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师德建设是建设“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中最为重要的一环。良好的师德建设能确保教师的自我提升和发展, 推动教育改革事业的前行。针对新时代师德建设面临的困惑, 在扬弃传统师德文化的基础上, 构建师生人格平等的新时代师德伦理, 提出合理划分政府、社会、学校和教师的师德建设责任, 运用科学、客观、合理的师德评价机制, 汲取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精髓, 系统性创新新时代的师德建设。
关键词: 新时代; 师德建设; 困惑; 出路;
教师是一门高尚的职业, 承担着重要的社会责任, 要为国家发展培养出合格的人才。“凡学之道, 严师为难。师严然后道尊, 道尊然后民知敬学” (《礼记·学记》) 。师德是教师的职业道德, 是被教师、学生、家长和整个社会舆论所普遍认可的教师行为准则和规范。作为一名优秀的教师, 除了要具有系统的、坚实的理论基础和渊博的专业知识以外, 还要具备优秀的道德品质与职业精神。但是由于师德本身的特殊性, 在师德建设的过程中依然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
1、 新时代迫切需要加强师德建设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 我国已进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阶段, 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在关于教育问题的论述中提出“加强师德师风建设, 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 倡导全社会尊师重教”。由此可见, 国家已经把师德建设作为教育制度改革的一项重要工作。
1.1、 师德建设关系着新时代人们美好生活的质量
在新时代背景下, 我国的主要社会矛盾已经改变, 人们对于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其中就包括了对良好教育环境的需求。党的十九大报告第一次明确指出“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 而师德建设正是建设教育强国的基础。教师是心灵的工程师, 师德对受教育者的影响是直接的、深远的, 教师的品行甚至会影响学生道德观念的形成。从这个角度来讲, 师德问题也是很容易被整个社会所关注的。可以说, 师德建设不仅仅是育人问题, 更重要的是会直接影响到社会主义道德规范, 关系着新时代人们生活的质量, 也关系到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的成败。
1.2、 校园暴力等负面事件凸显师德建设的紧迫性
近年来, “幼师虐童”“中学师生恋”“寒门学子溺亡”等校园事件的发生, 不仅给学生自身和家庭带来痛苦, 也对学校等教育部门造成了较恶劣的负面影响。虽然这些事件最终得到了妥善的处理, 但是其反映出来的师德问题却引人深思。为什么这类负面事件屡次发生?教师与学生之间应该维持一种怎样的师生伦理关系?教师是否有资格要求学生为自己处理一些私事?这些问题的反思都凸显出当前加强师德建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1.3、 党和国家正在逐步完善师德制度建设
针对师德失范现象, 舆论更倾向于批评教师, 而较少反思其背后更深层次的制度因素[1]。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的相继出台, 以及制定各阶段教育发展纲要与意见, “师德”的内涵及其规范体系被不断拓展。近年来党和国家多次出台相关的意见与文件, 各省 (直辖市、自治区) 陆续出台了义务教育、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领域的师德规范, 划定了各类教师的行为规范和道德底线, 成为教师不可逾越的“红线”。这些法律、法规和条例初步构建了师德制度的框架体系, 成为指导师德建设的纲领性文件。
2、 新时代师德建设面临的困惑
随着新时代多元文化的并存共荣和新媒体技术的迅猛发展, 许多传统文化正在受到冲击, 教师与学生、家长与学校的思想认识都在发生着变化, 部分教师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度有所弱化, 甚至个别教师出现了师德失范现象。传统文化中教育“以人为本”和“人性关怀”, 与多元文化背景下的“人性的凸显和释放”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和反差, 传统的师德建设在新时代背景下面临着师生伦理关系、教师社会价值和师德评价制度的三大困惑。
2.1、 师生关系的伦理困惑
