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题目:社会工作介入农村留守儿童学习障碍的个案研究
摘要:学习障碍问题一直是家长和学校关注的主要问题。每个孩子在学习过程中都存在着或多或少的问题,引发这些问题的原因也是多种多样。而作为留守的、父母不在身边的农村儿童来说,由于家庭教育和亲情缺失、自身及学校各方面的原因,导致学习存在一定的障碍。本文针对具体个案案例进行分析研究,找寻影响其学习障碍的主要因素,运用个案社会工作方法对留守儿童进行介入研究,并分析其内在需求,帮助其克服学习困难,提高学习能力,发掘学习潜能。
关键词:学习障碍;农村留守儿童;个案社会工作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城乡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限制,大量的农村劳动力开始涌入城市,其子女基本上都是留在家中由父母、亲戚等亲友照顾,或者是留下一方照顾孩子,社会上统称其为农村留守儿童。留守儿童群体在没有父母照看的情况下,家庭教育缺失,在生活、学习、心理、人际交往乃至安全方面都存在着或多或少的问题,许多研究表明,由于家庭教育的缺失,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已经是农村社会的一个重要的解决的问题,尤其是在学习障碍方面的问题,亟需留守儿童个人、家庭、学校及社区的关注。
个案工作是一个帮助遇到困难的个人或家庭解决困难,开展正常生活的过程,它通过运用专业的社会工作知识、方法和技巧,开展一系列的专业工作,帮助服务对象发掘和运用自身和周围的资源,改善所处环境,帮助服务对象增强自身的能力,提高自身的社会适应能力和运用社会资源的能力,提高服务对象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农村留守儿童学习障碍开展个案服务,首先要对留守儿童自身、家庭及其学校进行介入了解,通过提高留守儿童自身学习能力、改善留守儿童所处环境来帮助留守儿童解决学习障碍问题。一方面,作为社会工作者,要了解留守儿童的基本情况,与其建立信任关系,帮助留守儿童认识自身存在的学习问题,进一步了解留守儿童的基本需求,帮助其了解自身的需求,从而帮助留守儿童解决学习问题,克服学习障碍,实现“助人自助”;另一方面,家庭和学校是留守儿童学习和生活的重要场所。社会工作者在对留守儿童进行介入研究时,也对其家庭和学校老师进行介入了解,改善留守儿童周围环境。
笔者通过观察笔者家乡的某一小学,发现这所小学的学生都是本村和周围几个村里的孩子,他们大部分都是留守儿童,父母长期在外打工,由爷爷奶奶照顾,有些孩子的家长只有在过年的时候才会回来待几天。通过与学校老师的联系,接触到案主小丽,与小丽进行长达几个月的交流。通过了解小丽的基本情况,同时向周围老师、同学及家人了解小丽的情况,分析案主目前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挖掘案主自身的优势和需求,为之后的介入过程打好基础。
一、个案基本情况
小丽,某村小学四年级学生,由奶奶照顾(爷爷已过世),从小父母就长期在外打工,一年中只有春节回来,也只是待几天就走。小丽性格比较内向,喜欢一个人画画,不太爱说话,缺乏自信。案主学习成绩差,每次考试都在班级最后几名,缺乏学习兴趣,没有正确的学习方法。尽管案主想要努力学好,提高成绩,但是就是学不进去,对学习没有兴趣,投入不到学习中去。最初与案主进行接触时,案主比较排斥关于学习方面的谈话,表现比较紧张,在几次的交流之后,案主慢慢敞开了心扉,说出了内心话。
案主说,从小与父母的接触比较少,很难体会到父母的爱,自己缺乏安全感,家里就她和奶奶两个人生活,奶奶经常去地里干活,有时候放学回到家,奶奶还未从地里回来,还要自己动手做饭。父母对她的学习关注也比较少,只是偶尔问问成绩,告诉自己好好学习。奶奶和周围人经常拿成绩比较,批评自己不好好学习,案主心里很反感这些,但是从不会表达出来。
老师和同学们都反映,小丽在课堂上总是不积极发言,同学之间的学习交流也不主动,渐渐地就被排斥在外。通过小丽的任课老师,笔者还了解到小丽上课不认真听讲,不用心记笔记,回答不出老师讲过的知识点,小丽总是一个人沉浸在自己的世界,总的来说,小丽的心思比较沉重。老师也会不定期地向小丽奶奶反映小丽的在校表现,奶奶也是恳请老师在校好好帮助小丽的学习,家里是对孩子的学习教育无能为力。
二、问题表现及成因分析
经过与小丽及其家人的接触,笔者可以发现,小丽在学习上主要存在两大学习障碍问题。第一,学习无人指导,放任自流。第二,学习不积极,沉默以对。笔者通过对案主的观察,可以发现,造成案主学习障碍的主要原因有:
