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研究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社会学论文 > 农村研究论文 >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论文(推荐六篇范文)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6-11-29 共13391字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指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按照新时代的要求,对农村进行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建设,最终实现把农村建设成为经济繁荣、设施完善、环境优美、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本篇文章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中心,精心收集六篇优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论文范文,供大家参考学习。

第一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范文参考:

  题目:积石山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与管理探讨

  摘 要: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关系到农民群众的生存、生活、生产等切身利益,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保障农民身体健康、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内容,对于改善农村居民生活条件、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要意义。针对积石山县农村饮水项目建设现状,本文分析探讨了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工程实践提出了建后管护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农饮工程;问题;管护措施

  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积石山县)是1981 年成立的甘肃省唯一的多民族自治县,位于临夏回族自治州西北的小积石山东麓,黄土高原与青藏高原的交汇处,属中温带寒冷地区。被誉为“保安族聚居的地方、生态旅游的乐园、彩陶王的故乡和中国花椒之乡”的美称。县境东西长 37km,南北宽 33km,总面积910km2。全县有 18个乡(镇),145个行政村,1296个社,总人口23.22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2.4万人,耕地面积1.795万hm2。

  全县水资源总量228.5亿m3,地下水可采量74.5万m3,过境水227亿m3,水资源可利用量近3.0亿m3,水能资源蕴藏量为7.8万kW。全县地表水人均拥有量占全省1/2强,占全国1/3弱。水资源具有降水时空分布不均、河川径流丰枯悬殊、年际变化大、开发利用困难等特点,可利用水资源总量仅为0.22亿m3,其中地表水0.2亿m3,地下水 0.02 亿 m3,属严重缺水地区。2014 年,全县实际需水量840万m3,供水量500 万 m3,缺水量340 万m3,缺水程度达40%。

  1、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管理现状

  在实施农村饮水安全这一惠民工程中,始终坚持“早建、严管、适用、重护”的原则,工程建设顺利推进,工程管理水平逐步提高。行政推动,狠抓落实,确保工程责任落到实处。成立了县乡村三位一体,上下联动的常态化管理体系,加大工程推进力度,做到了项目资金有保障、百姓呼声有回应,工程项目有人管、建设过程全参与。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做足做好前期工作。

  项目布局上,坚持“先水质、后水源,先乡镇、后村庄,先集中、后分散”的工作思路,突出水质不安全的村优先安排,重点贫困村、新农村建设示范村优先安排,施工条件好,群众积极性高的村优先安排。严格落实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投标制、施工合同制、工程监理制四项制度,强化监督,确保工程建设质量。创新管护,保障运行,建立长效管理机制。按照“硬件抓投入,软件抓完善,管理抓规范,服务上水平”的要求,积极探索运行管护机制。并在乡镇成立了水利工作站,项目村均成立了农民用水合作组织,通过村集体或工厂式管护,进一步落实管护责任。集中宣传,广泛参与,营造工程实施良好氛围,使供水工程更好地惠泽人民。

  近年来,为了彻底解决全县群众的吃水困难,积石山县委、县政府把解决群众吃水难问题作为解决民生问题的头等大事来抓,结合积石山县的实际情况,积极争取项目,多方筹措资金,兴建了崔家峡人饮工程、北部人饮工程、中部人饮工程和南部人饮工程,相继建成了崔家峡、黄草坪、前庄、大峡、尕阴洼五大净化水厂,并组建了崔家峡人饮工程管理站、北部人饮工程管理站、中部人饮工程管理站、南部人饮工程管理站 4 个人饮工程管理站。崔家峡人饮管理站主要负责刘集乡、大河家镇两个乡镇群众的供水;北部人饮管理站所辖区域是吹麻滩河以北、刘集河以南地区,涉及石塬乡等4 个乡镇;中部人饮管理站规模最大,管理吹麻滩河以南,银川河以北的辖区,供水范围涉及寨子沟乡等9个乡镇;南部人饮管理站2014年年底建成,范围涉及银川河以南,南与临夏县毗邻,完成了管网入户任务。随着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快速推进,目前已经实现了全县 26 万城乡居民供水全覆盖,基本解决了全县各族群众的饮水问题,饮水安全得到了良好保障。

