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政治批判主题的形成
索尔仁尼琴是一位地地道道的苏联作家,其作品中的政治批判色彩注定他将一生备受争议。虽获 1970 年诺贝尔文学奖,但苏联政府认为这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苏联的一种挑衅。许多学者也认为索尔仁尼琴的成功是政治对决的表现,因其作品中的政治批判色彩而获奖,而非文学性。但政治批判性正是索氏创作的一大特色与亮点,其作品因政治批判性主题而光彩熠熠。并且,索尔仁尼琴的政治批判主题的形成也有一定的历史渊源及原因,而不是空穴来风。
第一节 传统的继承。
纵观诺贝尔文学奖与俄语文学的关系史,在面对俄语文学时,诺贝尔文学奖委员会会特别注重于"俄罗斯文学的传统".在 1970 年诺贝尔文学奖授奖辞中,瑞典学院常务秘书长卡尔·拉格纳·吉罗说:"像所有作家一样,索尔仁尼琴无疑受到时代的社会条件和政治条件的影响。索尔仁尼琴是在苏维埃新政权下成长起来的第一代作家。他的创作才能的激发是跟他的祖国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的。
然而,他的作品却具有全球性的艺术魅力,这种魅力来自他对贯穿于许多伟大前驱作品中无可比拟的俄罗斯文学传统的继承。"他最终因在追求俄罗斯文学不可或缺的传统所具有的道德力量而成为 1970 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索尔仁尼琴本人也是一位斯拉夫主义者,地道的无政府主义者,推崇俄罗斯文学,关注俄罗斯的苦难,注重吸收俄罗斯文学中的优良传统。
一、无政府主义传统的吸纳。
众所周知,索尔仁尼琴是一位无政府主义者,永远的反叛者。"无政府主义主要是俄罗斯人的创造。"其基本观点是反对包括政府在内的一切统治和权威,关注个体的自由与平等。主张消除政府以及经济上或社会上的任何独裁统治关系。混乱、虚无或道德沦丧绝不是无政府主义者所追求的,他们向往的是由自由个体们自愿结合,开创一个幸福、自由的"和谐社会".
无政府主义思想在俄罗斯可谓源远流长,纵观俄罗斯历史长河,其中不乏伟大的无政府主义者,К·列昂季耶夫、巴库宁、克鲁泡特金、Л·托尔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无一不是俄罗斯无政府主义的继承者。"俄罗斯人不喜欢国家,也不愿认为国家是自己的,他们或造反反对国家,或者顺从地承受国家的压迫。俄罗斯人比西方人更强烈地感受到各种政权的罪恶与灾难。"索尔仁尼琴早期生活与创作主要是受到斯大林极权统治的压迫,当时的苏联群众对斯大林有个人崇拜的倾向,而斯大林本人也是希望达到这种效果,使群众盲目服从。斯大林的阴谋对大多数民众来说确实奏效,但对于客观、冷静、观察力敏锐的索尔仁尼琴来说却是徒劳。索尔仁尼琴洞穿斯大林的专制阴谋,看清了社会的阴暗及统治阶级的丑恶嘴脸。对于斯大林时期,索尔仁尼琴是这样理解的:"把一切持有不同政见的人都更加牢固地束缚住。"此时沉默对于索尔仁尼琴来说是做不到的,只有疾呼才有可能使群众变得清醒。俄罗斯有句谚语:提旧事者失一目,但索尔仁尼琴却补充为:忘旧事者失双目。经过深思熟虑,他认为写作是一种有效的揭露手段,因此,索尔仁尼琴以笔为矛,尽全力书写自己看到的一切苦难与不公,让世人了解真相,看清社会本质,从而愤起反抗,改变这种令人窒息的极权统治,让自由与爱重归人间。
索尔仁尼琴正是因为作品中对社会黑暗与不公的无情揭露与批判,被人们称之为"无政府主义者".索尔仁尼琴是一位永远的反叛者,作品中的政治批判主题是索氏创作的一大亮点,它可以警醒世人,揭开人们眼前的神秘面纱,正视生活,他的作品也因政治批判主题而大放光彩。
