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 言
索尔仁尼琴是一位杰出的苏联作家,1970 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却是一位饱受争议的作家,一直处在蜚短流长的风口浪尖。《伊凡·杰尼索维奇的一天》
是索尔仁尼琴的成名作,标志着索尔仁尼琴作为一位作家的诞生。《伊凡·杰尼索维奇的一天》可以说让索尔仁尼琴一夜成名,在国内外引起了巨大的轰动,对其人其作也论述颇多。由于《伊凡·杰尼索维奇的一天》是在苏联公开发表的第一部以苏联劳改营为描写对象的文学作品,并且该作品是由赫鲁晓夫钦点,所以,对索尔仁尼琴的研究多限于政治层面。许多学者也认为索尔仁尼琴的成功是政治对决的表现,他的作品中多为政治性议论,而缺乏文学性。但正如索尔仁尼琴曾经说过的那样:"当然,政治激情对于我而言是与生俱来的,但它在我身上毕竟还是次于文学的,低于文学的。"只要是了解索尔仁尼琴的人都会品味出其作品中的艺术魅力,他的作品不仅是真正的、有震慑力的佳作,而且因其中的政治批判主题而更加光彩夺目。
所以,从政治批判这个切入点来研究索尔仁尼琴及其作品,并不意味着笔者同意上述那种将索尔仁尼琴的成功仅仅归因于政治对决的看法。笔者之所以做出这样的选择是因为索尔仁尼琴作品中的政治批判主题所表现出来的感染力,以及政治批判主题背后隐藏的现实,正是这样的写实描写,引起人们的反思,这也是索尔仁尼琴作品的魅力所在。
1.国内研究现状。
(1)索尔仁尼琴作品的译介情况。
索尔仁尼琴的名字第一次出现在中国读者面前是 1963 年,即《伊凡·杰尼索维奇的一天》出版的第二年。但此时正值中苏关系恶化时期,中国对苏俄文学作品的译介突然中断,文学交流也完全停止。但就是在这种对峙状态下,索尔仁尼琴等人的作品被译入中国,即 1961-1966 年期间,由作家出版社和中国戏剧出版社"内部发行"的一批"黄皮书",索尔仁尼琴的《伊凡·杰尼索维奇的一天》(中译本,1965 年)和《索尔仁尼琴短篇小说集》(中译本,1966 年)就列在其中,当然这些作品只能当作"反面教材",但在精神食粮匮乏的时代来说,却成为当之无愧的畅销书。
中国的"文化大革命"致使苏联文学在中国的译介中断了十几年。直到 70年代末 80 年代初索尔仁尼琴才再次回到中国读者面前。其中包括小说《癌病房》
(中译本,1980 年)、《古拉格群岛》(中译本,1982 年)。此时索氏作品只能以内部形式出现,并非所有读者都能读到他的作品。此时索尔仁尼琴仍旧是个反面教材,反动人物。
到了 20 世纪 90 年代,随着思想文化管制上的松动,翻译的标准和批判准则也有了很大的变化,索尔仁尼琴的更多作品被译成中文,这使中国读者对索尔仁尼琴有了更加公允的认识。漓江出版社出版了《癌病房》的新译本《癌症楼》(姜明河译,1991 年版),群众出版社也于 1996 年再次出版了《古拉格群岛》,此书中已删去带有否定意义的译者的话。此后,索尔仁尼琴的短篇小说也陆续译为中文,例如:《马特料娜的小院》(中译本,1999 年)、《柯切托夫卡小站纪事》(中译本,1999 年)和《为了事业的利益》(中译本,1999 年)等。
随着对索尔仁尼琴认识的深入,索尔仁尼琴的《第一圈》(景黎明译,2010年版)于 2010 年出版于中国文联出版社,随后其鸿篇巨制《红轮》的第一、二、三卷也被译入中国,其余的十七卷也会在不久的将来译入中国。
(2)国内学者关于索尔仁尼琴的研究论文及研究专着等。
随着索尔仁尼琴大量作品的译入,国内对索尔仁尼琴也开始关注。一些报刊杂志主要介绍了索尔仁尼琴的社会活动和创造活动。《读书》杂志在 1999 年第四期上刊登过一篇题为《索尔仁尼琴 80 岁》的文章,《俄罗斯文艺》则是国内介绍索尔仁尼琴较多的杂志,例如《也谈索尔仁尼琴》(1994 年第 3 期)、《索尔仁尼琴访谈录》(2001 年第 2 期)、《<红轮>及其作者索尔仁尼琴》(2002 年第 3 期)等。
