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传播学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文学论文 > 新闻传播学论文 >

微信传播功能特点研究绪论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6-08-11 共6463字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微信传播的基本属性探讨
【绪论】微信传播功能特点研究绪论
【第一章】微信传播的要素分析
【第二章】微信传播丰富了社会传播系统的运行
【第三章】微信的传播特性
【第四章】微信全新传播特性带来的传播阻碍
【结语/参考文献】传播学视阈下微信传播研究结语与参考文献

  绪 论

  1. 研究背景。

  微信是腾讯公司推出的一款基于移动互联网的手机 IM(InstantMessenger)应用,于 2011 年 1 月 21 日正式上线。这是一个可以发语音、可以对讲、可以群聊、可以视频、可以发文字、可以发图片、可以摇出朋友、可以扫描二维码信息、可以买东西打折扣、可以阅读新闻等集合多种功能于一体的即时聊天软件。仅需要少量的上网流量,微信能够实现跨运营商、跨各大手机操作系统,带给智能手机用户全新的沟通体验。

  打开微信的官方网页,可以看到微信研发团队自己对微信的阐释:超过 3 亿人使用的手机应用;支持发送语音短信、视频、图片和文字;可以群聊,仅耗少量流量,适合大部分智能手机。目前微信支持的语言有中文(繁体及简体)、英文、泰文、印尼文、越南文、马来文、日文、韩文、葡萄牙文、西班牙文、波兰文、意大利文、俄文、印地文、土耳其文,微信被正世界上多国人民使用并成功走进国际市场。在生活中我们已经习惯看到人们拇指按着手机屏幕、嘴唇靠近手机说话,完全不同于以往打电话、发短信的手机使用模式,形成了微信对手机独特而典型的使用方式。正如微信团队自己打出的口号"微信,是一个生活方式",它带给我们了一个与众不同的传播模式。

  借着 2015 年春晚,微信又火了一把。根据微信团队乙未年初一公布出的除夕期间微信用户数据显示:除夕 20 时至年初一 0 时 48 分,春晚微信摇一摇互动总量超过 110亿次;春晚微信祝福在 185 个国家之间传递了 3 万亿公里。除夕当日微信红包总收发量达 10.1 亿次。如此庞大的数据彰显了微信不可替代的社会影响力。美国纽约《华尔街日报》中文版将 2012 年"中国创新人物奖"科技类奖项颁给了"微信之父"--腾讯公司高级副总裁张小龙。微信的横空出世,被《纽约时报》评价为"正积极尝试扭转中国本土互联网产品无法推向世界的命运".张小龙在 2014 年 12 月 11 日的"微信公开课"上表示,"微信希望建造一个森林,培育一个环境,让所有的动植物在森林里面自由生长出来,而不是建造一座自己的宫殿。"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率越来越高,通过手机连接互联网的人群也越来越多。根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 2014 年 7 月发布的第 34 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 2014 年 6 月,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到 5.27 亿,中国手机网民已经形成非常大的规模。在手机网民使用的各类手机应用中,即时通信(IM)的使用率为 87.1%(见图),稳居第一。总结原因主要有以下两点:首先,聊天是即时通信产品最基础的功能是足的是人类最基本的交流沟通需求,在用户间完成了信息的传递工作。因此较其他互联网应用,即时通信更具有大众化的特点,这为其奠定了庞大的用户基础。其次,随着即时通信产品功能不断的拓展,产品已不再仅仅起到交流沟通的作用,而是正在从聊天工具向综合平台转变。平台中除了基础的聊天功能外,购物、支付、游戏等服务的引入为即时通信产品搭建一个良好的生态圈。即时通信功能的不断创新,提升了用户体验,带来新用户,也增强了用户黏性。

  手机 IM,也就是手机即时通信的简称。手机 IM 的首创者,是一款叫做 KIKMessenger 的 APP(Application),KIK 由加拿大的滑铁卢大学学生在 2009 年研究而成的,并于 2010 年 10 月 19 日开放了 App Store 和 Android Market 客户端下载,在开始的 15 天就有 100 万用户下载使用量,这堪称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一个奇迹。简单说来,KIK 是一个高速、简单、个性化的智能手机通信软件,到目前有 9 千万的活跃用户。它基于本地手机通讯录,实现现实世界的社交与虚拟世界社交的对接,使手机移动终端成了新的虚拟社交工具。国内首个发展比较成熟的手机 IM 是 2010 年 12 月末由小米科技研发的米聊。微信起于智能手机客户端,目前还支持其他客户端登陆方式,包括微信网页版、微信 Mac 版、微信 iPad 版。但本文的研究对象限于微信的手机端。