二、苦难书写的继承。
文学作为人学,人的外在生存环境及内在心灵状态始终是其关注的对象。苦难是人类生存状态的一种异化,苦难总是眷恋着俄罗斯人民。在俄罗斯,人们饱受苦难,因此,苦难便成为了俄罗斯文学中的一大主题。
俄罗斯知识分子大多数是积极入世的,他们始终将文学创作与俄罗斯的苦难生活联系在一起,并认为揭示社会苦难是其写作的重要使命。这种使命意识源于有"俄罗斯第一知识分子"之称的拉吉舍夫,拉吉舍夫作为俄罗斯知识分子的始祖,预见到并且规定了俄罗斯知识分子的基本特点。"当他在《从彼得堡到莫斯科的旅行》中说'看看我的周围--我的灵魂由于人类的苦难而受伤'时,俄罗斯的知识分子便诞生了。"拉吉舍夫在自己的作品中,无情的批判俄国农奴制度所带来的不公与残忍。也正是由此,拉吉舍夫被处以死刑,后代之以流放西伯利亚,他的命运正是俄罗斯革命知识分子命运的预示。拉吉舍夫不仅因人类的苦难而心碎,也因对人类苦难的揭发而承受苦难。
在俄罗斯,拉吉舍夫并不形单影只,普希金在其作品《驿站长》中对等级制度的描写,揭露了上层对贫苦大众身体与灵魂的践踏,下层人民却无力反抗,而只能顺从的内心苦楚。果戈理《外套》中的小公务员巴什马奇金含莘茹苦一生,用尽了所有积蓄为自己添置了一件新衣,没想到却被人抢走,到头来是竹篮打水一场空,表现出小知识分子阶层的不易。生活如此困苦,值得人们的反思。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罪与罚》中的主人公拉斯柯尼科夫由于无法承受生活的苦难而走向堕落,苦难成为人生的不可承受之重。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一生也是历经坎坷,因参加革命活动被沙皇政府逮捕并流放西伯利亚。而贵族出身的托尔斯泰不仅在作品中对苦难进行细致描写,而且以身作则,主动放弃贵族身份,加入平民行列,想与劳苦大众同呼吸共命运,体验人生苦难,虽然他这美好的愿望未曾实现,但他的行为已表现出一个正直知识分子的同情心与良知。
对俄罗斯知识分子们而言,20 世纪是残酷的,统治阶级将愤怒的矛头转向知识分子。他们不惜任何代价制造恐怖气氛,使群众集体失语。面对这一现实,知识分子需要更多的勇气道出大众的苦难。索尔仁尼琴从来就不乏说出真话的勇气,"一句真话能比整个世界的分量还重".在索尔仁尼琴看来,把本国的天才置身于人民的灾难中是俄罗斯的传统。索尔仁尼琴不仅在他的作品中对劳苦大众的生活境遇进行了细致入微的描述,表现了人们在极权统治下不幸的生存环境,进而对社会黑暗以无情的揭露与批判。在《伊凡·杰尼索维奇的一天》中,劳改犯们无休止的劳动,永远吃不饱的残羹冷炙;《癌症楼》中拥挤不堪的住房条件,病痛无时无刻的折磨;《马特辽娜的家》中善良的马特辽娜劳无所得,虽积极奔走,但依然不见成效,表现出集体农庄里人们的苦难。而且索尔仁尼琴本人也是人民苦难的见证者,张晓强在《索尔仁尼琴--回归故里的流亡者》用磨难重重对索尔仁尼琴的一生进行了总结,马小驹在《文学的殉道者:索尔仁尼琴》中更是将索尔仁尼琴的一生总结为苦难的历程。与此同时,季明举也曾说过:"索尔仁尼琴的个人经历几乎是重复了 19 世纪俄罗斯文学贤者们的路,持不同政见、被捕、监禁、思乡与回归祖国,这是一种典型的'俄国圣愚'式的苦难历程,充满着坎坷与悲壮。当年普希金、莱蒙托夫、赫尔岑、车尔尼雪夫斯基、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命运似乎要在 20 世纪寻找存身的新证明……而该意义最精彩的表达就在这位被西方称为'反共主义'的索尔仁尼琴身上".
