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硕士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毕业论文 > 在职硕士论文 > 同等学力硕士论文 > 教育学硕士论文 >

积极学习心理品质的概念及相关研究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5-05-20 共2328字
  本篇论文快速导航:

展开更多

  一 积极学习心理品质的概念及相关研究

  1 积极学习心理品质的内涵及其类别

  所谓的心理素质主要是指个体在进行心理活动以及形成人格特性的过程中体现出的内在特点。具体来说,心理素质包括对外界信息的认知、内心情感、思想意志、爱好兴趣、思考及实践能力、人格品性等等。而在人类的多种心理素质中,积极性心理是最基础的素质之一,这种心理在不同的人身上表现出来的情况各不相同。许多人认为,积极主要指的是个体付出努力之后取得了成绩,或通过不懈耕耘收获名誉、金钱等成果。

  这种通过付出获得回报的情况属于个体的外在积极性表现。而本文课题研究的积极主要是个体内在积极的表现,概括来说就是个人的心理状态以及具体生活状态。从实际研究情况来看,人类积极心理体现出的主要特质也存在一些误区,社会大众认为积极的心理状态属于健康心理的一部分,但这种说法并不符合积极心理的本质。

  什么是积极学习心理品质,这个是核心概念,把核心概念界定后才概括特性许吉平,江登文等学者按照心理学原理和社会学理论对判定个人心理健康的准则进行了概括性分析,提出“以大多数正常人的心理状态,作为评定个人心理是否健康的依据”以及“以个别杰出人才的心理状态,作为评定个人心理是否健康的依据”这两个原则[8].刘利、彭涛等学者在著作中指出,代表人类心理健康的品质主要有“智慧、学识、正义、勇敢、尊重人性、热爱生活、克制自我”六种。笔者认为,人类内心积极品性的核心内容,可以用刘利、彭涛提出的六种心理健康品质来概括。对于个体的成长过程来说,心理层面的积极品性主要包括热爱生活、热爱自己和他人,努力投身本职工作,以乐观积极、宽容有礼的态度待人接物,敢于创造勇于突破,健康的审美观念,灵敏思路和渊博的学识等等。

  笔者根据自身调查经验以及众多社会、心理学学者的研究结果,将人类心理积极品质的特性概括为下述几点:

  (1)稳定性。人类心理层面的积极品质必须经过长期磨练、沉淀才能形成,很多情况下个人需要长期身处于某一个生活环境或学习环境中才能慢慢养成积极心理。所谓习惯成自然,人类一旦养成了某种心理习惯就很难因为外部环境的影响而发生变化,因此人类的积极心理具有稳定性。

  (2)建设性。人类心理层面的积极品质能够引发个的潜在能力,激活人们的推理思维和创造能力,使人们能够实现突破和超越。从日常生活这一方面来看,心理层面的积极品质可以帮助人们选择最恰当的方式处理生活和工作中遇到的难题。心理积极性可以帮助个人不断修正自身的缺陷,最终实现自我完善。

  (3)潜在性。心理积极性是一种潜伏在人类内心的优秀品质。这种品质必须在特点的环境和条件下才能发挥作用,因此要想提高个人的积极性,必须依靠教师和家长进行引导和挖掘。

  2 积极学习心理品质的相关进展

  2.1 国内积极学习心理品质的相关进展

  受到发达国家积极心理思潮的影响,许多关注世界心理科学潮流的社会学专家和心理学科研人员也逐渐投身到积极心理学的科学研究工作中。并逐渐通过翻译详论科研著作、点评议论科研成果等方式将西方的积极心理学学科引入国内。对于中国来说积极心理学是一门崭新的学科,随着这门学科对中国社会的影响不断扩大,当前已经有许多中国心理学家开展了对积极心理学的研究。我国积极心理学研究专家沈苏林对我国现代的心理学发展方向进行了研究,他指出我国心理学正处于从起步阶段向成熟阶段发展的时期,积极心理学引入中国,奠定了我国心理学的基础结构以及变化趋势[9].心理学家张君认为,积极心理学的诞生是对陈旧的心理学体统发起的挑战和颠覆,同时积极心理学提出的理论弥补了长久以来心理科学存在的理论缺陷。结合我国当前已经发表的积极心理学研究成果来看,我国的积极心理学科研工作面还比较狭窄,许多国内文献仅仅是对西方国家已有的研究结论进行复述和补充,这些资料能够为我国的积极心理学研究提供一些参考,但难以帮助我国的心理学科研究取得飞跃性进展。

  2.2 国外积极学习心理品质的相关进展

  当代的社会心理学主要肩负着三重责任:为大众医治心理上的病症、为大众营造更好的生活环境、为社会栽培高水准的人才。长久以来,心理学这门学科对社会的影响都十分深重,尤其是在第一次工业革命完成之后,世界经济进入飞速进步的轨道,人们除了关心自我心理状态的同时,开始追求更为和谐、平稳的生活环境,此时人们的心理状态十分积极乐观。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末,社会心理学系统中派生除了积极心理学这一分支,这个分支在面世后很快就得到了全球心理学家和社会学家的瞩目。传统的心理学倾向与对个体的心理障碍和意识层面的问题进行钻研,而积极心理学这一学派则提出,要对人类内心各种具有正面意义和积极意义的品质进行探究分析。积极心理学派的缔造者 Martin Seligman 提出:“在现代社会,心理学这门科学正面临着一场惊天动地的改革,在这样的历史环境中,心理学家应该为了让全人类过上更幸福的生活而努力,宣扬积极正面的思想,引导社会向积极的方向发展。”同时,Martin 还在其创作的著作中提到,人类的积极品质主要由内心的正面思想、乐观态度以及感知幸福的能力组成的,同时他还提出,积极心理品质的中心是人类的美好品德以及创造世界的能力,这种心理品质可以帮助人们克服挫折与磨难,化解心理障碍和思维阻滞。

  现代的积极心理学有一个核心,即:人类感知幸福的能力、积极正面的社会体验,三个基础支点,即:积极正面的社会体验、乐观的人生态度、健康的社会体制。现代积极心理学的一切科研成果都立足于一个核心与三个基础支点。此外,西方心理学家还提出,人类内心积极乐观的品质虽然是与生俱来的,但可以通过后天培养和引导来提高个体的积极性,因此对高职生进行心理健康辅导,能够激发高职生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使高职生通过自我疏导来消除心理障碍,克服消极负面的心理情绪。

返回本篇论文导航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教育学硕士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