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管理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图书档案学论文 > 图书馆管理论文 >

西南民族大学图书馆古籍管理工作研究

来源:学术堂 作者:韩老师
发布于:2015-09-11 共3298字

  古籍作为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 是不可再生的文化遗产资源,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学术价值和社会价值[ 1-2]. 目前,国内古籍保护已取得了优异的成绩,编撰出版了《 中华古籍总目》,建成了如国家图书馆、首都图书馆、北京大学图书馆等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 然而,如何加强古籍的管理? 如何加快古籍的开发利用, 提高古籍的利用率? 已成为当今学者的研究热点。 笔者结合西南民族大学图书馆的工作实践,对古籍的管理工作进行梳理与研究,以与同行商讨。

  1 西南民族大学图书馆馆藏古籍概述

  西南民族大学是直属于国家民委的综合性民族高等学校,建校于 1950 年 7 月。 自建校以来,学校就十分重视图书馆的发展。 西南民族大学图书馆( 以下简称我馆)在经过 60 多年的发展历程及历代馆员的辛勤工作下, 已建成了一座以民族文献为特色,集文、史、哲、理、工、农、经、管、法等学科门类文献资源为一体的综合性大学图书馆。 我馆从 1983 年开始开展馆藏古籍的清查,采用“ 清单提书”和“ 实地提取”相结合的方式,至今已查明馆藏汉文古籍约为 2.6 万册,其中善本为 2 349 册,如《泾野先生别集》《性理大成》《清世宗御制庭训格言》《明刻广汉魏丛书》《汉书评林》《前汉书》《皇明名臣纪》《大金国志》《容斋随笔》《云南全省舆图》等珍贵古籍文献。民国版图书期刊 2 万余册,有《四库全书》《续修四库全书》《永乐大典》《儒藏》《敦煌遗书》《中国近代史料丛刊》《台湾文献丛刊》《中国方志集成》《中国西南文献丛书》等新中国成立后影印出版的各种大型古籍丛书、旧方志丛书和民国图书文献;以及《申报》《民国日报》等数十种影印出版的近代报刊。 另外还有大量民族类图书文献,含清代刻藏文版《 甘珠尔》、多种文字版本的《 大藏经》,清代以及民国和当代西南民族地区地方志,以及 20 世纪 50 年代民族调查资料等文献。 如此庞大的馆藏古籍, 决定了我馆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来提高古籍的管理和开发利用水平,以将馆藏古籍的文化价值、学术价值和社会价值全面体现出来。

  2 古籍的开发利用

  古籍年代久远,并且是一种不可再生的资源[ 3],混杂于馆藏中极易被损坏且不易被读者寻到, 而清查整理并归入古籍书库后,可方便古籍的保护和读者的查询。 为了有效提升古籍的利用率,我馆还通过以下途径对其进行开发利用,以充分挖掘古籍独有的价值。

  2.1 编制古籍目录

  我馆在古籍目录原有书名、分类目录的基础上,根据馆藏古籍清查整理的结果, 重新编制了新的古籍目录, 并先后参加了《 四川省高校图书馆古籍善本联合目录》《 四川省古籍联合目录》《 四川省地方志联合目录》 的编写和国家古籍普查平台数据库的建设。 同时还编制了书名、索引、典藏号、分类卡片等,并录入到馆藏数字化查询系统,以方便读者检索。

  2.2 支撑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

  在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方面, 馆藏古籍文献的开发利用支撑了文史类、民族学类学科的硕士点和博士点的建设。 如硕士点中的历史文献学、中国古典文献学、中国少数民族历史、考古与博物馆学、中国哲学史、宗教学等,博士点中的中国民族史、西南民族地区文化遗产、藏学、彝学、民族艺术等。 另外,因我馆馆藏大量民族地区旧方志, 学校已与中国地方志工作领导小组和四川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合作,以我校为全国“ 方志学”学科建设的试点单位,于 2015 年在历史学硕士点招收“ 中国方志学”研究方向的硕士研究生,并将申报“ 中国方志学”学科,联合申报博士点。

  2.3 大力开展科学研究

  近年来,我校设立了专项科研经费,支持我馆对馆藏古籍、旧方志的清查整理与研究。 利用馆藏旧方志资源,我们与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合作开展《 西康通志》 的编纂;利用国家外专局项目《 中日古籍文献保护的比较研究》,邀请日本国立民俗博物馆和九州历史资料馆的古籍专家村田中繁先生来馆访问交流。

  由赵心愚校长领衔,由我馆提供文献和承担主要研究任务的重大项目《 四川民族地区历史文献及地方民族文献研究》。 与此同时,我馆计划未来出版《 西南民族大学馆藏古籍目录》《 西南民族大学馆藏旧方志目录》《 西南民族大学馆藏善本提要》《 西南民族大学馆藏民族地区旧志提要》等古籍整理研究成果。

