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黑龙江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系统构建
【第一章】农村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发展研究引言
【第二章】农村文化服务相关概念及理论
【第三章】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机制建设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第四章】黑龙江省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制问题的原因
【第五章】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模式建设的对策
【结论/参考文献】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机制优化研究结论与参考文献
第 5 章 黑龙江省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对策
5.1 更新投资模式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5.1.1 创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资金投入模式
一方面,努力增加财政资金投入。资金保障是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支撑。可通过财政直接拨款、减免税费、以奖代补、企业资助等形式,拓宽投融资渠道。一是对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建设资金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分块设立,纳入各级政府的年度预算,做到专款专用。加快一批在建重点项目建设,提高设施水平,重点加强村屯和社区文化活动室、电子阅览室建设,补齐创建短板,确保基层文化活动场所“铺满盖严”、全面达标。二是将图书馆、文化站等公共基础设施经费纳入各级财政经常性预算,保证各县(市)区图书馆每年能新增一批图书,农家书屋图书每年能得到一定的补充,报刊能及时更新。三是要积极引导社会资金投入。要结合黑龙江省的实际情况,提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集优融资服务方案。可以由政府和人民银行主导,与中债公司及商业银行签署合作框架协议。由融资服务中心从社会的企业信息库中筛选目标,由金融服务局和人民银行对目标企业联合下发申报集优债通知。将经遴选后的企业资料移交中债公司,符合条件的给予增信,发行单体债或集合债,不符合条件的协调金融机构给予支持,并给予财务指导服务。另外政府应该给予一定的支持,必要时可以对社会资金提供担保平台。另一方面,从长远看,可以借鉴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经验,设立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投资引导基金。建立投资引导基金具有十分的重要政治和经济意义。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投资引导基金以融资促进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发展,配合政府的财政支持,可以有效解决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的资金问题。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投资引导基金也可以创新招商引资方式,放大财政资金的杠杆效应,增加社会创业投资资本的供给。通过扶持创业投资企业发展,引导域内外社会资金更多地进入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领域,也是政府从引进产业到引进资本的一种招商引资战略布局。同时,可以发挥政府引导投资方向的作用,吸引社会投资企业加大对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投资,有助于地方政府在融资渠道之外优先得到资本输血并加速发展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建立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投资引导基金可以按照以下几个步骤运作。第一,深入调查研究,制订可行性方案和管理办法,拟定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投资引导基金章程。第二,由政府或平台公司出资部分资金。正式设立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投资引导基金,办理事业法人和登记手续。在融资服务中心或国投内设立理事会,由财政局、金融局等部门人员组成,行使决策管理职责,平台公司负责运营。第三,以参股的方式设立子基金,启动首轮招商引资,按政府引导方向对企业进行融资、担保、投资等活动,进而启动和激发后续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投资引资活动。
5.1.2 建立完备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基础设施规划布局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涉及部门多、建设周期长、服务范围广,短时期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有一个长期的战略规划。规划要以更高的定位、更宽的视角,围绕黑龙江省农村发展战略的整体规划,形成符合地方发展实际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基础设施规划,规划布局应在深入挖掘地方文化特质、研究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走向的基础上,广泛听取有关专家学者和农民群众的意见,引入先进规划理念,明确未来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中心定位、功能布局,确保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基础设施规划建设的连续性。
