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教育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教育论文 > 社会教育论文 >

吉林省农村社区教育发展模式探析

来源:学术堂 作者:陈老师
发布于:2017-04-01 共3405字
  本篇论文快速导航:

展开更多

  五、 吉林省农村社区教育发展模式探析
  
  发展农村社区教育,可以解放农民的思想,提高农民的劳动意识,加速吉林经济的发展。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是因为它烧出了可依可循的路,要想发挥农村社区教育功能,必须形成可以照着做的标准套路。总结国内外农村社区教育的情况,基于访谈和问卷调查结果,笔者认为,“政府统筹、社区教育机构自主、全民参与”的模式才可以适应农村、切合农民的需求(见图 5-1),比较适合当前吉林省社会经济现状。在政府统一规划、积极号召宣传的基础上,以政府统筹办学为主,匹配当地社区的教育机构因地制宜和因材施教,吸引农村社区居民的参与,在学习提高自发性和自主性激发出来后,形成一个良性循环,也就实现了将农村社区教育做活、做大、做好的最终目标。
  
  办学形式不能仅仅局限于基础教育,更应该重视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幼儿教育和老年教育。
  
  (一) 以专业化教育为农村社区教育的基础
  
  随着农村劳动力结构发生的深刻变化,专业化社会分工必然要求农村社区教育实现专业化运作。这里所指的专业化不仅仅是教师团队的专业,还包括农村社区教育政策规定的专业化、教育机构的专业化和教学课程的专业化。
  
  1. 教师专业化
  
  教师专业化是指在农村社区教育中,需要一支专业、实践经验丰富的教师团队。
  
  一方面,国家可以考虑在高校专业设置中专门设立对口农村教育的专业,在提高社会对农村教育的关注和重视的同时,为农村社区输送源源不断的知识分子,从根本上改变农村经济的落后现状。另一方面,从事农村社区教育的教员在施教的过程中,坚持不断学习和提高学科功底,逐步掌握社区教育的知识和技能,与时俱进,熟练信息技术,并在实践中不断提升自身的从教素质和能力,在研讨中成长,在培训中成长。
  
  2. 政策规定专业化
  
  要实现农村社区教育遍地开花、规模化和产业化,必须从法律政策上制定实施针对农村社区教育的规定,将农村社区教育的发展问题列入政府的规划中,将农村教育的好坏并入政府政绩考核评估体系,推进配套和完善的措施,引起各级政府的重视。
  
  例如,地方政府颁布《农村社区教育法规》或《农村社区教育发展纲要》,对农村教育的总体规划、战略目标、发展要求、发展任务、体制规定、保障措施等一一详细明文规定。
  
  3. 教育机构专业化
  
  社区教育作为多元化教育,其实现具有明显的专业特点和技术特点。在农村社区机构开展教育活动的同时,科学规划和支持农村教育机构如职教中心、职业学校、成人教育机构、大中专院校的建设,全面落实对这些教育机构的保障支持政策,实施农村新成长劳动力免费劳动预备制培训,鼓励和引导机构积极开展农村的职业教育培训,建立农村教育的服务体系。
  
  4. 教学课程专业化
  
  问卷调查的过程中,普遍受访者都反映目前的教学课程设置存在各种不接地气的问题。因此,农村社区教育在教学课程的设置上需要下苦功夫,通过实地调研,了解农村社区居民的实际需求,才能真正做到授业解惑,吸引居民的关注和参与;通过专业的科技推广,进行有效的科技扶贫,从而推动经济结构的调整,还可以建立教学实验示范基地,大力发展校办产业,为当地百姓提供实验示范和科技服务,这样既起了示范作用,又增加了教学课程的造血功能,同时树立了农村社区教育办实事的形象。
  
  例如,构建农村服务学习项目(Rural Service Learning Program),鼓励学生投入到课余实践中去,学生从实践中学习检验从课本中学到的知识,并通过对课堂学习的有效运用来巩固基础的科学文化知识,进而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水平。农村服务学习项目的特色在于制定形式新颖内容丰富的“菜单”,社区居民可以根据个人需求随看随点,参加不同类别的培训项目。
  
  (二) 以信息化手段为农村社区教育的依托
  
  随着科技技术的发展,信息化和网络化时代的到来,我们的生活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国家大事、镇上奇事、小区轶事都如同长了翅膀,片刻传遍大江南北。随着互联网技术应用的普及和推广,网络已经被大多数家庭所熟知和应用,农村社区的信息化水平在此环境下不断得到发展与提高。农村社区教育信息化是指农村社区将互联网信息技术作为教育的媒介,通过网络技术实现农村社区教育的资源利用与共享,并使农村社区居民最大程度的享受到教育资源。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 》提出,“加强城乡社区教育机构和网络建设,开发社区教育资源。建设以卫星、电视、互联网等为载体的远程开放继续教育及公共服务平台,为学习者提供方便、灵活、个性化的学习条件。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
  
