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学硕士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毕业论文 > 在职硕士论文 > 同等学力硕士论文 > 法学硕士论文 >

司法公信力在微博环境下的建设结论与参考文献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5-12-19 共3683字
  本篇论文快速导航:

展开更多

  结 论

  司法公信力的两种传统理解存在一定的缺陷,以中性的司法公信力为基础,司法公信力是社会公众对司法机关主观、外部的评价,具有单向性、普遍性、动态性特征。本文通过实证研究的方法,分析新浪微博中有关法院负面话题微博的数量、内容诉求以及传播特征,总结出司法机关回应负面话题微博的三种模式:回避模式、盲从模式、太极模式,发现司法公信力受创的主要原因在于司法机关,包括司法不作为、乱作为以及司法公开程度不够,司法机关的自身行为与司法公信力呈现正相关关系。以国家与社会理论为视角,“弱国家--强社会”是社会与国家关系的最佳模式,微博属于社会领域,司法机关属于国家领域,微博中社会公众微博与司法机关官方微博之间的交流互动其本质上可以归结为社会与国家之间的对话沟通,而目前司法公信力受创的实质则是未能建立起国家与社会之间的良性关系。在确定建构“弱国家-强社会”的关系模式下,以哈贝马斯沟通行动理论为分析框架,国家与社会之间在司法工作领域的有效性沟通即是提升司法公信力的关键。首先要建构“沟通理性”意识,其次从宏观上建构以微博等新媒体为平台的理想沟通情境,最后从具体措施上保障沟通理性的实现。从宏观到微观、从价值意识到具体措施方面建构起一整套体系化的提升司法公信力的路径。

  本文也有不足之处,由于本文只是以新浪微博为研究对象,选取一定范围的微博内容进行抽样调查,在样本的选取上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另外在对微博的博文内容分类上主观性比较大,因此有必要在以后的研究中对本文提出的观点做进一步验证和完善。

  参考文献

  [1] 王旭。 媒介文化现象的全新诉求方式--以新浪微博“风云榜”为例[J]. 东南传播,2011(8):144.

  [2] 廖永安。 如何看待错案责任追究制度[J]. 法律适用,1999(4):34.

  [3] 黄娟。 在“应然”与“实然”之间--司法的公信力及司法权运行过程中的“信息失真”[J].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2(3):8.

  [4] 关玫。 司法公信力的结构性要素[J]. 长春大学学报,2004(5):52.

  [5] 张芸。 论司法公信力[D]. 兰州:西北师范大学法律硕士论文,2007:22-24.

  [6] 毕玉谦。 司法公信力研究[M]. 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9:33.

  [7] 李小立,洪培芸。 论如何利用微博提高司法公信力--以福建省法院系统新浪微博实效分析为例[J]. 商场现代化,2012(7):208-209.

  [8] 亚里士多德。 政治学[M] .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199,276.

  [9] 约翰·洛克。 政府论[M]. 杨思派,译。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151.

  [10] 波斯纳。 法理学问题[M]. 苏力,译。 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11.

  [11] 伯尔曼。 法律与宗教[M]. 梁治平,译。 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17.

  [12] 棚瀬孝雄。 纠纷的解决与审判制度[M]. 王亚新,译。 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232-233.

  [13] 谢尔·以色列。微博力:140 字推爆全世界[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33.

  [14] 陈平。 新中国诚信变迁[M]. 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10:17.

  [15] 舒小庆。 政府公信力:价值指标体系及其实现途径--兼论我国诚信政府建设[J]. 南昌大学学报,2008(6):25.

  [16]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 现代汉语词典[Z]. 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474.

  [17] 郑成良。 论司法公信力[J].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 (5):5-7.

  [18] 关玫。 司法公信力研究[M]. 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2008:25-27.

  [19] 王亚新。 社会变革中的民事诉讼[M]. 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 61.

  [20] 陈素。 当代中国司法公信力研究[D]. 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法学硕士论文,2011:5-6.

  [21] Roy F. Baumeister. Bad is Strong Than Good. [J/OL].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sychology ,2008(6):168–347 [2014-10-02].

  [22] John T. Cacioppo. Build Your Social Resilience[J/OL]. Connections Journal, 2010 ( 6 ) :96[2014-10-02].

  [23] 刘立霞。 证据法学[M]. 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8:190.

  [24] 张法能。 舆情效应:司法公信力的“特洛伊木马”--论司法行为在舆论场合下的反思与应对[J]. 法治论坛,2013(7):207.

  [25] 波斯纳。 法官如何思考[M]. 朱苏力,译。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87.

  [26] 贺卫方。 贺卫方新浪微博[EB/OL]. (2011-3-12)[2014-10-1].

  [27] 陈健。 司法公信力与涉法民意回应模式--以全媒体背景为视角[D]. 杭州:浙江大学硕士论文,2012:17.

  [28] 洪丹。 正视聂树斌案带来的耻辱[N]. 南方日报,2011-09-05(02)。

  [29] 人民日报评论部。 在每个案件中体现公平正义 --开创依法治国新局面之二[N]. 人民日报,2013-02-28(05) .

