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学硕士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毕业论文 > 在职硕士论文 > 同等学力硕士论文 > 法学硕士论文 >

法官追责问题探析结语与参考文献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5-09-28 共4242字
  本篇论文快速导航:

展开更多

  结语

  对权力的控制,不能奢谈对人性的信任,因为权力的行使,不论在什么职位上,都是个体自我表现的最个人化的形式之一,是纯粹个人快感的一个丰富源泉。人们不轻易承认权力的快感,但是他是人最原始的感情之一46.对权力的控制体现一个国家的民主程度,我们有充足的理由加强对法官权力的监督和制约。

  法官职业是世界上最美好的职业,但也是最困难的职业,这是一份能使自己感到骄傲,能使自己和他人走向光明的职业,这也是一份时刻需要抵制诱惑的职业,一份会让自己跌入深渊的职业。一名合格的法官应该是自信、果断、热情的,但不可以自负、草率和张扬,时刻铭记要主持正义,即使难以忍耐也要保持耐性,对粗鲁的人也彬彬有礼,克制并保守地行使司法权。从事法官职业所获得的报酬要比律师事务所和公司中少,这就意味着法官并不仅仅是为钱而工作。它意味着当法官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审判技巧解决疑难案件后所获得的满足感和荣耀感。

  作为一名法官应当庆幸自己有这样的机会去保护人民,为人民生活的进步提供有益的影响,为他们提供一个可以信赖的审判场所--法院是文明社会对复仇的一种代替品。法官应当思想高尚、举止优雅、言词亲切、志向远大,他们追慕的是一切真实的、可敬的、公义的、好声誉的、卓越的。

  完善的法官责任追究机制从法律机制的角度为法官划定一个行为合理合法的界限。法官权力能否在可接受的范围内行使关键还是要看机制本身,“看这一机制能否建立法官与法律之间的有效的约束关系,即在于我们能否有足够的能力 .

  建立一个具有相同法律信念和理念,具有丰富法律知识和理论,即受到法律精神 :约束,又受到法律机制制约的法官阶层。”47法院和法官既没有钱财去吸引公众,也没有武器去强迫人民服从,唯有依靠公众的信任。人类进入文明社会以来,试图以一系列机制和机制来抑制人性的弱点,法治建设实践的目标也就是为了抑制人性的弱点,但法官也难逃人性的弱点。法官责任追究机制既是一个理论问题,更是一个具有现实意义的实践问题。然而,一个良好法官的塑造,单凭法官责任追究机制是达不到的,这需要一系列相关机制的配合,相互推动,共同促进。


    参考文献

  1.专着

  [1]全亮。法官惩戒机制比较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2011.

  [2]怀效锋主编。司法惩戒与保障[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6.

  [3]怀效锋主编。法官行为与职业伦理[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6.

  [4]黄松有主编。司法相关职务责任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6.

  [5]周道鸾主编。外国法院组织与法官机制[M].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2000.

  [6]肖建国。司法公正的理念与机制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6.

  [7]韩苏琳编译。英美德法四国司法机制概况[M].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2008.

  [8]于秀艳等编译。美国法官机制与法院组织标准[M].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2008.

  [9]谭世贵。中国法官机制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9.

  [10]丹宁勋爵(刘墉安译)。法律的未来[M].北京:法律出版社,2011.

  [11]丹宁勋爵(刘墉安,张弘译)。法律的界碑[M].北京:法律出版社,2011.

  [12]宋远升。法官论[M].北京:法律了出版社,2012.

  [13]谢晖。法律信仰的理念和基础[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7.

  [14]张文显。司法理念与司法改革[M].北京:法律出版社,2011.

  [15]谭世贵。法院管理模式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2010.

  [16]曹三明。法官职业伦理概论[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11.

  [17]强世功。法律人的城邦[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3

  [18]托马斯·内格尔(万以译)。人的问题[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

  [19]魏宏。权力论:权力制约与监督法律机制研究[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Q11.

