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大学图书馆德育功能效果提升探究
【引言】高校图书馆德育工作优化研究引言
【第一章】图书馆德育功能的一般理论概述
【2.1】高校图书馆德育功能发挥的现状调查
【2.2】高校图书馆实施德育教育面临的问题
【第三章】提升高校图书馆德育功能实效性的对策
【结语/参考文献】高校图书馆德育教育成效研究结论与参考文献
引 言
(一)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1. 问题的提出
“德、智、体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的人才标准,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大学生是我国未来社会建设的主要力量,是社会公民的核心组成部分,他们的德育状况如何,将直接关系到我国未来社会建设进程,关系到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成败。一直以来,党中央和教育部都极为关注大学生德育工作,将德育工作放在大学教育的首位,把大学生德育工作视为重中之重,以党的指导思想为重要信仰,以十八大精神为指南,坚决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政策和细则,始终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展教育工作,坚定自己的理想和信念,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的教育,注重思想道德建设,做到一切工作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今后的就业,坚持人本思想和理念,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把思想政治教育这项工作的效率逐步提高,特别是时效性和针对性,做到不流于形式和避免表面文章,努力把当代大学生培养成全面发展的社会所需要的复合型人才,成为社会主义建设的后备力量。[1]
不过,在当代大学生中,德育现状依然不容乐观,还存在不少问题,如缺乏吃苦耐劳和勤俭节约精神、诚信缺失现象、责任与担当意识不强、个人主义盛行、集体主义观念淡薄、价值取向存在偏差、基础道德素质不高、法纪观念淡漠等。这些问题,既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型期有关,也与大学德育工作开展不利有关,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才能得以很好的解决。
大学不像高中一样可以采用固定班级、固定教室的模式进行德育工作,尤其在高校扩招后,很多高校已经不再设固定教室,以班级为单元开展德育工作的能力被弱化。高校图书馆是高校教学与科研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辅助教育的重要机构,其教育职能的发挥对高校教育的效能极为重要。但长期以来,高校图书馆的职能一直以学术性服务为主,关于德育方面的资源和构建是欠缺的,在德育功能的发挥上有所不足,一些高校图书馆甚至基本上没有发挥德育功能。因此,深入开展对高校图书馆德育工作及其实效性的研究十分必要。
2. 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一直以来,高校图书馆主要围绕学术功能开展工作,相关研究也主要集中于学术功能运用方面,而在德育功能方面的研究则有待于拓展和深化。本文研究高校图书馆的德育功能,分析高校图书馆在大学生德育工作方面的优势,研究高校图书馆在大学德育功能运用方面的不足,并就高校图书馆德育功能的发挥策略进行探讨,既有助于丰富高校德育理论,也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研究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2)现实意义研究高校图书馆德育功能,一方面通过实践调查,能更好的把握我国高校图书馆德育工作开展现状,理清我国高校图书馆德育功能发挥上的不足,另一方面针对我国高校图书馆德育功能发挥不足的原因,结合我国高校图书馆的特点,寻找一些有效的策略来进一步提升高校图书馆德育功能发挥的实效性,能更好的提升高校图书馆在大学生德育工作中的作用,发挥高校图书馆的德育优势,拓展大学生德育的领域,充分发挥高校图书馆的德育功能,具有极高实践应用价值。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1. 国内研究现状
早在公元前三千年,巴比伦的神庙中就收藏有刻在胶泥板上的各类记载,用以收藏和传播文献资料,可以说是“图书馆”的原型。根据考研发掘成果,已知世界最早的图书馆则是美索不达米亚的亚述巴尼拔图书馆,保存了大量珍贵历史文献资料。而“图书馆”一词的出现,则最早在 1877 日本文献中,我国则是在 1894 年出现了“图书馆”一词,作为一个外来语从日本传入中国。[2]
