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女大学生审美观概述
2.1 相关概念概述
2.1.1 美与审美
(1)美的概念
柏拉图关于美是什么的提问,至今仍吸引着人们的好奇心。自盘古开天辟地,早在远古时代的人们就已经开始使用舞蹈、图画等方式训练劳动机能,传递生产信息。世界起源于对美的创造,“而美的需要也是人生中的一种饥渴”.[4] (P425)实际上,当人类开始对审美有了需求,也就意味着审美观的形成,即审美观的本质起源于美的本质。[5] (P55)因此,对女大学生审美观的探讨要从探索美的本质开始。
到底何为美呢?李泽厚在《美学四讲》中提到,“美”在今天日常的语言中具有三种相联系而又有区别的含义:第一种是表示感官愉快的强形式,如累得要命,休息片刻会觉得很“美”;第二种是伦理判断的弱形式,即对某件事、某种行为的赞美时,常会用“美”来形容;第三种是专指审美对象,是指用“美”字来形容使我们产生审美愉快的对象。同时,李泽厚又提出在美学范围内,可从三个层面入手来理解“美”:第一个层面是指审美对象,即“什么东西是美的”.如果用“什么是美”来解释“美是什么”,美则是一个有关于审美对象的问题,即什么样的具体对象会被评价为美的,或者说,具备了怎样的条件,具体对象就是美的,就会成为“美学客体”,即“审美对象”.[6] (P6)如一位婀娜多姿的小姐、一件工艺品、一处名胜古迹……都是审美对象的具体化;第二个层面是指审美素质,即美作为客观对象的自然性质。这里所提出的审美本质,是指事物本身所拥有的某种能够让人产生情感上的喜悦的客观的审美素质或性质;第三个层面是指美的根源,是探究美从根源上是如何产生的,这个问题一直是众多美学家们的未解之谜。
在千百年的美学史中,曾有无数哲人对“美的本质”提出来许多有益的见解:主观唯心主义者认为美是理念;[7] (P11)西方近代美学家认为美是主观观念;[8] (P45)亚里斯多德认为美是事物的属性;[8] (P44)18 世纪的启蒙主义思想家狄德罗认为美是事物的客观关系;[8](P46)19 世纪俄国民主主义美学家车尔尼雪夫斯基认为美是生活。[8] (P46)然而,受时代阶级的局限与学术教条等方面的束缚,这些学者们并没有全面科学地解答出“美的本质”.马克思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从社会实践的角度出发提出了“劳动创造了美”的论断,他认为美是一种社会现象,它根源于社会实践,是人的本质力量的感性显现。[6] (P9)李泽厚在《美学四讲》中将美的本质比作“自然的人化”,实际上认为美的根源在于人类制造和使用工具进行劳动生产,即实实在在的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9] (P174)由此可见,美的根源与人是密不可分的,人类通过劳动自给自足,并通过征服自然带来情感上的喜悦,可以说人类总体的社会历史实践这种本质力量创造了美,即美是人类劳动创造出来的,只能理所当然地根植于人类的社会实践。 [10] (P306-313)美是客观的,也是社会的,它既是不以人的主观意识为转移的客观存在,同时又是无法脱离人类社会的纯粹的自然存在的东西。无论是自然美、社会美还是艺术美,都是与人类社会生活密切联系着的社会存在。此外,美具有个别形象性,一切审美对象都是具体的、形象的,美以特有的表现方式作用于审美主体,引起审美者的情感愉悦。美具有情感愉悦性,车尔尼雪夫斯基曾说过:“美的事物在人心中所唤起的感觉,是类似我们当着亲爱的人面前时洋溢于我们心中的那种愉悦。”
(2)审美的概念
起源于希腊的“审美”一词的原意是通过感官去发觉美,我国对“aesthetic”的翻译为美学,“但德语‘aesthetic’一词最初的含义是感性学,而学科意义上的准确含义应该是‘审美学',以人与对象的审美关系为研究核心。”[12] (P56)所谓审美,指的是主体人对客观事物的审美意识,是人们在社会实践中逐步积累起来的审美情感、认识和能力的总和。[13] (P26-28,31)在西方美学史上,别林斯基是提出“形象思维”的第一人,继别林斯基之后,王国维在中国首先提出了“审美”这一定义,他在研究了西方美学后,对其做了系统的总结与概述,并提倡将西方美学引入中国作为一门独立研究的学科。王国维在翻译外国著作时虽然提出了“审美”这一概念,但并未对其具体内涵做出解释。