5.1.3 构建完善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硬件网络
尽管黑龙江省文化事业近年来有了较快发展,但由于经济发展相对落后、财力有限,公众参与投入不多,致使黑龙江省农村文化基础设施硬件网络建设相对滞后,与农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不相适应。目前,黑龙江省很多县(区)博物馆、科技馆、美术馆等公共设施尚未达到标准,三级文化馆 1500 平方米场地未能得到解决,其他公共文化设施也基本处于起步阶段。因此,构建完善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硬件网络势在必行。首先,应实现农村电视、广播的全覆盖工程。
农民接受知识和信息的一个主要途径就是通过媒体,而新兴媒体的出现,很多农民由于文化素质偏低,不能有效掌握新兴媒体工具,传统的电视、广播仍然是大部分农民群众接收信息的主要载体。黑龙江省各级地方政府应加大电视、广播这些传统媒体在农村的建设力度,对有线电视、广播全覆盖的地区实行考核奖励,对未到达覆盖标准的地区实行考核惩戒,力争在“十三五”期间实现所有农村的全覆盖。其次,要全面建设农村文化站工程。近年来,黑龙江省政府每年都安排专项资金用于农村文化站建设,农村文化站的硬件设施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但其使用率却不容乐观。如农家书屋,书籍内容虽然丰富,但还是存在书籍陈旧、内容过时、无人问津等问题,使图书室大多数基本闲置,使文化室的“阵地”作用得不到有效发挥。农村文化站不仅仅是外在的单体建筑,内部的文化内容还要继续丰富,可以通过政府引导,通过改建等方式,把农村文化站建成集娱乐、学习于一体的文化活动场所。在农村文化站中广大农民群众除了下棋、打球等基本娱乐外,还要在在农村文化站中举办各种农民技能培训、科普知识讲座,让农村文化站成为农民文化思想素质提升的理论阵地。最后,要推进农村互联网信息工程建设。互联网是当前科技和经济发展的时代产物,互联网作为新兴媒体与传统的电视、广播不同,具有信息更新快、时效性强、覆盖范围广等特点。在农村地区普及互联网工程是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基础设施建设的较高要求,也是培育现代新型农民的必然选择。农村互联网信息工程建设要与农村文化设施建设统筹规划,与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平台实现良性对接,与村镇图书馆、文化站实现资源共享,农村干部的远程教育培训可以通过互联网同步进行,积极引导农民学会利用互联网学习、娱乐、工作,了解市场服务信息,真正实现传统农民向新型农民的转型,实现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
5.1.4 充分发挥现有文化设施的作用
在加大力度建设农村公共文化基础设施的同时,还要充分发挥现有的农村公共文化基础设施的作用,让农村公共文化基础设施的增量和存量比翼齐飞。因此,黑龙江省在农村公共文化基础设施的建设过程中要避免浪费、着眼长远、大力挖掘和培育现有公共文化基础设施的带动作用。首先,城市和农村的差距最明显的表现就是公共基础设施服务的差距,城市的图书馆、博物馆等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应积极搭建培育农民群体的涵养平台、沟通交流平台、实践体验平台,努力向农村延伸和扩展,免费向农民开放,让农民了解和掌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发挥文化引领作用,围绕共同价值理念和思想道德引领行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有力的思想保证和精神动力。其次,城市现有的文化讲堂也应该逐步向农村延伸,依托公益讲座宣讲阵地,积极向广大农民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使科学理论得到更为广泛的传播,使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更加深入人心,凝聚起广大农民群众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情感,结合思想道德引领行动中诵读我们的经典活动,以大力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和普及地域文化为主,重点开展诵读国学经典、红色经典、专业经典和弘扬地域文化等相关内容的讲座。同时兼顾围绕本地政府中心工作开展时事政治、会议精神解读、文化礼仪、社会公德教育和科学的生活方式等方面的讲座。力求让农民全面了解社会热点、难点问题,做到城市高端化与农村本土化相结合,普及性与专业性相结合。从而把讲座建设成为广大农民群众乐于参加、易于接受的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思想阵地。最后,要充分发挥现有的村级文化基础设施的作用,村级文化活动室的开放时间应适当延长,除了下棋、打球等基本娱乐功能外,还要成为举办各种农民技能培训、科普知识讲座的理论阵地。目前,很多农村地区的图书馆,书籍内容虽然丰富,但还存在书籍陈旧、内容过时、无人问津等问题,使图书室大多数基本闲置,使文化室的“阵地”作用得不到有效发挥。村级小学、初中的图书馆、电子阅览室也应该选择合适时间向所有村民开放,可以有效解决文化阵地的硬件设施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但其使用率却不容乐观的问题。让农村学校成为宣传思想文化的“据点”.同时,要确保现有农村公共文化设施不被个人挪占,保证农民群众对农村公共文化设施的使用权和监督权,对农村公共文化设施被用作商业用途或个人挤占的情况,要坚决查处,情节严重的要追究相关负责人的责任,确保农村公共文化设施服务农民的基础作用地位。
5.2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5.2.1 扩大公共文化服务队伍总量,提升队伍质量