在人类数千年的发展历程中,图书馆一直起着极大的作用,对人类文化的保存与传承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在商朝时期,我国就出现了藏书阁这一古代意义上的图书馆。当时的图书馆主要承担文献资料的收集、保存和传承,并具备一定的教育职能。[3]
1898 年,北京京师大学图书馆开馆、1899 年武昌文化书林图书馆开馆,则代表着我国近代高校图书馆的产生,近代图书馆实行开放管理制度,更大的发挥了图书馆的教育职能。[4]
新中国建立以后,高校图书馆建设不断发展与完善,重点承担配合学校教育的职能,围绕学校教育的需要进行知识管理,辅助学校教育工作,其知识传递体系不断完善,学术信息资源也越来越为丰富,教育职能得以充分发挥。[5]
关于高校图书馆德育功能的研究,我国起步较晚,大致始于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期,以当年的国务委员彭佩云在全国高等学校图书馆工作会议上做出的报告《适应时代要求,明确发展方向,加强高校图书馆的教育职能和情报职能》为标志,在彭佩云的报告以后,我国兴起了高校图书馆教育职能方面的研究,并迅速成为热点。上世纪九十年代以后,关于图书馆教育职能的研究越来越多,积累了丰富的理论研究和实践论证成果,为后来的图书馆德育功能的研究奠定了基础。如于鸣镝于 1992 年发表的《教育职能是图书馆的核心职能》一文中,指出“教育职能是图书馆的核心职能”.[6]
1993年,何善祥发表的《图书馆教育职能论》一文中,将图书馆的教育职能具体概括为三个方面,指出图书馆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其文化氛围能使学生受到良好的人文熏陶。[7]
1997 年张姝萍发表的《试论高校图书馆的德育基地作用》一文中,指出高校图书馆在大学生德育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并提出了一些加强图书馆德育功能建设的意见。[8]
在新世纪初出台的《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中,里面明确指出“高等院校的图书馆要认真履行相应的教育义务和发挥提供社会信息服务的作用,以国家的教育方针为导向,把大学生培养成全面发展的复合型人才,保证通过教育科学文化事业的发展,实现社会主义两个文明的双丰收。”[9]
在《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的修订版中,又重申了高校图书馆的德育作用,于是,国内研究图书馆德育作用的热潮拉开了大幕,并涌现出一股热潮。如陈秀君在《浅谈高校图书馆隐性教育中的重要作用》一文中,针对高校校园文化的特点,引入了高校图书馆隐性教育这一概念,指出高校图书馆具有认知导向、陶冶人格、道德潜化、审美创造的功能,高校图书馆应当充分发挥其在大学生隐性教育中的作用。[10]
庄珍珠在《大学生思想道德现状与高校图书馆服务育人工作》一文中,分析了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现状,提出大学图书馆应当以书育人、服务育人,有针对性的对大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11]
霍媛桃在《创新高校图书馆德育工作的思路》一文中指出,高校图书馆是大学教育的一个服务性机构,除了具备大学生的智育教育职能外,还应当担负起大学生的德育教育职能,大学图书馆的环境对大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其本身所拥有的资源有利于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防止其价值观受到西方腐朽思想和意识形态的影响,有利于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和素质的提高,这是其他传统的教育方式所无法企及的。[12]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在互联网时代大学图书馆德育功能的研究也成为一个新的领域,相关研究成果在近年不断涌现。如吴丽坤的《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对大学生德育创新研究》一文中,指出在互联网时代,大学生大量时间用于互联网,网络环境给高校德育工作带来了巨大的挑战,高校图书馆应当充分发挥在大学生德育工作上的优势,重视网络道德建设,合理利用丰富的馆藏资源和现代化设备,提升高校图书馆在大学生德育工作中的作用。[13]
胡腾蛟、刘海萍在《网络时代高校图书馆德育工作新探讨》一文中指出,在网络语境下大学生的思想动态与道德取向都出现了新的变化,高校图书馆应当在新形式下选择新的路径,构建起图书馆德育工作长效机制,充分运用图书馆的道德资源,进行活动空间和功能方面的拓展,构筑一个合理的道德空间来提升大学生的道德修养。[14]