在传统师生关系中, 最为重要的是人伦关系, 教学次之。“尊师重道”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也是中国传统儒家文化的主要精神内容。自孔孟到程朱, 尊师一直是传统儒家文化的首要话题, “一日为师, 终身为父”的观念根深蒂固。传统儒家文化将教师个人的品德和修行水平上升到了正民风、安邦国的高度, 甚至将师生关系与天地、君臣、至亲等关系并称, 即“天地君亲师”之说。教师在这种关系内往往有着过高的权力, 是统治者认可的伦理规范“道”和“礼“的载体和化身是“道”和“礼”的传播者、践行者和示范者[2]。但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 现在的学生和社会环境都发生了较大变化, 中国传统师德中的一些师生伦理关系是否适用于目前的教育系统还有待研究。现在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 他们从出生就是整个家庭的重心, 在家长的关爱中成长, 习惯了以自我为中心;而且随着经济社会的进步和家庭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 他们所面对和接受的新鲜事物更多、更广。在相对比较民主和宽松的家庭教育模式下成长的他们往往思想上更为独立, 在生活、学习上强烈地表现出自身的个性, 他们在教学过程中会主动要求更多的自主权, 会质疑教师的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 很容易和教师的教育理念产生冲突, 这也与传统的师生伦理关系产生冲突。在这种环境下, 如果仍按照几千年来形成的传统师生伦理来约束学生, 要求他们对教师言听计从, 必然会引起学生的强烈反弹, 从而阻碍师生之间的思想交流, 甚至会发生剧烈的理念碰撞, 产生一系列教学或社会问题。
2.2、 师德事件的社会困惑
“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崇高的事业”。人们常把教师比作“红烛”“人梯”“春蚕”“铺路石”, 但当“幼师虐童”“中学师生恋”“寒门学子溺亡”等师德事件出现时, 教师良好的社会形象被少数教师的违法乱纪行为严重损坏了, 导致了教育行业的信任危机。尤其在目前这个信息高速传播的环境下, 师德问题所引发的事件由于涉及教育安全问题, 更容易受到全社会的关注。教师作为一个独立的自然人和理性的经济人, 具有自我的精神世界和价值观念;同时, 又是生活在复杂社会中的个体, 少不了与人交往, 必然会受到社会各方面和周围环境的影响。面对发生的负面师德事件, 教师不得不反思自己的社会责任边界在哪里?社会价值体现在哪里?作为独立的自然人, 教师有着既定的情感、兴趣、愿望、目的、需要等等;作为理性的经济人, 教师有着利己利他的经济行为动机, 根据马斯洛需求理论, 在衣食住行等生理和安全需求中有着天然的趋利避害倾向。梅奥说过:“人是独特的社会动物, 只有把自己完全投入集体之中才能实现彻底的‘自由’。”作为社会中的个体, 教师在家庭中是丈夫、妻子、儿子、女儿、父亲、母亲等, 在社会中是普通公民, 在学校是老师, 需要在不同的场景下把握好身份角色, 处理好人和人或人和事之间的关系。
2.3、 师德评价的制度困惑
重道德教育, 轻制度问责, 是当前师德建设的最大短板[1]。教师是理性人, 普遍会按照师德评价的制度规范来采取理性的行为。一般情况下, 有什么样的师德评价制度, 就会形成相应的教师师德。为了对教师的师德进行评价, 有些学校采用了量化评价的方式, 通过学生的评分, 以数字的形式来反映教师的师德情况。毕竟教学的主体是学生, 学生对于教师的评价是反映教师本身水平的最主要因素。但是, 师德是一种职业道德, 其产生根源是行为主体, 也就是教师本人对于教师这个职业的主观认知。在每个教师师德的形成过程中, 其本身的道德水平、成长经历甚至生活习惯等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时, 每个学生对教师的要求和对教学的感受也不同, 因此一个教师的师德水平究竟如何, 与其他知识或技能水平的评判不同, 是很难以定量的方式来进行衡量和评价的。对于数字化的师德评价方式的过度依赖, 会导致教师对师德的认知产生偏差, 甚至会出现以获取学生高分为目标的教学行为, 使得师德评价变得表面化、形式化, 会破坏师德建设中教师的主观性和创造性。但是彻底取消量化式的评价而改用定性评价的师德评价方式也有其局限性。就如前文所说, 每个教师的生活经历的深度和广度都不同, 其对教育过程的认知和领悟也完全不同。在师德建设的过程中, 这些会影响教师对师德的理解, 从而产生因人而异的差异性。同时, 如果单纯采用定性评价方式来对师德进行评价, 每个评价主体对于师德的判断又是主观性的, 会导致评价的准确性不够。同事之间出于人际关系的考虑, 一般不会相互严格地评价;而学生或家长的评价又可能因为师生间一些小的矛盾或者教师过于严格的教学态度而得不到良好的反馈。目前学校开展的单纯定量或定性的师德评价都具有明显的局限性, 有的只是为了考核教师, 有的则是为评价而评价, 有的评价使教师处于被动地位, 没有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 评价成为一种单向的活动[3]。这些评价制度上的缺陷都会严重压制教师个体师德建设的主观能动性。
3、 新时代师德建设的出路
目前我国教师队伍整体上是好的, 广大一线教师为教育事业默默奉献, 在三尺讲台上呕心沥血。新时代背景下其所面临的师生伦理关系、教师社会价值和师德评价制度三大困惑, 实质上是师德建设系统工程中不同维度的问题反映, 需要政府、社会、学校和教师共同改革创新, 谋求发展出路。
3.1、 做好传统师德文化的扬弃
