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经济学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经济学论文 > 农业经济学论文 >

加强博乐市休闲农业的策略研究结论与参考文献

来源:学术堂 作者:陈老师
发布于:2016-12-07 共3924字
  本篇论文快速导航:

展开更多

  6 研究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我国休闲农业发展如火如荼,在繁荣农业农村经济,促进农民就业增收,拉动国内消费,推动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休闲农业日益成为拓展农业功能的重要举措。实践表明,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是符合经济发展规律、适应市场需求、蕴藏巨大潜力、有助于解决“三农”问题的朝阳产业,是一项利国利民、一举多效的新兴产业。博乐市作为以农业为主,又有着强劲经济发展势头的发展中新兴城市,休闲农业正面临全新的机遇和挑战,发展和问题同在。本文首先阐述研究了发展休闲农业的意义和目的。再次,对博乐市休闲农业的现状与制约因素进行了深入分析。再次,实证分析了休闲农业发展成功案例的经验做法。在此基础上借鉴并提出完善博乐市休闲农业发展的对策和创新性结论:对休闲农业进行“微营销”,打破宣传模式,实施“品牌化”战略;整合优势资源,开展“节庆游”“采摘游”等活动助增收;统一标准规范管理,打造精品旅游线;因地制宜开发,做到农民得实惠;整合涉农优惠资金;发展项目促就业;扩大投资渠道,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等。论文的研究旨在对现阶段休闲农业发展现状与对策进行研究,限于自身理论水平和实践经验的有限,论文的研究必定存在不足之处,论文分析的问题需在不同的社会背景下不断变化,提出的措施在实际运用中尚需不断修正和完善。
  
  6.2 展望
  
  根据世界经济的发展经验,休闲度假消费将会成为未来经济发展的一大亮点,市场潜力巨大。根据《全国休闲农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到 2015 年,休闲农业将成为横跨农村一二三产业的新兴产业。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休闲农业点数量稳步增长,年营业收入 500 万元以上的休闲农业点增长 20%,接待人次和经营收入年均增长 15%以上。由于本人的研究能力有限,使得本人的研究还存在很大的不足之处,论文仍可能存在一些不足,在此加以说明以便为后续研究的开展提供借鉴。(1)论文只提到了一个网络营销对策,但是在新媒体、网络时代迅速发展的今天,如何利用新媒体进行创意营销,增加休闲农业企业利润,是笔者以后研究和学习的重点。(2)农村景区化:乡村风貌成为旅游本底,用景观的概念建设农村,用旅游的理念经营农业,用人才的观念培育农民,将乡村装点成旅游度假腹地;乡村民居成为观光体验产品,乡村民居与本地资源及文化特色相结合,形成产业型、环保型、生态型、文化型、现代型发展思路。在新农村建设、城乡一体化、美丽乡村建设时,将休闲农业的发展规划融合进去,如何形成乡村景观化,简易设施艺术化值得进一步研究。(3)加强游客消费行为分析,针对不同社团、不同年龄层、以及不同教育程度游客需求,规划活动提供服务。根据资源特性,规划设计体验活动。重视创意品牌策划,打造市场吸引力,是笔者以后研究和学习的重点,将更有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郭铁民。中国经济的发展与改革。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2]原梅生。中国休闲农业发展研究。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8.
  
  [3] 2015 年《中央一号文件》。
  
  [4]关于博乐市 2012 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及 2013 年计划。
  
  [5]博州政府网。
  
  [6]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乡镇企业信息网。
  
  [7]段兆麟。休闲农场运用农业与农村资源营造特色。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 2007,(6): 14-17.
  
  [8]刘莹莹。我国休闲农业发展研究。太原:山西财经大学,2006:9-10.
  
  [9]宋书彬。论山西休闲农业产业化。太原:山西财经大学,2006:20.
  
  [10]陶雨芳。观光农业发展战略研究。宁夏:西北大学,2003:7-9.
  
  [11]陈志斌。太原市休闲农业布局与发展模式研究。太原:山西财经大学,2007,8-10.
  
  [12]余养仕。休闲农业资源基本特征和合理开发利用研究。安徽农学通报,2009,15,(24):1-2,16.
  
  [13]史亚军,黄映晖。从战略高度认识北京新农村建设与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问题。北京农学院学报,2006,(1):28-30.
  
  [14]詹玲。我国休闲农业发展研究。农业经济,2008, (10):15.
  
  [15]潘媛媛。 我国休闲产业的 SWOT 分析与对策--以休闲农业、休闲食品加工业与休闲旅游业为例。河北:燕山大学,2009:16.
  
  [16]吴方卫。都市农业发展报告(2008) -现代农业进程中的都市农业。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8.
  
  [17] 阮秀梅,左剑。鄱阳湖生态旅游示范区女性旅游市场开发策略。企业经济,2010,(5)。
  
  [18] 中国旅游年鉴,2010,中国旅游出版社。
  
  [19] 许云斐。论创新型社会下的农产品营销创新。甘肃农业,2009,(1):95-99.
  
  [20] 张海鹰, 陈阳。我国乡村旅游发展问题研究。理论观察,2011,(1):52-53.
  
  [21] 安金明。北京市乡村旅游发展模式研究。乡村旅游理论研究与案例实践。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101-107.
  
  [22]段兆麟。体验经济与休闲农业。台湾农业探索,2003,(3):25-27.
  