近代中国,尤其是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时期,图书馆是群众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也是先进思想传播的基础之一,为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胜利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在解放以后,图书馆是各类书刊资料流通和宣传的重要场所,不仅传递了丰富的知识信息,同时还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渠道,既提高了群众的科学文化素质,又使群众受到了思想政治教育,提高了群众的思想政治觉悟。国内学界也有不少学者对图书馆的价值进行了研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如毕红秋指出图书馆的核心价值是信息自由,蒋永福的观点中认为图书馆的核心价值是维护知识自由。
近年来,图书馆核心价值观已经成为图书馆学基础理论集结研究的一个热点课题,不过目前我国图书馆还没形成统一的价值观,多数参照国外的图书馆核心价值观制定。
在近年的研究中,有不少学者提出图书馆最终需要通过优质服务来体现读者权利,认为服务是图书馆的核心价值观,如张维远和戴维程的研究即具有较高的代表性,指出服务即是图书馆的本质属性,又是图书馆核心价值的体现,在其研究中提出图书馆要立足于服务,在内容、理念、方式方法上进行创新,让读者满意,充分体现出人文关怀意识。
总体来看,我国关于高校图书馆德育工作方面的研究成果较多,对图书馆的德育功能方面的认识也在逐渐深入,但受传统教育理念以及图书馆管理固有模式的影响,高校图书馆德育功能的实效性并未充分发挥。目前,我国高校图书馆依然以收藏文献资料,为大学生提供阅读服务为主,而在大学生德育教育方面的作用还并不明显,尤其很多高校图书馆并未建立起德育机制,没有相应的德育体系来支撑图书馆德育功能的发挥。分析其原因,主要与图书馆的传统功能定位有关系。图书馆自出现以来,其功能定位主要是收集、整理、储藏文献资料,并为一定范围内的读者提供文献信息阅览服务,是为读者提供智力资源的支撑。在这种功能定位下,对图书馆的德育功能价值关注度并不高,导致高校图书馆德育功能研究方面也有所不足。
2. 国外研究现状
虽然在国外高校并没有“德育”这个统一的名称,但是国外高校都极为重视大学生德育工作,包括如公民教育、法制教育、价值观教育、传统文化教育、宗教教育等。在国外大学生德育教育工作中,极为重视环境在德育中的作用,其中图书馆是重要的自然环境因素,关于高校图书馆在大学生德育中的作用与策略方面也积累了不少研究成果,值得我国高校图书馆有效开展德育工作进行参考。
在 Domier.S 的《日本战时图书馆:从阅读指导到思想控制》一文中指出,在战时日本面临重创,图书馆需要承担指导公众阅读,对公众进行心灵辅导等职能,不过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日本公共图书馆并没能适应这一角色的转变。在日本图书馆委员会的观念中,图书馆的职责是为读者提供自由阅读,而不是强行推荐某些书籍,图书馆从社会使命上来说担负着支持终身教育的功能,应当保持阅读本身的特性而不应该被异化,应当为公众提供纯粹的阅读和快乐。不过 Horiuchi Koson 等学者则认为,图书馆为公众提供阅读服务,全民阅读有利于增强国家的软实力,在特殊时期图书馆应当有目的、有针对性的组织阅读活动,为公众提供心灵滋养。1941 年 Horiuchi Koson 推行了全民阅读运动,图书馆有针对性的通过全面阅读运动来使日本民众的心灵创伤逐步得到恢复,被后来的日本教育界认为是日本教育部在战后的最大成就。
Campello.B 指出,当前整个社会都已经步入了信息化时代,图书馆传统的教育功能正在逐步发生转变,除了具备参考咨询功能外,还担负着用户教育的功能,图书馆不应当只是一个信息检索场所,还应当是一个教育者。而在传统的图书馆管理理念中,主要认可图书馆的信息功能,忽视了图书馆的教育功能。当数字资源大量增加,用户数量越来越庞大的情况下,应当积极拓展图书馆的教育功能,拓展图书馆的服务覆盖面,延伸图书馆服务的广度和深度。
在业务工作来看,图书馆的业务包括文献的收集、整理、典藏和服务四个部分,所提供的服务包括读者研究、读者管理、文献流通、推广服务等。对于图书馆的价值,学界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阐述。如美国着名图书馆学家鲁宾的观点认为:“图书馆的价值包括服务、阅读、尊重事实与追求真理、宽容、公共物品、正义和美学价值。”同时,鲁宾认为图书馆的最基本价值是“服务”.[15]
芬克斯则将图书馆的基本价值进行了分类,分为服务价值、工作价值、哲学价值以及民主价值四个方面。在美国图书馆协会对图书馆价值的研究中,获得了较多具有代表性的成果,将图书馆的核心价值分为可获取性、协作、多样性、教育、知识自由、保存、隐私权、专业能力、公共利益、服务十个方面。
不过在图书馆德育功能方面的研究,国外虽然有不少研究成果,但目前还没形成专门的体系,缺少权威论着。在国外高校图书馆管理中,目前还主要发挥其知识传递的功能,尤其是欧美国家高校图书馆,更着重于发挥图书馆的知识传递能力。不过日本高校图书馆在德育方面的应用,有不少成果值得借鉴。
总体来说,当前国内外在高校图书馆德育功能方面的研究还不足,存在很多空白之处。本文针对我国高校图书馆德育功能实效性发挥的现状和提升对策进行研究,对高校图书馆德育功能的研究有着一定的充实作用。
(三) 研究思路与方法