苦难的一生使索尔仁尼琴对苦难有了更深的认识,对社会的黑暗有了更深切的体会,从而也为他的苦难描写提供了依据,为政治批判提供了素材。
别尔嘉耶夫曾经说过:"俄罗斯知识分子是个不切实际的阶级,这个阶级的人们整个的迷恋于理想,并准备为了自己的理想去坐牢,服苦役以致被处死。"俄罗斯知识分子是伟大的,为书写苦难而勇于冒险。
三、人道主义传统的扬弃。
苦难之所以成为历代俄罗斯文学家们苦苦追求的主题,一方面是由于怜悯与同情,俄罗斯知识分子们大多都不能够容忍残酷的惩罚与苦难,对于丧失社会地位、被欺凌与被损害的人的同情是俄罗斯很重要的特征。但更重要的则是出于他们的人道主义情怀。
人道主义学说是关于人的学说,人作为人道主义的核心,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在俄罗斯社会道德中,人高于所有制原则。俄罗斯具有人道主义传统,人道主义是俄罗斯思想的最高显现。
俄罗斯文学中从来就不缺少人道主义精神,俄罗斯作家中也从不乏人道主义大师。作为俄罗斯知识分子之父的拉吉舍夫是极富同情心的,在别林斯基看来,如果兄弟们在受苦,他并不希望自己幸福,也不希望只有千分之一的人是幸福的。
如果庄稼汉们没有权力,这样的权力米海依洛夫斯基也不想拥有。在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作品中,苦难和同情是基本主题,他本人也因对苦难人的怜悯而受尽精神上的折磨。同时,陀思妥耶夫斯基具有崇高理想,他的一生都在为人辩护,为人的个性辩护。但在陀思妥耶夫斯基看来以暴易暴是不可取的,以暴易暴并不能除恶,只有以善制恶,用善感化恶,方能除恶。雷永生认为:"在陀思妥耶夫斯基看来,即使是对于恶人、罪人或恶的社会,采用这样的暴力手段只能伤其外表,而不能拯救其灵魂……要想拯救人的灵魂,要想实现美好的社会愿望,只能依靠上帝之爱。"作为富有贵族阶级的代表,托尔斯泰一生都被其贵族特权地位所折磨,他看够了贵族阶级的邪恶嘴脸与残忍,在他们身上少有人道之光,他最终摒弃特权,走到人民中间,他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人道主义。托翁一生对人道主义的追求,也使其形成了自己的一套理论,即"勿以暴力抗恶,道德上的自我完善"的托尔斯泰主义,俄罗斯的人性是托尔斯泰所拥有的。这种人性表现在他对历史的非议,对暴力的抗议,也表现在他对淳朴的劳动人民的爱。索尔仁尼琴何尝不是一位人道主义者,他因作品中的人道主义精髓而被授予诺贝尔文学奖,不论是其成名作《伊凡·杰尼索维奇的一天》中对人的尊严的肯定和对破坏尊严的一切企图的批判;还是《癌症楼》中对人之所以为人的人性的追求与向往,都表达了索尔仁尼琴深深的人道主义情怀。但在对待"恶"的态度上,索尔仁尼琴摒弃了陀思妥耶夫斯基与托尔斯泰主张的"勿暴"说,主张以暴易暴。索尔仁尼琴认为打击专制、争取自由与人性复苏的最好手段就是抗争,因为"驯羊狼好啃".
《伊凡·杰尼索维奇的一天》中舒霍夫以沉默、默默的劳动、保持最基本的人性等手段来抵抗人性的摧残;《癌症楼》中科斯托格洛托夫以拒绝治疗来挣脱医生没有充分根据的医治,以保持做人该具有的最起码的能力;《古拉格群岛》中所提供的大量的真实材料和数据就是对"恶"的最有力的批判。在索尔仁尼琴看来,"暴力"是一种很好的批判手段,但暴力不仅仅指武装斗争,文学创作也是其一,尤其是针砭时弊的文学创作具有一般暴力所不能及的"杀伤力",是一种精神上的救赎,闪耀着人道主义之光。
作为一位持不同政见的"无政府主义者",索尔仁尼琴在其作品中着力书写人生的苦难,社会的不公与黑暗,任何力量都难以掩盖其作品中的人道主义光辉,而这些是汲取俄罗斯母亲养分的结果。索尔仁尼琴与前辈作家们以各自不同的艺术形式表达着自己对俄罗斯苦难的思考,也表达着对俄罗斯母亲深深的眷恋。索尔仁尼琴是俄罗斯传统文学的伟大继承者,是俄罗斯传统文学的儿子。
第二节 苏式极权主义的反思。
索尔仁尼琴生于社会主义新国家,伴随着社会主义国家而成长,迎着革命新风,听着党的教育,但他却没有成为一名为社会主义制度服务的作家,作品中很少有对社会的赞美,更多的是对社会的无情揭露。他不是一位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作家,但因作品中的政治批判主题被界定为批判现实主义大师。
索尔仁尼琴作品中政治批判主题的形成,除了对俄罗斯文学传统的继承外,社会中或隐或现的不公现象与当权者的极权专制也成为了其批判的出发点。索尔仁尼琴在致苏联作协书记处的公开信中说到:"我们这个有严重病态的社会".表达了他对社会的不满。
索尔仁尼琴的创作深受当时社会环境的影响,其作品中无处不充斥着对时代的思考,诚如诺贝尔授奖辞中所说,"像所有作家一样,索尔仁尼琴无疑受到时代的社会条件和政治条件的影响".