张晓强的《索尔仁尼琴--回归故里的流亡者》(长春出版社,1996 年)和马小驹的《文学的殉道者:索尔仁尼琴》(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6 年)是国内仅有的两部研究索尔仁尼琴的专着。在书中,作者对索尔仁尼琴的生平及创作经历做了细致的介绍,让我们了解到索氏一些鲜为人知的艰辛。此外,张晓强对索尔仁尼琴的家庭生活也进行了讲述,尤其是他的两任妻子,让我们到解了索氏浪漫多情的一面。专着当然少不了对作品的介绍,张晓强对索氏的主要作品《伊凡·杰尼索维奇的一天》、《癌病房》、《牛犊顶橡树》、《第一圈》、《古拉格群岛》、《红轮》等作品进行了具体介绍及分析,这不禁让人们对索尔仁尼琴的作品有了更为深厚的兴趣。在此书的最后,又附录了授奖辞、获奖演说、生平及创作年表、主要参考书目等。
随着索尔仁尼琴的走红,中国学者撰写的俄罗斯文学史中对索尔仁尼琴也有了更多的介绍和分析,在各大网站上也有许多研究索尔仁尼琴的论文。但大多数的着作及论文都仅仅是对索尔仁尼琴生平及创作经历的简述,没有太多的倾向性。例如:刘文飞的《文学魔方》。但无论是文学史的介绍还是论文研究,大体可分为两个方面,即:对索尔仁尼琴政治化的批评和对其文学性的肯定。前一种多认为索氏作品几乎没有文学性、艺术性,几乎全是政治斗争的工具,李辉凡和张捷的《20 世纪俄罗斯文学史》和张捷的《俄罗斯作家的昨天和今天》均是对索尔仁尼琴的否定,认为《第一圈》和《癌症楼》等小说艺术性都很差,而《古拉格群岛》和《红轮》等几乎算不上文学作品。后一种则是对作品文学性的肯定与赞赏。李毓榛主编的《20 世纪俄罗斯文学史》中无论从艺术手法或是思想性等方面都对索尔仁尼琴的作品给予了高度评价。施秀恩的《融古典与现代为一炉》
是唯一一篇对索氏艺术手法进行综合研究的文章,作者认为索尔仁尼琴的独特风格在于深沉、凝重、悲怆、冷峻。而无论肖韦宏的《死亡与癌症压制不住的激情--试析索尔仁尼琴的小说<癌症楼>》,还是周振美的《生存的尊严--评索尔仁尼琴的<伊凡·杰尼索维奇的一天>》、王丽欣的《索尔仁尼琴及其<古拉格群岛>的创作风格》都是对索氏某一作品的分析。
索尔仁尼琴,一位处在政治旋涡中的文学奇才,对他的评价不能脱离他的生活时代和作家的身份。但索尔仁尼琴又以他的作品证明了他在艺术上非凡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将政治与文学以批判的方式整合为一体,不愧为小说大师。
2.国外研究现状。
(1)俄罗斯国内对索尔仁尼琴的研究。
索尔仁尼琴虽是俄罗斯着名作家,1970 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但对其人其作的论述译成中文的仅有符·维·阿格诺索夫的《20 世纪俄罗斯文学史》和马克·斯洛宁的《苏维埃俄罗斯文学》。前者主要谈了索尔仁尼琴"圣徒"的气质使其作品散发出强烈的人道主义关怀和在时间、空间和情节上高度的紧凑性,其他方面只是点到为止。后者的书中有专章论述,但也只是蜻蜓点水,未完全深入展开。
所以,本人关于索氏作品在国外的研究状况的资料主要来自于网络(如:俄罗斯杂志网和索尔仁尼琴的官方网站)、俄文杂志(《语言与文学》、《俄罗斯文学》、《俄语》),以及一些文学史中的专着论述。
索尔仁尼琴在他自己的国家备受争议,但是关于他的研究还是不少。别·赛尔诺夫的《火自天上落下》、罗·梅德维杰夫的《克格勃是怎样撞击<群岛>的作者》。另外,在不少文章中,有一些关于作家创作的比较研究,如:伊·佐洛图斯基在《不撒谎的生活-一个人战胜了整个国家》中对索尔仁尼琴与纳博科夫作了比较。认为纳博科夫是一位纯艺术的作家,是一个游戏的天才,是生活与死亡之秘密的研究者,而索尔仁尼琴则始终是一位斗士,一位复仇者,一位追求正义的理想主义者。佐洛图斯基在《索尔仁尼琴与果戈理的<与友人书简选>》中对索尔仁尼琴与果戈理进行了比较,认为二者的作品都是在危机下的创作的,他们都喜欢与读者进行直接对话。斯皮瓦科夫斯基在《陀思妥耶夫斯基和索尔仁尼琴笔下的复调现象》中探讨两位作家叙述中的多声部现象,作家对自己立场有意隐藏问题。