  我们从传统的经典传播学理论关照手机 IM 的传播特性和传播实践的时候不难发现,一些情况下传统的传播理论已经无法做出合理而贴切的解释。也就是说,手机 IM在给人们新的聊天通信格局的同时也改变和丰富了固有的传播理论。

  2. 研究目的与意义。

  根据《人民日报海外版》2013 年 7 月 25 日消息,工业和信息化部总工程师、新闻发言人朱宏任表示,2013 年上半年我国微信用户超过 4 亿户,拉动移动互联网流量收入同比增长 56.8%.从 2011 年 1 月 21 日微信 1.0 版本正式上线到 2013 年上半年微信用户超过 4 亿,4 亿用户意味着什么?"微信这个特殊的公众平台,在短短两年不到的时间里,已经达到了 5000 多万的公众账号,媒体保持 10000 个公众号的增长速度,每天有超过亿次的信息交互。这一数据代表什么,表明越来越多的人生活中有了"微信"的存在。发展到今天,微信的功能已经被彻底强化了。"3微信强大的影响力。

  和高额的市场占有率是本文想研究微信最初的动力。

  本文研究的目的首先在于整理微信传播过程中各个环节要素的职能,包括探寻微信的传播者、传播对象、传播内容、传播渠道在微信传播中的角色扮演。其次,归纳微信传播的类型。再次,总结微信传播的特性。

  与此同时,微信用户突飞猛进的增长在手机网络飞速发展和智能手机越发普及的当代中国有着非凡的意义。研究微信的传播,一方面可以总结所有手机即时通信软件的传播特点,补充 Web2.0 时代之后的传播领域中的新变化,借鉴已有传播学理论的同时也拓展传播学理论;另一方面可以探寻微信成功发展的原因,为其他类似的手机 IM提供借鉴,让更多手机 IM 寻求差异化发展,优化社会资源配置。理清成功的手机 IM的成长脉络,总结利弊,有助于维持微信自身的稳定发展。而微信的用户在这样的探索中,也可以认清微信传播的本质和特点,从而鼓励用户更加理性和有意义地使用微信。

  微信的盈利模式也一直是社会各界所关注并且期待答案的,虽然本文的研究并不涉及微信的商业模式,但借着梳理微信的传播特性一定可以窥探到微信可能的盈利点。

  当然,随着微信的不断壮大,研究微信的专家学者也在不断增多,作为一个新闻学硕士研究生也期待自己浅薄的研究可以跟更多的人在微信传播这个维度有一定程度的交流探讨。

  我们也应该清楚的看到,微信的功能已经远远超脱了手机 IM,它集合了多元化的移动功能,又有着自己鲜明的特点。虽然提到腾讯,无论国内还是海外人士都会有对这个软件巨头公司的"抄袭"惯性嗤之以鼻的,很多国外友人和互联网行业的业内人士是不喜欢使用 QQ 这个基于电脑端的 IM 的,但微信的风靡使得人们不得不开始重新看待在中国的这只"巨型企鹅".即使在国外的华人圈子里微信也已成为不可替代的沟通工具。借着研究微信传播,或许可以大概窥探出中国的互联网巨头的发展方向。

  3. 研究现状对于微信的研究随着微信推出的时间推移而变得越来越多且越来越深入,当然这也与微信发展的越发壮大有关。但学术界关于微信传播的研究并不多,关于微信的报道时常见诸于报端杂志,学术期刊也有论及,但这样的文章通常篇幅短小,针对微信的研究仍主要集中在营销学和微信如何使用的领域,在亚马逊图书网站搜索关键词"微信",其相关度排名前十的书籍是(2014.10.23 搜索):

  1. 王易。微信营销与运营:策略、方法、技巧与实践[M].机械工业出版社。20132. 王易 懒尧。微信,这么玩才赚钱[M].机械工业出版社。20133. 赵黎 方雨。 微信终极秘笈:精通公众号商业运营[M].电子工业出版社。20144. 龚铂洋。 左手微博右手微信:企业营销实战攻略[M].电子工业出版社。20145. 易伟。微信公众平台搭建与开发揭秘[M].机械工业出版社。20136. 方倍工作室。微信公众平台开发最佳实践[M].机械工业出版社。20137. 谭运猛。微信营销 360 度指南(模型案例方案和技巧)[M].机械工业出版社。20148. 方建华。微信营销与运营解密[M].机械工业出版社。20149. 萧秋水。微信控 控微信[M].人民邮电出版社。201310. 崔学良。无微不至:5 分钟玩转微信营销[M].国际文化出版社。2013即使是继续搜索(采用每页浏览的方式),能找到的关于微信的非营销与使用方式的书籍也只有:

