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硕士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毕业论文 > 在职硕士论文 > 同等学力硕士论文 > 教育学硕士论文 >

高职院校艺术设计工作室运作存在的问题

来源:学术堂 作者:韩老师
发布于:2015-03-30 共4257字
  本篇论文快速导航:

展开更多

  第三章 高职院校艺术设计工作室运作存在的问题

  通过调查和深度访谈,对调查结果进行进一步分析,可以发现学生很喜欢工作室教学,通过工作室项目的实践能够学到知识,特别是能学到技能和手艺。老师们对这种形式也普遍持肯定和欢迎的态度。正是因为这种先进的教学模式,使得艺术设计类专业竞相创建各类工作室。从国内高职艺术设计工作室的定位上看,它们大多都是立足本校,并联系本地企业与相关行业,服务于学生、教师及合作企业的产、学、研、创的实践平台,但在运作中其教学功能却不敬如人意。

  现在的工作室要么成为个别老师的私人公司,要么论为普通教室,要么成为少数学生参与项目的工作场所,没有真正发挥出面向学生的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为一体的作用。

  第一节 盲目模仿,建设水平参差不齐

  高职艺术设计工作室,因起步晚,起点低,大多向本科院校借鉴经验。而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资金支持、师资力量等均与高职院校有所差异。据了解,目前本科院校艺术设计工作室的建设最主要的就是由学校投资筹建的方式。然而,高职院校在工作室的建设中却不能照搬本科院校的建设模式。首先,完全由学校进行投资筹建,会遇到学校整体统筹计划的问题。学校一般会偏向自己的重点专业进行投资,而高职院校的艺术设计专业能够成为该校的重点专业的却是凤毛麟角,大多以技术技工类或者以当地重点项目为依托的专业。以贵阳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其重点建设的专业是轨道交通、装备制造、怜煤化工这些以政府为推手,大力发展地方经济的行业。从2013年专业建设资金投入中可以发现,轨道交通系投入2700万元,而艺术系投入47万元,这部分资金仅用于投建两个计算机机房和服装打板室。

  其次,高职院校的资金投入远不如本科院校,教育经费投入本科院校和高职院校的结构差异较大。财政性教育经费和事业收入是我国高校的两项主要经费来源,近几年国家对高等教育投入不断增加,财政性经费所占比重不断提高,事业收入所占比重呈下降趋势。本科院校其最主要的经费来源是财政教育经费,而高职院校最主要的经费来源是事业收入。例如学杂费,它是高等教育事业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及家庭对教育成本的分担情况及学费负担通过学杂费比例可以清晰的反映出来。(详见表3-1:高职院校与本科院校各项经费投入结构对比表)。【1】

论文摘要

  
  数据显示,高职院校与本科院校学杂费所占比重差别很大。2010年,本科学杂费占其总收入比例为27. 9%,而高职学杂费高达41. 5%,这是高职院校获得的财政性教育经费、其他来源教育经费较少导致的结果。另外,无论是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公共财政预算教育经费、教育事业费拨款、基本建设、科研还是其他,本科院校和高职院校的各项教育经费投入都有明显差别。从全国合计总量来看,普通高等本科学校的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高达3亿3千万之多,而普通高职高专学校则只有6千多万;公共财政预算教育经费普通高职高专学校还不到普通高等本科学校的20%。(详见表3-2: 2012年普通高等本科学校与普通高职高专学校教育经费收入情况对比表)气更不要说,学校与学校之间存在的资金投入方面的巨大差异,沿海发达城市的生均远高于内陆地区。因此完全由学校进行筹建的难度较大,即使建设出来,其设备、设施及各方面水平也比较低。【2】

论文摘要

  
  第二节 常规教学与工作室教学关系处理不当
  
  艺术设计工作室的主要特点是让艺术与技术相互统一,加上高职院校教育的特点,引入设计项目,营造与企业、行业实际工作场景相类似的教学工作环境,是高职艺术设计工作室的中心。对于这种幵放式的教学,让工作室面对市场开放式,淡化“教室”的概念,是课堂的一种延伸,学生有更多的自主权和自由支配的学习时间。

  课程是一种有计划地安排学生学习机会的过程,是指一定学科有目的的、有计划的教学进程。高等职业教育课程设置是高职培养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的总体规划,它把为达到培养目标所要求的教学科目及其目的、内容、进度和实现方式等在总体规划中全部体现出来。课程设置是一项系统工程,是指一定学校选定的各类各种课程的设立和安排,其重要组成部分是课程体系,或称课程结构,具体的说是高校为达到培养目标所应当学习的基本内容。②采用工作室教学形式之后,很多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要么一下把常规的教学抛弃,全盘运用工作室。

  事实上,有的课程并不适合采用工作室进行教学,特别是一些理论知识仍然需要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而另一个情况,却是很难摒弃常规教学,直接把工作室论为普通教学的场所,只不过是多了几台电脑和设备。

  再者,部分艺术设计工作室只面向少数学生幵放,只是老师喜欢的几个学生参与到工作室的学习中,成为老师的助手参与项目。可以这么说,工作室成为了老师的私人公司,这少部分学生就是公司的员工并且是廉价的劳动力,这与职业教育的宗旨也是不相符合的。老师只注重自己在工作室中的指导,给个别学生“开小灶”,往往忽视常规教学与工作室教学的关系。

