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题目:微课技术在初一数学课堂教学运用初探
摘 要: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师应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开展数学活动的机会,在初一数学教学中若能恰当应用微课技术,就能够构建一个迥异的互动、交流环境,使教学的诸要素及各个环节有机融合,形成相对的优化态势,切实提高教学的趣味性、感染力和教学效率。帮助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关键词:初一数学;微课技术;数学活动
一、研究背景
我校是区一级学校,学生大多来自五凤村,瑞宝乡和周围几个住宅区,五凤、瑞宝不少的学生家长都有自己的出租屋,收租使得他们的经济来源颇丰,且不需要忙碌地上班,初一数学基础是否扎实,这些都在影响着我们学生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影响着他们的学习效果,所以向课堂 40 分钟要效率,推进更为有效的数学课堂教学至关重要,微课技术的运用,可以向课堂 40 分钟要效率,可以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将教育信息技术落实到学生的学习行动中,切实提高课堂的效率。
二、微课技术的作用
微课技术是现代教育技术的最新表现形式,其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就某个教学知识点(主要是重点、难点和疑点)或某个教学环节的精彩教学过程(课例片段),囊括了教学设计、素材课件、练习测试、教学反思、学生反馈等与教学主题相关的辅助性教学资源。这种区别于传统教学模式的新型教学手段,对初一数学教学具有革命性的促进作用。
三、出现的问题和解决策略
1.出现的问题
在初一数学课上,若教师无论什么课型和内容都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这种表面“热闹”的学习氛围只能降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结果必然适得其反。有的教师在讲解几何证明题时,整节课可以一个证明过程都没有,全交给部分学生去讲解,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思维过程难以成为全班的示范,教师缺少了必要的指导,这样的小组合作学习是为合作而合作的表面现象,势必会造成有学生学不好,有学生学不饱。
2.解决策略
运用微课技术,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兴趣,制作微课不是简单录制的最终结果,而是教学研讨活动的开始,在初一数学课堂内,根据需要在教学的各环节中制作微课,可以实现教学效果最大化。比如,在具体问题数学化的过程性教学中使用微课,虽然数学教学的资源来源于生活,但很多生活中的实例并不能清晰地反映在课堂中,所以,我们常将现有的生活问题抽象出数学问题之后,让学生进行探讨研究,但是,学生将具体问题数学化的能力有高低之分。而对于生活中的问题,我们可以用微课展现现实问题,帮助学生感知具体的生活问题,从而经历问题转化的过程。
数学知识在生活中有很多广泛的应用,在实际生活中很多问题都可以转化为一元一次方程来解决。微课展示广州换季时班尼路、卡路约翰等衣服的打折情况,然后提出问题:“商家如何控制标价和折扣才能赚钱?”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再用微课引出销售中的盈亏问题:
某商店在某一时间以每件 60 元的价格卖出两件衣服,其中一件盈利 25%,另一件亏损 25%,卖这两件衣服总的是盈利还是亏损,或是不盈不亏?
现在开始分组讨论:讨论后请小组推荐代表发言。
小组 1:不盈不亏
小组 2:亏本
小组 3:盈利
小组 4:不盈不亏
在学生的讨论中,都试图说清自己的理由,此时我注意肯定学生的优点,给予学生足够的关注,赞赏他们小组讨论的热烈和效果,最后总结“最好的工具就是我们学过的一元一次方程,它能帮我们认清事实。”
请学生分析:两件衣服共买了 120 元,是盈是亏就要看这家商店买进这两件衣服时花了多少钱,如果进价大于售价就亏损,反之就盈利。
例如:一件商品的进价是 40 元,如果卖出后盈利 25%,那么商品利润是 40×25%元;如果卖出后亏损 25%,商品利润是 40×(1-25%)元。
本问题中,设盈利 25%的那件衣服的进价是 x 元,它的商品利润就是 0.25x 元。根据进价与利润的和等于售价,列得方程:
x+0.25x=60
由此得 x=48
类似的,引导学生填好导学案和课本的空格部分,最后强调解题格式。
解:设盈利 25%的那件衣服的进价是 x 元,另一件的进价为y 元,根据题意,得:
x+0.25x=60
解得 x=48
y-0.25y=60
解得 y=80
60+60-48-80=-8(元)
答:卖这两件衣服总的亏损了 8 元
在此基础上进行课堂训练。
广州某琴行同时卖出两台钢琴,每台售价为 960 元。其中一台盈利 20%,另一台亏损 20%。这次琴行是盈利还是亏损,或是不盈不亏?