在此之后,国内的许多学者对审美的相关知识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李泽厚先生认为,美学是人们认识和感知美的学科,严格得讲“美学”应该称作“审美学”.同时,他又认为美学是艺术社会学、美的哲学和审美心理学三者某种形式上的结合。从这个意义上说,审美是知、意、行三者的有机融合,它是一种既超越功利又融功利于一体的价值追求。赵蔷华在《审美修养》中提到审美是指审美主体对审美客体的关照、享受和再造,是主体的审美需要和客体的审美属性之间结成的一种关系。人类生活中并不缺少美,缺少的是对美的感悟与欣赏。自然美景、古城建筑,以及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日常用品,只要我们主动探索,都能体会出其中的蕴意。实际上,人类自从有自主意识起,就在探索美的道路上不断前进,对审美的研究亦是孜孜不倦。
审美具有普遍性、超越性以及非强制性的特征。首先,审美的主客体具有普遍性,如“自然风景,名胜古迹,人人得以赏玩”体现出审美客体具有普遍的美的属性,审美主体对审美客体有审美需要的普遍性。其次,审美主客体的超越性,体现在审美主体对审美客体的超越性,如“人们在欣赏画作上中的猛兽无畏惧之感,对裸体雕塑或画像无淫邪之念,审美的主客体之间关系和谐融洽。再次,审美的关系具有非强制性,审美的主客体是自由的关系,审美主体自愿与客体产生关系,并在这种关系中得以愉悦身心。
审美认识过程是由审美感知、审美体验以及审美创造三个阶段组成,这三个阶段分别属于审美认识过程中的初级、中级和最高阶段。在初级阶段,审美主体会注意到审美客体,并对客观的美的外形产生审美态度。中级阶段的审美体验是在初级审美感知的基础上,审美主体对审美客体的美的领会与认知,这一阶段并不仅仅限于感官上的体会,而是审美客体对外在美的深入了解,由表及里、由浅到深的探求美的内在蕴意。最后是审美认识的最高阶段--审美创造,它包含两个现象,一种是审美主体对审美客体的认识与再创造,另一种是审美客体的外在形象引起审美主体的主观情感,审美主体的这种主观感受移情到审美客体上并使客体美自身具有了主体的情感、思维等。
2.1.2 审美观及审美观基本内容
(1)审美观的概念
仇春霖在《美育原理》中指出,所谓审美观,是指人们对客观世界的审美把握,或者说是人们从审美角度对客观事物的一种判断和评价。审美观是世界观、人生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指导着人们的审美实践和美的创造实践活动,制约着人们的审美、立美方向;审美观与真理观、伦理观一起,构成了人们对世界、对人生的总的看法。[14] P172笔者认为,审美观即一个人用什么样的审美观点、抱什么样的审美态度以及运用什么样的审美方法对自然景观、社会生活、文学艺术和人生进行审美活动的综合,可以说是一个人审美情趣和审美理想的集中表现。对于不同的个体而言,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独特的审美观,世界上的美有千万种,人们的审美观也有千万种。而只有树立了正确的审美观,人们才可能确立科学、客观的审美标准,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具有崇高的审美理想,自觉地按照美的规律去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否则,就会美丑不分,甚至以丑为美,善恶颠倒,荣辱易位,污染人的灵魂,扭曲人的本质,那就谈不上什么美的追求、美的鉴赏和美的创造了。
(2)审美观的基本内容
审美观的主要内容包括审美情趣、审美标准、审美理想、审美情感和审美能力,这几方面紧密相连、逐层深化地组成审美观的核心。
① 审美情趣
审美情趣又称审美趣味,是人们在审美、立美活动中以个人爱好的方式表现出来的审美倾向性,审美情趣是人们审美能力发展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反映了审美主体的审美修养和审美经验所达到的程度。[16] (P15-19)《教育评价词典》将审美情趣阐述为是人对美的爱好和兴趣,是一种个性化的社会意识,能把人带入美的世界。肖建华在《审美训练》中阐述审美趣味是指人在审美体验中,根据是否喜欢该对象或现象,从而确定它的审美价值和区分美丑的能力。如果说审美态度是审美活动的前提条件,那么审美趣味的获得则是标明你已经进入了审美的殿堂。