  [23]蔡飞。浅析乡村旅游中存在的问题与发展对策。农业考古,2010,(3):248-252.
  
  [24]曹汝涛。全面正确地理解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学习时报, 2006-03-13.
  
  [25]鲁 燕,于素秋。中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人口学刊, 2006, (01)。
  
  [26]殷京生。从社会学的视角分析城市发展与文明进步。湖北社会科学, 2003, (04)。
  
  [27]张红宇。农业多功能拓展的政策含义。中国经济时报, 2006-04-18.
  
  [28]李东。基于旅游生态足迹模型的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评价-以攀枝花市为例。国土与自然资源研,2011,02:62-63.
  
  [29]刘赟等。都市型现代农业走廊网络服务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安徽农业科学, 2011,09:5553-5558.
  
  [30]李延云等。观光休闲与农业产业规划园区建设探讨-以北京“梨树沟休闲农业园”为例。农业工程技术(农产品加工业),2011,03: 21-25.
  
  [31]刘雪梅,张云。生态文化融入观光农业的策略研究。宁夏社会科学,2011,02: 137-140.
  
  [32]张同功,赵雪霞。基于协调度模型的生态观光农业项目综合评价研究。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1: 66-70.
  
  [33]熊丙全等。我国观光农业存在的问题及其发展对策。四川农业科技,2011,03: 5-7.
  
  [34]程波。试论西江流域广西段的农业定位及农业产业化模式。创新,2011,02: 54-57.
  
  [35]胡爱娟。休闲农业结构布局及发展模式研究--以杭州市为例。生态经济,2011,01:104-107+112.
  
  [36]肖国增,曾峻峰,安运华。克拉玛依市乌尔禾区生态农业观光园总体规划探析。安徽农业科学,2011,01:363-365+368.
  
  [37]程立初,苏欣慰,刘艺青。漳州台资观光农业研究。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10,12: 53-54+13.
  
  [38]冯丽。海南省乡村旅游项目策划研究。安徽农业科学,2010,36: 20850-20851+20858.
  
  [39]张洲平,赵立新。承德发展休闲观光农业模式的思考。农业科技通讯,2010,12: 27-28.
  
  [40]赵妍。浅谈我国观光农业现状及未来发展方向。农业科技通讯,2010,12: 42-43.
  
  [41]Nancy G Mc Gehee,Kyungmi Kim, Motivation for Agri-Tourism Entrepreneurship. Journal of TravelResearch,2004,43(2):161-170.
  
  [42]Cecilia Hegarty, Lucyna Przezborska, Rural and Agri-tourism as A Tool for Reorganizing Rural Areasin Old and New Member States-A Comparison Study of Ireland and Poland.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Tourism Research,2005,7(2):63-77.
  
  [43]E T Davies. D C Gilbert. Planning and Marketing of Tourism:A Case Study of the Development ofFarm Tourism in Wales. Tourism Management,1992,13(1):5l-l3.
  
  [44]Ann MurPhy,Peter W. Wi11iams.Attracting Japanese tourists into the rural hinterland :implications forrural development and planning[J],Tourism Management,1999,(20):487-499.
  
  [45]Embacher, Franz,Narnhofer,Heide. Strategies to measure a quantum state. Elsevier Science,2004,(5):220-244.
  
  [46]Richard S. Rural tourism and the challenge of tourism diversification: the case of Cyprus. TourismManagement,2002,(6):233-244.
  
  [47]Timothy Forsyth, Tourism and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in Thailand. Annals of TourismResearch,1995,22(4):877-900.
  
  [48]Blaine,C.Communal lands,communal problems.In France,L.(ed.)。The Earthscan Reader in SustainableTurism.Earthscan publication Led,1997,770-772.
  
  [49] Briggs,S.Successful Turism Marketing:A practical Handbook.Kogan page Limited,1997.
  
  [50]Campbell,C.K.An approach to research in recreational geography.In B.C.Occasional PapersNO.7.Department of Geography,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Vancouver,1967,85-90.


  致 谢
  
  笔者承柴富成老师悉心指导,将最初的一个想法,一个思路,赋予文字,组织成型,用了将近半年的时间,最终形成正规的研究生毕业论文。不得不说,在这将近半年的时间中,柴富成老师虽然忙,但不忘给予我合理建议与指导。感谢柴老师对我工作以及对我研究能力的信任与支持,特别是能抽出其宝贵的时间仔细阅读我的论文初稿,并客观的提出修改意见。他的鼓励和指导一直支持着我直到完成论文。在论文指导过程中,柴老师态度严谨、学识渊博、思路灵活宽泛以及诲人不倦的师长风范都对我产生极大的影响,使我深受感动,而这些也将激励着我在以后的学习、工作上努力前进。在此,谨向柴富成老师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同时,我还要感谢在我在校学习期间,教授过我课程的其他默默奉献的老师们!是他们教授给我知识,是他们教会我做人的道理,而他们的谆谆教诲也将激励我在未来的日子里不断努力进取。感谢所有关心过我、帮助过我的同学和朋友,我所取得的每一点进步都离不开他们的支持和鼓励。
  
  最后,感谢我的父母,在我漫长的求学生涯中,一如既往的给我支持和鼓励,使我的学业得以顺利完成!
  
  由于本人水平有限,文中肯定有许多疏忽和不当之处,恳请各位专家和读者予以批评指正。
返回本篇论文导航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农业经济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