  3 加强古籍管理的建议

  鉴于古籍的特殊性,将其清查整理并归入古籍书库后,还需要有完善的措施来加强对古籍书库的管理, 以确保古籍的零损坏,提高古籍的利用率。

  3.1 强化管理及保障安全

  古籍应集中存藏于古籍书库,并按古籍分类、题名、责任者、版本类别、典藏号、古籍语种、外观形态、出版时期等信息编撰在册保存,并按馆藏数字化检索系统的元数据规范,将古籍馆藏信息登入,以便读者快速检索。 同时指派专人负责管理,安装防火防盗系统,以全面保障古籍文献及古籍书库的安全。

  3.2 健全古籍流通管理制度

  由于古籍具有不可再生性,并且因其特殊性( 如温湿度、空气净化、光照和防紫外线等要求)[ 4],因 此应实行善本一律不提供对外查阅, 而采用内容相同的影印本、 复印件和电子版本代替。 同时,实行读者一律不允许进入古籍书库,而由古籍库工作人员代查的制度,并且禁止对古籍原件进行复印。 这既能有效保护古籍,又能防止古籍因流通而再次被损坏。

  3.3 运用各种手段提升古籍利用率

  ( 1) 加快古籍数字化建设。 古籍数字化是古籍再生性保护的有效措施[ 5]. 通过将古籍原件数字化,既能减少对古籍原件的查阅次数, 又能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提升读者对古籍的检索效率,快速获取与古籍原件内容相同的古籍数字化版本,从而实现读者不进入图书馆也能快速获取到所需古籍文献。 如国家图书馆建立的《 中文拓片资源库》《 国际敦煌项目( IDP)数据库》《 西夏论着资源库》 等[ 6];北京大学图书馆建设的“ 秘 籍琳琅---北 京大学数字图书馆古文献资源库”[ 7].

  ( 2) 强化馆际合作 ,实现馆藏古籍互补 ,共建古籍资源共享平台,从而最大限度地为广大读者提供古籍查阅服务,有效提升古籍的利用率和价值。 如北京大学图书馆牵头建设的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 CALIS) 的特色库项目之一:“ 学苑汲古---高校古文献资源库”等。

  ( 3) 加 强宣传推广 ,促进读者对古籍价值的认知度 ,从而提高古籍的有效利用率。 如在图书馆主页通告中发布关于“ 馆藏古籍要目”等相关信息,开展古籍相关知识讲座或竞赛,等等。

  ( 4) 细化标注。 古汉语与现代汉语存在的较大差异( 如词义、语法或通假字、讹错字等) 易让人费解,因此应细化对古籍的标注工作。 这既有利于非古汉语研究者从古籍文献中获得所需知识信息,又能提升高校图书馆的服务水平。

  ( 5) 深化与文科学院的合作。 文科学院拥有强大的与古籍或历史研究有关的专家学者, 他们在一定程度上能弥补高校图书馆在这方面的不足, 并为古籍管理与利用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咨询。 同时,这些学院,特别是与考古有关的学院,能运用所拥有的一些检测仪器对古籍做深入的考察与研究。 因此,应利用文科学院的优势来弥补高校图书馆古籍管理的不足和科学研究工作。

  3.4 开展古籍修复

  古籍修复工作是古籍保护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是一项专深而又不可或缺的特殊技艺, 在延长古籍寿命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高校图书馆应根据自身古籍管理工作的情况,采取馆内专人专职负责古籍修复或与其他专门从事古籍修复工作的机构合作,以实现对馆内受损古籍的修复。

  3.5 加大古籍采购力度

  为增加古籍的馆藏量和科学研究的需要, 高校图书馆应通过各种渠道( 如采购、捐赠等)获取古籍原件。 同时,为降低对古籍原件的损坏,高校图书馆还应加大对古籍数据库、古籍影印本等的购买力度。

  参考文献
  
  [ 1] 李明杰。构建中华古籍层级保护体系的设想:从古籍价值属性创新古籍保护思路[ J].图书馆杂志,2009( 3):14-19.
  [ 2] 王志双。厦门大学图书馆古籍保护利用的实践与探索[ J] .河北科技图苑,2013( 2):50-52.
  [ 3] 管锡华。略谈网路古籍的版本校勘问题[ J]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3( 5):82-85.
  [ 4]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WH/T 24-2006 图书馆古籍特藏书库基本要求[ S].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6:5.
  [ 5] 刘伟红。 中文古籍数字化的现状与意义 [ J] . 图书与情报,2009( 4) :134-137.
  [ 6] 古 籍资源库 [ EB/OL] (。 2013-09-01) [ 7] 古 籍 [ EB/OL] (。 2013-09-01) .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图书馆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