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传播学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文学论文 > 新闻传播学论文 >

微信传播对人际关系维护的影响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6-08-12 共6160字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微信传播对人际关系的负面影响探究
【绪论】微信传播对人际关系的作用研究绪论
【第一章】微信的传播概述
【第二章】微信传播中的人际关系
【3.1】微信自我呈现对人际关系的影响
【3.2】微信传播对人际关系扩展的影响
【3.3】微信传播对人际关系维护的影响
【第四章】微信传播对人际关系的影响总结及建议
【结语/参考文献】微信人际传播的问题研究结语与参考文献

  3.3 微信传播对人际关系维护的影响

  关系维护指的是"使关系得以继续或保持的行为(修复严重破损甚至破裂的关系属于关系修复范畴)".人际关系得以维护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关系双方的有效沟通。微信生而为社交,其开发的初衷与核心就是作为社交工具,与他人的沟通、交流正是微信用户最为主要的目的。根据 CNNIC《2014 年中国社交类应用用户行为研究报告》数据显示,2014 年上半年,所有即时通讯应用工具用户中使用过微信的用户比例为 65%,且经常访问率为 55.3%.相比于阿里旺旺、YY/YY 语音和陌陌等应用,微信的用户忠诚度明显处于优势地位。拥有人性化功能设计的微信成为网民之间相互沟通、维护人际关系的重要路径之一,然而用户对微信的深度应用,对自身人际关系的影响并非一路高歌。

  3.3.1 有利于巩固既有的强连带关系。

  基于网络的人际交往形式和内容丰富多样,突破了时空的限制,颠覆了现实人际传播模式,以"朋友的朋友"作为网络人际互动的基础,快速扩大人际关系圈的范围。这种快餐化的人际关系建构确实能在短时间内缓解现实生活所带来的压力与寂寞,但在绝大多数情况下,这种缓解也仅是昙花一现,人际关系的巩固与深化最终还需还原现实,避免陷入乌托邦式幻想或泛泛之交。

  与上述传统的社交平台相比,微信的人际交往根基则发生了转变。除了小部分弱关系连接之外,更多的是基于 QQ 好友,手机通讯录的强连带社交,有效弥补了传统意义上社交平台维系强连带的忽视。以微信的朋友圈为代表,通过这种以强连带为主的在线沟通,绝大部分的人际互动都发生在互相认识、了解或熟知的人群之间,或是新晋的好友,或是工作的伙伴,又或是长久以往的亲朋。微信朋友圈的在线交流与沟通无疑巩固和加强了这些关系,对日常生活中面对面的互动起到了极其有力的补充。

  以微信的朋友圈为例,这类用户粘性更高的新型虚拟社区中的所属成员,都必须经过人际关系的"严格审查"方可进入圈内。在这样一个以强连带著称的朋友圈里,用户之间对同一事物的观点,互相分享的信息相似度都很高,只有互相添加后的微信朋友才能互相可见。这种高度的相似性、互惠性、私密性和共享性,使得这一圈子成为一个相对较为隐秘的圈子。没有征得微信好友的"接受",第三方很难进入圈内,进而保障了一个个交际圈的组织严密性和情感稳固性。这种人性化的功能设计更能够契合传统意义上基于血缘、业缘和地缘建立的人际关系,可以更好地帮助微信用户巩固原有的人际关系网络。

  除此之外,微信的内置游戏功能也对用户人际关系的巩固带来一定程度的正向影响。自古以来,游戏应人类本能而生,其消遣和竞技本质从未改变,是人际互动的另一种形式。社会个体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希望通过游戏竞技来向他人呈现自我,排除语义文本的干扰,建立等级与权威。微信 5.0 版本的上线和其游戏类功能的推出,使得用户找回与儿时玩伴或线下好友竞技的快感。微信游戏页面除了普通的个性推荐和游戏畅销榜之外,还会实时推送出微信好友的游戏动态以及单个游戏里的好友排行,使微信用户个人的单机游戏变成了亲朋好友间的合作与比拼。游戏外的攻略交流,加之游戏内的合作比拼,在不知不觉间增加了双方的关系宽度与深度,拉近了用户与微信朋友间的距离。

