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微信传播对人际关系的负面影响探究
【绪论】微信传播对人际关系的作用研究绪论
【第一章】微信的传播概述
【第二章】微信传播中的人际关系
【3.1】微信自我呈现对人际关系的影响
【3.2】微信传播对人际关系扩展的影响
【3.3】微信传播对人际关系维护的影响
【第四章】微信传播对人际关系的影响总结及建议
【结语/参考文献】微信人际传播的问题研究结语与参考文献
3.2 微信传播对人际关系扩展的影响
人际关系扩展主要是指使社会个体的人际关系网范围得以延伸或扩大的行为。
作为社交类应用代表之一的微信,凭借其愈发壮大的用户基数以及相关社交功能上的优势,很大程度上能够帮助用户实现个人人际关系扩展的最大化,从而达到快速积累人脉、扩展用户人际关系网络的目的。微信对于用户人际关系扩展的利好方面显而易见,然而从另一方面来看,微信同时也不可避免地成为一把双刃剑,为用户的人际关系的扩展带来诸如"强制性"、"低俗化"和"有限性"的不可忽视的消极影响。
3.2.1 "强制性"的人际关系建构。
微信对用户很大的魅力来自于人际关系的建构与发展的简单化,仅通过智能手机、微信移动客户端应用程序和互联网连接,就能将每个社会个体与人际互动对象的交流渠道的建构与发展变得相对便捷与私密,最大限度上地消除了时空限制。据腾讯官方微信调查数据显示,超过 60%的微信用户的通讯录好友数有 50 人以上,并且逾四成的微信用户的通讯录好友人数则超过了 100 人,过半用户通过微信结识了新的朋友。
毫无疑问,微信为用户积累人脉、扩展个人的人际关系网络功不可没,但这其中的部分人际关系的建构并非用户自愿,大多情况下这类非自愿人际关系的建构甚至是"强制性"的。这种"强制性"主要表现在微信的朋友添加和微信"捆绑式"群聊两大方面。
首先,微信用户的通讯录朋友很大一部分来自于用户的手机通讯录中的联系人。当用户每次添加一个联系人且这位联系人的手机号码已绑定微信时,微信便会自动向双方推送添加新朋友的消息,而如果当下未成功添加,微信将会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定期地向双方推送该消息。从表面上来看,这个功能确实为用户扩展自身人际关系提供免费而便捷的福利。然而,微信并非人工智能,无法识别出新添加的手机联系人是否为用户真正愿意纳入自己相对私密的微信圈子的"朋友".这类"朋友"与用户的现实人际关系多属于工作类人际关系,即前文所说的因公事或日常琐事所添加的手机联系人。多数情况下此类人际交往对象并不适宜与之频繁私聊或使微信用户能在朋友圈内毫无顾忌地随意宣泄情绪,如办公场所中的上司、办理家庭网络的业务人员、校园课堂上的每一届学生或医院的主治医生等。身为社交应用工具,每一个微信账号从来都不是孤立的,在这个少虚多实的传播情景中,它可以被忽略但却无法逃脱。通过本文访谈结果可知,约 80%的受访对象表示,在面对添加朋友的消息或邀请的情况之下都难以拒绝,其中不少人表示不得不转而选择设置朋友圈权限,这种"软性拉黑"可能会得到相互体谅,但也极有可能造成双方的心理隔阂。
其次,微信中的另一种人际传播形式--"发起群聊"在一定程度上也凸显出"强制性"特征。从微信群的添加来看,用户对于自己并不感兴趣的群并没有太大的主动权。当用户收到群中任意一位成员邀请入群的那刻起,无需经过许可就已经"被同意"为该群成员之一,而如果用户选择退群,微信系统将自动在群内昭告天下,这对小屏移动端来说,无异于给每个群成员发送私信。一般来说,只要不是特别抵触该群,用户会选择缄默。虽然微信在群聊上特意设计"保存到通讯录"和"消息免打扰"功能,以便还给用户自由选择的权利,但这种自由度却非常有限。因为当用户拒绝将某一微信群保存至通讯录时,并不意味着用户屏蔽或彻底删除该群。
当群内的任意一位用户发起对话,该群依旧会对用户造成"捆绑式"的困扰。另外,从群聊本身来看,群聊过程中喊话(群聊中"选择提醒的人"功能)也是一种"强制性"社交。当因某一兴趣点而建构起一个新的微信群时,该微信群就具有了一个私密圈子的性质,针对随时的喊话,用户因主观或客观原因而选择对此沉默不语,都可能引起其他群聊成员心理或实际行动上的不满,这显然背离了微信为方便用户进行"即时通讯"的初衷。
3.2.2 弹性社交引起的低俗化人际关系扩展。