扩大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工作人员的数量,提升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工作人员的质量是全面推进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核心环节。要加大培养力度,提高专业人才的比重,实现文化服务人才在基层的全覆盖。要通过出台相应的人才政策,把有能力的公共文化服务人才吸收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队伍中,形成合理的从业人员流动格局;要通过培训,努力把有发展潜力的农村公共文化从业人员培养成业务骨干,以点代面来提升整个公共文化从业人员的业务素质,要做到每个乡村都有相应的文化服务人才和文化活动的带头者;通过各种激励举措让更多的文化人才积极参与到农村基层的文化活动中。同时,要充分调动乡镇基层文化工作者的工作积极性,专才专干,尽量不安排与基层文化工作不相关的其他行政工作。
5.2.2 进一步完善管理措施,培养骨干队伍
应该着手制定《黑龙江省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干部培训规划》,《黑龙江省农村文化人才队伍建设实施意见》和《黑龙江省农村文化人才管理办法》,建立选拔、登记和备案管理等一整套“好中选优、灵活实用”的选拔管理机制。可以选调优秀公职人员充实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队伍中。在全省机关和事业单位选调具有农村文化经验和能力的人员,以任职或挂职的形式充实到关键岗位,迅速壮大服务农村文化队伍。推行柔性人才机制,采取专项工作外包、聘请顾问等方式,用引智代替引人。骨干队伍培养都要对接专业咨询机构,利用外脑做好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关键性工作。要强化有关政策和信息收集,安排骨干队伍定期外派学习先进经验,定期参加培训,全面掌握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新形势、新动向、新途径、新手段。同时,根据服务农村文化的人才“型号”,可以通过“龙江讲坛”等形式分设农村发展形势、农村建筑工程、农业经营管理、农村政策法规和政治理论等五大课程体系,农村服务人才可采取“点课”的方式,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学习内容。同时,把农村公共服务优秀拔尖人才的教育培养,与入党积极分子和农村后备干部培养结合起来,为建设新农村储备一批政治素质高、综合能力优、服务本领强的农村实用人才队伍。
5.3 注重特色文化建设
5.3.1 发展地方民间民俗文化,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提供丰富的产品
农村公共文化体系建设应避免出现同质化的现象,在具体建设过程中应积极发掘和发展具有本地特色的民间民俗文化。鼓励民间文化的交流和创造,创新发展本土特色文化品牌和新兴文化业态,形成独具特色的本土文化风格。黑龙江省政府需要立足地方实际,突出地方特色,开发具有本土特色的文化服务、文化产品,开展充满本土气息的文化艺术活动,如渤海文化、闯关东文化、冰雪文化等一系列本土性文化产品及活动。政府应该加强引导和发挥民间艺人的创造性,让农民群众成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主体,既享受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发展成果,又成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建设者。可以通过文艺汇演等形式,对黑龙江省各地市的民间民俗文化传承和发扬下去;可以通过举办节会和高峰论坛、进行文化包装、策划主流媒体宣传等形式,扩大黑龙江省哈尔滨之夏、北国之春、镜泊盛景、渤海国遗址等地域文化品牌的知名度;着力提升“中国雪乡”、“冰城”、“国际冰雪节”等旅游文化产品的能力和档次,把地域文化品牌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5.3.2 大力挖掘农村历史文化资源
黑龙江省多民族融合,农村历史文化氛围浓厚,源远流长的莺歌岭文化、渤海国文化、宁古塔文化、闯关东文化、红色历史文化、北大荒文化、百年对俄交流文化相互交融,出现了马骏、八女英烈、杨子荣等英雄人物。首先,要探寻农村文化的根脉和历史渊源加强地域历史文化研究,以历史文化开发和保护为突破口,提炼重点历史文化元素,整理精彩文化片段,深入挖掘渤海国上京龙泉府、牡丹江边墙、三道亮子、三陵坟、海林旧街宁古塔将军府遗址、点将台、宁安大石桥遗址,以及横道河子机车库、东政教教堂、中东铁路博物馆等中东铁路和俄罗斯文化遗存,进行保护性的开发和利用,打造支撑黑龙江省历史文化的三个重要功能区-渤海国唐代历史文化观光功能区、海林旧街至宁安“宁古塔和流人文化”观光功能区、横道河子中东铁路和俄罗斯文化观光功能区。比如,可以在镜泊湖南湖头莺歌岭遗址附近规划建设莺歌岭遗址公园,主打满族发源地品牌,使黑龙江省成为全球满族人寻根问祖的圣地,树立“肃慎王”塑像,举行满族公祭、满族文化论坛,开展满族文化和民俗研究,建设中国最有影响力的满族历史文化主题公园。其次,黑龙江省作为抗联的重要发源地和根据地,在黑龙江省农村地区涌现了八女先烈为代表的大量抗联英雄事迹,蕴含了丰富的抗联文化,也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要深挖抗联文化资源,进一步挖掘和提升抗联文化,以林海雪原、八女投江、镜泊湖保卫战、东宁要塞、马骏纪念馆等史实和遗址为主线,加强配套项目建设和红色文化宣传,使历史文化更具感染力和厚重感,打造“百里红色文化景观带”.大力加强红色文化建设,积极打造红色文化品牌,使之成为传承民族精神的各种载体,为黑龙江省实现更好更快更大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最后,可以学习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经验,以中国雪乡为龙头,以威虎山、横道滑雪场、镜泊湖、镜泊小镇、中国雪堡和牡丹峰等重要冰雪观光休闲基地为依托,加强农村冰雪项目和配套设施建设,建设“百里冰雪文化休闲观光带”,打造“中国雪乡”农村文化品牌。
5.3.3 努力提供更丰富的公益性农村公共文化服务