  3.3.2 有利于重塑既有的人际关系网络。

  不同于其他动物的有机整体,在特定的社会关系之下,人终究作为一种精神性和社会性的有机体而存在,拥有着互相依存的群居天性和本能。作为单一社会个体的人,总是渴望着能够融入到某一特定的群体或关系类型当中,成为其中一员并被群体内部的其他成员所接纳、认可或喜爱,这被称之为社会个体的归属需求。这种归属需求通常得以在血缘、地缘和业缘等人际关系的联结作用之下的群体或关系当中实现。然而,处于当代社会下的社会个体之间的关系通常是契约式的存在,人与人之间的温情在一定程度上被条条框框的义务与权利关系的束缚和限制下降温。有的社会个体更多的把"人性恶"一面呈现出来,将自己逐渐剥离出既有的人际关系圈,另外,有的社会个体则因为工作、地域等客观因素,不得已逐渐逃离既有人际关系网,微信的出现则为此类用户满足归属需求、摆脱孤独的恐惧,重塑既有的人际关系网络提供了可能性。

  基于传统的网络交往而建构起来的人际关系大部分是从弱连带关系发展而来,大多流连于过于表面化的交流,并且会因为缺乏信任机制等因素而无法进一步去进行更为深入的发展。微信中用户通讯录的朋友绝大多数来源于关系深度和宽度程度较深的熟人类、日常社交类人际关系,因而基于用户线下人际关系网络而兴起的微信人际传播为线上人际交往提供了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即熟人间的信任感。这对于因生活节奏加快、生活压力加大而致使"熟人"朋友联系频度下降、内容深度浅化、在人际网络中渐行渐远的用户,对于线下人际关系经营不善却苦于没有途径补偿的用户来说,无疑是福音式的存在。微信给用户提供的并非仅仅是生活上的便利,更为用户关系间"熟悉的陌生化"向"陌生的熟悉化"的良性发展提供了一个无比便捷的手段和平台。例如用户为重塑自身人际关系会倾向于采取"亲社会行为"(社会心理学家维斯伯,1972),以更好地管理自我形象,并利用微信实时在人际圈内呈现出来。具体体现在日常生活中最基本的助人为乐、捐款等慈善行为表露,甚至是救火救灾等冒着自我牺牲风险的、使其他社会个体乃至社会收益的肯定性行为。

  这种正向形象的树立为树立群体威严,重塑人际关系网络是不无裨益的,因为用户在微信传播中的人际关系网络并非一沉不变,关系深度和宽度程度较浅的类型在便捷的微信上会随着时间的推移、互动与表露的加深,而进一步向较深程度的类型渗透乃至转变。

  3.3.3 从众心理减弱与人际互动惰性初显。

  在社会心理学上来看,从众心理指的是"个体由于受群体多数人的影响而改变其行为时产生的一种心理".通俗来讲,这种普遍的社会心理用就是"随大流".

  当社会个体对其周边事物的不确定性增强时,最容易引发从众心理的产生。但某些时候,虽然社会个体具备清晰而准确的判断能力,但为了避免对孤立的恐惧,而屈服于群体多数意见的压力,放弃自身的正确判断而采取从众行为。

  无论是哪种情况下的从众行为,前提都是社会个体对其周边优势或多数意见的知晓。而这种情况在微信中却难以实现。虽然微信的一对一、点对点沟通的私密性特点保证了微信用户在交流过程中的主体地位的同时,也很好地保障了微信用户的隐私问题,但正因为微信的私密性特点,用户难以甚至无法得知多数意见,进而从众心理减弱,从众行为的发生几率减少。最为典型的表现是作为微信重要功能之一的微信朋友圈。相较于以往的社交应用,微信朋友圈的相关功能设计私密性更强。

  用户从发布者角度来看,能够对自己的朋友进行分组,选择可视范围("公开"、"私密"、"部分可见"和"不给谁看");用户从围观者角度来看,用户虽然能够随意对自己微信通讯录朋友的发布内容进行点赞和评论的操作,但操作后的痕迹,即微信名和评论内容,只有互为微信朋友才能被完全可视。换句话说,如果其余围观用户之间并没有互相添加为微信朋友,那么在他们的微信终端上不会显示对方所留下的点赞或评论内容。具体的可视范围见表 3-1(以 A、B 和 C 三个微信模拟用户之间的互动为例):

