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硕士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毕业论文 > 在职硕士论文 > 同等学力硕士论文 > 教育学硕士论文 >

在职教育硕士教学方式研究结语与参考文献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6-01-16 共3090字
  本篇论文快速导航:

展开更多

  结 语

  本研究的启发性思考,源于在职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培养模式创新的综合改革试验。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的定位与对教师的专业化的内在要求,促使在职教育硕士的培养不仅需要具有学术性与前沿性,更需要具有实用性。构建理论与实践导向兼具的在职教育硕士培养1推动了我国专业学位制度的发展。

  在职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培养工作开展较早,但在其培养体系中对培养模式和培养质量的探索,还有待于进一步改进和完善。从宏观的培养模式进行探索难度较大,本文通过选取沈阳师范大学的在职教育硕士培养模式的个案视角,剖析在职教育的培养模式。通过问卷调查和半结构式访谈方式,针对模式的实践探索的成功经验和存在的不足之处,提出在职教育硕士的总结、反思和策略。在剖析在职教育硕士培养模式的基础上,从对优势经验借鉴和对不完善之处的避免,取其精华,对我国在职教育硕士的模式构建进行探索,提出 “双核二维三能灵活”的培养模式。培养模式的实质,是实现设计模式的各种培养要素灵活配合发挥功用,提升培养的质量。因此,结合实际提出“双核二维三能灵活”的模式,在培养的过程中实现培养目标,课程,等各要素配合使用,希望能在每一具体环节上提高模式的实用性,体现其功能,发挥其效能,使在职教育硕士培养不断完善。

  在职教育硕士培养模式所涉及的因素很多,是一个复杂的具有动态性和灵活性的研究问题,在国内的研究数据相对较少的在职教育硕士研究模式,国外的最新数据获得又具有一定难度,而自己个体研究能力有限,对叙事相关的问题依然存在很多不足和缺陷,希冀日后有机会进一步弥补。


    参考文献

  [1]李盛兵。研究生教育模式嬗变[M].教育科学出版社,1997.

  [2]梁景和,齐军华。教育硕士培养模式研究[M].学苑出版社,2006.

  [3]谢桂华。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新进展[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4]周洪宇。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史[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5]查有粱。教育建模[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8.

  [6]刘晖,侯春山。中国研究生教育和学位制度[M].教育科学出版社,1988.

  [7]薛天祥。研究生教育学[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8]龚怡祖。论大学人才培养模式[M].江苏教育出版社,1999:14.

  [9] Karen J.Mitchell,David Z.Robinson. Testing Teacher Candidates: The Role of Licensure Testsin Improving Teacher Quality [M].New York: The National Academies Press,2001.

  [10]刘晖。二十国研究生教育[M].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

  [11] (美)Clark Kerr 着,陈学飞等译。大学的功用[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3.

  [12] 黄治国。研究生培养制度研究[M].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

  [13] (美)伯顿·克拉克着,王承绪译。探索的场所-现代大学的科研和研究生教育[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

  [14]陈学飞。西方怎样培养博士-法、英、德、美的模式与经验[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15]胡琳玲。我国高校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从单一走向双元模式[D].华东师范大学,2004.

  [16]曾夏芳。中美比较视野下我国教育硕士培养质量保障体系研究[D].浙江:浙江师范大学,2010.

  [17]商政亭。我国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1.

  [18]肖琳。教育硕士与教育学硕士课程设置比较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2009.

  [19]蓝艳红。我国在职研究生教育发展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8.

  [20]陶学文。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及其创新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11.