索氏是一位直面人生、积极入世的作家,致力于对罪恶根源的思考,致力于对整个社会的文化因素与政治背景在恶中所起作用的反思。就索尔仁尼琴成长与创作的时期来看,正是极权主义盛行之时,斯大林的专制带来了整个社会的灾难。深陷囵圄的不仅仅是无辜的劳苦大众,甚至一些党内人士也未免于难,发生于 1937 年的大清洗运动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大清洗把有地位、有文化和有党内资历的人都卷了出去。同时,大清洗运动给党和国家造成了难以估量的损失,使人民深陷生活泥泞。但凭借大清洗运动,斯大林的统治却得到巩固,他排出了异己势力,开始了属于斯大林的专权时代,使整个社会都处于极权统治的阴影之下。在《癌症楼》中,索尔仁尼琴不惜用大量笔墨描写了科斯托格洛托夫出院后的活动。走在通往自由的大道上,心情是如此的舒畅,品尝完美食后,亦是如此满足。但当他看到百货商店的衬衣领子上都印有号码时,他难过至极,替劳改营里的兄弟们难过,世界每天都在变化,而他们却为了生存而苦苦挣扎,对于外面的世界更是一无所知。最后,科斯托格洛托夫去了一趟动物园,无论看到哪种动物,他都会与劳改营联系起来。索尔仁尼琴借科斯托格洛托夫的心理反应,揭示了大清洗运动给人们带来的心灵摧残,而这种创伤可能是永久的痛。
伴随着政治上的大清洗运动,当局在经济上又实行了全盘集体化。在农村,人民被强制加入集体农庄,农民成为集体农庄的"奴隶",终日的劳作换来的却是少得可怜的口粮,人们甚至连最起码的温饱都解决不了。一个农民因干活卖力,被授予劳动勋章,可他却在发表"获奖感言"时说:"要是能给我一普特面粉来顶这个勋章多好!"人民连温饱都解决不了,要这么多勋章又有何用?在《古拉格群岛》中说到:"全俄国的集体农庄庄员们对这样的囚犯口粮也还羡慕着呢!
我们乡下连这都没有。"索尔仁尼琴在《马特辽娜的家》中对全盘集体化进行了细致的描写。"我只是后来才知道,年复一年,马特辽娜·瓦西里耶夫娜从未挣到过一个卢布。因为她没有养老金。亲属们也很少帮助她。而她在集体农庄里干活挣的不是钱,而是工分。在脏兮兮的记分册上记上劳动日的工分。"马特辽娜本来就生活困苦,当病痛加重时集体农庄却把她除名了,"她在集体农庄干了 25 年,但因为不是在工厂干--没有自己的养老金".