农民文化素质的提升、农村精神文明的进步必须依靠高质量、多元化的公共文化产品。公共文化产品的供给和需求决定公共文化产品的价格。黑龙江省在农村集体经济不够壮大和农民收入有限的情况下,必须充分发挥公益性文化产品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的作用。农村公益性文化产品应以“贴近生活、服务群众”为原则,以满足农民“多层次、多方面”的文化需求为目标,坚持“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的方向,创作生产出内容丰富多彩的、黑龙江省农村群众乐于接受的诸如“二人转”、“小品”、“相声”等各方面的文化产品。同时,应充分发挥新媒体时代的各种优势,通过网络、广播、电视、报刊等传媒媒介,让更多的农村群众了解和掌握国家的最新政策方针。黑龙江省各级媒体应紧密结合最新的农业、农村发展政策,把农村作为宣传的重要阵地,创造条件让更多的农民群众分享经济发展的成果。例如,黑龙江电视台可以加大农村题材电视剧、农民致富等节目的播出频率;黑龙江日报、生活报可以开设农村专栏,刊登最新的农村政策法规,农产品的供销情况、价格等;东北网可以开设农村版网页,对农民致富的典型案例、农民的先进典型进行积极宣传;黑龙江人民广播电视台可以开设农村频道,对农民的疑难问题进行答疑解惑。同时,应大力推动城市公益性讲座走进农村。公益讲座具有宣传范围广、受众多、形式便捷等特点,是推进农村公益性文化服务的重要抓手。可以依托公益讲座宣讲阵地,积极向农民群众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凝聚起农民群众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情感,从而把讲座建设成为农民群众乐于参加、易于接受的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思想阵地。
比如,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的“人文公益大讲堂”在黑龙江省各地级市的公益性讲座中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引领作用。2007 年 4 月,由中共牡丹江市委宣传部、牡丹江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牡丹江新闻传媒集团主办,牡丹江市图书馆、牡丹江日报承办的“牡丹江人文公益大讲堂”正式面向全市市民推出。2013 年,更名为“牡丹江文化大讲堂”,本着“传播先进文化,彰显文化引领”的宗旨,深化思想道德建设“六项引领行动”和“接地气,连民心”服务群众教育实践活动,以“诵读我们的经典,欢庆我们的节日”为主题,走进农村近百余次,充分发挥文化引领作用,提升牡丹江农民的“精气神”.截止 2015 年 8 月,牡丹江文化大讲堂围绕社会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以及国学和地域历史文化在农村举办了93 期讲座,受众 27000 人。2011 年,被黑龙江省志愿服务协调小组授予“全省优秀志愿服务品牌”;2012 年,被黑龙江省全民阅读活动领导小组授予“2011年度全省全民阅读活动优秀项目”;成为牡丹江市较有影响力服务农村的公益性文化品牌活动。
5.4 提高农民及管理者认识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最终目的和落脚点是提高农村群众的文化素质,满足农村的文化需求。需求和供给的两个主体就是农民和政府部门。农民作为农村公共文化体系建设的需求主体应充分发挥自己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的主体作用,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都应该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得到充分表达。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初期,应了解本地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整体规划和未来发展图景。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中期,应积极参与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决策讨论,拿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后期,应重点评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客观需求的满足程度,对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做好监督。政府部门作为农村公共文化体系建设的供给主体应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充分发挥政府的服务功能,在政府和市场这“两只手”中找准自己的定位,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在推进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过程中,应充分尊重民情、民意,充分尊重市场,充分尊重客观规律。彻底转变过去的“唯 GDP”思想,把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真正作为一项利国利民的实事去做。同时,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加快,世界文化、价值观也相互交融,利益主体逐渐多元,矛盾冲突日益增多。在价值观多样化、文化多元化的转型档口期,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奢靡之风等“四风”问题也容易发生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过程中。因此,在推进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政府管理者应牢固树立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的思想意识,坚决摒弃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奢靡之风等“四风”问题,做到***总书记提出的“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的“三严三实”要求,把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真正作为一项利国利民的实事去扎实推进。
5.5 建设农村公共文化绩效考核评估体系