1、家庭方面。案主目前的学习障碍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留守造成的,由于家庭关爱和教育的缺失,对小丽的性格塑造上存在一定的影响,而性格往往会影响学习和成长,影响解决问题的能力。首先,就小丽的性格和成长来说,小丽的父母常年在外打工,对孩子的关爱和教育较少,家中就只有奶奶和小丽一起生活,让小丽很难体会到家庭的温暖和父母的关爱,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小丽性格内向,不敢与人交流,这也就让小丽遇到自己难以解决的问题也无人倾诉,无法排解情绪,在学习上不去主动向老师、同学请教,学习上总是很难取得进步。
其次,在小丽的学习和成长过程中,父母的关心较少,对孩子的学习没有起到及时的督促和指导,而且监护人的文化程度较低,农活比较繁重,对孩子的学习没有任何的辅导,在家学习基本上是无人监督指导,将孩子的学习一味地交给学校。学习成绩不理想就会得到家人和周围人的指责和谈论,加上有时候小丽需要帮助奶奶承担家务活,这往往会影响孩子的学习。
2、学校方面。小丽所在的学校是周围唯一的一所小学,周围几个村子的孩子都集中在此,可以算得上是留守学校,学校条件差。学校的老师超过一半都是学校的老教师,学历不是很高,对孩子们的教育比较落后,课堂教学方式不与时俱进,教学方法死板、单一,在一定程度上会降低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些老师对学生还是打骂教育,给学生的心理造成一定的影响。有些教师过分关注优秀学生,而忽略学习存在问题的学生,对于学习有障碍的学生,就将原因归结于脑子笨、懒惰,一味地批评,孩子遇到挫折时没有给予鼓励和帮助,在取得小的进步时没有及时的肯定和支持,这些往往会让孩子失去学习的积极性,对学习丧失信心,贬低自己,不自信。
3、自身方面。由于性格的原因导致小丽学习上被动,遇到学习问题时,单独解决问题的能力不足,又没有及时去寻求家人和老师的帮助,导致小丽在学习上出现问题,久而久之,小丽在学习上处于落后位置。另外,长时期处于留守状态,使得小丽对于自己的学习状态已经比较麻木,对学习没有了太多的兴趣。
三、案主的需求分析
通过与案主的接触和交流,笔者可以发现案主的一些需求:
1、渴望得到认可和关注。对于小丽来说,在内心深处也是特别想要得到他人的认可和表扬的,希望父母、老师、同学可以关注自己,了解自己,而不是一味地批评指责。知道父母和奶奶为了家辛苦,小丽也特别希望能让父母以自己为豪,用成绩来报答父母。
2、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能力和成绩。对于案主来说,“差生”、“学习不积极”已经是外界强加给她的标签,以及留守状态对案主的影响,这些很容易使得案主在学习上出现一些问题,若得不到及时的解决,将会对案主造成一定的心理困扰,对自己失去信心。所以鼓励案主努力学习,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有助于案主提高学习学习成绩,帮助案主提升自信心,避免心理困扰。
3、发掘优势资源,开发潜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潜能和优势,大部分像小丽这样的留守儿童也想要去提高自己的成绩,获得别人的表扬和关注,但是苦于没有好的学习方法,不知道自己有哪些优势和潜能可以利用。所以帮助他们挖掘自己的潜力和优势,让他们充分认识自己,了解自己。
四、个案工作的介入
针对农村留守儿童学习障碍这一社会问题,社会工作者试图运用社会工作方法来对留守儿童进行介入,进而解决留守儿童学习障碍问题,提高其学习成绩,帮助留守儿童发掘潜能。
针对案主的各方面需求,笔者主要从三个阶段来开展个案服务,即改善案主认知阶段、改善案主周围环境阶段、帮助案主解决学习问题,提高学习成绩,获得自信阶段。
第一,帮助案主改善认知行为。案主小丽对自己的学习状态已经麻木,认为自己就是“脑子笨”,对自己没有信心。笔者针对案主的这一情况,运用“鼓励”、“同理心”、“共情”等社会工作技巧,鼓励案主描述自己的学习生活,引导案主表达自己的内心想法,从中帮助案主挖掘自己的优势,学会认知自己,了解自己。
第二,协助案主改善案主所处的环境,扩大案主的社会支持力量。
首先,笔者通过与小丽的父母进行了电话沟通,表明小丽目前的学习状况和想要做出的改变,让父母意识到仅仅给予孩子物质上的满足是远远不够的,需要给小丽更多的关注和帮助,给予情感上的支持和鼓励,尽量多回来看看。其次,与小丽的任课老师和同班同学沟通,希望老师能够给予小丽更多的关注,比如,对于小丽喜欢画画,可以让她做做黑板报,让小丽可以认识到自己也是有能力的,增加小丽的自信心和热情。
最后,让小丽的父母和老师加强双方的联系,及时交换小丽的学习生活情况。
第三,帮助案主解决学习问题,提高学习成绩,获得自信阶段。案主在学习上总是处于被动,与同学之间的学习交流少,不及时做笔记。
首先,跟小丽沟通其在课堂上的表现,达成一致目标———在课堂上要认真听讲,做好笔记,每天考察小丽的学习状态;其次,根据小丽的学习状况,与小丽一起制定了近期的学习计划表,每天回家之后,都要对当天的学习内容进行复习与总结,不会的问题及时解决,主动学习。
通过个案介入,小丽的学习状态有了较大的改变,学习兴趣也有所提高,在学校考试中的成绩较之前提高不少,学习也没有那么被动,遇到学习上的困难和问题也及时向老师和同学请教。小丽与父母联系时,会主动向父母汇报学习情况。家人和学校老师、同学都表明小丽的转变很大,也开朗了很多。
