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 随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 关于档案社会教育功能的探讨得到学术界越来越广泛的关注, 人们也越来越多的意识到, 我们对于档案社会教育的认识似乎还存在许多盲区, 以至于并没有充分的挖掘出档案在社会教育功能上的价值。
一、档案社会教育功能的现实意义
1. 通海、唐山两地现状对比。
1970年1月5日的通海MS7.7级地震与1976年7月28日唐山7.8级地震在地震参数、时代背景等方面具有很大的相似性, 理论上两地在震后的社会经济发展、居民心理状况等方面也会大略相同, 甚至由于唐山地震震中位于市区, 经济损失及伤亡人数远远高于通海地震, 当地民众对于此次地震的抗拒心理应远远高于通海地震, 但我们前往两地考察后发现事实截然相反。震后, 唐山人民积极、乐观, 大力弘扬抗震精神;通海人民提起地震态度十分漠然, 甚至于认为政府对自己有所亏欠。相对应的是两地在震后的发展, 唐山社会经济水平飞速发展, 举世瞩目;通海地区则相对滞后, 默默无闻。当然, 这其中不乏有两地地理位置所导致的政策倾斜、民众关注等原因, 笔者试图抛开这些因素的影响, 以档案工作人员的视角, 来解释这种现象的形成。
2. 两地利用地震相关档案进行社会教育情况。
(1) 唐山地区充分利用地震档案建设专题展馆。1986年, “唐山地震资料陈列馆”[1]、“唐山抗震纪念碑”在唐山市中心建成。纪念馆里展示了1976年唐山大地震基本情况及唐山人民抗震救灾、重建家园过程的大量的资料、实物、照片, 表现了新唐山必将拔地而起的气势以及唐山人民在抗震救灾过程中展现出的人定胜天的精神。
2008年, 唐山地震遗址纪念公园[2]在原唐山机车车辆厂铸钢车间地震遗址处建成。公园包含地震遗址、地震博物馆、纪念水池、纪念墙等部分。其中, 地震博物馆纪念展馆展出内容包括照片、实物、复原式景观、蜡像等。地震博物馆科普展馆全面介绍了各种地震现象, 宣传普及防震减灾地震知识。公园如今是“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国家防震减灾科普教育示范基地”, 是文明祭奠地震罹难者、开展爱国主义教育、防震减灾科普宣传的重要场所。另外, 河北联合大学 (原河北理工大学) [3]院内具有一处地震遗址, 该遗址震前为河北理工大学图书馆, 可供公众更深切、更直观地感受地震给人类带来的巨大灾难, 从而更深刻认识唐山人民抗震救灾的光辉业绩。
(2) 通海地区地震档案利用不充分。目前, 并没有关于1970年通海地震的纪念展馆建成, 只是在玉溪市防震减灾科普馆内有少量照片陈列, 此次地震相关档案资料还零散分布于各档案馆室及私人手中。其中, 云南省地震局档案室存有大量震害照片及震灾考察报告, 并出版学术专著《一九七○年通海地震》;云南省档案馆存有一份云南省革委会办公室填报的关于地震受灾情况的文字说明及地震受灾、救灾物资等的统计表;通海县档案馆存有几份各地慰问电及通海革委会编制的《抗震斗争英雄谱》;峨山县档案馆存有一本震害照片集及一卷通海地震历史资料档案, 其中包含地震前兆现象调查汇集、峨山县救灾物资汇总表、地震受灾情况统计表、支援灾区医疗队统计表等文件……通海作家杨家荣 (笔名杨杨) 收集了大量关于通海地震的实物、文件、照片等……
此外, 1975年9月, 通海县高大公社五街上村立有“地震历史记载碑”, 记载了地震伤亡情况及当地死亡人员名单;1982年7月, 云南省地震局联合通海县政府在通海县秀山公园凤仪亭内立有“通海地震记事碑”, 碑为方形, 正面向北, 刻碑名及立碑时间, 东面刻中共中央慰问电, 背面刻通海地区历史地震摘录, 西面刻1970年1月5日地震情况;1990年7月, 通海县秀山镇六一村立“地震记事碑”, 记载了地震受灾救灾情况及震后当地发展情况;1987年6月。云南省地震局联合玉溪地区行政公署、峨山县政府在峨山县临江公园建纪震亭, 并刻“峨山地震碑记”, 记载当时地震情况及峨山县历史地震情况;1986年, 为保留地震痕迹以备科学考察, 峨山县政府将峨山县牛白甸乡十三公里处设为地震遗址保护区……
我们搜集到的关于通海地震的资料就是以上罗列的部分, 这些资料均实事求是、尊重历史, 但很少为公众所了解, 除了学术查考外几乎没有被利用过的痕迹。另外还有一些书籍、文章、电视节目等, 如通海县委宣传部2003年编写的《中国通海“一·五”大劫难回眸》、作家杨杨2010年出版的《通海大地震真相 (一个人的会议与调查) 》、凤凰卫视《口述历史》栏目2008年10月“通海大地震解密”、玉溪日报2010年1月份所做的“纪念通海大地震四十周年特别报道”等, 其中包含有一些夸张、歧义以及曲解历史的成分, 在网络上广泛流传。
