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保障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社会学论文 > 社会保障论文 >

NGO与公益创业概念界定及理论依据

来源:学术堂 作者:朱老师
发布于:2016-04-12 共3830字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大学生公益创业NGO支持模式优化探究
  【第一章】非政府组织支持大学生公益创业问题探析绪论
  【第二章】NGO与公益创业概念界定及理论依据
  【第三章】NGO支持大学生公益创业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
  【第四章】NGO支持下大学生公益创业个案分析
  【第五章】国外公益创业的经验及启示
  【第六章】完善我国NGO对大学生公益创业支持体系的建议
  【结论/参考文献】大学生公益创业支持方式研究结论与参考文献
  
   2  概念界定及理论依据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创业
  
  创业是一项比较复杂的活动,主要包括商业创业和公益创业。最早的“创业”概念是由法国学者理查德?坎蒂隆(Cantillon)于 1755 年正式提出,并作为研究项目在学术界受到广泛关注。杰夫里?提蒙斯(Jeffry A Timmons)在其所着的教科书中提出,创业是指拥有一定领导能力的创业者,对所处领域的形式进行整体把握,并结合自己的思考和对未来的预测,抓住有利机遇所做的活动。科尔(Cole)于 1968 年提出创业是创办以获取利润为目的的企业,并不断维系其生存和发展的经营活动。其中斯蒂文森(H.H.Stevenson)所描述的创业概念被广泛接受:创业是指一个独立的个人不受当前所控制资源的限制,不断寻求新机会的过程。①威廉?瑟斯顿(1988)认为创业者是否拥有想象力和创造力,是否善于思考和捕捉机会去创造价值,是创业成功的关键。
  
  最具代表性的两种关于创业的定义来自哈佛商学院和百森商学院,前者认为创业是摆脱现有资源的束缚,发现并挖掘新的机会,利用新的资源组合创造更多价值的过程。后者总结的定义认为创业是个人或集体通过对周围事物的感知,经过自身的思考、推理和判断,并付诸劳动去解决问题的过程。
  
  学者们在研究创业时也很少给出比较明确的定义,其中典型的是郁义鸿等人认为创业是发现并抓住机会利用新颖的产品或服务实现潜在价值的过程。②来自清华大学教授张健、林强和姜彦福认为创业是包括经济学、社会学、人类学和管理学等多理论的复杂现象,不同学科的人对其研究的偏重性不同、研究角度和方法存在差异,从而造成了对创业的不同理解,衍生出不同的研究方向。③国内外的专家分别对创业进行了概念的界定,但是由于所处的环境、研究的视角和领域不同,到目前为止,对创业的内涵都没有达成统一的意见。
  
  本文通过总结以上学者的观点认为创业是一项创新活动,创业者突破现有思想的束缚,寻求和把握机会,将各种有效资源进行优化组合,从而创造出新的价值的活动。
  
  2.1.2  公益创业
  
  随着人们社会价值观的不断提升,追求个人利益的最大化已经不能满足创业者的价值追求,于是一个崭新的名词-公益创业进入人们的视野。所谓公益是指与社会公众有关的利益。而将公益和创业联系起来的概念被提出是在 1998 年狄兹(J·Gregory· Dees)发表的论文里,他指出公益创业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不断发现新的机会和方法解决社会中存在的问题,完成社会使命,创造社会效益。二是以高度的责任意识,不断创新和学习运用商业模式产生经济价值,但其目的不是满足个人私欲,而是实现社会价值的最大化。 ①
  
  公益创业(social Entrepreneurship) 也译作社会创新、社会创业或者公益创新等,是结合多种概念而形成的词汇,是一种新型的创业活动,它既保留了创业的基本模式也包含了创业的创新性和风险性。在这里公益创业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第一,公益创业的主体是来源于广大人民群众,而不是官方的附属品。第二,在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的背景下,人们对非政府组织的需求不断增大,公益创业应运而生,在解决老龄化等社会问题方面发挥积极作用,缓解社会压力。第三,与商业创业相比,公益创业是公益性为导向的,在利用传统的市场竞争模式的同时,更注重社会价值的实现。
  
  经过对前人的分析研究,结合本文所研究的主体,认为公益创业是指大学生在社会责任的感召下,以公益为导向,通过创造新产品、新服务和新方法,并有效地结合商业化和市场化的操作进行资源整合,从而实现公共利益最大化的过程。
  
  2.1.3  NGO
  
  美国学者莱斯特?塞拉蒙在其论着-《非营利领域及存在的问题》中认为 NGO 具有组织性、非营利性、独立性、自治性、志愿性、公益性的特点。一方面,NGO 作为独立的法人机构拥有自己的机构安排、规章制度及运营模式,可以不受政府的支配,实现自我管理和约束。另一方面,NGO 的宗旨是实现公众利益,服务社会,解决社会问题。群众对 NGO 的资金捐助和参与活动完全都是自愿的,不存在任何的强制性。中国学者也从三个层面对 NGO 进行了定义。广义上来讲,除了政府部门和营利性的组织之外的所有民间组织都被称为非政府组织。社会团体、国有事业单位、民办非企业单位和其他组织都包括在内。狭义上来讲,只有符合《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条例》、《基金会管理条例》和《社团管理条例》的社团、民办非企业单位和基金会才能被认为是非政府组织。中国人民大学的张小劲教授认为,非政府是指独立于政府和营利性组织之外,由特定的专业人员和志向相同的志愿者组成的,运用自身的组织形式持续关注特定或普遍的公益事业,其所有活动和行为都是以营利为目的的,以非政府的方式参与到政府关注的公益领域。①综上所述,本文将 NGO 定义为,人们为了共同的利益和目的自愿组成的,不以营利为目的,并承着一定的社会职责的社会组织。
  