  互联网技术促进了远程教育应用到农村社区教育之中,通过完善农村社区教育信息化管理体制与机制,把分散的教育信息化人力资源及物力资源统合起来,形成合力,加快推动农村教育信息化进程,使教育信息化工作有新的突破,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发展。当前吉林省的农村社区教育信息化程度比较低,手段显得比较单一,因此,在进行农村社区教育的过程中,要加大对教育信息化的投入,丰富农村社区教育资源库。调研结果显示尽管吉林农村社区尚未能做到一户一电脑,但 80%的农村家庭都拥有了电脑。农村社区可以建立专业社区教育网站,保证学员自主学习和交互学习,并提供信息检索、咨询和技术支持服务。
  
  同时,农村社区教育可以结合政府实施信息“进村入户”示范工程,开展玉米、水稻、设施蔬菜、人参等物联网技术集成示范;建设农业资源数据中心;支持电子商务进农村,推进电商村镇和“村淘”试点建设,搭上技术这一快车,享受信息技术带来的红利。还可以组建网络学校,进行远程教育,将电子化的教育手段延伸到农村社区教育应用中。
  
  (三) 以全民参与为农村社区教育的出发点
  
  农村社区教育全民化是指建立终身学习型农村社区,人人都学习,时时都学习,全面重视从幼儿到老年不同年龄阶段的终身教育,广泛开展针对不同人群的课程,形成覆盖各年龄段受众人群的教育体系。教育体系能够促进不同教育方式的有序衔接,促进教育形式能够满足农村社区教育的多元需求,对不同年龄段的人群有针对性地给予不同的教育资源,以促进农村社区教育能够满足人人都学习、时时都学习的社区教育理念。
  
  课程体系要能够抓住教育的起点,针对适龄儿童给予个性化的教育途径,避免与启蒙教育、学前教育学校的教育内容发生重合,注重少年儿童的兴趣特长、身心健康等方面的教育;同时社区教育要弥补九年义务教育教育阶段学校教育的不足,应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在义务教育之外,社区教育要更注重广泛推广学历提升教育,促进农村社区居民有意识地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在普及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还要注重农村社区居民的素质教育,要不断推进农村社区教育的职业教育和岗位培训环节,促进新型农民的养成;农村社区教育还要强化职后的继续教育,发展成人继续教育为农村社区教育新的组成部分;此外,还要有益尝试老年教育。
  
  总之,农村社区教育要形成多元的完善的教育文化体系,能够满足不同学习动机的社区居民的多元文化需求。教育形式也不拘泥于传统的课堂式教育,座谈会、经验交流会、专题讲座、技能培训、社区图书室等多种形式都应为农村社区所用。全民参与也不只是局限于受教育者的参与,同时也鼓励志愿者加入到农村社区教育之中。农村社区教育更应与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等机构组织合作,通过有针对性地提高专业知识和技能,才能促进农村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全民参与才能形成全民受教的良好局面,农村社区的文化氛围需要各方面力量的共同努力。
  
  (四) 以效益化为农村社区教育的发展目标
  
  近十年的城市化进程,使农村出现了大规模的进城务工的流动人口,许多农村区域“土地城市化”,造成大量失地农民。加上农村大规模的“撤点并校”,农村、农业、农民的前途出路因而变得模糊不清。作为我国重中之重的基础和命脉的三农如何走出困境,取决于农村教育能否让农村、农业和农民重振旧日风采。所以,农村社区教育必须以“面向农村、发展农业、致富农民”为着眼点,讲究效益化。
  
  其一,农村社区教育要注重实效性,在强调教育的效果的同时,重视教的效率和学的效率,侧重提高教育的质量。尽管立竿见影的效果难以达到,但必须加快潜移默化的速度。
  
  其二,农村社区教育要以实现教育的社会效益最大化为根本目标,以农村、农业、农民的需求为出发点,服务于三农,更新观念,创新制度,实行更为开放、更符合实际的管理方式。并且,建立一套农村社区教育的监督考核体系,对各农村社区教育的举办和实施情况进行季度、年度的抽查、评估,使其真真正正落到实处,让农村社区居民真真正正受益。
返回本篇论文导航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社会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