  [30] 新 浪 网 . 法 院 审 理 药 家 鑫 案 向 旁 听 者 征 量 刑 意 见 引 争 议 [EB/OL].(2011-04-14)[2014-10-01].

  [31] 顾培东。 论对司法的传媒监督[J]. 法学研究,1999(6):20.

  [32] 国家森。 法律监督的理论与实务[M]. 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2007:3.

  [33] 泰勒。 市民社会的模式[J]//邓正来,亚历山大主编。 国家与市民社会:一种社会理论的研究路径。 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25.

  [34] 邓正来。 市民社会与国家--学理上的分野与两种架构[J]// 邓正来,亚历山大主编。 国家与市民社会:一种社会理论的研究路径。 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98-104.

  [35] 邓正来。 导论:国家与市民社会--一种社会理论的研究路径[J]// 邓正来,亚历山大主编。国家与市民社会:一种社会理论的研究路径。 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5-6.

  [36] 唐士其。 国家与社会的关系--传统社会主义模式的理论与实践[J]. 国际政治研究,1995(3):99-102.

  [37] 杨巧燕。 国家与社会关系视野下的现代社区建设[J]. 许昌学院学报,2006(6):127-129.

  [38] 马宝成。 互强型国家与社会关系:村级治理的模式选择[J]. 天津社会科学,2004(6):62-65.

  [39] 戴桂斌。 从现代国家与社会关系看村民自治的未来走向[J]. 晋阳学刊,2008(2):18-22.

  [40] 白则平。 强社会与强国家--中国国家与社会关系的重构[M]. 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3:3-4.

  [41] 陈纪。 评述哈贝马斯的“沟通行动理论”[J]. 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8.

  [42] 乔纳森·H.特纳。 社会学理论的结构[M]. 邱泽奇,张茂元等,译。 北京:华夏出版社,2006:206.

  [43] Jurgen Habermas. The Theory of Communicative Action[M].Translated by Thomas McCarthy.Beacon Press Boston,1984:8.

  [44] Jurgen Habermas. On the Pragmatics of Social Interaction[J].Translated by Barbara Fultner.Inquiry,1970:360-375.

  [45] 刘志丹。 哈贝马斯理想的言语情境理论: 阐释与批判[J]. 内蒙古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3):76.

  [46] Jurgen Habermas. Some Distinctions in Universal Pragmatics:A Working Paper[J].Theory andSociety,1976:155-167.

  [47] 张卫平。 司法改革与司法的“透明化”[N]. 人民法院报,2002-01-18(03)。

  [48] 夏敏。 司法公信力在于祛除司法潜规则--以人民法院的司法公开为视角[J]. 法治论坛,2012(1):29.

  [49] 方明伟。 满足公众知情权 提升媒体公信力[J]. 视听纵横,2004(5):66.

  [50] 郭芳,兰燕飞。 网络风暴下的官员生态[J]. 决策探索,2009(23):28.
 

  致 谢

  从本科毕业论文起我就一直比较关注微博这一新媒体,自己也申请了几个网站的微博,做起了微博达人。所以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自然想写关于微博的内容,这样既结合了我本科专业的优势,同时又为我硕士论文的撰写提供了新颖的视角,于是定下这个题目,现在三万字的毕业论文完成了,很是欣慰,非常感谢在论文的撰写过程中为我提供无私帮助的老师和同学们!

  本人的论文是由徐老师悉心指导的。徐老师是我的良师益友,从毕业论文的开题、定题、论文写作方法及写作视角等方面给我提出了很多独到的见解。即使他再忙、再累也会抽出时间指导我的论文写作,关心我的身心健康。徐老师这种严谨的治学态度、朴素的生活作风、严于利己的工作习惯、博学的知识,一直是我学习的目标与榜样。

  同时,我还要感谢刘立霞老师,她是带领我走入法学知识殿堂的引导者,感谢她一直以来对我的关心和照顾,鼓励和赏识。感谢在开题答辩中,张明老师,王继福老师和姜楠老师对于我当时的论文开题提出指导意见,这对我进一步确定今天的论文结构,细化研究方向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感谢张明老师、陈海平老师、王继福老师,姜楠老师、侯纯老师、司景辉老师、武红羽老师等对我的教育培养。诸位老师两年多来给予了我细心的指导和帮助,在此,我要向各位老师表示衷心的谢意。

  此外我还要感谢我的同学们,作为一个非法学专业出身的我,在两年多的法律学习中肯定会遇到很多的困难,是他们在生活和学习上给予了我热心无私的帮助,是他们的鼓励和支持使我能够克服一个又一个的困难,直至毕业论文的顺利完成。

  最后,还要感谢在论文中被我引用或参考的论着的作者。两年半的寒窗苦读,收获的不仅仅是知识,完成论文的写作,需要做大量的准备工作,收集、整理、归纳、分析国内外的参考资料,在此过程中更多的是培养了一种思维方式、广阔的视野与阅读的好习惯。此外,我还收获了师生情,姐妹情。

返回本篇论文导航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法学硕士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