  这种互动的不可视性容易致使用户的社会临场感减弱,从而减弱用户的从众心理,致使人际交往惰性初显。根据本文的调查结果显示,过半受访对象表示,在遇到与另一方关系宽度与深度程度较低的情况下,只有看到双方多数交叉好友的点赞或评论,他们才会从旁观转向与之互动,并且大多情况下是转向更为省力便捷、指意简单明了的"点赞".在社交网络环境下,每个社会个体通过社交网络上另一方不同程度的自我呈现,结合线下人际关系网络,从而判定与对方所处的人际关系阶段。在用户无法看到或者碍于关系的亲疏远近的情况下,用户便倾向于对另一方的发布内容采取旁观态度,长期以往将导致"不作为惰性效应"(inaction inertiaeffect)的持续,即先前的不作为(旁观)会对后续行为产生影响,进而降低用户在后续相似情形下有所作为(与之互动)的可能性,沟通频度和深度的不足对二者的人际关系维护带来负面影响。

  3.3.4 人际关系的"期望破坏".

  作为微信的主要功能之一的朋友圈,因其人性化的功能设计与用户体验,广受用户青睐。然而却正是由于微信对用户线下人际关系网络的精准覆盖加传播范围指数的可能性(转发),导致风靡朋友圈的微商应时而起,以代购业务、面膜贩卖为主的微商刷屏现象愈演愈烈。不少微信用户因微商大都从身边的亲朋好友发展而来而不知所措,分组屏蔽终成无奈之举。20 世纪 90 年代,朱迪伊·伯贡提出的期望破坏理论(Expectancy Violations Theory,EVT)有助于说明我们如何解释与回应相似情况的过程,其目的是帮助解开及预测传播者如何评价、回应偏离期望的行为。期望破坏理论建立在互动期望的基础之上,传播意义上的"期望"指的是预期行为的持续模式,主要来源是基于社会文化预期出现的行为(预测性期望)和人们经过内心判断而选择的行为(指示性期望),人们所获信息量的多少决定了期望范围的大小和内容的偏差。其中主要涉及两大核心概念:破坏评估(Violationvalence)和传播者回报价值(Communicator reward valence)。通过对另一方个性、另一方与自身所处的人际关系阶段及传播情景的考察,个人会对另一方应该和将会采取何种行为产生期望,一旦认为另一方的实际行为破坏了期望,这种破坏的程度被称为破坏评估,即个人对非期望行为的积极和消极的评估。传播者的回报价值则是指对产生破坏期望的另一方作出的评估,看另一方是否有报答或惩罚自己的能力,也就是能够满足或阻碍自我需求的能力。

  置于微信传播过程中,则主要表现为朋友圈微商、自拍、心灵鸡汤等各种刷屏现象和朋友群强制喊话、任意终止对话等破坏期望行为,用户普遍会作何评价与回应。由上图可以看出,在一个确定的积极或消极的破坏行为、回报价值和破坏评估之后,我们可以做出预测:期望被破坏的一方是否将会采取补偿或回报的行为。以最为典型的朋友圈微商为例,目前本文涉及的调查对象当中,已有 86.1%的微信用户在使用过程中,遇到过或正在经历微信中的亲朋好友转为微商,并进行朋友圈刷屏和推销行为,其中 46.9%的用户表示会将微商好友屏蔽。此外本文的一部分访谈置于微信传播过程中,则主要表现为朋友圈微商、自拍、心灵鸡汤等各种刷屏现象和朋友群强制喊话、任意终止对话等破坏期望行为,用户普遍会作何评价与回应。由上图可以看出,在一个确定的积极或消极的破坏行为、回报价值和破坏评估之后,我们可以做出预测:期望被破坏的一方是否将会采取补偿或回报的行为。以最为典型的朋友圈微商为例,目前本文涉及的调查对象当中,已有 86.1%的微信用户在使用过程中,遇到过或正在经历微信中的亲朋好友转为微商,并进行朋友圈刷屏和推销行为,其中 46.9%的用户表示会将微商好友屏蔽。此外本文的一部分访谈对象(CX、LMM、LW 和 YL 四位)也表示有相同经历,并为此表示无奈。根据伯贡期望破坏理论的预测类型,这一现象主要是因为用户大都会使用微信来经营个人的人际关系网,并且日常的主导性使用需求是微信朋友间的即时通讯,四年的发展已经将这些使用行为演变成一种指示性期望。然而,例如微商刷屏的类强制性的商业行为却破坏了这一期望,并且呈现出的大多是消极性的期望破坏行为。一旦用户对破坏期望的微商好友的回报价值视为消极的,那么在这种情况下,用户将极有可能作出消极的回报,轻则置之不理,重则分组屏蔽。