5.5.1 建立科学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绩效考核评估是提升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效率的关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应该符合客观实际、遵循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将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需求作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能量化的尽量量化,坚持定量为主、定性为辅的原则进行建设。农村公共文化绩效考核评估体系应科学合理设置,通盘考虑考核主体的多元性、考核过程的有效性、考核结构的激励性,充分发挥考核指标在农村公共文化绩效考核评估中的主体作用。考核指标的具体范围应该涵盖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各个方面,从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规划的方案,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招标,再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过程,最后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结果都应该全面、多维度考核。考核的结果应该及时公布,确保客观公正,并对考核的结果做到有效监督,确保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能按照考核的结果做到奖惩管理。
5.5.2 建立社会化的评估主体
在对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评估过程中,评估的主体应该尽量多元化。
可以把权威部门、理论专家、社会公众都纳入为评估主体,从评估主体的单一性向多元性进行转变。各评估主体要各有分工、各有侧重,权威部门主要以政府机关、科研机构为主,要充分发挥评估的主导型,对理论专家评估和社会公众评估要起到一个示范引领作用。理论专家应以在公共文化服务建设领域的权威专家为主,重点评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决策、规划等,对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建设决策和规划的合理性与最后的实际效果进行匹配评估。社会公众以农村群众为主,重点评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客观需求的满足程度。每个评估主体要有相应的评估权重,最后加权得分得出最后的评估成绩,对评估成绩在一定合格线上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项目和工程要给予表彰和奖励,对没达到合格线上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项目和工程要给予惩戒,充分发挥评估的考核作用,进一步提高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质量和品质。
一、应急管理中公民公共参与现状我国一直以来社会发展都处于较为稳定的状态,这使得应急管理中公民的公共责任意识与社会发展还不完全同步。而且公民公共责任意识的淡薄对社会应急管理造成了很大的困扰。公民虽对国际危机事件中像9.11等一些事件有所关注,...
公共冲突是指那些事关公共利益的冲突。事关公共利益,是指引起冲突的事项即为公共事项,或引发冲突的事项不是公共事项,但冲突的发展影响到了公共秩序、公共安全、公共福利等公共利益。①对公共冲突的管理是任何可以现实运行的社会体制都必须包括的功能。...
2相关概念及我国农村社区发展历程2.1相关概念2.1.1传统农村社区不同学者对农村社区的含义有不同的理解,有的强调农村社区有一个共同的中心点;有的强调农村社区具有特定的社会组织和制度等,但总体概括来说,农村社区必须包含人口、设施、组织、文化等...
毛泽东的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人处理党与群众关系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理论与实践创举,不仅是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我们党的根本工作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理论,指引...
艾滋病是世界各国普遍高度关注的全球性重大公共卫生问题。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资料显示,全球范围内,新发生的HIV感染者50%年龄在24岁以下,可见,低龄化是世界各国HIV感染流行的一大趋势。而在该年龄下的风险人口又主要是校外青少年。校外青少年...
一、我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面临的困境分析(一)卫生应急管理决策指挥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2003年SARS爆发以前,由于我国卫生保健服务和卫生医疗资源条块分割,缺乏统一和完善的应急指挥系统,政府各部门、卫生系统之间不能整合有效资源,难以形成从中央...
一、前言当前我国对区域公共管理的研究还不够深入,表现为概念不够明晰,理论不够完善等。区域公共管理既不是行政管理,也不能和区域行政简单的划等号。通常性的概念是为追逐共同利益,推动政治、经济、社会等多个领域问题的解决,使用调解、协商等方式理清...
结论正如本文开头所提到的那般,随着国内外形势的不断变化、随着所处环境压力的不断增加,在生活、工作等压力下,人们对于所处的环境也变得越来越敏感,一些极小的情绪波动或者刺激都会引发出一场危机,而机场每天容纳了这么多旅客,每天将面对各类可能引...
2路口镇农村居民居住的现状分析2.1路口镇概况路口镇坐落于长湘古道交叉路口,位于湖南省长沙县北部偏东。全镇总面积89平方公里,土地总面积5.7万亩,其中耕地28300亩,林地68300亩,水面4911亩,骨干山塘1743口,沟渠735公里,河道119公里,...
1引言1.1研究背景当前,中国正处于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的关键时期,但是消费需求拉动经济增长的作用还远远没有发挥出来,文化消费需求作为较高的消费需求层次也还需培育和引导。随着经济的发展,居民的文化消费需求日益凸显,创造更好的文化消费条件①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