② 审美标准
我们衡量和评价客观对象的美丑及其审美价值的高低,总得以某种相对固定的尺度为依据,这个尺度,就是审美标准。[17] (P51)审美标准是客观存在的,它作为人们审美、立美过程中的理想因素,是在审美经验上升到审美理想而凝聚成的。它为人们的审美、立美实践所规定,又不断地受人们的审美、立美实践的检验和修正。审美标准既有相对性,又有绝对性,即在相对性中蕴含了绝对性。普列汉诺夫说过:”如果没有绝对的美的标准,如果所有的美的标准都是相对的,这也并不等于说我们没有任何的客观的可能性来判断某一艺术构思表现得好不好。“[18] (P15)《马克思主义百科要览》中提到审美标准主要体现在审美判断、审美趣味和审美理想方面,通常又称”趣味是标准“或”审美判断的标准“.它和美的本质、美的相对性和绝对性等问题紧密相关,也是美学研究中十分复杂和困难的问题之一。
③ 审美理想
所谓审美理想,指的是人对至善至美境界的一种观念、规范和追求,它体现了审美主体的审美要求和审美愿望,反映了主体的审美态度。[19] (P68)审美理想是在审美经验的基础上产生并是这种经验的高度概括,它是在特定的社会氛围内形成的一种与个人的审美体验以及人格境界相关的观念尺度。审美理想产生于社会实践,并通过社会现实将理想物质化,使审美理想可以被认知。从这一层面来说,审美理想是相对的,变化的,它产生于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并随着社会历史条件的发展而变化。《当代西方心理学辞典》认为审美理想即人们向往追求美的最高境界。它是审美经验的结晶,是自我实现欲望的升华。审美理想具有经验性的表象和艺术形象的特征,并非逻辑概念所能等同和替代。
④ 审美情感
《中国中学教学百科全书》解释审美情感是指人们在审美活动中对于审美对象的一种主观态度,是人所特有的高级情感之一。审美情感发挥作用,是以社会文化氛围作为背景的,在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下,人们对于审美对象的态度各不相同。《文艺美学辞典》把审美情感理解为是审美主体对客观审美对象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所作出的一种心理反应,表现为审美主体对客观审美对象的一定的主观(肯定或否定)态度及其体验。它不同于审美的感觉、知觉、记忆、思维等心理活动,因为它是对审美对象与审美主体之间的某种关系的反映,而不是对客观事物的一种认识活动。审美情感和其他审美心理诸要素一样,都是在人类的长期劳动和审美实践中产生和发展的。
⑤ 审美能力
审美能力即人们发现、感受、评价和欣赏美的能力。[20] (P113-116)《心理咨询大百科全书》解释审美能力为欣赏者顺利进行审美活动所必备的与之相关的心理能力,听觉和视觉的感受能力是其核心。人对美的事物的审美能力,主要指审美感受能力、审美想象能力、审美鉴赏能力以及审美理解能力。审美能力是人类独有的一种能力,它的形成和发展离不开人特有的生理机能和心理因素。审美能力是在人类长期的劳动实践过程中,不断改造客观对象又改造人类自身而逐步形成、世代相传、进化和完善起来的。
2.2 女大学生审美观
2.2.1 女大学生审美观
审美观是人类历史文明发展的产物,女大学生审美观就是当女大学生的审美经验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对自身及其周围环境的感受与看法。所谓的女大学生审美观包含了两种含义:一是指女大学生作为审美主体,对客观事物的审美;二是指女大学生作为审美客体,以男性为主体的社会对女性的审美,即性别审美。在性别审美活动中,女性是一个特殊的现象,具有双重性,女性既是审美的客体,同时也是审美的主体。作为审美客体,女性是他者的审美对象;作为审美主体,女性具有自我审美以及对他者的审美。[21] (P142-147)女大学生的审美观与女性审美观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女大学生属于高学历并受到高等教育的高素质特殊社会群体,其审美观的内涵源于女性审美的基本标准却又高于其特有的内涵,因此,对女大学生的审美观的研究可先从女性美的标准发展趋势入手,一步步地探究。
