气势,那就是将天地融于一心,"比德山水"等都将山水赋予人的种种特点性格,通过描述山水的俊秀美丽来阐发诗人本身的精神、意志、情感等等。朱熹在对山水的审美过程中,对于此的欣赏除了有一种灵性,更给其加上了一种伦理道德的色彩。

  如《竹节滩》:"船下清江竹节滩,长烟漠漠水漫漫。人家断岸斜阳好,客子中流薄暮寒。"又如《舟中晚赋》:"长风一万里,披豁暮云空。极浦三年梦,扁舟二子同。离离浮远树,杳杳没孤鸿。若问明朝事,西山晻霭中。"再如《次韵择之漫成》:"落日晴江更远山,远山犹在有无间。不须极月伤怀抱,且看渔船近往还。"在朱熹眼中,所咏的山水景色已经不是单单的孤立的死物,而是成了人们的知己,人们可以观照,亦可以与其对话,以此来倾诉自身的志向与情怀。山水诗词是表达伦理道德的工具,显示着道德的价值取向,"文皆从道中流出",对山水景色描述的诗也是从"道"中流出,赋予其中的伦理道德也是符合"道"的,所有种种都是一种在审美情感转移之下的另一种美。在对山水的审美过程中,所作之诗他是注重比兴的,这是为了达到平淡含蓄之目的。朱熹说:"比虽是较切,然兴却意较深远,也有兴而不甚深远者,又系人之高下。有做的好,有拙底,常看后世如魏文帝之徒做诗,皆只是说风景,独曹操爱说周公。"[1]p2069这是说他认为在作诗之时兴比比高,但二者又有自身优劣。可以列举两首朱熹成功运用比兴手法之诗,《夜雨》中写到"拥衾独宿听寒雨,声在荒庭竹树间。万里故园今夜永,遥知风雪满前山。"另还有"昨夜扁舟雨一蓑,满江风浪夜如何。今朝试卷孤蓬看,依旧青山绿树多。"在这诗中有情有景,用比兴之手法将情、理融于自然山水景物之中,其中的意象诗此诗的意境韵味无穷。

  2.3.4 "气象"在审美自然中的作用。

  在对自然、诗文、人物等审美当中都包含着一种气象,这种气象就是"气象浑成".

  下面先简单的叙述"气象"这个词的历史。"气"在道家老子那里是"道"的具体感性的形态,是指天人合一,自然与人交融一体。儒家的孟子将"气"赋予了人的一种精神品格。他认为"气"应是宇宙之间那"至大至刚"的精神力量,是人所具有一种德道精神之"浩气",所以他特别的提倡人要"养浩然之气",以之来大其心、大其人。至朱熹之时,"气"成了他的"理"的一种现象。"象"指的就是事物的形象。但是在美学当中"气"和"象"是具有另一种意义的范畴。此二者连用开始于唐代,至宋代朱熹成为了用"气象"这对作为美学的范畴来品评审美对象的意个代表。"气象"在朱熹的着作之中用的及其普遍,对前人的诗词、书画、等都有用之评论过。可以看出"气象"在朱熹这里已经成为了一个典型的审美范畴。朱熹所讲的"气象"范畴更多的是倾向于一种对人格审美境界之张扬与把握,并且我们还可以了解到他最为理想中的"气象"范式是所谓的"圣人气象",而这"圣人气象"则是主要的体现在作为主体的人之道德精神领域方面,所以在朱熹他看来"浑成"就是"圣人气象"所具有的特征。所谓"浑成"意指的是一种自然而然的化生状态。"圣人"的面貌就存在于那自然而然的"浑成"之中,"圣人"之状貌就是"参天地,赞化育,与天地通流".《论语》中描有述道圣人的"气象"是"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这也可以说是儒家所推崇的"君子人格",而这"君子人格"之"文质彬彬"就是一种"浑然气象".朱熹解释此"气象"之时特征说:"惟圣人全体浑然,阴阳合德,故其中和之气见于容貌之间者如此。"[2]p102司空图在阐释"雄浑"之时也说到:"大用外腓,真体内充。返虚入浑,积健为雄。具备万物,横绝太空。荒荒油云,寥寥长风。超以象外,得其环中。持之匪强,来之无穷。"[7]p38所以"气象浑成"也可以说是对司空图的"雄浑"的继承。

