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学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经济学论文 > 区域经济学论文 >

区域经济差异的理论基础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6-09-10 共2982字
  本篇论文快速导航:

展开更多

  第二章 区域经济差异的理论基础

  区域差异是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一种正常现象,对于其在区域内起到的作用是正面的还是反面的这一问题一直是学术界争论的焦点。区域经济差异会对区域经济的发展起到积极地促进作用,但是同时也会制约经济的协调发展。随着世界范围内农业和工业的发展,区位论开始产生和发展。区域经济学就在区位论的研究基础上产生了。20世纪60年代,西方国家地区之间经济发展不均衡的现象更为严重,城市人口迅速增加,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日益突出,西方经济进入了持续的不良状态。在这个时期,研究区域经济学的学者们不得不拓宽研究视野,找出新的研究思路,跳出过去区位论针对单一目标研究的思维,把众多研究对象放在一起考察,分析重点也开始转向宏观领域。后来区域经济研究形成了不同的理论派别,这源于不同学者在区域内资源配置重点和布局方面思想的不同,以及选择资源配置方法的不同,其中平衡与不平衡发展理论是最基本的理论。

  平衡理论是以哈罗德-多马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为理论基础发展起来的。平衡发展理论的中心思想是提倡均衡部署在不同产业和不同地区之间的生产力以实现产业和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强调产业间的互补和区域间的联系。然而,发展中国家没有丰富的资金在同一时间推动所有产业发展。不平衡发展理论则与之相反,突出了重点产业和重点区域,提倡把有限的资金用于关键的产业和地区,这样有利于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遵循了经济非均衡发展的规律。对于当下的中国,不平衡发展从一定意义上来说,恰是中国实现持续高速增长的重要资源和特有的发展禀赋,甚至可以称之为一种秘密武器。因此本章主要介绍区域经济不平衡发展理论。

  一 概念界定。

  (一)区域经济。

  区域经济是一种综合性的经济发展地理概念,是在一定区域内经济发展的内部因素与外部条件相互作用而产生的生产综合体,是在某些经济地理范围内的经济活动和经济关系的总称。

  (二)区域经济差异。

  对于区域经济差异的理解的不同,在众多研究成果中出现了很多概念,这之中主要有三种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各区域之间经济增长总量上的差异就是区域经济差异。比如区域之间在GDP、GNP、国民收入等数据上的不同。第二种观点认为区域之间的经济增长总量及增长率方面的差异总和是区域经济差异。这不仅从静态某一时间的经济差异状态来研究,还兼顾了动态变化过程。最后一种观点则把各区域之间在经济增长总量、增长速度、相关人均经济指标、经济结构等所存在的差异都归入区域经济差异中,想要全面反映出区域之间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所存在的各方面的不同。从以上三个观点可以总结出,区域经济差异是指在一定时间各区域之间经济发展总体水平非均衡化的现象。

  二 区域非平衡增长理论。

  (一)赫希曼不平衡理论。

  德国经济学家阿尔伯特·赫希曼提出了不平衡发展理论,他认为经济增长的过程是不平衡的,需要由主导产业引向关联产业。这一理论重点在于经济部门或产业发展不是平衡的和相关效应的影响与资源优化配置效果的大小。他认为发展中国家应该充分利用有限的资源和资本,优先发展少数经济效益高的主导产业。关联效应最大的产业才有价值被优先投资和发展,这些产业也应是该产业产品的需求价格弹性和收入弹性最大的产业。不管是前向相关产业(通常是最终产品生产部门)还是后向相关产业(通常是农产品、初级产品生产部门),每个产业的关联效应都会随着该产业的扩张和优先增长逐步发挥作用,吸引对其他相关产业的投资,无论是前向相关产业还是后向相关产业都会受到影响得到发展,从而实现整体经济的增长。