  1. 邱道勇。微信改变世界[M].中国财富出版社。20132. 朱艳婷。微信来了[M].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33. 孔斌。无"微"不至:微信这样改变世界[M].中国长安出版社。20134. 吴银平。微信价值完全开发攻略[M].化学工业出版社。20145. 欧阳敏。微信让你生活更精彩[M].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136. 杨璞。健康谣言粉碎机:微博微信健康正误大起底。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4由此可见,在专著方面,还没有专家特别研究微信的传播方面的特性。微信作为移动手机端的即时通信软件,其自身的很多传播特性与手机传播和互联网传播的特性相仿,也与新媒体传播的特性相仿。

  基于以上事实在本文论述的过程中参照了黄传武《新媒体概论》(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3 年)关于手机新媒体的概念"手机媒体,是以手机为试听终端、手机上网为平台的个性化信息传播载体,它是以分众为传播目标,以定向为传播效果,以互动为传播应用的大众传播媒介。被公认为继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之后的'第五媒体'."匡文波《手机媒体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 年)中详细分析了手机短信的特征。本文认为微信的研发除了借鉴国外的移动 IM 之外,也参照了手机短信的功能属性,所以匡文波对手机短信部分特性的分析也是本文参考并认同的。例如"手机短信在我国得以流行有着很重要的社会心理背景和文化背景,中国人自古崇尚含蓄、内敛的气质,而手机短信的简短提示和不必马上直接回复的特性,使短信永远比铃声大作的语音通话更有分寸,也更为礼貌。有时候打电话显得过于直白和直接,而且有可能打扰正在忙碌的对方,而短信息则给了对方很大的回旋余地与思考空间。"本文对微信的很多方面的思考都是基于手机短信这个手机的基本通信功能之上展开的。微信基于手机通讯录的好友建立方式与文字发送接收功能模块几乎可以替代手机短信的大部分功能。

  在 CNKI(中国知识基础设施工程)网站上,按照标题查找的方式,输入"微信 传播"两个关键字,可以网罗到 83 篇文章(2014.12.17 搜索,检索条件不含硕博士论文)。

  也就是严格意义上,已经研究微信传播方面的论文有 83 篇。通过逐篇阅读,对这 83篇文章做了如下归类:
  
  由此可见,关注微信传播的专家学者和媒体从业者是存在的,但数量并不很多,创作出的大多是篇幅较短的小论文,研究并不十分系统和透彻。社会学角度、广告营销角度、与其他媒介融合角度的论文在所有对微信传播研究的论文中占了半数以上。

  这些文章全部集中在杂志上,有学术性较强的杂志也有普通杂志。

  从传播学角度研究微信的论文的关注点较为分散,包括研究微信的起源、微信的传播力、微信传播的社会影响与责任,也有通过经典传播学理论来解读微信的,如"使用与满足理论"和"补偿性媒介技术"理论。主要研究微信的传播特点、特性的论文包括何煜雪《微信传播》(《快乐阅读》2012 年第 15 期)中归纳了微信的传播特点为1.简洁而独特的用户体验 2.加强了人际关系链,创立了弹性社交网络 3.技术支持,零资费使用。靖鸣、周燕、马丹晨《微信传播方式、特征及其反思》(《新闻与写作》2014年第 07 期)对微信的语音、朋友圈、公众平台三个微信独有的功能进行了着重剖析。

  张伟《微信传播的特点分析》(《科技风》2014 第 09 期)总结微信传播的特点为 1.信息传播便捷及方式多样化 2.互动性及隐蔽性相结合 3.传播内容的片面性及范围受限。

  谢新洲、安静《微信的传播特征及其社会影响》(《中国传媒科技》2013 年第 11 期)总结微信的传播特征 1.重社交轻内容,以人际传播为主 2.结合线下熟人关系建立强关系连接 3.微信圈子成员数量呈滚雪球式增长 4.传播内容的隐匿性。从社会学角度研究微信传播的论文涵盖大学校园教育、大灾大难中微信的传播意义,也包含语音社交网络中微信传播的意义。广告营销角度视阈下的论文,包含了多种营销模式下的微信传播与微信传播在品牌塑造中的意义。与其他媒介融合角度的论文主要阐述了微信传播在传统媒介广播、电视、报纸等中的作用,并融合了新媒体的环境。