全盘集体化的经济方针不但没有使劳苦大众富裕起来,在一定程度上还加重了人民的负担。
不论是政治上的大清洗运动,还是经济上的全盘集体化,都是斯大林极权统治的具体体现。极权统治给人们带来的不仅是身体上的折磨,还伴随着精神上的苦难。身体是苦难的直接载体,苦难首先通过肉体起作用,索氏作品中不乏对身体苦难的描写,在索尔仁尼琴看来,身体的受难始于权力的威逼。人们被捕之后,首先尝到的是审讯的滋味,审讯是由一些劳改营权力符号的代表们--侦查员操纵,审讯一般在夜间进行,往往还伴随着暴力,为了让"犯人"招供,侦查员们不惜一切手段任意殴打犯人,有时手段之残暴让人无法忍受。而此时,有些犯人还不知道自己为何被捕,面对如此审讯更是茫然不知所措,只有乖乖顺从,他们却浑然不知这仅仅只是个开始。审讯不管多么残暴,它持续的时间总是有限的,但只要你跟劳改营沾上边,饥饿就会与你形影不离。身体在饥饿状态中达到了生与死的临界点,对食物的渴求达到了曾未有过的程度,而在劳改营中食物是相当缺少的。"在车厢里,这些疲惫不堪而拥挤的日子里,从来不供给一顿热食……今天不开伙了,你们的口粮没有发下来。"这还是在通往劳改营的路上,要是深陷劳改营中,饥饿更是常态。对于苦难索尔仁尼琴从不吝惜笔墨,在《伊凡·杰尼索维奇的一天》中,作者用了七页来描写吃饭的细节,给我们展示了一幅幅饥饿的全景图。"在一碰就碎的网状的鱼骨头架上,舒霍夫连一片鱼鳞,一小块鱼肉都不放过,完了还要用牙把骨架嚼开,吸吮一番,这才吐到桌上,任何一条鱼身上的东西他都要全部吃掉。"饥饿在大多数人那里表现为生的渴望,他们为了生存可以不惜一切代价,即便是失去自我与人性,而极权统治者早已预见到这种饥饿带来的影响,他们很好的把握了饥饿哲学,并将这种饥饿哲学运用于自己的统治,使饥饿中的人"俯首称臣",为了生存而承受极权统治的恶果。
极权统治者们认为,仅仅因身体上的受难而服从的人们是不可信的,只有精神上的顺从才足以信服。极权统治的最终目的就在于对人性的摧残。极权统治下的人们无条件的服从于当权者的领导,上级说的总是对的,人们内心真正的想法无法言说,人作为一个个体,个性也在服从中消解。在劳改营中,人们穿着一样的囚服,有着共同的名字,即数字符号(只是号码不同),留着同样的发型,用着一样的餐具,干着同样的活,有着共同的生活圈子与作息时间,当权者正是想通过这一系列的相同来消解他们作为人最起码的个性。外面的世界同样很单调,人们都受制于一种意识形态的控制,没有属于自己独立思考的专属空间,个性也随之消解。正是这种个性的消解与对权力的顺从,使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变得冷漠,人们也在这种冷漠中失去了反抗的能力。从最初的逮捕中我们就能看到,在逮捕时人们不会有任何反抗,总是乖乖的顺从,因为被捕者认为他们是清白无辜的。
他们中的大多数确实是无辜入狱,但当权者指控有罪,那肯定是有他们的理由,权力大于天,人们只有顺从的份了。既然逮捕时顺从,在劳改营里又该如何反抗呢?只有顺从,只有对当权者的迎合。为了讨好当权者,使自己免受皮肉之苦,有些人这时便出卖自己的良心,放弃自己的尊严,为当权者效劳,成为坐探,他们为了换取自己的生命与名利,便无情地出卖、牺牲他人,在这种恶性循环中,他们最终丧失了人性。而其他的劳改犯们长期生活在死亡的恐惧中,他们的生活准则便是:今天该你死,明天才是我。极权统治者在他们精心营造的非人性环境中,看到个性的逐渐消解,人性的逐渐远去,这也达到了他们建立集中营的目的,即人永远不可能依然是人。
索尔仁尼琴正是看穿了极权统治的阴谋,看到人们身体上的受难与灵魂上的失语,他不想让迷茫中的人们继续徘徊下去。索尔仁尼琴用大半辈子的时间发现了这样一个道理:"他们(指当局者)欺软怕硬,他们害怕力量和坚忍,如果有谁向他们微笑,卑躬屈膝,这样的人会被他们碾死。"因此,他以作品中的政治批判主题警醒人们,让人们看到社会的黑暗,从而活出新的自我。
第三节 苦难的人生经历。
