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城市化发展战略目标的实施,我国城市发展呈现“井喷式”的态势,大城市、特大型城市不断涌现。同时,伴随着农村人口的涌入、城市流动人口的增加,城市区域面积的扩大,如何满足公共教育、公共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社会公共服务需求的持续有效供给,需要我们进行完整的政策和制度设计。
一、我国城市社会性公共服务存在的问题
( 一) 城市社会公共服务的供给方面城市公共服务供给不足,空间布局不合理。由于历史和体制的原因,城市各级政府在职能实施中仍不同程度存在着以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为重,偏好参与市场经济活动,对关系城市居民生活的社会性公共服务缺乏足够的重视,供给不足,存在明显的“挤出效应”.同时,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城市发展呈现出一个显著的特征,即城市区域面积不断扩大,但老城区人口聚居效应并没有减弱,新城区人口的分流作用没有显现。
( 二) 城市信息化程度不高,智慧城市需进一步发展。城市社会公共服务信息化是我国智慧型城市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目前,各地智慧型城市建设步伐逐步提高,但是就城市社会公共服务信息化来说还处于起步阶段,各地的信息网络建设参差不齐,信息网络建设滞后,社会公共服务信息资源尚未能有效整合,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机制也未建立。
( 三) 社会公共服务人才总量缺乏,质量不高。社会公共服务领域的人力资源是公共服务资源供给和配置的重要内容,也是现代城市发展的必要条件。但是,长期以来,由于我们对社会公共服务发展缺乏足够的重视,在社会公共服务人才培养方面,虽然有不少地方组织和公益性组织做了诸多工作,但是整体上人才培养意识还比较单薄。
( 四) 多元主体参与城市社会公共服务供给亟待制度创新。首先,政府在城市社会公共服务中“选择偏好”依然严重。其次,社会组织自身参与动力不足。第三,社会资金介入不足。当前,我国城市公共服务的运营资金主要靠政府财政投入,企业和个人参与较少,这一方面导致了城市公共服务对政府的过度依赖,另一方面也导致了城市公共服务资源的运行效率。
( 五) 城市社会公共服务内、外行政体制变革需进一步推进。从内部来看,城市社会公共服务政府内部行政层级分工不明。城市公共服务供给中,政府自身行政变革缓慢,机构重叠、职能交叉、服务网络脱节等碎片化显现依然比较突出,成为制约我国城市社会公共服务发展的重要瓶颈。从外部来看,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深入,跨区域的城市公共问题迫切需要加强城市与城市之间的区域合作。
二、城市社会公共服务统筹管理和政策衔接的制度设计与创新
( 一) 城乡一体化的社会公共服务治理。城乡社会公共服务的“共同繁荣”,一是建立城乡统一的社会公共服务项目对接制度。可以采取建立“个人社会公共服务账号”和“全国性社会公共服务项目目录”,两者相结合,突出个人在所在区域的贡献程度、发展特征以及地区对相应人才的吸引,废除地域之间的限制,保障公民基本社会权利的实现; 二是建立城乡一体化的社会公共服务运行机制。区域之间由于发展程度的不同,社会公共服务的标准也有所差别,特别是在社会保障和医疗保险等方面,可以建立相应的“政府补助基金”,缓解由于区域差异所带来的不同待遇。三是打造社会公共服务城乡一体化的治理平台。发挥政策的引导作用,在城乡之间进行社会公共服务的统筹规划和布局。四是打破城乡分割的户籍壁垒。消除户籍决定身份等级的功能,对户籍制度进行实质性改革,彻底剥离依附在户籍制度上的各种福利,真正做到城乡居民公平的享受各项社会公共服务。
( 二) 城市行政管理体制和机制的治理变革。1、调整城市公共服务的组织结构关系,改变过去以层级、职能划分为特征的社会性公共服务供给格局。从纵向上看,实现社会公共服务各层次的整合,改变以往政府纵向结构上的职权交叉、服务缺失的局面。从横向上看,要整合同一组织内以及不同组织之间的服务功能,解决城市公共服务供给中职责不清、多头管理所带来的服务供给破裂和责任模糊的问题,实现不同社会公共服务资源之间的联动、调解和利用,确保城市社会公共服务的无缝隙对接。2、加强城市社会公共服务的信息体系建设。通过信息的整合实现城市公共服务供给过程中相关利益主体的信息共享。充实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要素。提高网格管理员的工作责任,将社会性公共服务进一步细分,纳入网格管理员的工作范围之内。3、加强城市区域间社会公共服务的协同配合。在城市社会公共服务领域通过建立区域合作协议的形式,共同承担趋同性和关联性的社会公共服务对于不断提升城市社会公共服务供给能力,最终提升城市竞争力也是极为重要的( 三) 城市社会公共服务多元结构供给的形成。首先,引入市场机制,吸引社会资本投资。在社会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和运营方面,应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公共服务资源的供给,例如可以采取 BOT、PPP 模式,实现政府、企业和居民的共赢; 通过税收减免等方式,吸引社会资本投资于医院、教育等类型的社会公共服务;通过配额销售等方式,约束市场主体提供相应的社会公共服务配套设施。第二,加快社会组织的培育,提升社会组织参与的能力。