  PC 互联网时代的很多平台已秩序化发展,如天猫、百度、京东和苏宁等各大平台无法给普通创业者提供虚假广告的机会(A 货、鱼龙混杂的品牌面膜等),且门槛较高。而微信的门槛大大降低,低至免费注册微信号,便可在朋友圈或者微信群里大肆发布各类广告文案与图片。更有甚者,可能一开始就不和其他微信用户交流,一进圈内就刷屏发广告,加为微信好友后的朋友圈,也几近是产品秀。微商们从一开始就选错了购物场景,微信朋友圈是由熟人关系链构成的小众而私密的个人客厅,而并非是叫卖声此起彼伏的营销大卖场。对微信正常社交行为期望的破坏行为除了微商刷屏之外,还主要表现在自拍、鸡汤励志文和转发养生刷屏、微信群中的强制拉人与喊话、私聊时突然的对话终止和暧昧、乃至色情信息的随意发送等,这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对用户的人际关系维护带来负面影响,严重时双方人际关系可能走向恶化,甚至解体。

  3.3.5 虚拟环境亲昵与现实环境冷漠。

  由于微信更多的是立足于用户现实生活中的熟人关系网,其传播情境更多地表现为少虚多实。然而实际上,传播情景的虚实比例与人际关系双方的亲密度时常呈现出负相关的异化现象。从人际互动的时长来看,微信为用户提供了很大程度上的可控性和自主选择性,这些特点无疑能够为用户搭建一个身心放松的移动平台,满足各类社交需求,然而与此同时,过度的依赖虚拟环境的人际互动会相应地淡化现实环境下的人际互动,纵向人际互动的缺乏进而影响用户的线下人际沟通。

  从人际互动的重心来看。每个社会个体的人际关系网络都是具有多元性,每个人除了圈子内部互动最为频繁、信息通道最为通常的强连带关系之外,还存在着辐射于圈子与圈子之间的弱连带关系。社会个体和与之处于强连带关系链另一方之间的关系宽度和关系深度程度均偏高,也就是微信所聚焦的与现实环境相融合的熟人关系,而弱连带关系链中的双方关系宽度和深度偏低,亲密度和互动频度逊与前者,在微信上主要体现在虚拟传播情景下所结识的朋友的朋友或陌生人。然而随着微信成为人们的一种新的生活方式,本该帮助用户维护和巩固强连带关系、发展弱连带关系和线上线下双重互补的微信,却时常使得人们生活中的强弱连带关系呈现出颠倒状态。在家庭聚会、朋友聚餐的场合下,人们与熟人之间的交流却日渐减少,相反人们经常无一例外地有意无意地低头收发微信消息和刷朋友圈。类似的情况在同学会、同事聚会等场合尤为常见。很多现代人慢慢忽视身边与自己有着强连带关系的熟人、与之的沟通和交流活动愈渐减少,然而却在微信上和现实生活中亲密度不够或相隔千里之外的"朋友"交流频繁,这些与自己有着弱连带关系的人甚至仅仅是一些萍水相逢或未曾谋面的类陌生人。

  除了将人际互动的重心放在虚拟环境之外,人际互动的内容也可见本末倒置的现象。"在微信上经常聊得火热,看起来关系非常好,平时却很少一起约出来玩",访谈对象之一的 XRC 如此描述她在微信上与大多数朋友之间的关系。很多时候,微信更像是一个供用户躲避无聊和孤独时的寒暄场所,其中与弱连带关系群体的寒暄用词更不乏"亲爱的"、"么么哒"等亲昵话语或者无聊的玩笑话,脱离了寒暄本意,情感的表达变得浅薄化。这种互动方式即使能够满足人们暂时的心理欲求,但这种虚拟的互动始终无法代替真实的情感交流。线上的亲昵并不能反映出关系宽度与深度的真实程度,现实环境中面对面互动和实践的缺乏,难以使人产生真正意义上的情绪体验,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削弱人们的社会属性而更加趋于孤独、冷漠。

返回本篇论文导航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人际关系论文
返回:新闻传播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