中国有着博大精深的传统优秀文化, “可以为治国理政提供有益启示, 也可以为道德建设提供有益启发”, 已经成为“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传统道德是以儒家思想为核心, 对于教师来说, “以德立身, 以德立学, 以德施教”, 坚守中华传统师德文化中的道德伦理思想, 从经典中汲取知识, 提升自身的素质和道德水平, 是师德建设的重要方式之一。尤其是在目前物欲横流的社会环境中, 传统的师德伦理理论更具备其特殊的现实意义。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 要用正确的方式来看待新时代师生关系, 其实古人在严格的师生伦理之中, 同样包含了对学生的关心和爱护。子曰:“爱之, 能勿劳乎?忠焉, 能勿诲乎?”就是提出对学生要严格要求, 以勤养正。由此可见, 爱护学生和严格要求学生并不矛盾, 爱护不是溺爱和放纵, 严格要求也不等同于惩处和制裁。因此, 对传统师德的正确领悟, 是教师对学生所提出的要求应该出于教育的目的, 通过辛苦的工作和学习来培养其个人能力;而不是将学生视为自己的从属, 随意地指使学生为自己服务, 让学生从事与教学无关的工作。党的十八大以来, 党和政府多次提出要树立文化自信, 从中华传统文化中汲取精髓, 古为今用, 继承和发扬我国的传统师德, 这是在新时代背景下师德建设中的重要方向。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和社会文明的发展, 现阶段的师生关系 (尤其是在高等院校教师与大学生之间的关系) 已经与传统的师生伦理关系有所不同。因此, 传统“师德”中的一些观念也需要顺应社会的发展而改变, 同样需要去其糟粕。
3.2、 保持师生之间人格上的平等
教与学的关系实际上是一对矛盾, 处理得好, 会教学相长, 形成一种师徒般的师生关系;处理不好, 会产生对立情绪, 造成教师不愿教、学生不愿学的局面。教师对学生的关系也并非一直高高在上, 传统师德中同样包含了很多师生相互学习, 共同进步的内容。《礼记·学记》中说:“是故学然后知不足, 教然后知困。知不足, 然后能自反也;知困, 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教师与学生之间通过相互沟通, 相互启发, 相互补充而共同进步, 这才是传统文化道德中最为和谐的师生关系。由此可知, 在教学过程中, 学生是教学的主体, 教师应明确“学无常师”的教育思想, 对自身的能力和学识有正确的认知, 能够接受自身的不足;平等地对待学生, 在增益学生之不足的同时补己之短。同时要去研究学生的心理, 研究人的个性, 发现学生身上的发光点, 根据不同个性的学生因材施教;真心爱护学生, 宽严相济, 是教师所应该具备的道德风范。
3.3、 厘清教师、学校和社会的师德建设责任
教师工作的“示范性”和学生所特有的“向师性”, 使教师在学生心目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孔子曰:“其身正, 不令而行;其身不正, 虽令不从。”学生总是把教师看作学习、模仿的对象。长期以来, 政府、社会对教师寄予了更高的期望, 给出了更严的道德规范约束;而学校则更多地将师德改善的责任落实到教师个人身上, 从而造成教师承受了较大的精神负担和社会责任。政府、社会、学校和教师对教师社会责任的认知错位和管理缺位, 导致师德建设无法形成一个健全的系统体系。马斯洛认为, 人的五种需要像阶梯一样从低到高, 按层次逐级递升。其中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是高级需要。师德建设最重要的是实现教师的五种需要, 特别是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要, 而这两点的实现离不开学校和政府、社会的分工协作, 共同形成一个正向的激励反馈机制和完善的系统。教师, 承担自身价值观改造提升以及师德失当的主体责任, 做到师德教育覆盖整个教师职业生涯, 从教师的岗前培训到各个阶段的考查和职称的晋升都要和师德建设相结合。学校, 承担师德教育培训、考核的主体责任。政府, 承担对违反师德事件处罚教育的主体责任, 实现师德教育建设的“项目化”, 通过分层管理确保师德教育和治理机制高效运转。社会, 承担实现教师尊重需要的主体责任。
3.4、 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完善师德评价制度
师德伦理从理想走向现实, 需要相应的制度规范来保障。除了上位的法律法规之外, 师德评价是一项重要而有效的形式。师德能力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综合体[4]。师德评价是师德建设效果的展示台, 合理的师德评价方式能够有效促进教师培养师德的积极性, 同时也会对一些师德有损的教师提出预警, 避免恶性师德缺失事故的发生。师德作为一种职业道德, 其评价方式应该同时具备主观性和客观性。要认识到, 师德评价模式的目的是激励教师积极追求更为高尚的自身职业道德品质, 应该对教师的德行和教学能力具有强化的作用。定量的师德评价体系能保证教师在职业活动中严格遵循相应的行为准则, 为教师的师德建设提供正确的价值取向, 是教师师德建设的“地基”;而定性的师德评价方式则尊重教师的主观能动性, 可以鼓励教师为实现自身的职业理想付出努力, 让教师的师德建设向着更高层次发展, 是师德建设的“塔尖”。只有将这两种模式结合, 才能保证师德评价过程中的原则性和多元性, 从而有效地鼓励广大教师积极参与到师德建设中来。