在对社会组织的培育和扶持中,“政府购买社会公共服务”是当前一种的重要方式。除了政府直接购买之外,还可以采取相应的税收减免或补贴等形式来支持,逐步培养和完善社会组织。第三,建立多元主体协同网络运行机制。该机制要渗透在城市社会公共服务供给的全过程,包括: 协同的需求表达、协同的决策机制和协同的生产机制等各个环节,以此保证多元主体协作供给整体效应和放大效应的实现。
第三章国内外城市危机管理借鉴第一节国外城市危机管理。一整套完善城市危机管理体系可以有效处置现代化的城市危机事件,在发达国家的现代城市文明发展历程中,发达国家城市危机管理体制经历了一个发展历程,进行时间已有一百余年,在这一过程中,发达国...
随着群众需求的多元化与社会形态的多样化,和谐稳定的社区环境与邻里关系是目前社区建设的关键目标与重要追求。1社区权力来源的特殊性社区是居民最重要、最起码的活动场所,蕴含着人们生活的最基本形态,有着各自相对独立完整的特征。因此,在对社区进行...
第一章新莞人融入城市社会的理论概述第一节相关概念界定。一、外来务工人员概念的变迁。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逐渐推进改革开放,社会经济日益发展,人口流动日益增多,农民进口务工也越来越多,民工逐渐成为进城寻找工作农民的代名词。由于这...
4河北省城市规模扩展研究4.1城市人口规模分布研究4.1.1全省城市人口规模分布的演变(1)基于首位度理论的分析应用城市首位度理论可以对城市规模大小进行分析和探讨,一般认为,一个国家的最大城市要比排在第二位的城市大很多,这种差距将全国很大部分...
第5章推进广州学习型城市建设的对策建议在国家出台的《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中,明确了对广州学习型城市建设的具体要求。指出广州在城市建设上,要以综合实力的提升为目标,以城市软实力为发展基础,向着建设国家中心城市这...
治理一词的产生源自1992年世界银行的治理与发展的报告,此后在各领域不断出现,20世纪90年代,治理及善治概念在公共管理领域成为核心定义,并且成为各国政府改变职能的有效形式。而治理就是对合作网络的管理,指的是为实现与增进公共利益,政府部门与非...
土地资源作为一种关乎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源,在进行开发和管理时尤其要注意资源有效配置和利用。下面由学术堂为大家整理出一篇题目为城市及周边土地管理不足与解决措施的土地资源管理论文,供大家参考。原标题:浅论我国土地管理存在的不足及解决措施摘...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不单单是向顾客提供产品和服务,而是由服务提供者与顾客共创价值的理念迅速兴起。但在现实中实施价值共创理念所遇到的种种问题很多,最近国内知名大连锁超市价格欺诈的新闻就屡见报端。如果连这样的大企业都在欺骗顾客,整个服务行业...
我国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战略最早起源于党的十六大报告所提出的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十六届六中全会也明确提出基本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战略任务。十七大报告中,进一步要求围绕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主体功能区建设,完善公共财政体系,到十八大报告已...
第六章沈阳城市交通拥堵治理对策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城市路网布局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与城市交通路网布局是城市交通发展的两个重要因素,从这两方面做起,不断提高道路容纳水平和合理布局。第一,加强道路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城市道路供给是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