  2、存在的主要问题

  2.1、相关优惠政策不配套,运行成本高。目前,存在农饮工程用电按照工业用电标准收取电费的问题,提高了水的成本。同时,一些地方用水量比较小,但配备的电机设备功率也和其他用水量大的工程点一样,费效较低,加上简单的设备维修费,在不计提大修折旧费的前提下,水价就已经接近甚至高于城市自来水价。如果再算上设备和管道成本,就更加推高了水价,远远超出群众的心理预期。

  2.2、后期运行维修养护经费短缺。国家前期投入大,但后期的运行和维护管养却相对缺位,后期投入明显不足。

  2.3、农村饮水安全管理机构和专业管理人员缺失,管理水平较低目前,农村饮水工程的管理人员多为临时聘用人员,大多数没有固定工资,管理费纳入了水价之中,其工资收入主要是从群众用水的利润中提取,这也提高了成本。

  2.4、饮水安全宣传工作不到位、群众参与度不够,用户数量少受健康意识、经济条件、农村居民大量外出务工等因素制约,农饮工程的用户数量偏少,农户实际用水量也小,很多农村居民一家三口人一个月的用水量还不足一吨,人越少,水价越高,水价越高,用户越少,步入了恶性循环。

  3、农村饮水工程建后管护措施

  3.1、制定和完善农村供水工程相关的政策法规

  针对当前农村供水工程的建设和管理出台相关法律法规,对农村供水工程的地位、作用、性质、建设和管理体制、各级政府和部门职责等做出明确规定,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建设决策与运行管理向民主和谐、自主有序的方向发展;研究出台相关优惠政策,将农饮工程用电统一规范为按农村居民用电价格执行,逐步消除各省市农村饮水工程用电价格政策不一的现象。

  3.2、明确管护职责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后管护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任务,项目乡镇及受益村作为工程管护第一责任人要负起责任,确保工程管护工作落到实处。明确农民在工程建设和管理中的主体地位,扩大农民对工程建设和管理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调动和鼓励农民参与建设与管理的积极性。特别是村级及分散供水工程,用水户要高度全过程的参与,以唤起用水户的责任感、拥有感和主人翁意识,确保对项目认同,消除损害工程可持续性的人为因素。可在用水户参与的基础上,明确工程产权,确定管理主体、管理机构和对制定水价及运行财务状况的监督。

  3.3、认真总结经验

  近年来,在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和运行管理中,做了大量的工作,特别是有的地方在运行管理中积累了许多丰富的经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因此,要认真总结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和运行管理经验,对于行之有效的做法、管理模式、管护措施等要进行总结、推广,以进一步提升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项目的管理水平,确保项目能真正让广大农民受益,也为“十三五”农村饮水安全提质增效工程提供良好的经验和做法。

  3.4、建立管护机制

  要以对广大农民群众高度负责的态度,把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管护工作作为一项长期的工作任务来抓,要进一步探索创新完善管护机制和模式,从节约用水,正常维护需求的原则合理确定水价和收费,使工程运行管护与日常使用形成良性循环。同时,要结合各县(市、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水质监测中心的建设,规范水质检测工作,保障农民喝上合格的放心水。

  财政每年要安排一定的资金,成立县级农村饮水安全维修养护基金,专项用于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维修养护,让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长期发挥效益。

  3.5、开展检查修复

  近年来各地农村饮水安全设施的运行情况总体上是好的,从根本上解决了农村饮水安全问题,但由于管护资金不落实,管理不到位,还存在一些偏僻、规模较小的村庄部分设施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甚至有不同程度损坏的情况。因此,要高度重视,加强对集中式供水工程运行情况、设备保养情况完好程度的检查,一旦发现管网漏水、净水设备不能正常运行、输水不正常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要及时组织专业人员维修,确保供水工程正常运行。

  4、结语

  按照甘肃省委、省政府“十三五”期间巩固提升农村饮水安全项目的要求,任务将更加艰巨,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要求,加大投入、扎实工作、努力开创农村饮水安全工作的新局面,积极探索切合当地实际的农村饮水工程管理体系,使供水工程更好地惠泽人民。

(点击分页查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论文范文第二篇-第五篇)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论文
返回:农村研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