总之, 作为人类灵魂的塑造师, 教师职业的特殊性要求教师自己首先要有高尚的灵魂。师德建设的过程, 既是学习的过程也是实践的过程, 在新时代下必将会遇到很多新的难题和困惑。中国传统文化是我们的精神宝库, 批判地继承优秀的师德伦理, 合理地划分政府、社会、学校和教师在师德建设中的责任, 不断创新完善师德评价制度, 将师德评价转化为教师对自身师德建设的动力源泉, 有助于科学健全师德建设体系, 持续改善师德发展环境。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 “努力让每个孩子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为了实现“有质量”的教育, 除了硬件建设以外, 教师本身的素质建设也举足轻重, 而高尚的师德是一个教师优良素质的根本。新时代背景下, 师德建设仍然需要摸索前行。每一位教师都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 才能更好地承担社会发展赋予教师的光荣任务。
参考文献:
[1]郑宏宇.师德问责制的理论探讨[J].教学与管理:理论版, 2017 (10) :11-13.
[2]柴俊青.中国传统师生关系理念透析[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2004 (2) :132-136.
[3]糜海波.师德评价面临的矛盾、问题与出路[J].高教发展与评估, 2017, 33 (4) :109-116.
[4]李雪, 林海亮.论师德能力[J].高教探索, 2017 (7) :106-109.
在新时期下的小学教学,班主任要实施对学生的德育教育,不仅负责学生的学习,还要肩负起育人的重任,引导学生从小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塑造学生良好的品质和行为习惯,不断增强学生的思想觉悟和修养,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的发展,真正成...
教育,自古以来都是民族振兴的基石,而教师是教育得以发展的根基。教师不仅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也是推动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的关键,要想有高质量的教育,就必须有高水平的教师队伍。...
一、农村小学师德建设的现状师德,集中体现在教师对其职业的认同、认知、以及观念,说到底就是教师的职业道德素质和职责意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其自身不仅会严格要求自己,而且道德责任心和使命感也会深深植根于教师心中,对待教学和学生的态度,都是源于教...
随着教师专业化的不断深入与发展,师德建设由职业道德走向专业道德的道路已逐渐成为一种实际诉求。西南大学易连云教授2014年在《教育研究》发表的论文《专业化视域下的教师专业道德建设》,昭示了从内涵、特征以及路径等方面重新解读师德建设具有积极意义...
“中国梦”作为中华民族和平崛起的时代强音,正在以雷霆万钧之势席卷华夏大地,它凝聚了一大批志士仁人,投身到“实干兴邦”的伟大实践和创造中去。这个梦关乎你我他,作为教育工作战线上的一份子,不可能置身事外,相反他是这个“梦”的倾听者、诠释者、实践...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教育事业也得到了大力发展,然而,近年来媒体却屡屡曝出师德问题,这些事件在令人唏嘘不已的同时,也将师德问题一次次推到了社会舆论的风口浪尖上。教师是教育的根本,而师德是教师的灵魂,教师师德水平的高低是决定教...
一、从师生关系的视角研究高校师德建设的缘由(一)关于高校师德建设的研究师德,顾名思义,教师的职业道德。高校教师承担着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任。高校教师师德建设的好与坏,直接影响到国家人才培养的质量,因此高校教师的师德建设...
第三章加强社会教育培训机构教师师德建设的对策加强社会教育培训机构教师师德建设是一项复杂的长期的工作,在社会教育培训机构快速发展的今天,也是一项紧迫的任务。分析存在的问题,分析影响师德的主要因素,从而提出有效的解决对策,对社会教育培训机构...
教师专业发展使得教师在社会地位、自主权、权威性等方面得以提高的同时,也对教师个体的内在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种高要求不仅体现在专业知识、专业技能、教学水平、专业智慧、职业心理等方面,还体现在对教师的职业道德高水平的规 定上。...
1绪论1.1研究源起。1.1.1现实背景。教师是教育的根本,而师德是教师的灵魂,可以说教师师德水平的高低是决定教育事业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也直接关系到一个国家的发展前途和一个民族的未来。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包括最进本的公民道德建设,也包括各种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