3. 档案通过社会教育促进民众思想素质提高, 推动社会经济发展。
从上文分析可以看到, 唐山、通海两地社会、政治、经济发展及民众心理状态同两地对利用地震相关档案进行社会宣传教育的状况具有一定的对应关系。档案开发利用充分的唐山, 民众心态积极、健康、向上, 相对应的城市发展迅速;而档案资料有限且将其束之高阁的通海则完全相反。
档案社会教育真的具有如此大的影响力甚至于影响到社会发展么?在此, 笔者将引入一个心理学名词“锚定效应”[4], 即人们在认识、判断新事物时, 易受第一印象或第一信息支配, 就像一艘已经抛锚的船只一样, 固定后船只能在固定的半径内活动。人的思想也是一样, 一旦锚定形成, 其他判断将会根据锚定发生调整, 并倾向于用此锚来解释其他判断。
以通海地震为例, 通海地震档案于2000年通海地震30周年纪念时由通海县政府宣布解密, 在此之前, 除了震后报纸的几篇报道、云南省地震局出版的专业性著作及各地刻立的纪念碑外, 政府部门并未对此次地震公开发表任何相关言论, 反而是某些民间人士率先大肆传播所谓“地震真相”论, 将政府组织在特定时代背景下所做出的行为夸张化、扭曲化, 从而诱导民众产生某种不健康的结论, 于是, 锚定效应产生。久而久之, 公众提到通海地震的第一印象就是“地震真相被掩盖”“救灾物资被退回”……之后所有的判断、行为也都是基于此做出, 现如今网络上仍然充斥着“被掩盖的历史悬案”“惊天大揭秘”等报道, 更有甚者, 某些政府部门也被洗脑, 不仅不正确引导舆论, 反而为其站台。笔者在通海地区进行考察时发现, 当地年轻人对于通海地震大都是知之甚少, 而经历过此次地震的人, 则充满了抱怨、消极的情绪, 认为用救灾物资换回一堆没用的红宝书、红像章简直是滑天下之大稽, 当年抗震救灾时的响亮的“自力更生、奋发图强、发展生产、重建家园”“一颗红心两只手, 自力更生样样有”等口号被抛之脑后, 当年人人敬仰的抗震英雄如今人人喊打, 他们曾是战胜灾难的强者, 如今却再也看不出对于往事的自豪。
唐山地震则代表了另一个方面, 政府在震后即广泛收集地震档案, 大力宣传唐山“公而忘私, 患难与共, 百折不挠, 勇往直前”的抗震精神[5]及“感恩、博爱, 开放, 超越”的新唐山人文精神[5], 没有给负面言论滋生的土壤。之后也不断建设纪念馆、教育基地等, 致力于民众的思想教育及舆论引导工作, 从而影响了当地民众的精神状态及思想, 激发了民众爱党、爱国、爱家的热情, 为建设更加繁荣、美好、文明、和谐的新唐山而努力奋斗。
二、影响档案社会教育功能发挥的原因
1. 认识不到位。
档案的社会教育功能只是在学术界得到了认同, 但是在实际的工作生活中却难以得到有效的推行, 档案依旧深藏在档案馆室内不见天日, “重藏轻用”的思想仍然占据了主导地位。
2. 比较唐山、通海两地情况, 我们可以
很明显的看到通海地区存在一个极大的问题, 那就是馆藏不丰富。无论是省级档案部门, 还是市、县级档案部门, 馆藏中关于本地区发生的如此巨大的地震灾害的内容竟然少之又少, 仅有的案卷也无法反应此次地震事件的全貌,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也就没有办法承担起社会教育这一职能。
3. 档案部门及工作人员固步自封, 缺乏同外界的合作与交流。
利用档案进行社会教育, 不仅需要充分的基础资料作为基础, 还需要对这些基础资料进行加工、精炼, 之后面向公众进行推广, 仅仅凭借部档案部门内部的资源和人员, 这一工作显然无法完成。
4. 缺乏常态化机制。
利用档案进行的社会教育活动断断续续、时有时无、东一榔头西一棒子, 难以达到预期效果。
三、档案社会教育功能的实现途径
1. 丰富馆藏。
在重大事件发生后, 我们应明确收集范围, 及时开展档案收集工作, 由目标、有重点、有计划, 确保档案资料的齐全、完整。以唐山地区为例, 我们不止要收集记录在固定载体上的资料, 如灾区的各种实物、相关文件、统计报表等, 同时也要对隐藏在人们脑海中的精神、文化等进行挖掘、加工、整合, 如唐山的“抗震精神”“人文精神”等, 使其成为重要的档案信息资源, 而往往是这种精神、文化的传承与传播会在社会教育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
2. 加强档案社会教育文化产品开发。
