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意义的角度探析冯友兰的人生境界(4)
来源:学术堂 作者:朱老师
发布于:2016-10-12 共10897字
四、工夫与意义的澄明
工夫是指提高境界的修养方法。而境界的提高在于意义的丰富。可是意义的丰富却不是自动生成的,而需要人的努力,即提高人的意义赋予能力,以不断破除现实的限制,拓展自己的意义空间。
人的努力需要动力。动力问题是令传统儒家十分困扰的难题。人为什么要做出努力以获得道德上的进步呢? 例如“成圣成贤”,或进入冯友兰的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在现实生活中,道德进步是很艰难的,不会轻松易得,因为一方面人的生物本性不可消除,另一方面现实社会中人也会遇到无数的限制阻碍着人的道德修养。儒家不像宗教那样可以用某种外在的规范来约束人的行为,如上帝或来世(或天堂地狱) 的奖惩,也不像俗世的法家那样可以用严明的政策法律来控制人的行动,还不能单单依靠纯粹理性的道德律令,更不能返归“趋吉避凶”的生物本性强调自身的功利或实用价值。儒家只能诉诸人内在灵明的反省,以使自己区别于动物,成就自己人之为人的本质。这样的动力很明显是较弱的,并不对人的道德进步产生强制性要求。然而正是这种精致的动力行为结构却成了儒家思想的本质性特征,即紧扣现实生活之上的道德修养。这一点是珍贵的,却并不容易坚持。
早期宋儒如周敦颐和张载 (1020-1077)从《周易》中为孟子(公元前 372-前289)的先天性善论找到了形而上的根据,后来的程朱认为这一根据就是万物之“理”,冯友兰也把“大化流行,万象森然”中的“理世界”视为“觉解”的真实对象,从中获得了心性修养的源泉和法门。“理”有一定的硬性,看起来能够起到促进人心向上的动力。可是,也正是这样的“硬性”,存在着对意义发散的限制,有使意义空间拘执的可能,且不能全方位地提高人的意义赋予能力,就像我们上面所讨论的那样。意义的出现是一个经验上的事实,而未必是先天的结果。如果要为意义世界的生成和意义空间的丰富寻求任何可靠根据的话,恐怕就只能在现实的经验生活之中寻找,而不能另作他求。事实上,人的永恒持续的经验历程就表明了意义的无限性和开放性,同时也蕴含着意义空间无限拓展和丰富的现实可能性。不过这种可能性要在人的经验生活中获得现实的话,则还有一段漫长而艰难的路要走。
意义的无限性本身意味着其拓展和丰富的方式也是无限的,具有无限的超越性,不能拘泥于单单“觉解”之一途,尽管这确实也是十分重要的获得意义的一种方式。冯友兰很清楚,以“形而上学正的方法”通过名言概念而得到对普遍性的“理”的认识,有助于事物意义的呈现,再借助佛家和道家的“形而上学负的方法”对名言概念的否定方式(“遮诠”)也可以更好地使意义世界得到澄明。对名言概念或事物之“理”的“执”和“破执”都能扩大意义空间的内涵,不过,过于“执”或过于“破执”,就有可能适得其反,抑制了意义空间的扩展。这其中的微妙分寸不容易拿捏得准确。
意义的超越性还表现在与“他人”或“他心”的“感通”上。“他人”或“他心”由于没有经验上的直观内容而往往容易成为令人狐疑的对象,以致于很可能在现实生活中构成一种对“自我”的压迫或限制,如萨特(Jean - Paul Sartre,1905-1980)所言[14](页282 - 294)。只有与“他人”或“他心”的相感相通才能克服此一障碍,而使意义空间流畅自如。尤其是对“他人”或“他心”的承认、肯定和赞扬,是使意义得到实质性超越的关键方式,而这是一般的哲学理论经常忽略之处。对“他人”或“他心”的道德行为或恰当的行为意向进行正面的价值评价,即承认、肯定和赞扬,能够与“他人”或“他心”发生“同感共鸣”,从而相互获得对方的助力,使各自的意义赋予能力都得到超越性提高,进而使各自的意义空间都能达到超越性的扩展和丰富。[15](页360 -361)可见,“他人”或“他心”并不会对人的意义赋予能力和意义世界形成实质性障碍,反而使得意义获得超越性发展,是意义空间的不断澄明不可缺乏的重要方式。
人的意义赋予活动和意义空间是在现实的社会生活中出现并形成的,是在历史传统、社会环境和教化培养中不断完善的。因此意义赋予能力的提高和意义空间的动态发展都与一个人所身处的社会生活有着内在的关联,不能孤立地看待。这也是冯友兰的人生境界说仅仅依赖“觉解”事物之“理”来提高人生境界所无法涵盖的。工夫不只是个人的心性修养问题,而是现实社会生活的全幅展示。境界的提高也不只是认识到某些“理”,而是在现实生活中整个意义世界的扩展和丰富。
相关内容推荐
-
《论语》中的五种人生境界
孔子是我国古代着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儒家学说的开创者,他的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司马迁称赞孔子曰:《诗》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余读孔氏书,想见其为人。适鲁,观仲尼庙堂车服礼器,诸生以时习礼其家,余祗回留之...
-
亚里士多德与庄子的人生境界对比
古往今来,探寻人生境界一直是先哲们聚焦的重要论题,并从不同的侧面对此作出了各具特色的阐释。但总体上,这些探索都旨在描述一种基于主体内在之本性而达成的修炼境域。然而,作为一种修炼的成果,人生的境界具有不同的层次与向度,并以最高的、至上的境界...
-
老子《道德经》中人生态度
一、道法自然和婴儿境界《道德经》的逻辑架构,是以道家的人性论为基石。道家的人性论,既不讲性善,亦不讲性恶,而是超善恶的自然人性论。所谓自然人性,是指人与生俱来的自然本真之性。道家认为恬淡素朴虚静寂漠自然无为等皆是人性的基本内涵。老子指出:...
-
“有无之境”与人生境界说的比较
冯友兰先生的人生境界学说集中体现在《新原人》中,他以觉解区分了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以及天地境界。下面由学术堂为大家整理出一篇题目为有无之境与人生境界说的比较的哲学与人生论文,供大家参考。原标题:有无之境对人生境界说的批判及发展摘...
-
王龙溪的人生境界学说研究
反讽是一种古老的文化现象。一般地,我们往往从修辞学的角度去研究反讽。事实上,反讽也是哲学的一个重要概念。《斯坦福哲学百科全书》以及国内可见的《西方哲学英汉对照辞典》(尼古拉斯布宁、余纪元编)、《外国哲学大辞典》(冯契编)、《伦理学大辞典》...
-
冯友兰的四种人生境界理论探析
冯友兰一生最大的贡献并不在于其与胡适一起建立起现代意义上的中国哲学学科,而在于其建构了新理学思想体系。在冯友兰新理学着作中,最重要的也并不是《新理学》,而是《新原人》。相比于《新理学》,《新原人》是纯熟的、系统的,有其内在逻辑的,最能反映...
-
冯友兰《中国哲学小史》导言
它注目于各思想家的形上学、人生哲学、方法论, 并特别注重向国人介绍西方哲学知识, 可视为冯友兰哲学史思想的袖珍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