  [20]斯蒂芬·布雷耶(何帆译)。法官能为明主做什么[M].北京:法律出版社,2012.

  [21]关玫。司法公信力研究[M].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2008.

  [22]大木雅夫(范愉译)。比较法[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6.

  [23]徐静村主编。21世纪中国刑事程序改革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

  [24]郭成伟、宋英辉主编。当代司法体制研究[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

  [25]胡建淼等编。境外行政法规库(第一册)[M].2012.

  [26]方立新。西方五国司法通论[M].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2000.

  [27]何珊珊、向菲编译。美国宪法[M].北京: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6.

  [28]艾伦·豪切斯泰勒·斯黛丽、南希·弗兰克(陈卫东、徐美君译)。美国刑事法院诉讼程序[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29]哈罗德·J ·伯尔曼(梁冶平译)。法律与宗教[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

  [30]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编,审判工作热点问题及对策思路--北京法院调研成果精选(2005年卷)[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6.

  [31]波斯纳(苏力译)。超越法律[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

  [32]拉德布鲁赫(米健、朱林译)。法学导论[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7.

  [33]李秋高。弹劾制度比较研究[M].北京:中国检察官出版社,2011.

  [34]丁相顺。日本司法考试与法律职业制度比较研究[M].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2003.

  [35]邵建东主编。德国司法制度[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10.

  [36]约翰·贝尔(康家昕、周青阳、李鹿野译)。法国法律文化[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

  2.期刊论文

  [1]郑传坤。我国公务员惩戒机制的问题与对策[习。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 (6)。

  [2]陈党。论构建有效的行政问责法律机制[J].河北法学,2007(2)。

  [3]严仁群。美国法官惩戒机制论要-兼析中美惩戒理念之差异[J].法学评论,2004.(6)。

  [4]严仁群。美国宪法下的法官弹劾与司法惩戒[J].法学杂志,2004(6)

  [5]陶珂宝。日本和法国的法官惩戒机制简介[J].法律适用,2003(9)。

  [6]周立英。论司法独立与司法责任[J].甘肃社会科学,2005(3)。

  [7]王翔。错案责任终身追究制浅析[J].学理论,2012(20)。

  [8]邓辉。责任与独立:检察官纪律惩戒的双重维度[J].环球法律评论,2010(5)。

  [9]汪贻飞。论法官惩戒之事由[J].合肥工业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4)。

  [10]巩富文。中国古代法官责任机制的基本内容与现实借鉴[J].中国法学,2002(4)。

  [11]全亮。制约公共权力滥用的理论刍议[J].社会科学家,2007(6)。

  [12]蒋惠岭。论法官惩戒程序之司法性[J]·律适用,2003(9)。

  [13]王慧玲。法官的自律与他律[J].人民司法,2001(6)。

  [14]周永坤。错案追究制与法治国家建设[J].理论法学,1997(9)。

  [15]蒋慧玲·法官勤勉敬业的义务[J].法律适用,2001(5)。

  [16]郭道晖。实行司法独立与遏制司法腐败[J].法律科学,1999(1)。

  [17]龙宗智、李常青·论司法独立与司法受制[J].法学,1998(12)。

  [18]李卫东。法官惩戒机制探讨与完善[J].前沿,2003(8)。

  [19]季建明。错案追究中的形而上学错误[J].法学研究,2000(3)。

  [20]肖扬。法院、法官与司法改革[J].法学家,2003(1)。

  [21]季卫东。程序比较论[J].比较法研究,1993(1)。

  [22]赵秉志、田宏杰。刑事司法正义论[J].中国刑事法杂志,2000(6)。

  [23]葛洪义。法官的权力--中国法官权力约束机制研究[J].中国法学,2003(4)。

  [24]季卫东。程序比较论[J].比较法研究,1993(1)。

  [25]史小红·新加坡反腐倡廉机制考察[J]·公民与法,2012(9)。

  [26]陶玉霞。权力制约与监督机制问题刍议[J].行政与法,2010(12)。

  [27]林酆。权力腐败的根源及根源性的反腐败[J]·中国法学,1995(4)。

  [28]汤维建。论司法公正的保障机制及其改革[J].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 (6)。