  按照邹其昌先生的说法,我们可以把"气象浑成"的美学意蕴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加以把握。首先,"气象浑成"具有儒家所讲的"仁"的精神和生命意识。儒家在中国古代作为一个相当有影响力的流派,他们所讲的"仁"是一种本源,这也体现着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和诗性的气质。朱熹对"仁"做了很多的阐发和解释。在朱熹看来,"理"与"气"在这个"仁"之中是浑然天成的,而我们就应该用生命去体验之,从整体上来把握之,也就是说"涵泳从容只自知"、"圣言妙蕴无穷意".其次,"气象浑成"具有一种"和"的意蕴。它的出现常常以一种圆融合一的审美状态展现在我们面前,并且这里面也包含着人与自然和社会、感性和理性合二为一、圆融一体的和谐之美。之所以说"气象浑成"饱含着"和"的意蕴,朱熹对此有自己的见解。比如在对"礼之用,和为贵"的阐释之时说到:"礼者,天理之节文,人事之仪则也。和者,从容不迫之意。盖礼之为体虽严,而皆出于自然之理,故其为用,必从容而不迫,乃为可贵。"[2]p51朱熹解释说"此见圣人气象从容,诚意恳至,而其谦逊审密,不掩人善又如此。盖一事之微,而众善之集,有不可胜既者焉,读者宜详味之。"[2]p101朱熹认为"圣人气象"有一个基本意蕴,按其说法为:"君子贵乎道者三:动容貌,斯远暴慢矣;正颜色,斯近信矣;出辞气,斯远鄙倍矣。"[2]p103再次,"气象浑成"还具有一种"乐"的情怀,并且以"孔颜乐处"、"真乐"等等的状态展现出来,这里它讲自然之生命与人之精神圆融的合在一起。

  最后,"气象浑成"这个范畴对意境理论方面之发展做出了相当的贡献。一方面,"气象浑成"拓展了"象外之象"的领域,它从日常生活及小事之中去体悟那宇宙情怀的"大美",并且对人的心灵及精神境界的"大美"意象做了深入的开发。朱熹在《观书有感》中有写到"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首诗就是他从日常生活之中的平凡之事来阐发自己的理趣的,并且寄托了自己的情怀,这就是朱熹的审美实践。另一方面可以说是一个突出的成就,就是探讨了在审美中如何把握审美意境的方式,在朱熹那里这种把握"象外之象"的方式就是"涵泳".在追寻审美之意象的时候,"涵泳"就需要作为审美主体的每个个体充分利用生理、心理乃至整个生命去对其体悟、消融,这样在追求有无之境精神状态之时才可能达到。

  值得一提的是"气象浑成"作为朱熹的艺术境界和审美理想的内涵,他最为提倡的就是平易自然,而反对诗文做作。"自然"二字是朱熹常用之词,意思一方面是指宇宙自然万事万物的本体,"刚柔之交,自然之象"、"天理自然,各有定体";另一方面是事物自然而然,按照理来各自运行,毫无勉强,"天理流行,自然之妙"、"自然而然"这种风格在朱熹的美学创作当中常为所见,各家文人们对这种风格极为推崇。他有一句诗如此写到"自然触目成佳句,云锦无劳更剪裁",他对前人之文如有此风格之处定大加赞赏。作文如此,作诗朱熹认为亦是如此。《语类》中有说"杜子美'暗飞萤自照',语自是巧。韦苏州云'寒语暗深更,流萤度高阁',此景色可想,但则是自在说了,因言'《国史补》称韦为人高洁,鲜食寡欲。所至之处,扫地焚香,闭阁而坐。其诗无一字做作,真是自在。其气象近道,亦尝爱之'.……放翁之诗读之爽然,近代唯见此人有诗人之风致。如此篇者,初不见其着意用力处而语意超然自足不凡,令人三叹不已。……古人文章,大率只是平说而意自长,后人文章务多而酸涩。如《离骚》初无奇字,之恁地说将去自是好。后来如鲁直,恁地着力做,却自是不好。"[1]p3327朱熹的"浑成"之意主要就是"自然而然",他所推崇的诗词文人无不是顺性而为,具有超然自得的"自然之趣",表现出一种浑成气象。

返回本篇论文导航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美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