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管理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管理学论文 > 公共管理论文 >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机制优化研究结论与参考文献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6-07-19 共4041字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黑龙江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系统构建 
【第一章】农村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发展研究引言 
【第二章】农村文化服务相关概念及理论 
【第三章】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机制建设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第四章】黑龙江省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制问题的原因 
【第五章】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模式建设的对策 
【结论/参考文献】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机制优化研究结论与参考文献


  第 6 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推进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我国现阶段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点任务,推进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也是国家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决策和战略部署。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农村文化建设和公共文化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内在要求,其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人民群众整体素质的提高,对保障农村基本文化权益、推动农村经济社会文化的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黑龙江省作为我国的农业大省,已进入了工业化中期和农村消费加速成长期,经济社会跨越发展势头强劲,以工促农、以城带乡能力增强,“接二(产)连三(产)”框架已经拉开,具备加速优化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基础条件;新农村建设整体水平高、县域经济实力增强,具备了率先形成统筹城乡一体化文化服务发展新格局的基础和实力。近年来,黑龙江省委、省政府把建设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作为服务农村、农业、农民的根本,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配置资源要素、改善民生等领域的优先地位愈发突出,作为粮食大省、畜牧大省,积极争取了很多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资金和项目。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建设与新型城镇化建设双轮驱动、打造了“农家书屋”、“龙江讲坛”等知名文化服务品牌,提出了统筹城乡文化综合配套改革等战略举措,农民精神文化素质得到较大提升,农村文化改革发展走在了全国前列,为进一步推进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赢得了主动、抢占了先机、奠定了优势。因此,只要黑龙江省能够紧紧抓住国家新一轮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政策支持,强化基础,放大优势,就会加快构建规模发展、层次提升、布局优化、特色鲜明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但是,也应该看到在进一步推进黑龙江省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过程中还将面临着诸多挑战,农业基础建设的落后对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提档升级制约日益凸显;农民群众的文化素质水平和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人员的素质与城市相比还有明显差距;统筹城乡文化服务综合配套改革进入推进阶段,矛盾多、难度大。为此,黑龙江省上下必须增强危机感、紧迫感和责任感,在压力中前行,在挑战中突破,在竞争中跨越,坚决打赢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各种困难和挑战。

  6.2 研究展望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涉及部门多、建设周期长、服务范围广,短时期不可能一蹴而就。积极探索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长效机制是黑龙江省各级政府在未来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的当务之急。黑龙江省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已经开始起步,但存在较多问题,亟待展开颇具成效的建设。必须探索建立能长期发挥作用的资金保障投入机制、人才培养机制、市场经营机制、考核管理机制等等。同时,资金保障投入机制、人才培养机制、市场经营机制、考核管理机制这些长效机制的建立和运行,必须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市场的主体作用、非政府组织和农民的参与作用。最后,应按照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文化体制改革的相关精神,黑龙江省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相关政府职能部门必须加快改革进程的步伐,对与农村公共文化事业相关的单位要合理解决编制、职称、待遇等问题,进一步优化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工作环境,吸引服务农村公共文化建设的人才,提高服务农村公共文化建设的行政效率。


    参考文献

  [1]陈东。我国农村公共品的供给效率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8.

  [2]龙兴海,曾伏秋。农村公共服务研究[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9.

  [3]李军鹏。公共管理学[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5.

  [4]刘豪兴。农村社会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5]肖剑忠。农村文化建设调查与思考[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8.

  [6]李景源,陈威。中国公共文化服务发展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7]赵立波。公共事业管理[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

  [8]郝新风。关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思考[J].学习论坛。2006(8)。

  [9]毛少莹。发达国家的公共文化管理与服务[J].特区实践与理论。2007(2)。

  [10]陈坚良。和谐社会视野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构建[J].学术论坛。2007(11)。

  [11]王霞。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构建[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07(11)。

  [12]闫平。试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J].理论学刊。2007(12)。

  [13]韩军。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构建[J].党政干部论坛。2008(1)。

  [14]黄金鹏。关于完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议[J].神州。2013(4)。

  [15]闫家福。浅谈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构建[J].大众文艺。2013(2)。

  [16]董慧。河南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对策研究[J].魅力中国。2013(25)。

  [17]胡建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现状及改善对策[J].兰州学刊。2013(7)。

  [18]明鸣。政府提供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作用研究 [J].才智。2014(11)。

  [19]王芬林。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探析[J].图书馆工作研究。2009(12)。

  [20]王凤青。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对策思考[J].中国农村小康科技。2009(5)。