此外,在索尔仁尼琴 85 岁寿辰之际,俄罗斯科学院高尔基世界文学研究所举办了"索尔仁尼琴:艺术创作诸问题"的国际学术研究会。《纽带》则是以索尔仁尼琴生活为主题的电视片。在俄罗斯,索尔仁尼琴虽饱受争议,但却备受关注。
(2)西方对索尔仁尼琴的研究。
索尔仁尼琴的《古拉格群岛》首先不是在苏联发表,而是在西方由巴黎基督教青年会出版社出版的。由此可见西方对索尔仁尼琴的关注。早在 20 世纪 70 年代,英国牛津大学就有人以索尔仁尼琴的创作为题写作博士论文。
索氏在西方好评如潮,被誉为"具有全球性魅力"的作家。克瑞斯·伯格在《亚历山大·索尔仁尼琴富有挑战性的遗产》和丹尼尔·丁·马洪内在《被诋毁的索尔仁尼琴》中都对索氏政论性进行了讲述。美国作家 David Aikam 在 GreatSouls-Five who changed A Century 中用有限的篇幅以比较丰富的资料,细致系统的描述了索尔仁尼琴的主要经历,高度肯定索氏对文学和政治的影响。英国作家 Peter Watson 在 The modern mind 中认为索尔仁尼琴的理念曾塑造和改变过这个世纪。此外,索尔仁尼琴的名字还在 Berlin Isaiah 的 The New York Review OfBooks 中出现过。
将明治时期的日本文学时代视为尾崎红叶时代并没有丝毫夸张的成分, 时代文化的冲突与社会整体伦理观念的交替在日本明治时期被放大和突出, 也在尾崎红叶的文学作品中被细腻的笔触表现得淋漓尽致。...
一、前言《一天的等待》是海明威一篇着名的短篇小说,描述了一个9岁的男孩儿因为不懂华氏度与摄氏度的区别,误以为自己要发烧烧死了,为了不让父亲担心,默默地忍受痛苦,经历了等死的一天的折磨.海明威一直以硬汉着称,他作品中的男性也都充满阳刚之气,喜欢打...
摘要《日瓦戈医生》是一部文体优美、情感充沛的诗一样的小说。它属于一部抒情性的小说,具有独特的诗意特征。其诗意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这部小说既有着诗一样准确、精致的语言,作者以诗人的敏感和准确去描写世界,捕捉周围的细节,也将人物...
结语李彦小说的主题和情节围绕着女性群体,发散出各有特色的女性声音。纵观李彦的文学创作历程,其小说轻松出入加拿大及中国的文化视域,以局内人的视角勾连历史与现实情境中的两代中国女性的命运,具有十分独特的亲历性、在场性,同时也有作为局内人的自...
对于英美文学研究,界内一直予以很高的关注,并开展了相应的研究工作。社会的快速发展影响了方方面面行行业业,对英美文学研究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作为戏剧史上最着名的荒诞派剧作,《等待戈多》自1953年首演以来,被人们多次搬上荧幕。荧幕上的《等待戈多》大多数都是忠实于原剧作,无删减的。...
美国作家塞林格于1951年写作的长篇小说《麦田的守望者》一经出版,便轰动美国社会,尤其是在五十年代的美国青少年中,引起巨大反响,一时洛阳纸贵,青年读者争相购买,小说问世五十多年以来,一版再版,掀起购买浪潮。作家塞林格从五十年代跻身美国文坛到六十年代...
作为莎士比亚最早创作的浪漫主义悲剧作品,《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悲剧色彩在更多来源上可以理解为是社会与命运的相互交织。...
关于《坟墓里的旗帜》①,至少有两件事广为人知。其一,这是一部年轻的艺术家非常想籍此扬名立万却到处碰壁投之无门的长篇。他于1927年9月29日完成该小说的创作,并信心十足地将书稿交给他前两部小说的出版商利弗赖特(Liverright)。在给后者的信中,...
西方社会关于食人族的记载可以追溯到古希腊的荷马史诗,①只是,《奥德修纪》中的食人族还仅与希腊语anthropophagy一词相对应,并不具有伦理学、种族学和政治学含义。近代史上,真正令食人族词义发生本质变化的是着名航海家哥伦布。1493年,哥伦布在给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