解:设盈利 20%的那台钢琴进价为 x 元,它的利润是 0.2x元,则 x+0.2x=960,x=800。
设亏损 20%的那台钢琴进价为 y 元,它的利润是 0.2y 元,则y-0.2y=960,y=1200。
答:两台钢琴进价为 2000 元,而售价 1920 元,进价大于售价,因此两台钢琴总的盈利情况为亏本 80 元。
作业:某文具店有两个进价不同的计算器都卖 64 元,其中一个盈利 60%,另一个亏本 20%。这次交易中的盈亏情况?
课堂训练部分制作微课可以反复使用,直到学生能够基本将如此抽象的数学问题解决为止。
四、微课技术的有效运用
数学是一门严谨的学科,对于课堂中出现的种种问题,都需要有严密的说理过程,更加需要注重数学问题的逻辑推理,在对数学例题、练习题的讲解中,学生可以关注例题的知识本源,演绎推理过程,而微课的应用可以帮助我们节省书写中花费的时间,我们也可以将同一类型的习题放在一起,制作成系列微课在教学中使用,但是无论实施什么教学模式,使用什么教学手段,教师都应该牢记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在教学中,我们应根据学生实际制作微课,充分发挥微课的优势,真正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为此,我选择了新人教版七年级上 3.4 节“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的第一课时“销售问题”进行以上说明,按照问题情境—学生自主探究—小组合作交流—归纳应用的流程去制作微课,这样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独立解决问题和群体决策的能力。
本案例的基本过程为“提出问题—建立数学模型—得出数学问题的解—回归实际问题的答案”。本节课在教学方法上,从问题情境—学生自主探究—小组合作交流—归纳应用。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进而提高学生利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的理念。在布置课后作业时,首先要求学生利用寻找等量关系列一元一次方程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令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也要反作用于生活。这样我们的数学才能更加贴近生活,没有教师设计的小组合作学习,不少基础薄弱的学生在初一数学课堂上只有失败,没有成功,那么我们的教育就显得苍白无力,所以,高效数学课堂不单是数学知识讲授的有效,更应该是发挥微课技术的作用、消除不良因素、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率,提高初一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本节课就是笔者对微课技术在初一数学课堂教学运用的初步尝试。
参考文献:
[1]刘玉静,高艳.合作学习教学策略[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皮连生.学与教的心理学[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数学学科属于初中阶段学生要面对的主要课程, 数学学习对于思维逻辑性, 以及学生正确学习意识的建立有明确要求, 数学教育应该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为目的, 而不是要求学生掌握具体的某道题。...
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可发现, 这三种亲子关系类型的学生在学生完成作业、复习备考、自主学习、学习拖延上及学习拖延影响均存在显著性差异.无论在分维度还是整体学习拖延上, 随着亲子关系的融洽程度提升, 初三学生数学学习的拖延程度呈现下降趋势, 即无论在哪个...
初中数学不同于小学数学,初中数学在某些程度上提高了难度。因为数学有着逻辑性强、内容复杂、知识面宽广等特点,它需要学生有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足够的细心观察能力。初中数学不仅作为中考的重要科目,初中数学也为以后的高学数学...
问题导学法是一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利用一系列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探究, 使他们更好地理解并掌握知识的教学方法。...
我校教师联合定西市东方红中学、陇西第三中学、临洮县文峰中学等学校教师对初中数学分层教学进行了全方位的研究和跟踪,我们的研究过程如下.一、分层教学的组织实施我们在课题确定之后,就讨论和安排了数学分层教学的具体办法,我们实施的分组模式如下:根据...
教师职称一直与教师工资挂钩,可以说没有职称,教师待遇就相差甚远,鉴于此,初中数学评职称就十分重要,但对于长期从事一线教育的工作人员,论文知识早已丢掉,如何写出一篇教师职称论文成为一个难题,学术堂特意整理了初中数学评职称论文范文十篇。...
随着科学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我们更需要健康的心理来适应社会并改造社会,但当今中学生的心理不健康问题已引起多方的关注,各国学者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来研究中学生心理障碍问题。但是,单就初中数学教学中学困生的心理障碍问题,在国内外的研究却寥寥...
新课标要求走出角色误区,做好课堂引路人,实现主体换位。初中数学,逻辑性强,忌墨守成规,倡导尊重学生并以学生为本。学生拥有自主学习的权利,教师必须更新观念,走下圣坛,放下架子,甘当教学配合者、组织者,教育学生自主学习、体会遨游数学王国的快乐...
一、问题的提出以往的课堂评价模式深受泰勒、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理论的影响,大多采用以下过程:确定评价指标体系,制定一套评价用表,由特定的几个人和群体对某课堂打分,然后综合统计出总分,取得一个评价结果。这样的评价方式在我国教师的观念中是习以为...
科学的运用现代微课技术手段,能使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具体形象、生动直观,能让学生很好地理解数学概念,能把繁琐的知识转化的简单易懂,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授课理念上打破传统观念的束缚,在教学方法上实现突破,在学生学习上很好的运用,在教材的挖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