弹性社交网络(Elastic Network)是一种新型的社交网络概念,这一名词最早见于《color融资4100万美元的猜想》,缘起于由美国苹果公司前高管Bill Nguyen创建的一款名为 color 的照片即时分享应用。此处的弹性社交主要是指通过构建某一指定场景以及识别指定事件,来将 color 用户的相关信息及内容推送到这一场景内所有运行此应用程序的移动终端上,以此创建一个临时的社交网络。这与现有的基于强连带(如微信等)和大众关系(如新浪微博等)的 SNS 不同,弹性社交主要是聚焦在用户人际关系的变化性和不确定性上,它突破了用户人际关系在传统意义上的稳固状态,从而使用户能够在相同的空间、相同的实践以及基于相似的兴趣话题进行人际互动。
相比于传统的社交网络,弹性社交网络与之最大的差别就在于传播场景,所有的弹性社交网络都离不开某些特定的场景才能都得以实现。微信除了基于用户自身的强连带基础之外,对弹性社交也做到了充分开发。咖啡厅、酒吧、公交车、宴会场所或者是火车的某一节车厢,任何使人们能够交换彼此身份信息的现实场景,微信都能够通过"附近的人"、"摇一摇"和"漂流瓶"等功能设计,顺势构建出一个临时的弹性社交网络出来,而这个临时的弹性社交网络中的每一个节点(微信用户)都会随着地理位置的移动进而发生改变。例如典型功能之一"附近的人",是基于LBS 服务技术,在定位用户自身位置后,自动显示与本人所在位置 100-1,000 米半径内使用同一功能的其他微信用户,并按照距离远近进行排列。用户不仅可以看到他人的头像、昵称和最新状态,还能看到其签名,地区和十张条朋友圈状态,进而选择"打招呼"以扩展用户的人际关系网络。
虽然微信固有的人性化功能设计所带来的真实便捷性和主体私密性有助于用户弹性社交网络的建构,一定程度上对用户扩展自身人际关系网有正向影响,并且现代人也乐于与陌生人社交,但也正是因为如此,微信用户人际关系的扩展容易朝低俗化方向发展,面临交友伦理问题。就微信典型的弹性社交功能"摇一摇"为例,这一功能常被人视为"交友"利器,并以此来结识性伴侣。其实,素有"微信之父"之称的腾讯高级副总裁张小龙曾为此表示,微信"摇一摇"的开启声效可以说成是一种性感的暗示,对男性来说甚至意味着暴力。"从'摇一摇'、'咔咔咔'声到屏幕的一开一合,再到最初版微信中的裸体雕塑大卫,这一系列的动作都给人一种很爽的体验。"作为独家利器的"性与暴力"理念主要源自于张小龙在大学接触到的弗洛伊德思想(人的所有动机都来自于性的冲动)。
虽说微信团队设计"摇一摇"、"附近的人"等功能的设计初衷并非是为用户低俗化人际关系扩展,并且这些功能也确实为用户扩展人际关系网带来利好,但显示地理距离的同时也不免拉近了用户与带有不良目的另一用户之间的距离,甚至也拉近了与不法分子之间的距离。从交友伦理层面上看,低俗化交往现象虽难以根除,但能够提醒微信用户提高自身警惕,以免微信朝着"为性"与"危信"发展。
3.2.3 人际关系的扩展程度有限。
美国心理学家费斯廷格(1950)实验发现,实际距离对人与人之间的亲密度呈正相关影响,这种现象也被称为"时空接近效应".人们线下活动中的人际交往的接近性效应在即时网络时代同样适用,这对人际关系的促进作用在交往初期尤为明显。用户通过微信来延展人际关系网主要是靠以下四种功能:一是通过"附近的人"搜寻和自己地理位置相近的用户;二是通过摇晃手机来定位匹配同一时刻使用"摇一摇"的用户;三是通过"扔"和"捞"带有语音或文本内容的"漂流瓶"来添加朋友;四是"扫一扫"其他用户的微信二维码来确定添加朋友。凭借着"附近的人"和"摇一摇"为代表的弹性社交功能,微信为用户拓展自身的人际关系的边缘网络提供了无限的可能性。从微信的用户数涨势也可说明这些功能特性对用户的价值:
当微信推出"附近的人"功能时,用户数的涨势曲线出现了陡峭的峰值,而"摇一摇"则"引爆"了微信。
实际上,正如微信主打"熟人"社交一样,用户的互动频率较高的交往对象大多为亲朋、恋人等用户周边所熟知的人(占比为 76.8%),陌生人等初期互动对象在用户的微信通讯录中所占比率较低(占比为 13.7%)。进一步来看,绝大多数的访谈对象表示从未与通过微信的弹性社交功能而结识的陌生人发展为现实朋友,即使有互动也仅限于进行网络上的互动。由此可见,虽然微信为用户拓展人际关系提供了无限可能性,并且其相关功能广受热捧,但是这种短期建构的人际关系却十分脆弱。
多数人在微信的使用过程中通常是与相熟之人进行人际互动,而乐于频繁与陌生人进行人际互动的则在少数。相对于线下的真实生活环境来说,微信虽然为用户提供了更为方便的扩展人际关系网络的方式,但微信的弹性社交网络毕竟具备一定的虚拟性,使得通过微信建构的人际关系存在着某种程度上的不确定性,进而致使用户对于此类方式建构的人际关系保持着谨慎的态度,因此,用户难以与经由微信结识的陌生人建构起人际关系,即使成为朋友,向线下社交关系的转化也难以实现。