人类的发展历史是一个男性和女性群体的发展历史,从古至今对女性的美丽的界定远比男性要多得多,因此,女性的审美观要比男性的审美观丰富许多,不论是从长相着装,还是个人日常的行为举止,以及在日常的为人处事方面,女性对于怎样才能算称得上美丽的界定比较清晰明确。[2] (P7)古往今来,对女性美的评判标准在不同的时代具有不同的标准:春秋战国时期的女性以柔美弱小为美;魏晋南北朝女性的主要格调则是才貌双全;到了唐代,女性在繁荣昌盛的社会环境中则具有时代气息的豪放阳刚之美,同时杨玉环的体态丰硕亦是美的主流之风;然而随着时代的演绎,清末年间中国的封建社会开始走向下坡路,女性的审美也出现了一些病态的倾向。实际上,不同朝代女性美的标准代表着不同类型的美,我们现在所欣赏到的美是历经了无数个时代演绎进化后的成果。现在对于女性美的评判观点主要是女性的身段容貌、仪态谈吐、举手投足、才华、气质等各方面的综合判断。或是清纯可人,素面朝天;或是细腻温柔,风韵十足的古典情怀;又或是神采飞扬,潇洒热情,追求真我风采的新时代女性。社会对女性美的宽容性造就了不同类型的女性美,实际上,男性对女性美的要求同女性的自我审美是大致相同的。女性的美是分为内在美与外在美两种,内在美是属于精神境界的深层美,外在美是用以显示人的精神的外露美。
2.2.2 女大学生审美观的基本内容
女大学生审美观的基本内容与审美观的基本内容并无二致,但是女大学生审美观的基本内容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某种程度上来说带有一定的女性特征。
(1)追求真善美统一的审美理想
女大学生的审美理想作为社会整体审美理想的一种,具有社会审美理想的普遍特点,同时有表现出其独特的性别以及阶层差异。就社会普遍的审美理想来说,我国当前阶段的审美理想主要是追求以及实现真善美,这一在女大学生的审美理想中能够体现。
此外,女大学生审美理想的独特性主要表现在追求真善美的统一,其在审美理想中,更倾向于追求真实的,没有经过社会意识形态以及男权审美观念影响的产物;在审美理想中,作为审美主体,其审美过程中将主观善意倾注到审美中;作为女大学生,其对于美的感悟相对更高,审美中更能够从美的角度出发,其从审美主体的角度实现了真善美的统一。从审美客体的角度来说,女大学生自身的审美理想就是实现作为审美对象的完美体现,无论是内在的价值还是外在的形式,都希望在保证真实的情况下尽善尽美。因此女大学生的审美理想,无论是主观角度还是客观角度,都更追求与真善美的统一。至于其他阶层,如中小学生、工作人群侧重于真善美某一个层面的追求不同,与男性侧重于追求美的审美理想也不同。
(2) 内外并重的审美标准
分析当前社会审美标准的性别差异,我们能够发现男性的审美标准更侧重于外在的形式,注重视觉的冲击力,在获得视觉满足后,进而思考其内在的价值与涵义。女性在审美中,具有内在外在共同侧重的特点,其评价客观对象的美丑不仅仅依据视觉的感知力,还依据心灵的震撼,这属于女性”母性“表现的一种。而女大学生的审美标准具有与女性审美一样的内外在标准并重的特点。据调查显示,75%以上的女大学生认为对美的评判不能从外表或者内部做单一的判断。由于受到比较高等级的思想政治教育,同时接触社会比较少,心思单纯等特点,其在审美的内在标准中,更注重从道德感的角度出发,以是否符合道德标准来衡量审美对象的美丑。
女大学生在审美标准方面的特点,是其与男性或者与其他层面的女性区分开来的主要标准。尤其是与其他年龄段或者其他工作形式的女性区分来说,女大学生作为审美的主体,评价审美对象首先参考其是否符合社会道德规范,或者是其接受思想道德教育中的道德规范,这是教育作用的直接体现。而社会女性,即使是经历过大学教育的女性,其社会经验叠加在教育获得的思维上,导致思想道德教育的影响力弱化,在审美标准中,更倾向于价值的标准;女大学生作为审美的客体,在接受他人的审美过程中,更侧重于通过内在的价值规范,尤其是道德规范约束自己的言行,使自己呈现出完美的道德形象,而社会女性作为审美客体,对于自身外在形象的关注更多。
(3)丰富细腻的审美情感
女大学生的审美情感相对来说具有丰富细腻的特点,在审美时,作为审美主体的她们愿意将个人经历以及文化知识作用于审美对象。与男性相比,女大学生的身体比较孱弱,在心理上更为感性,更注重情感对于个人的影响,与男性的理性、注重逻辑形成对比。这些特点导致女大学生在审美的过程中,更容易将自身的情感倾注到审美对象中,审美情感更为丰富,更喜欢通过审美表现出对于生活以及生命的情感体验。另外,因为女性感性心理特点影响,其在社会生活中注重细节超过注重整体,关注容易引起感情波动的事物超过具有一般美感的事物,这些都会影响到女大学生的审美情感。