本文研究我国高校图书馆德育功能的实效性,拟从社会调查入手,通过问卷调查、社会访谈等方法,采集我国高校图书馆德育工作方面的相关信息,了解我国高校图书馆德育现状,在此基础上借助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运用图书馆管理理论和马克思主义德育理论等,探讨提升我国高校图书馆德育功能的策略,提出一些可行的对策。主要研究方法有文献分析法、社会调查法、比较研究法等。
1. 文献分析法。通过搜集整理国内关于图书馆教育职能和德育策略方面的文献,包括纸质文献和电子文献,为本文研究提供具有借鉴意义的资料和信息,建立一套基本的研究方法体系和理论支撑基础。
2. 社会调查法。建立调查问卷,以大学生和教育工作者为对象,通过现场发放调查和网络调查的方法,调查我国高校图书馆德育现状,建立本文研究的基础数据。通过社会访谈,以大学生、社会公众、教育工作者为对象,了解他们对高校图书馆德育功能方面的认知和观念,并探讨关于高校图书馆德育功能发挥的对策,为本文研究提供更多的信息。
3. 比较研究法。通过传统班级德育模式与高校图书馆德育功能开展方面的比较,分析高校图书馆在德育方面的优势,寻找高校图书馆德育功能运用的突破口,为建立高校图书馆德育策略提供依据。
(四) 重点难点与创新点
1. 研究的重点难点
本文研究重点难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1)了解高校图书馆的德育功能的特点,明晰高校图书馆在大学生德育方面的优势。
(2)了解我国高校图书馆德育功能发挥的现状,把握我国高校图书馆开展德育工作方面的不足之处。
(3)根据我国高校图书馆德育功能发挥方面的不足,立足于高校图书馆开展德育工作的优势,有针对性的寻找发挥高校图书馆德育功能的策略。
2. 研究的创新点
本文研究的创新点有以下几个方面:
(1)针对高校图书馆的特点和我国高校德育工作开展现状,深入分析了高校图书馆在大学生德育教育中的优势。
(2)运用图书馆管理学、马克思主义德育理论等相关理论和方法,结合当前我国高校教育特点,提出了一些有针对性的策略,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升高校图书馆德育功能的实效性。
1理论介绍新公共服务理论的主要思想在于公共服务是为公共创造便利,对公众权利进行保障。新公共服务理论继承了新公共管理理论的可行性成果,在此基础上延伸了公共服务的范围,增加了关注公众的公民权、民主价值观以及更适应现阶段公民社会发展和公共管理实...
一、大流通服务模式带来的问题大流通服务模式是一种集收藏、借阅、咨询一体的服务模式,即借、阅、藏的合一。在馆藏文献充分开架的前提下,实现各种载体资源和服务区域的合并。辽宁工业大学图书馆新馆(以下简称我馆)从2011年8月正式使用开始,便按照大流通...
二、高校图书馆德育功能发挥的现状分析(一)高校图书馆德育功能发挥的现状调查为了更好的把握目前我国高校图书馆德育功能发挥的现状,本文研究中对我国高校图书馆德育的现状进行了调查,调查采用问卷调查与社会访谈的方法,调查途径包括现场问卷调查、...
3高校图书馆微博影响力分析数字时代背景下,网民人数增多,更多的人群依赖于网络带来的便利,传统的图书馆服务模式已经不能满足读者的需求。加上高校图书馆的实际利用率不高,借助新型平台改变图书馆的服务迫在眉睫。微博的发展给高校图书馆的服务改革带来...
高校图书馆电子阅览室是时代和科技发展的产物,它快捷、方便,涵盖的信息丰富,是教学和学生学习收集资料的重要平台.高校要做好电子阅览室的管理工作,使其作用得到充分发挥.一、高校图书馆电子阅览室的作用电子阅览室是高校图书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依靠对计算...
图书业务外包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图书馆员的工作量,缓解了因为逐年递增的购书经费带来的工作压力,但图书馆员必须改变图书业务外包完全依赖书商的思想。...
随着信息化、网络化时代的到来,用户已不再满足传统的半手工、半自动化的文献信息资源获取方式,而是朝着多元化、数字化以及网络化的需求方向发展。因此,高校图书馆不能停留在原有的传统服务方式上,而是应该以全新的服务理念、服务方式以及服务内容,满足...
信息时代,数字化图书馆逐渐取代了传统图书馆,其利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收集、加工和存储有关的理论知识文献,建立了海量、可以跨越数据库检索的数字化信息资源库。通过一系列的快捷操作,诸如自由化的存储、数字化的操作和资源的共享,实现新形势下的党...
一、引言地方文化是某一地区特有的,且具有一定影响力和价值的文化,反映当地人们生产生活习惯和精神面貌,具有地域性、特色性等特点.各地方高校图书馆通常具有较为丰富的资料,为广大师生学习和科研工作提供便利,随着经费投入的增加,高校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
期刊作为一种连续出版物,具有内容新颖、出版快捷、信息量大、时效性强、传播速度快、参考价值高的特点,是广大读者了解各学科最新发展动态和水平的重要信息工具。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电子期刊逐步成为期刊资源的主流,各高校也不断加大电子期刊的采购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