  [21]王文超。利用文化资源促进文化产业[J].求是。2010(10)。

  [22]刘玉珠。国际金融危机下的中国文化产业[J].求是。2010(10)。

  [23]臧世凯。走具有皖风徽韵的文化强省建设之路[J].求是。2010(6)。

  [24]卢翔。农村公共产品理论研究述评[J].企业导报,2010(3)。

  [25]陆卫其。试论提高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能力[J].江南论坛。2007(3)。

  [26]刘华兰。探索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新路子[J].理论学习。2008(2)。

  [27]杨晓蔚。怎样完善农村公共服务体系[J].红旗文稿。2007(19)。

  [28]孙开。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与财政投入研究[J].经济研究参考。2005(18)。

  [29]羊守森。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策略思考[J].安徽农业科学。2008(1)。

  [30]杨茜。发展公益性文化的基本内涵[J].学术论丛。2008(52)。

  [31]黄春燕。新阶段加强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的几点思考[J].广西农学报。2009(24)。

  [32]李斌娟。河北省农村文化消费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商业。2014(16)。

  [33]武金凤。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乡镇图书馆建设的思考[J].农业网络信息。2013(5)。

  [34]余永庆。青海农村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3(8)。

  [35]苏红。论农村公共文化体系及其构建[J].兰州大学学报,2009(4)。

  [36]艾心羽。浅析如何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J].魅力中国,2014(9)。

  [37]廉永生。完善黑龙江省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对策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3(5)。

  [38]王桂兰。河南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略论[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2013(3)。

  [39]彭益民。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评价指标体系的探讨[J].湖南行政学院学报。2013(6)。

  [40]李燕。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J].科学社会主义。2006(6)。

  [41]陈丹。信诚人寿绩效管理方案的设计与实施[D].中山大学。2011.

  [42]Owen E.Hughes.Public Administration and Administration [M].PalgraveMacmillan,2003.

  [43]TonyBoVair.Public-PrivatePartnerships:FromContestedConceptstoPrevalentPractice[J].InternationalreviewofAdministrationScience,2004,20.

  [44]B.John,Interregional and International Trade,Cambridge,Mass:HarvardUniversity Press,1933.

  [45]Gaetano Ferrieri.A Method for Measuring Interational Openness [J].SocialIndieators Research,2006,77(2)。

  [46]Henry ThomPson&DonClark.International factor migration and the U.S.[J].Atlantic Economic Journal,1990,18(2)。

  [47]Stark,0.&Bloom,D.The New Economics of Labor Migration[J].AmericanEconomic Review,1984,75(2)。

  [48]Michael Piore and Charles Sabel.The Second Industrial Divide:Possibilities ForProsperity[M].Basic Books,1986,18(2)。


    致 谢

  光阴荏苒,硕士研究生的学习即将结束,三年的学习生活使我受益匪浅。经历大半年时间的磨砺,硕士毕业论文终于完稿,回首大半年来收集、整理、思索、停滞、修改直至最终完成的过程,我得到了许多的关怀和帮助,现在要向他们表达我最诚挚的谢意。

  首先,我要深深感谢我的导师付秀荣老师。付老师为人谦和,平易近人。在论文的选题、搜集资料和写作阶段,付老师都倾注极大的关怀和鼓励。在论文的写作过程中,每当我有所疑问,付老师总会放下繁忙的工作,不厌其烦地指点我。

  在我初稿完成之后,付老师又在百忙之中抽出空来对我的论文认真的批改,字字句句把关,提出许多中肯的指导意见,使我在研究和写作过程中不致迷失方向。

  他严谨的治学之风和对事业的孜孜追求将影响和激励我的一生,他对我的关心和教诲我更将永远铭记。借此机会,我谨向付老师致以深深地谢意。

  其次,我还要感谢陈金涛、颜南、尹义坤等老师,正是因为有了他们严格、无私、高质量的教导,我才能在这几年的学习过程中汲取专业知识和迅速提升能力;我还要感谢我的班主任陈军老师这三年来对我的关心、帮助与支持;同时也感谢这三年来与我互勉互励的诸位同学,在各位同学的共同努力之下,我们始终拥有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和一个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能在这样一个团队中度过,是我极大的荣幸。

  同时也要感谢我的爸爸妈妈,他们给我极大的鼓励与帮助。养育之恩,无以回报,你们永远健康快乐是我最大的心愿。

  最后,我要感谢参与我论文评审和答辩的各位老师,他们给了我一个审视几年来学习成果的机会,让我能够明确今后的发展方向,他们对我的帮助是一笔无价的财富。我将在今后的工作、学习中加倍努力,以期能够取得更多成果回报他们、回报社会。再次感谢他们,祝他们一生幸福、安康!

返回本篇论文导航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公共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