(4)更为理性的审美判断能力
审美能力是个人所具有的与进行审美活动相关的主观条件和心理能力。审美感受主要是以视觉以及听觉为主,在这两个方面的感受中,女大学生表现出更为理性的特点。
女性的审美经历了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以我国为例,在封建社会,女性处于社会的从属地位,按照男性的审美需求要求自己,服从男性的审美判断进行审美。而发展到当下,女性社会地位提高,女性话语权增加,其在审美中,能够表现出自己独特的审美判断能力。在审美中,更倾向于依赖自己的认知以及客观现实进行分析,而非盲从男性的审美需求。女大学生作为女性中的佼佼者,是最有活力的一群人,他们在对于审美的追求中更具有自主性。另外,受到信息高度发达的时代特征的影响,她们更具有怀疑与批判精神,能够根据视觉形象以及听觉获得的信息独立分辨审美对象的美丑。
审美能力是一个不断发展提高的过程,女性的审美判断能力在经过盲从到理性的发展过程后,基本已经建立独立的审美方式。当代女大学生在继承当下社会女性审美判断能力的基础上,作为审美主体审美理想化;作为审美客体,同样表现出依照与自身判断确定美的标准,打破男权审美的约束,建立独特的审美风格的内容。
(5)超越感官刺激的审美趣味
女大学生追求真善美的审美理想,在审美中追求内外在的共同关注,注重道德的审美而非仅仅形式的审美。女大学生独立的审美能力使其审美时能够避免盲从,审美情感的细腻性使她们更为关注感知层面的内容。这些审美内容的差异性形成了女大学生高尚的审美趣味,这种高尚的审美趣味是相对于追求感官刺激的审美而言的。在封建社会中,对于女性审美的要求就是价值取向的正确性以及审美趣味的高雅,具体表现为女性对于琴棋书画等高雅艺术的追求以及对于赌博、烟酒等行为的摈弃。这种传统一直发展到当下,虽然现代女大学生很少在精通琴棋书画等艺术,但是其在文学艺术、绘画、影视艺术方面具有很高的鉴赏能力与艺术追求,并且表现出明显区别于男性的,摒弃庸俗、血腥、暴力等艺术内容的性别差异。
2.3 女大学生审美观研究的主要理论依据
2.3.1 美学依据
简单地说,美学是研究人与现实审美关系的学问,它既不同于一般的艺术,也不单纯是日常的美化活动。美学在今天是被当作一门独立的学科对待的,它所研究的对象可分为两方面阐释:一方面是研究人的审美活动,针对人们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产生的现实美;另一方面是研究人的审美心理与审美意识,探寻审美活动的基本规律[15] (P60-61)。
美学的框架结构以审美活动为支撑点,审美鉴赏是审美活动的重要环节。女大学生在审美鉴赏时所提出的评论与观点能够体现出她的审美观,因此,女大学生的审美、立美活动是一种社会实践活动,也是审美活动的主要环节。
爱因斯坦认为:”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是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要使学生对价值有所理解并且产生热烈的感情,那是最基本的。他必须对美和道德上的善有鲜明的辨识能力。否则,他--连同他的专业知识--就更像一只受过很好训练的狗,而不像一个和谐发展的人。“[20] (P113-116)由此可见,审美活动对于女大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意义重大,对其审美观的建立亦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美学认为美是无处不在的,从美不胜收的自然风景到复杂纷扰的社会环境,从单一的机械运转到多维度的精神世界,无处不存在着人类的审美活动。因此,要通过丰富多彩的审美活动来帮助女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就必须遵循美的客观规律,依据美学的原理。
2.3.2 心理学依据
心理学家马斯洛在他著名的需要层次论中指出,人的需要可分为七个层次,居于底部的四个层次属于”缺失需要“,在此之上的是被称为”生长需要“的三个层次。而”美的需要“则是”生长需要“中的最高层次。诚然,美是人类所追求的最高价值,也是最高需要。需要是人的基本心理。所谓”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女大学生对美的需要是一种客观的审美需要,可归属于人的基本心理。