  [29]周道鸾。法官法--现行法官机制的重大改革[J].中国法学,19%(2)。

  [30]施德军。论托马斯·杰斐逊权力制约思想的内在逻辑[J].黑龙江史志,20〗2(10)。

  [31]周永坤。司法权的性质与司法改革战略[J].金陵法律评论,2003(秋季卷)。

  [32]季金华·司法权威的意义阐释[J].江海学刊,2004(6)。

  [33]王守国。论法治视角下的权力制约机制[J]·行政与法,2011(8)。

  [34]季金华。司法公信力的意义阐释[J].法学论坛,2012(5)。

  [35]季金华。司法公信力的价值功能[J].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4)。

  [36}卢曼(韩旭译)。法律的自我复制及其限制[J].北大法律评论,1999 (2)。

  [37]蒋劲松。代议问责制初论[J].政治学研究,2008(6)。

  [38]姚正陆。法官考评机制的检讨和改革[J].法律适用,2003(8)。

  [39]严仁群。论弹劾法官的标准[J].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4)。

  [40]贺日开、贺岩。错案追究制实际运行状况探析[J].政法论坛,2004(1)。

  [41]陈卫东。司法公正根植于法官的职业道德素质[J].南通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 (4)。

  [42]胡志斌。完善我国法官惩戒机制的探讨[J].学术界,2010(8)。

  3.学位论文

  [1]王静。我国法官惩戒机制之重构[D].广东:暨南大学,2011.

  [2]莫晓岚法官豁免机制的研究[D].湖南:湘潭大学,2010.

  4.会议论文

  [1]李兆勇。刍议法官业绩考评机制之完善[A].盐城法院审判管理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11.

  [2]董皞。司法功能与司法公正、司法权威[A].首届中国法学博士后论坛论文集[CJ.2008

  5.网络、报刊资源:

  [1]“长沙中级法院原副院长跑官末路”,法制周报,2006年6月12日。

  [2]“李慧娟事件”,南方周末,2003年11月20円。

  [3]“西安一法院卷宗翻出‘人情条’”,广西新闻网。

  [4]刘金平。“女法官脱袍怒斥当事人”,法治生活报,2007年9月18日

  [5]高一飞。“中国的法官为何如此腐败”,博客网,2006年11月7R

  [6]“上海高院法官集体嫖娼”,腾讯网,2013年8月1 R
 

  后记

  本文从构思到成文历时1年多,在搜集资料和拟定大纲的过程中不断修正思想、充盈内容,终成此文。笔者也意识到因知识和工作经历所限,文中思想和论证还有很多不成熟之处,但凝聚的是对中国法治的拳拳之心与殷殷期盼。笔者人微言轻,但也希望为中国的法治进程,为打造一支高素质的司法队伍尽一份绵薄之力,因有此情方有此文。

  这篇论文也意味着硕士研究生求学生涯的终结,此文也算是两年半学习成果的总结,是交给学校更是交给自己的一份答卷。当画上最后一个句点时,画不上对老师、对同窗的不舍。在此,要特别感谢我的导师陈党教授两年多来的关心与提点,再多优美的辞藻、华丽的语言都难以表达心中的感谢。也感谢各位任课老师,从不同的学科角度使笔者更清楚地认识法学。还要感谢同窗们并肩偕行,共度难忘青春岁月。

  法学将伴随笔者一生,不仅仅是记录在档案的专业那一栏;法学对笔者更深层次的影响,是培养了笔者的思维方式、看待世界的视角,更磨练了笔者的品格。

  不管今后是否能够献身笔者所热爱的法学事业,笔者都将以坚毅、正直的品性面对人生,以理性、客观的态度处理事件。

返回本篇论文导航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法学硕士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