  [21](Mary Selke. The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of Teachers in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the Practitioner Master's Degree [J]. European Journal of Teacher Education, 2001(24)。

  [22]Alan R Tom. Reinventing Master's Degree Study for Experienced Teachers [J]. Journal ofTeacher Education, 1999(4)。

  [23]李森,王振华。 中美教育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比较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11(2)。

  [24]葛学彬。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驱动模型的探索与思考[J].高教论坛,2012(8)。

  [25]徐小龙,孔媛媛,李梦娥。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螺旋提升型”培养模式[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1(2)。

  [26]王莹,朱方长。我国专业学位与学术学位研究生教育模式的比较分析[J].当代教育论坛,2009(2)。

  [27]秦发兰,陈新忠,汪华,胡承孝。关于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特色化培养的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12(4)。

  [28]穆雷,王巍巍。翻译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特色培养模式[J].翻译教学,2011(4)。

  [29]郑冬梅。产学研相结合探索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J].中国高教科技与产业化,2009.

  [30]胡钦晓。对师范院校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发展的认识与思考[J]. 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2003(15)。

  [31]赵岩。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创新研究[J].旅游教育管理,2011(3)。

  [32]时花玲。问题与对策:教育硕士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3)。

  [33]马学斌。从失衡走向均衡-中小学在职教师教学反思能力发展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0.

  [34]余进利,柯政,王少非。关于在职教师教育课程设置的建议[J].教育发展研究,2012(10)。

  [35]清华大学研究院。美国研究生教育[M].清华大学出版社,1985.

  [36]郑园。在终身学习理念下构建我国在职研究生教育的新模式[J].科教纵横,2011(11)。

  [37]别敦荣,万卫。论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0(4)。

  网络资源类:

  [1]教育硕士(Ed.M)详细介绍[EB/OL].

  [2]学位办关于设置和试办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的报告[EB/OL].

  [3] 教 育 部 关 于 实 施 专 业 学 位 研 究 生 教 育 综 合 改 革 试 点 工 作 的 指 导 意 见 [EB/OL].

  [4]全国教育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关于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的指导见[EB/OL].

  [5]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二十七次会议[EB/OL].

  [6]关于印发《硕士、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总体方案》、《硕士、博士专业学位设置于授权审核办法》的通知[EB/OL].

  [7]教育部关于批准有关高等学校开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EB/OL].
 

  致 谢

  三年的求学生活稍纵即逝,在这个灿烂的季节即将划上一个句号,却也是人生征程中的一个逗号。在师长亲友的大力支持下,走的辛苦却也收获满囊,在论文即将付梓之际,伏案深思,思绪万千,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感谢我敬爱的恩师李铁君教授,从论文选定题目、修改框架、调研实践、撰写修改到最后的定稿成型,都汇聚着您的悉心点拨与指导教诲。您治学严谨,学识渊博,思想深邃,视野开阔,为我营造了一种良好的精神氛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置身其间,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使我不仅接受了全新的思想观念,树立了学术目标,领会了基本的思考方式,您踏实认真的工作作风与平易近人的人格魅力深深地感染着我,激励着我。论文几经修改,但我深知与老师对我的期望还相差甚远,我不是您最出色的学生,但您是我最尊敬的老师。

  未来的日子,我会更加努力,不负恩师期望。

  感谢教育科学学院的朴雪涛老师、杨克瑞老师、高军老师、李艳辉老师、刘伟老师……是教科院老师们渊博的知识、精彩的课程、悉心的讲解、幽默的传授使我在研究生学习期间受益匪浅。

  感谢教育硕士研究生院的唐卫民老师、李舒老师在论文调研与写作时的无私的帮助。

  感谢朱燕师姐和姚瑶同学对我生活和学习上的帮助。感谢 472 寝室的室友们,是你们的友谊让我感受到温暖。

  最后,特别要感谢我的父母和我的姑姑,感谢你们的支持才能使我重返校园,圆满心中的求学梦。衷心地感谢在百忙之中评阅论文、参加答辩的各位专家和教授!也向论文所引用研究成果的作者们表示感谢。由于个人学识和经验有限,文中的疏漏与不足在所难免,敬请各位老师、同学批评指正。

返回本篇论文导航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教育学硕士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