相较于传统的社交类应用,微信虽然可以帮助用户即时地通过语音、实时语音、图片和视频的方式模拟现场人际互动、还原线下人际传播,并且通过"附近的人"(空间)和"摇一摇"(时间),能够使用户与陌生人之间产生"时空接近效应",拉近彼此的心灵距离,为从虚拟环境中建构的人际关系向现实转换提供便利因素,但是,这种以虚拟环境为介质而进行的人际互动行为与现实人际互动依旧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影响人际吸引的因素除了空间距离因素、互动频率因素之外,还需要仪表因素、个性因素等,其中相悦因素、个人价值观差异等因素虽然能够以虚拟互动得到,但现实生活的互动感更为强烈,人们通过线下面对面的长期观察与接触,能够较容易获取对方的相貌仪表、性格特征、行为举止等各方面信息,由此来完成人际关系的接触、交往直至亲密阶段。并且与此同时,人们的线下人际关系往往是基于朋友、家人等既有人际关系建构起来,伴有较为明朗的利益相关性和目的性。
而对于通过微信所建构的人际关系,用户一般是在空闲时基于孤独无聊和猎奇心理的前提下建构,且人际吸引的来源仅为个人微信账号上所显示的性别、图片、照片、文字等信息以及双方在微信沟通过程中所表露的个人信息。这些信息由于缺乏一定的现实依托且信任度较低,只能为用户提供是否与对方建构人际关系的初步预判。
虽然微信并没有限制双方人际互动的时间和深度,但随着沟通的深入,个人信息的表露程度也愈发深入,二者对对方的人际吸引力能否持续与发展下去则受到相较线下建构人际关系更为严峻的考验。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党和政府对于加强和完善网络信息管理,提高应对虚拟社会的管理水平,健全网上舆论引导机制也更加重视。本文主要围绕网络舆论中的一类特殊主体律师的微博言论如何管理这一中心问题探寻网络舆论的管理之道,从案件传播中律师微博的内容...
第三章传播渠道融合过程中问题通过对同轴捆缆模式、平台模式、终端模式优缺点进行分析,总结出了。通过对三种传播渠道融合模式的缺点进行分析,总结了出现这些缺点的原因有四种,分别为:资金问题,数字技术发展的制约,跨媒体人才的匮乏,跨行业跨区域的...
摘要在微信朋友圈中,每天都有无数的点赞在产生和传递,但现有对微信应用程序的研究文献中,很少以点赞作为主要探讨对象。本研究将微信用户在朋友圈中点赞视为一种传播行为,是受到许多因素影响的心理历程。透过这一行为的探讨,本研究得以了解社群应用中...
第5章传统媒体微信公众平台未来发展的对策作为近两年来才逐渐兴起的微信公众平台目前仍处在不断完善和发展的过程中,传统媒体微信公众平台在内容推送方面也存在着诸多问题,因而,积极解决这些问题,制定平台未来发展的对策,全面提高传统媒体微信公众平...
2015年,“毕福剑事件”引起网络轰动,事件已过,但对毕福剑的新闻报道并没有消失。近年来,网络传播心理学在拓宽研究方向,从心理学视角分析该事件和各个传播要素,可以更全面地解释新闻事件的传播机理和网络新闻传播背后深层次原因。 ...
目前,我国许多主流媒体都在各大移动端平台,拥有属于自己的短视频新闻创作号,诸如抖音、快手、澎湃新闻、腾讯新闻、央视频、长江云等等,形成了热门平台加自有APP的视频化转型,呈现了新闻短视频传播矩阵。...
1网络新闻传播中舆论引导的重要性对于社会传播而言,舆论是一种软力,在新闻传播活动中,舆论、引导舆论具有重要作用。同时,新闻舆论作为舆论组织者与反映者,也是舆论引导者。处于大众化社会中,新闻传播为单向传播方式,受众处于被动地位,舆论引...
通过对B站等新媒体平台的相关文本进行统计和分析,研究发现,当前的洞庭湖生态文化传播仍然存在生态文化议题可见度低、内容同质化等现实问题。...
第5章央视春晚小品的道德文化传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都是不断运动,变化和发展的,受众对道德文化的需求也随着社会其他领域的发展而不断发生变化。在当今文化竞争日益激烈的大背景下,如何更好地利用央视春晚小品传播道德文化,是一个...
三、微信的发展状况和特点(一)微信的发展状况1、微信的兴起--类Kik应用、非原创、非首发加拿大网络科技公司KikInteractive于2010年10月中旬分别在OS(黑莓)、IOS(苹果)、Android(安卓)等三大操作系统上上架了自主研发的跨平台即时通讯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