(1) 文化产品应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通海县委宣传部2003年根据现有资料编写了一本《中国通海“一·五”大劫难回眸》, 作家杨杨2010年根据自己收集到的通海地震相关资料出版了一本《通海大地震真相 (一个人的会议与调查) 》, 其内容在一定程度上对此次地震事件进行了曲解, 以偏概全, 抓住某些特殊的片段对整段历史加以否定, 不但不能达到教化民众、促进和谐的目的, 反而阻碍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2) 文化产品要讲求时效性, 紧跟国家、社会发展趋势。2000年通海地震档案解密后, 云南省地震局每逢通海地震纪念日都会联合市、县防震减灾部门进行通海地震相关情况的介绍及科学普及工作, 但受锚定效应影响, “真相论”已根深蒂固。鉴于此, 档案部门可以主动预测需求, 开发对于公众有重大的教育意义但目前还未发现的新内容, 建立舆论导向。
3. 强化档案人员素质。
档案社会教育的特殊性要求现在的档案工作者不仅仅要具备档案管理的专业知识, 还能够运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手段对档案资源进行深层次开发;不仅仅要严谨、专心, 耐得住寂寞, 经受的住诱惑, 还要有高度的职业认同感和使命感。这就要求档案工作人员要加强学习, 不断丰富自己、提升自己, 为档案社会教育的实现提供智力保障;打破固有的“重保管轻利用”的思维定势, 树立信息意识、创新意识和开拓意识, 为档案社会教育的实现提供思想保障。
档案部门应加大对人才结构的调整, 加强人才培训, 引进高层次人才, 建设一只学习型、研究型、创新型、复合型的档案干部队伍。同时, 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 关爱档案工作者的成长, 实现档案事业发展与档案工作者个人事业发展的统一, 为档案工作者创造发展、提升的平台。
4. 建立协同创新机制, 加强与其他部门的沟通、交流。
档案部门要以兼容并包的姿态, 加强与科研、教育、新闻及其他情报信息部门的合作, 建立彼此间的横向沟通渠道, 实现优势互补, 从而达到资源利用的最大化。例如, 与科研部门合作, 编研一些兼具知识性与趣味性的资料汇编;与教育部门合作, 用档案做教材, 引导公众尤其是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与新闻部门合作, 充分发挥大众传播媒介的作用, 提升档案部门的影响力;与其他情报信息部门合作, 查缺补漏, 补全档案馆藏盲区, 使用于社会教育的档案信息资源更加全面、准确。
5. 创新形式, 积极拓展教育平台。
(1) 深挖馆藏, 举办展览, 建设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展览的优势在于, 它让历史变得看得见、摸得着, 生动而可靠, 它可以让公众很直观的感受到哪些是真的, 哪些是假的, 哪些是积极向上的, 哪些是腐朽消极的。2017年底, 玉溪市防震减灾科普馆开始筹备建设“通海大地震纪念厅”, 以实事求是、尊重历史为原则, 展出通海大地震抗震救灾的实物、照片等, 使公众从中受到教育。
(2) 充分发挥新媒体的优势。除了利用报刊、电视、网络等传统手段外, 更应该重视微博、微信等新媒体进行资政服务。相对于传统媒体来说, 新媒体传播与更新速度快, 信息量大, 传播成本低, 检索便捷, 能够实现即时互动, 且符合快餐时代公众的阅读习惯。
(3) 以档案为基础编制教材, 对青少年开展爱国主义教育。青少年阶段是人生道德观、价值观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期, 在这一时期, 对其思想和行为进行正确引导, 帮助其树立健康向上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6. 档案社会教育工作常态化、制度化。
要建立有效的运行机制, 将档案社会教育工作纳入发展规划, 明确工作目标, 划分工作责任, 严格考核标准, 将每项工作都落到实处。
总之, 档案记载了人类社会发展轨迹, 承担着维护历史真实面貌的重任, 对于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有着巨大的说服力和感染力。档案部门及档案工作者应有意识、有目的、有针对性的发挥档案在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方面的作用, 营造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围, 传递正能量, 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添砖加瓦。