  2.1.4  社会支持
  
  早在 20 世纪 70 年代,社会支持的概念就出现在人们视野,但是基于不同研究领域和研究目的,对其内涵的论述还没有达到统一。社会学家陈成文在经过对社会支持体系的主客体、内容及本质特征进行系统研究后,在其着作中指出社会支持是指国家、组织或个人运用一定的精神和物质手段对社会中的弱势群体提供无偿帮助的选择性社会行为。②在当前我国目前严峻的就业形势来看,我国找不到工作的大学生也是社会需要支持的一部分,大学生公益创业的实现,就将为我国缓解就业压力,解决社会问题。但是在大学生公益创业过程中会出现一系列问题自身无法解决,因此需要社会各界的支持。
  
  2.2  相关理论
  
  2.2.1  第三方管理理论
  
  美国专家萨拉蒙在 1994 年创新性地阐述了第三方管理理论(the Third-PartyGovernment),他认为:政府通过制定法律法规获得足够的公共福利运营资金,并将这些资金投资于第三方非营利组织,为满足公众需求提供服务;通过这种方式可以使公众参与到如何利用资金和选择怎样的服务的决策当中,以更加透明化的市场竞争方式提高服务质量,有效防范政府在使用资金和提供服务过程中产生的垄断特权。
  
  2.2.2  政府失灵理论
  
  美国的经济学家伯顿?韦施布罗德(Burton Weisbrod)最早提出了政府失灵理论。他认为在民主议制过程中,政府并不能够满足所有选民对公共物品的需求,所反映的主要是中位选民的需求,大量的公共物品的使用是浪费的,导致公共支出不断增多但效率却在下降,这就是政府失灵。在他看来,政府、市场和非政府之间组织具有可代替性的,他们存在的目的都是为了满足民众对于公共物品需求。也正是如此,大量的非政府组织得到发展,它们利用自身的优势功能提供市场和政府无法满足的服务,获得社会各界的广泛支持。在此种情况下,非政府组织参与到支持大学生公益创业中来成为必然之选。这样将政府置于对 NGO 进行管理和监督的位置,不仅提高了办事效率,也杜绝了浪费的现象。
  
  2.2.3  社会资本理论
  
  社会资本是受到经济学家、社会学家、政治学家普遍关注的概念,其最早是由经济学家格林?洛瑞提出的,是指除人力和物质资本之外影响经济活动的重要资本。他认为,社会资本是指不同的社会主体在社会结构中所处位置带来的资源,他们以社会网络、规范和信任为表现形式形成彼此间紧密的联系。社会资本无形的存在于社会结构之中,需要个体之间或个体与群体之间的合作才能发挥其作用,整合社会资源,提高社会效率。①萧新煌阐述了关于对 NGO 的理解,认为它是社会各部门的中介,有着良好的沟通机制,有效地连接着社会各界,在不同的部门中牵线搭桥,实现互助合作和持续发展。又因为它本身具有公益性的特征,其所做的努力都是为了缓解社会压力,解决社会问题,拓宽人们的言论渠道,实现社会资源的共享。因此,它所带来的是积极正面的影响,扮演着正义的角色。②就大学生而言,大量的社会资本能够有效的促进其创业的成功几率,NGO本身拥有众多的社会资本能够为公益创业的开展奠定良好基础。
  
  2.2.4  公民社会理论
  
  公民社会理论是在国家和社会的理论框架下进行研究的,是指不具有任何权利,不带有任何政治色彩的个人所构成的社会。它的出现是国家和社会是相互分离的标志之一。NGO 作为现代公民社会的主要力量,在社会的发展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甚至随着 NGO 不断壮大规模,政府的力量也将会受到影响。③萧新煌认为 NGO 一方面是独立于政府之外的组织,能够防止政府滥用职权。它让人们结合自己的爱好和兴趣,自愿地投身到社会公共事务当中去,自由的讨论社会的发展方向。另一方面,它在公民社会理论框架下起到重要的连接作用,通过组织一系列的活动,使个人、社会和国家等不同的主体之前实现“无缝连接”,能够有效的将民意和民情向上反映。④公民社会力量的发展,为大学生公益性创业实践提供不竭的动力。同时,能鼓励大学生能够根据自身的意向,积极投身到社会公益事业当中,感召他们为实现社会责任而感到自豪。
  
  2.3  本章小结
  
  本章主要是阐述了 NGO 支持大学生公益创业的相关概念,具体描述了第三方管理理论、政府失灵理论、社会资本理论及社会公民理论等。旨在找出适用于本文研究的服务相关理论概念,利用这些理论做为本文研究的支撑,为下一步的研究做好铺垫。
返回本篇论文导航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社会保障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