女大学生在审美活动中,选择什么作为审美对象,运用那种审美方式进行审美,都与她们的审美心理分不开的。审美心理是审美主体多方面、多层次心理因素的综合或总和,即在审美活动中,审美主体的知、情、意三大因素的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相互融合统一。审美的心理过程就是客体的美作用于主体的感觉器官,激发主体在情感上产生与客体的美相契合的倾向的复杂心理体验过程,它是一个动态的心理过程。[22] (131-135)
(1)准备阶段,即审美态度形成阶段。审美主体在进行审美活动时,首先需要集中注意力去观照审美对象,形成审美态度并满怀深情的准备感受对象的感性形式。
(2)初始阶段,即审美感受阶段。从审美感知开始,这一阶段可称得上是真正的审美活动。在此阶段,审美对象通过自身的外形、色彩、质感、声音等向主体传达形象,主体会先初步区分感受有用信息,形成审美对象的整体形象后,在头脑中构成基础表象,同时也会收获情感上的愉悦。
(3)深入阶段,即审美体验阶段。在这一阶段,主体的审美感受会朝内在深入,审美想象会从先前的注重外在的感性层次逐步深入,进入内在的理性意蕴并领悟其形式意义,得到更深入的审美的愉悦感,悦心悦意。
(4)豁然阶段,即审美领悟阶段。审美领悟在此阶段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不但帮助审美主体更加深层次地理解审美对象,而且能够达到真正领悟其内在的意蕴,恰如”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豁然开朗,悦志悦神。
(5)升华阶段,即审美超越阶段。审美超越阶段算是审美的最高境界,审美主体从中可获得最高尚的审美真谛和丰富的审美情感。审美主体对美的体验可谓大彻大悟,人格得到超越,心灵与精神亦受到洗涤和升华。同时,对于美会产生新的追求,那是一种对理想的美的追求,一种”至善至美“、”极美“的向往。
2.3.3 思想政治教育学依据
树立正确的审美观是美育的首要任务,女大学生科学审美观的建立更加离不开审美教育。女大学生审美教育学与思想政治教育学有着密不可分联系:
第一,从研究的内容来看,两者具有包含性。女大学生审美教育的主要任务是以马克思主义美学为指导思想,通过一系列美的实践活动来帮助女大学生树立科学的审美观,使其对社会美、自然美与艺术美的理解与创新能力上升到一定的高度,培养健康的审美心理,促使女大学生这一群体成为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对于高校女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学校用以造就人格完美的新一代群体的重要实践活动。女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学包含对女大学生的审美教育,内容有如何树立科学的审美观以及健康的审美理想等,二者都对女大学生的审美观有一定的研究。
第二,女大学生审美教育的任务是在遵循”四项基本原则“--真善美统一原则、审美的主客体相适应原则、情感与认识相统一原则以及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原则基础上,指导女大学生树立科学的审美观,培养女大学生感受美、欣赏美、理解美和创造美的能力。而注重对女大学生心灵美与行为美的培养是女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之一,女大学生审美教育的功能可以促进女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实现效果,二者功能是相通的。