"自太古以来人就是被这样制造出来的,使得他对世界的只要不是在催眠状态下被灌输进去的看法、他的动机和价值标准、他的行动和目的都为他的个人的和群体的生活经历所决定。"1918 年 12 月 18 日索尔仁尼琴出生于一个普通家庭,他是个遗腹子,出生前 6 个月父亲便在一次狩猎中意外的受伤身亡。这可以看作是索尔仁尼琴人生中的第一次重创。索尔仁尼琴从小与母亲相依为命,由于母亲出身富农,母子俩在当时的社会中备受歧视,生活相当艰难。但为了能让孩子受到更好的教育,赢得一个较好的教育环境,母亲带着索尔仁尼琴来到了罗斯托夫市。索尔仁尼琴不负众望,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罗斯托夫大学数学物理系,并于 1941 年毕业。热爱文学的他,通过自己的努力,又在莫斯科文史哲学院学习文学。随着二战的爆发,索尔仁尼琴于 1941 年 10 月应征入伍,期间作战英勇,两次获得勋章,并晋升为大尉。至此,索尔仁尼琴的人生可谓是一帆风顺,但福祸相依,1945 年 2 月索尔仁尼琴因在与友人的信中写了一些对斯大林不满的话语而被捕,从此开始了他八年牢狱、三年流放的痛苦人生。
在劳改、流放期间,索尔仁尼琴患上了癌症,并且得了两次,医生断言他最多能活几个月,但他却在艰难的生活环境中奇迹般地彻底痊愈了。1953 年刑满释放之后,索尔仁尼琴被终身流放于哈萨克斯坦,通过自己的多方奔走,在当地一所学校任数学老师。1956 年恢复名誉,随之结束了自己的流放生涯,并于 1962年发表成名作《伊凡·杰尼索维奇的一天》,从此一夜成名。此小说经赫鲁晓夫钦点得以顺利发表,本以为道路会由此变得一帆风顺,但是之后发表的小说却一再受挫,索尔仁尼琴迫不得已成为了一名地下作家。此时的索尔仁尼琴并没有放弃自己的写作事业,而是"毫不犹豫地走进了自己的创作领地,只为了让世人不要忘记一切,让子孙铭记这段历史".
功夫不负有心人,索尔仁尼琴终于在 1970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诚如索尔仁尼琴在发表获奖演说使所言:这个讲台远非是提供给每一位作家的,而且被提供的作家一生也只有一次,为了爬上这个宣讲诺贝尔获奖演说的讲台,我并不是爬了三四级临时性的台阶,而是几百级台阶,甚至是几千级台阶;这些是不屈的、冷峻的、冻结的台阶,而我注定要从那儿幸存的黑暗与寒冷之中延伸出来,而其他人--也许比我有天赋,更坚强--却死去了。
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并没有给索尔仁尼琴带来太多的好运,因其作品中的政治批判性主题,1974 年索尔仁尼琴被"遣送"出国,也开始了他长达 20 年之久的"流浪生活".索尔仁尼琴最终于 1994 年回到阔别 20 年之久的母亲--俄罗斯,2008 年长眠于莫斯科的家中,走完了他漫长而曲折的人生。
在索尔仁尼琴的一生中,对他创作影响最大的莫过于劳改营的"洗礼"和癌症的入侵。劳改营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是苦不堪言的,对不懂得生存之道的人则意味着死神的逼近,劳改营中的人都不知道能否看到明天的太阳。劳改营生活对索尔仁尼琴来说虽肉体沉重,但思想上得到自由,精神上得到升华。在一定程度上说,劳改营带给索尔仁尼琴的利大于弊。正如索尔仁尼琴在小说《第一圈》中借索洛格金之口说:"监禁不仅仅是一种灾难,也是一种幸事。"索尔仁尼琴也说过,是劳改营给了他写作的题材与灵感,让他经历了常人所没有经历过的、体会到了常人难以体会的、理解了常人所难以理解的事情,让他成为了一名真正的作家,一位勇于直击深灰黑暗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
不管怎么说,索尔仁尼琴的入狱难免有些无辜,仅仅是关于斯大林不满的几句牢骚,就被判 8 年劳改,另加 3 年流放。这对于当时的索尔仁尼琴是难以接受的。也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索尔仁尼琴对生活的美好幻想,他开始看到并领悟体验到社会的不公。随着对劳改营的了解,索尔仁尼琴获悉,劳改营中的大多数人都是无辜入狱,有些人甚至不知道自己被捕的原因,有的仅仅是为了凑人数,这是何等的荒谬。并且,在劳改营这个小社会中,盗窃犯、强奸犯们称雄称霸,社会渣滓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任意践踏着善良人的身体与灵魂。这不得不让索尔仁尼琴震惊,也不得不迫使索尔仁尼琴去思考社会的正义与光明在何处,了解历史的真相。涅尔仁在《第一圈》中说过,我还有一个任何搜查都无济于事的优势:"我的亲身经历以及亲眼见过别人的经历,使我清楚地知道什么是历史。"这也是索尔仁尼琴政治批判主题的导火索,为索氏作品中的政治批判主题指明了方向。