  第三节 师资力量不足,企业、行业专家难以参与教学

  艺术设计工作室要长久的发展,团队的建设是非常重要的。借鉴包豪斯的运作经验,在包豪斯的作坊里老师们既是老师又是师傅,这里的“老师”我们可以看做理论的导师,而“师傅”则是指导实践的明灯。职业技术教育的培训目标就是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技能应用型人才。为此,职业技术学校应十分注重采取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教学方式,以培养技能应用型人才为核心来组织教学,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具备深厚的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操作技能;同时还要具备一定的教学技能,要有相关组织教学、学生管理等的能力。①艺术设计工作室教学最大的特点就是要随市场、产业的变化而随机应变,高职院校不仅师资数量缺乏,质量上也有待提高。因历史原因目前很多高职院校都是由几所中职院校合并而成,师资的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就受到了限制,加上部分新进老师是通过“从学校到学校”的过程,他们没有经历过社会实践的洗礼,经验欠缺又缺乏实践;而以往年龄稍长的老师们、老教授们往往又没有创新精神和动力,安于现状。通过深度访谈,也得出艺术设计类专业老师普遍反映工作室教学对教师要求非常高,而现在普遍达不到工作室教学的能力。这各种各样的因素造成了艺术设计类专业教师资源的枯竭。

  对于企业专业技术人员的引入也不是那么容易,企业毕竟是以盈利为目的的组织,教学不是他们的本职工作,大多数认为担任教学任务不仅不能为自己创造经济效益,而且认识不到培养学生的重要性。另外,学校教学按照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进行教学安排,在时间上也很难迎合企业人员的时间。再者,高职院校能够做到吸引企业人员主动进行合作的还是少数,即使有少部分设计专业人员愿意到学校中担任兼职教师,但存在熟人帮忙或带有其他功利性目的,这些都是造成企业人员不愿到学校上课的因素。第四节工作室教学缺乏质量监督机制利用工作室培养人才,人才的培养质量评价体系的实施方法应该集中于大学生自身的能力与社会实际需求的匹配程度。大学生的文化知识、应用能力、综合素质应该得到良好的培养。就目前而言,总体上看工作室教学仍然缺乏相关的质量监督机制。

  一、对工作室人才培养缺乏评价体系与评价标准

  很多学校在实施工作室教学的过程中对工作室人才培养缺乏一定的评价,没有评价体系与标准,部分学校虽然会对工作室教学成果进行考核,但其考核标准差异太大,标准太低,甚至和传统教学一样考一张卷子,模拟一套方案就可以蒙混过关,真实的实践内容太少。这违背了工作室教学提倡的“学以致用”,将课堂上教师所讲的理论知识,运用到设计实践中去,通过大量实践经验的积累,丰富专业知识。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要尽可能用项目课题的方式跟企业研发的需求整合起来,通过企业定位非常准确、目标非常明确的课题来对学生进行真正实战方面的训练。学生的考核标准应该贴近设计师的标准,仅仅去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是不能过关的,应该把学生对设计课题研宄的主动性及研宄结果纳入到考核标准中来。那工作室教学的人才培养应该怎么制定评价体系与标准呢这就要明确两个问题:怎么评价学生和评价学生的什么。

  “怎么评价学生”就是要建立以学生学习质量为主的评价体系,做好工作室人才培养的教育质量监控与跟踪,严格把住人才的进出关口,“进入”工作室要建立学生学习阶段档案,当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工作室训练,“走出”工作室时也要有相应的评价。首先,将学生刚进入工作室时的作品与离开工作室时所做的作品做一个纵向的比较,这两者之间的变化与进步即是最直接的评价依据,同时也可以验证该生在工作室中的成长,对工作室本身的运作也是很好的评价,也有利于学生个性特征的发展。其次实行质量监控,教师在日常的工作室教学中,时刻把握学生的学习进度,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从而得出最适合于该生的专业领域与学习方法。最后是质量跟踪,学生从工作室出去之后要有跟踪调查,学校要能够全面了解和掌握工作室的运作情况,可以通过培养的学生是否能够满足社会需要,是否能适应社会与市场这个指标来判断,这是一个相互推进的优化过程。

  “评价学生的什么”则是评价工作室人才培养下的教育质量,主要表现是学生的专业作品,根据其作品所对应的能力水平和知识水平作为评价的依据。特别是专业课程的评价,学生作品的艺术及技术水准是核心,重点考察学生的专业能力,即对本专业的理性认知能力、造型能力、专业软件的操作能力、专业知识的掌握能力、团队协作与交流能力等等。此外,在评价学生学习成果时,不仅要关注学生能否完成基本的工作任务,还要关注其团队协作能力、管理能力、创新能力等。

  二、经费使用缺乏监督,工作室管理不当

  工作室的运作经费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是学生实习实训经费充当工作室运作资金,二是引入企业实际项目所获得的酬劳。利用学生实习、实训经费,关键是学院的投入,调査发现高职院校能够投入到学生实习、实训的经费毕竟数量有限,在完成学生实习实训之后,再来保证工作室的运作,更显得相形见拙。通过第二种方式,即引入企业实际项目获得酬劳上来看,这是一个可以长久保证运作的途径,但由于高职艺术设计工作室缺乏监督机制,特别是工作室的导师容易在经济利益驱动面前把握不稳,出现私设个人“小金库”,把集体的劳动成果私装腰包等等,工作室运作的资金也存在分配不均匀的现象。在调查中也发现,有学生就提到自己沦为了廉价的劳动力,而工作室的老师成为了大老板,自己的付出得不到肯定的严重问题。

  在管理方面就更加是高职艺术设计工作室运作的“短板”。就目前而言,能够制定出相关规章管理制度的艺术设计工作室少之又少,即使张贴出相关制度,制度也是不完善的,“假、大、空”的话语比比皆是,在真正运作中又落实不到位,执行不得力等等。加上艺术设计专业教师和学生的特点,导致部分高职院校艺术设计工作室显现出的就是“脏、乱、差”,工作室环境卫生肮脏不堪;设备设施仪器等乱摆乱放、教学内容乱七八糟;老师教学不认真、学生知识能力水平低下等。

返回本篇论文导航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教育学硕士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