参考文献
[1]百度百科.唐山抗震纪念馆[EB/OL].[2018.3.29]https://baike.baidu.com/item/%E5%94%90%E5%B1%B1%E6%8A%97%E9%9C%87%E7%BA%AA%E5%BF%B5%E9%A6%86/3365156?fr=aladdin
[2][3]百度百科.唐山地震遗址[EB/OL].[2018.3.29]https://baike.baidu.com/item/%E5%94%90%E5%B1%B1%E5%9C%B0%E9%9C%87%E9%81%97%E5%9D%80/6602690?fr=aladdin
[4]百度百科.锚定效应[EB/OL].[2018.3.29] https://baike.baidu.com/item/%E6%B2%89%E9%94%9A%E6%95%88%E5%BA%94?fromtitle=%E9%94%9A%E5%AE%9A%E6%95%88%E5%BA%94&fromid=5726509
[5]韩丙寅.经验总结沧桑巨变铸我辉煌[Z].河北省广播电视年鉴, 1997.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任务。随着工业化、城市化、国际化的步伐加快, 源于农耕文明、主要靠口传心授方式传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土壤及生态环境受到了严重冲击, 面临着巨大的生存危机。...
移动终端的广泛应用使知识传播方式有了新的变革, 如何有效地利用移动终端促进社会教育的发展, 使知识有效的传递到需求者, 是推进社会教育发展的关键。...
四、民国时期绥远社会教育的成效及原因.(一)民国时期绥远社会教育的成效.1924年,绥远省社会教育在当局的推动下顺利开展,设立各种社会教育机关,由教育局拨给经费,通过招收学生等方式来教育民众。绥远当今之民众教育也很发达,民众教育馆设立在归绥...
摘要社区教育,作为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构建学习型社会的重要途径,已受到社会各界越来越的广泛关注。社区教育资源,作为社区教育教学活动开展的前提,已成为影响和制约社区教育发展的核心因素。因此,如何充分利用区域内现有的教育资源,实现各种...
一、民国时期绥远社会教育的背景(一)清末民初全国社会教育的发展1901年,《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清廷的腐朽和列强的掠夺,加速了天朝的崩溃。中国的有识之士为挽救民族危亡而奔走。在教育方面,他们主张设立学堂,以此...
绪论近代以来,从英国叩响国门开始,中国一直受到外国列强的压迫,一些有识之士也开始睁眼看世界,为了御敌强国,开始向西方学习。他们积极翻译外国书籍,由此,一个新的名词诞生了--社会教育。社会教育这个名词,是随着翻译国外各种教育学说而逐渐被介绍...
结语民国时期,在全国兴办社会教育的大背景下,社会教育在绥远当局的推动下开展。民国时期绥远社会教育的发展,表现为各县社会教育发展并不平衡,其中,萨县、集宁和归绥等县社会教育发展较好,而和林等县社会教育开展并不顺利。绥远省社会教育机关种类较...
三、民国时期绥远主要社会教育事业。绥远社会教育事业直接推动绥远社会教育的发展,绥远社会教育事业主要包括民众学校、图书馆、公共体育...
社会教育作为三大传统教育形式之一, 在整个教育体系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对当代教育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清末民初是中国传统社会近代化的转型时期, 社会教育在这一时期的发展变化也极为明显, 明确行政属性、推行白话文、开创新的学习场所、成立宣讲会等都...
二、民国时期绥远社会教育概况绥远位于我国西北,由于交通不便,到清朝时,绥远才得到大力开发。1914年,北京政府设置绥远为特别行政区,1928年时绥远区改为绥远省,省会为归绥。抗日战争时期,绥远大部分地区沦陷。1949年9月19日,绥远和平解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