第三,就对女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途径来说,审美教育是女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方法之一。审美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都是培养全面发展人才所不可缺少的,审美教育是情感教育,在教育实施过程中注重引导女大学生用心去感受人类社会、自然世界或艺术作品中无处不在的美,使女大学生的精神境界得以升华。审美教育的育人方式与思想政治教育学对女大学生的引导方法是相互融合的,步入 21 世纪,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内容与传播方式都有了与时俱进的发展,与以往的单一的教学理念不同,现如今的要求是以美学为理论指导,寓教于乐、劳逸结合地用美的思想去陶冶女大学生的情操,为女大学生更好的树立科学审美观奠定了基础。因此,大力发挥审美教育在女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美化心灵的作用,让女大学生在美的享受中思想达到更高的境界是很有必要的。
摘要外国人在华就业,主要是指取得在中国居留许可、就业许可的外国人,依据法律规定在我国工作并获得工作报酬的就业行为。根据我国《出入境管理法》规定,在源头上,我国对外国人在境内就业实行的是就业许可制度,外国人欲到中国就业应先到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
第四章完善新疆快递行业监管法律制度建设的思考在快递行业概述的基础上,分析了新疆快递行业监管法律制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通过对美国、德国和英国快递行业监管法律制度的比较分析,总结出了对新疆快递行业监管的启示。以下将从完善新疆快递行业监管法...
结束语对于社会稳定来说,基本要素就是婚姻家庭的稳定,而夫妻关系的基础为夫妻财产制度。所以,对于社会的良性发展来说,妥帖的夫妻财产制度具有非常关键的作用。本文对夫妻财产制在中国成立后的演变进行了回顾,对其有待健全的地方进行了分析,强调了我国...
第3章在国际贸易支付法律关系中信用证开证行的法律地位3.1信用证业务下银行参与国际贸易的原因与作用3.1.1银行参与到国际贸易中的原因有形商品的国际贸易一般包括买卖、运输、保险、支付及争议解决五个环节(其中争议解决并非必经环节)。货物买卖是其他...
五、结语我们应当看到,新刑事诉讼法与原来相比确实对监视居住制度作出了重大的改变,但是指定居所监视居住不论在定位上或者适用的细节上确实存在问题,新法实施以来,实践中指定居所监视居住仍然较少适用,即使适用了也大多按照以前的方式执行,正如96年刑...
结束语舆论监督和司法独立是两个不同领域的概念,近年来,舆论监督和司法独立的冲突也一直受到世界各国司法界和新闻界的关注,因为这是一个跨学科的问题,它的涉及面广,涉及范围大,因此对其的理解有一定的难度。但是两者的重要性都是不言而喻的,舆论监督...
第四章儿童家庭权利保护的对策和法律路径对广大儿童的父母来说,尊重和保护孩子的权利,是抚养教育孩子的底线和基本内涵,这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在家庭教育中应当强化的新理念。一、儿童家庭权利保护的对策我国虽有重视家庭教育的传统,但迄今为止我国并...
对司法规律的认识论思考导言一、问题的提出2016年,司法规律一词第一次出现在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向全国人大的工作报告当中。学界对这一官方用词的变化高度重视。我们应当如何正确理解司法规律?以及司法规律在司法改革中的基础作用究竟如何?所有这些问题...
引言一、选题意义和研究内容2010年冲突法领域产生诸多重大成果,其中之一就是美国俄勒州颁布并实施的《侵权及其他侵权及其他非合同请求法律选择法》(以下简称《侵权及其他非合同请求法律选择法》),另一个则是中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
2中国梦与理想教育的理论概述2.1基本概念的阐述2.1.1理想教育2007年,陈万柏、张耀灿主编的《思想教育学原理》指出:理想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对未来的一种向往和追求,是有实现可能的人生奋斗目标。理想教育,是以共产主义为核心的理想教育。在我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