五、研究与反思
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家庭和学校承担着重要的角色,对儿童的学习和成长起着重要的意义。但是,由于留守儿童的父母长期在外务工,未能及时关注孩子的学习和健康成长,另外,在学校里,学生众多,老师并不能及时关注每一位学生,使得本来因父母不在身边而极度缺乏安全感的留守儿童更加被孤立,遇到事情害怕向老师或家人反映,学习上不会的知识也不向老师或同学请教。长时间的内心压抑,会导致留守儿童在身心、学习方面出现问题,影响他们的成长,这就需要社会工作者对关注留守儿童,运用社会工作方法来促进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实现助人自助。同时,也需要家庭、学校、社区及全社会的共同关注和支持,关注和帮助留守儿童获得更多的社会资源和社会支持。
参考文献:
[1]王思斌.社会工作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
[2]张璟钰.留守儿童厌学分析与社会工作介入———以保山市P小学为例[D].云南大学,2008.
[3]牟汶柏.优势视角下小组工作对“学业不良”留守初中生的干预研究[D].兰州大学,2013.
[4]宋明佳.林区留守少年学习障碍问题及社会工作介入研究[D].长春工业大学,2015.
一、研究背景20世纪80、9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的进行,我国农村大量的劳动力涌入到了城市,极大了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发展。但是他们的子女却成为了一个特殊群体:留守儿童。据2000年五普资料显示,我国农村留守儿童近2000万人。有专家推算和保守估计,近年14岁...
一、前言。自1978年末实施改革开放以来,政治、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加剧了城乡之间的差距。一方面,使贫困家庭中的父母不得不离开自己的孩子,走出农村到城市务工;另一方面,中国长期的城乡二元制及劳资不配比的不公平待遇,使广大农民工没有办法及能力带...
2015年8月3日晚,一则令人痛心的消息揪动公众神经,贵州毕节市某村两名留守儿童在家中惨遭杀害。①这绝非个例,在今年的6月9日晚十一点半,同样在贵州毕节市,七星关区田坎乡4名留守儿童在家中疑似农药中毒,经抢救无效死亡。②毕节市发生的多起留守儿童事故...
随着我国城镇化建设的不断推进, 进城务工的农民逐渐增多, 伴随而来的是农村留守儿童数量越来越多, 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家庭教育落后, 学校缺乏关怀, 辍学现象严重等一系列问题使留守儿童学习状况不容乐观。...
目前,我国有超过六千万的留守儿童。留守儿童在成长过程中缺失健全的家庭教育,易因内、外部因素而产生心理问题。心理问题若长期得不到有效缓解,会严重阻碍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
目前,国家从加强农业,发展农村,放活农民入手,推进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为国民经济平稳快速发展提供了重要保证,对社会稳定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做到了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但是,农业基础脆弱,农村发展滞后,农民增收缓慢...
现代社会中留守儿童越来越多,由于父母的常年在外打工,很多孩子都缺少关爱,本篇文章提供7篇关爱留守儿童论文范文供大家参考,小编说一句:钱赚多赚少,多关心下孩子,多陪伴孩子,因为陪伴是永远不能弥补的。...
一、外出动因。第一代农村流动人口之所以选择外出务工,主要是因为务农太辛苦耕地太少,在家没事可做,外出务工经商纯粹是为了赚钱,以养家活口。新生代流动人口之所以选择外出务工经商,是因为他们中的大多数都没有务农经验,而且大多数都受到了较高的教育...
在农牧区的小学中,存在一个非常突出的群体,这就是留守儿童群体。根据国家的相关要求和规定能够得知,小学这个时期非常重要,在这个阶段,不仅孩子们的身体得到较大程度的成长和发展,其心理也会得到较大的发展。...
近年来,随着我国现代化、城镇化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规模向城市转移,很多人员进城务工后,将孩子留在家乡托付他人照料,以致形成了中国特有的一个弱势群体---农村留守儿童。农村留守儿童在成长过程中,大多缺乏教育、关爱和管理。随着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