《癌症楼》中把癌症形象的比喻为虾,一旦被虾咬上了,它就一辈子不会松口。对于大多数人而言,患上了癌症也就意味着死神的光顾。但索尔仁尼琴在与癌症的抗争中却是一位真正的勇士,一位胜利者。他在没有得到精心治疗且医生断言只有几个月的时间可活的情况下,却奇迹般的痊愈了。索尔仁尼琴很重视这来之不易的"重生",并将此视为神的旨意,让他道出劳改营的真情,替众多冤屈者伸冤。正如在《古拉格群岛》中索尔仁尼琴所说:"献给没有生存下来的诸君,要叙述此事他们已经无能为力。但愿他们原谅我,没有看到一切,没有想到一切,没有猜到一切。"战胜癌症之后,被赋予神圣使命的索尔仁尼琴不仅更加明确了政治批判主题的重要性与必要性,而且将政治批判主题升华到了人道主义的高度。
纵观索尔仁尼琴的一生可谓是跌宕起伏、命运多舛,遗腹子、无辜入狱、癌症入侵、出版受阻、驱逐出境等。张晓强在《索尔仁尼琴--回归故里的流亡者》中用"磨难重重的岁月"来总结索尔仁尼琴的一生,李小驹在《文学的殉道者:索尔仁尼琴》中也用了"坎坷人生"、"苦难的历程--索尔仁尼琴"等标题来说明索尔仁尼琴苦难的一生。正是这复杂、曲折的人生经历使他认清了社会现实,看到社会的黑暗,促使索尔仁尼琴以笔为剑,以文学为手段来揭示社会的本质,还原人们以真相,这也促使索尔仁尼琴政治批判主题的形成,同时也正是政治批判主题使他的作品更加真实、犀利、耐人寻味。
将明治时期的日本文学时代视为尾崎红叶时代并没有丝毫夸张的成分, 时代文化的冲突与社会整体伦理观念的交替在日本明治时期被放大和突出, 也在尾崎红叶的文学作品中被细腻的笔触表现得淋漓尽致。...
一、前言《一天的等待》是海明威一篇着名的短篇小说,描述了一个9岁的男孩儿因为不懂华氏度与摄氏度的区别,误以为自己要发烧烧死了,为了不让父亲担心,默默地忍受痛苦,经历了等死的一天的折磨.海明威一直以硬汉着称,他作品中的男性也都充满阳刚之气,喜欢打...
摘要《日瓦戈医生》是一部文体优美、情感充沛的诗一样的小说。它属于一部抒情性的小说,具有独特的诗意特征。其诗意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这部小说既有着诗一样准确、精致的语言,作者以诗人的敏感和准确去描写世界,捕捉周围的细节,也将人物...
结语李彦小说的主题和情节围绕着女性群体,发散出各有特色的女性声音。纵观李彦的文学创作历程,其小说轻松出入加拿大及中国的文化视域,以局内人的视角勾连历史与现实情境中的两代中国女性的命运,具有十分独特的亲历性、在场性,同时也有作为局内人的自...
对于英美文学研究,界内一直予以很高的关注,并开展了相应的研究工作。社会的快速发展影响了方方面面行行业业,对英美文学研究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作为戏剧史上最着名的荒诞派剧作,《等待戈多》自1953年首演以来,被人们多次搬上荧幕。荧幕上的《等待戈多》大多数都是忠实于原剧作,无删减的。...
美国作家塞林格于1951年写作的长篇小说《麦田的守望者》一经出版,便轰动美国社会,尤其是在五十年代的美国青少年中,引起巨大反响,一时洛阳纸贵,青年读者争相购买,小说问世五十多年以来,一版再版,掀起购买浪潮。作家塞林格从五十年代跻身美国文坛到六十年代...
作为莎士比亚最早创作的浪漫主义悲剧作品,《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悲剧色彩在更多来源上可以理解为是社会与命运的相互交织。...
关于《坟墓里的旗帜》①,至少有两件事广为人知。其一,这是一部年轻的艺术家非常想籍此扬名立万却到处碰壁投之无门的长篇。他于1927年9月29日完成该小说的创作,并信心十足地将书稿交给他前两部小说的出版商利弗赖特(Liverright)。在给后者的信中,...
西方社会关于食人族的记载可以追溯到古希腊的荷马史诗,①只是,《奥德修纪》中的食人族还仅与希腊语anthropophagy一词相对应,并不具有伦理学、种族学和政治学含义。近代史上,真正令食人族词义发生本质变化的是着名航海家哥伦布。1493年,哥伦布在给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