  以"微信 传播"为关键字的硕士或博士论文截至目前共有 8 篇,其中 7 篇完成于2014 年,可见对微信的系统性、学术性的研究刚兴起不久。包括:

  1. 微信未来盈利模式探析--基于微信传播2. 企业微信营销传播研究3. 微信的传播机制研究4. 微信朋友圈汽车公关传播研究5. 微信社区化网络人际传播的建构6. 基于微信的品牌传播研究7. 新媒体融合时代微博微信对广播节目传播的改变8. 微信对人际传播超越的表现研究浙江工业大学刘阳,2013 年硕士毕业论文《手机人际传播研究--以微信为例》,把微信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分析微信的人际传播的各个要素,综合总结出微信的人际传播的优势和劣势。然后把手机里和现实的人际关系作比较,探讨手机人际传播对现实生活产生的多方面影响和意义。给了本文的创作以积极的启发。西南大学李阳,2014年硕士毕业论文《微信的传播机制研究》剖析了微信传播的运行规则,总结微信的传播过程是点与面结合的特质,不仅是封闭式传播也是精确传播。指出微信传播主要是以点对点的人际传播为主,并配合大众传播、群体传播等形式。微信的主体特征有:

  身份界限模糊、去中心化、主体多元化。本文并不认可其关于微信是大众传播的想法,但认可其其他结论。

  由此可见,目前对微信传播较为专业性的研究才开始不久,系统且深入研究微信传播的优秀学术成果并不多。总结微信传播的属性而成的观点较为相近,富有建设性的研究成果较少,研究微信的专著和学术性论文的聚焦点多集中在微信营销方面。

  4. 研究方法。

  本论文遵循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并举的原则,秉着客观真实的研究态度。在研究方法上,首先整理探寻已有的文献资料,广泛借鉴国内外最新最权威的研究成果,尽量全面了解已有的学术意见和观点。依托传播学、社会学、心理学、文字学、符号学、文化学等理论。

  研究方法具体涉及:文献研究法、个例分析法、比较分析法、定性分析法、定量分析法、例证法,在个别问题上尝试问卷调查法、网络访谈法等。在一定程度上践行感性研究和理性研究并行的观念。

  5. 研究难点。

  本文所研究的微信主要指移动端微信,主要以 iOS 系统运行系统下的微信为对象。

  即使做了这样的研究界定,本文的研究开展仍然遇到了以下难点。

  首先,微信手机端版本更新较为频繁,是一个非稳定性的存在,微信 1.0 版本是2011 年 1 月 21 日推出的,2011 年 5 月 10 日上线 2.0 版本,2011 年 10 月 1 日上线3.0 版本,2012 年 4 月 21 日上线 4.0 版本,2013 年 8 月 5 日上线 5.0 版本,从 11 年到 13 年两年多的时间里,由于微信功能的变化也导致微信的传播过程和类型方面都发生着改变。今天关注的微信的传播特色可能在下一个微信版本当中就不存在了。在微信一次次版本更迭中是否能抓住微信传播的恒久不变的属性是一个难点。在此说明,本文研究的微信手机端版本为 6.0.

  其次,微信作为一种全新的手机聊天 APP,带来了与以往差异较大的沟通方式。

  新事物的产生也伴随着不稳定性强的特点,微信的存活周期是难以预估的。也就是说,我们无法预测微信作为手机网络产品的存活期限。同时,在互联网高变动性的当下,微信的可替代性也是极强的。我们无法判断论文创作过程中微信的活跃程度与社会影响力,也许在论文创作过程中微信已经不再是用户热衷的移动 IM 了。

  再次,随着微信的功能过于宽泛且多元,以至单从传播学的角度是无法全面的分析微信的传播特性的。本文限于从传播学角度研究微信的传播,因而研究范围不涉及微信的购物、支付、转账、游戏、红包等功能。也就是说,本文研究对象不是微信功能的全部。

  最后,微信的传播学理论依据参照了传统的经典传播学、网络传播学又与上述两者的理论有着差异,因为它是一种移动互联网的传播,同时还需要参照学术界新兴起的新媒体传播。这方面的相关理论权威的研究较少,可借鉴的学术成果较少。

返回本篇论文导航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新闻传播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