  (二)累积循环理论。

  累积循环理论认为,经济发展的过程首先是从具备一些共同特征的地区开始,这些地区大都具有很好的先天地理、资源等优势或后天的政府政策倾斜等条件而比其他区域优先发展,在累积因果过程中,又不断积累新的有利因素继续超越其他区域发展。在经济周期中,这种循环累积过程有两种相反的影响,即回波影响和扩散影响。回波影响指受收入差异影响的劳动力、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由发展迟缓地区流向了发达地区,这会导致地区间差异的进一步增大。而扩散影响指资金和劳动力从发达地区向发展迟缓地区流动,促进发展缓慢地区的经济发展。这两种影响的孰强孰弱直接决定了区域经济的能否协调发展。

  在缪尔达尔之后,卡尔多也研究了循环累积因果理论并予以发展。卡尔多提出了一个新的概念,就是效率工资,即用货币度量的工资与当地生产率比值的大小。他用这个概念解释了循环累积效应的形成,认为各地区的效率工资决定了各地区的经济增长趋势。效率工资低的区域,经济增长速度快;效率工资高的区域,经济增长速度慢。从理论上来讲,一国之内效率工资应该在所有地区都一样。但在繁荣地区,由于群聚效应导致规模报酬递增,有着更高的生产率,降低了效率工资,从而促进经济增长率升高。经济增长速度的加快又提高了生产率,从而又降低了效率工资,反之又使经济增长率提高。

  这样循环累积下去,发达地区将发展更迅速,落后地区发展越来越缓慢。

  (三)区域分工贸易理论。

  分工贸易理论最开始是研究国际分工与贸易而提出的,区域分工贸易理论研究受到了国际贸易理论的影响,亚当·斯密最先研究了该理论,之后经过几代人的发展经历了古典区域分工贸易理论、新古典区域分工贸易理论和新区域分工贸易理论三个阶段。在区域分工贸易理论发展过程中主要出现了以下几个着名的理论: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大卫·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赫克歇尔与奥林的生产要素禀赋理论等。

  亚当·斯密认为由于国际分工、先天自然资源和后天政策的不同,一定有不同的国家分别在不同的商品的生产效率上具备优势,如果每个国家都生产其生产效率最高的商品,之后再进行商品交换,这样两国都可以获得"绝对优势".获得绝对优势的必要条件是该国家必须有一个生产效率比其他国家高的商品,那么对于没有任何高生产效率的商品的区域而言,如何才能参与分工并从中获利呢?

  比较优势理论弥补了绝对优势理论不可忽视的缺陷,认为一个区域如果在所有产品生产方面具有绝对优势,不一定要按照绝对优势理论生产所有具有优势的产品,而应选择所有具有优势的产品中生产优势最大的产品进行生产;对于生产效率在所有产品中都处于劣势的区域,最好不要什么都不生产,他们可以选择生产效率相对较高的那些产品进行生产。这两种类型的国家或区域的比较优势可从这种分工中获得,产业分工应该采用这样方法来规划。

  当然,比较优势理论也有其不完美之处,赫克歇尔与奥林在继承比较利益学说的同时,也提出了不同的观点。他们把国际分工与生产三要素(土地、劳动、资本)联系起来,考虑到各个国家和地区的生产要素的先天条件不同,认为这是国际或区域分工产生的基本原因。因为如果不考虑需求因素的影响,并假定每个区域的生产要素流动都存在壁垒,然后在某一生产要素上具有先天优势的区域利用其相对丰裕的生产要素生产相应的产品,那么该区域在这个商品上就处于有利的地位。生产要素禀赋理论的产生也意味着现代国际分工理论开始兴起。区域分工贸易理论从生产要素禀赋理论中获得的最大的益处就是认识了区域分工与要素禀赋之间的关系。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到,中心城市带动外围城市、优势产业优先发展、关联领域相互促进是区域经济不平衡增长理论的重要观点,也是区域经济增长动力的源泉。研究了区域经济不平衡增长理论可以更好分析区域经济如何协调发展,只有充分理解了这些理论才能提出合理的对策。

返回本篇论文导航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区域经济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