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民办本科高校文化软实力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一、民办本科高校文化软实力评估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一)科学合理性原则
在构建指标体系时,这一原则要求指标的选取要合理有效、计算指标权重的方法要科学规范、综合评价的方法要结合实际情况,符合科学合理性原则。在指标的选取上,要尽量符合不同高校的实际情况,要结合不同层次高校的特点,做到有针对性的指标选取;在相关计算方法,要认识到大学文化软实力并不是一个静态的系统,它是富有生命力的动态系统,这就要求不能仅仅把影响文化软实力发展的高校管理制度、校园文化、品牌打造等反映建设现状的因素作为指标选取对象,更要结合实际的对指标名称、权重、计算方法等方面进行优化升级,在选择高校进行实际评估时,要结合高校的具体情况,合理选择评价指标及方法,尽量做到科学有效的反映该所高校的文化软实力情况。
(二)全面系统性原则
民办本科高校作为高校中相对特殊的一个群体,有其文化上的特殊性,这就要求对民办本科高校文化软实力的评估,要做到实事求是,全面的、系统的反映出一所高校的文化软实力情况。影响一所高校文化软实力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在不同层面上会有不同情况的交集,这就要求所建立的评估体系是一个全面的--可以反映出该所高校文化软实力全貌,系统的--在不同层级的指标因子相互区别又存在联系的这样一个完整的标准化体系。
(三)体系可操作原则
民办本科高校文化软实力的评估主要是基于大学文化软实力的相关数据来进行整体情况的一个调查,利用调查问卷及打分法进行指标量化,从而反映出她的真实全貌。这就要求在设计问卷时,问卷难度要适中,要结合高校实际情况,指标要清楚易懂且有可操作性。以免为调查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影响问卷的可信度。除了考虑到选取指标的可操作性,更要注意测评时的方式方法,力求过程简易全面可操作,方法直观、计算简便等。
(四)客观规范性原则
关于评估体系的建立,应力求客观、规范、真实,指标的选取要客观合理,可以真实有效的反映出所要评估项目的具体状态。凡是实验研究,均应以客观规范性作为自身的标准化原则,这既是实验研究所要求的,更是本研究所力求做到的。评估不但是得到结果,更应依据评价结果进行修正与发展,所以过程与结果的客观规范,直接影响到被评高校的健康发展。
(五)标准可实现原则
评估活动是一种目标趋向活动,评估所选取的指标围绕着评估目的展开,只有指标切合实际,经过努力可以达到,才能对目标的研究和应用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民办高校与公立高校不同,所以针对民办高校做文化软实力评估,设计的评估体系必须符合民办高校的发展现状。本文章在研究上做了一个层面上的限定,即对本科层次的民办高校进行评估研究,就是因为高校的发展情况与水平不一,找到同一类高校更有利于研究的顺利进行。
二、民办本科高校文化软实力评估指标体系的建立
研究结合文化软实力相关理论,在对其现有及其理论文化软实力指标的核心要素进行综述的基础之上,结合我国民办高校的发展现状,借鉴企业文化结构模型基本架构,设计了民办本科高校文化软实力评估指标体系,并将研究的高校群体定位本科层次的民办高校。笔者设计的文化软实力评估指标体系,主要包涵了大学文化凝聚力、大学文化创新力、大学文化辐射力、大学文化整合力及市场竞争力等五个方面,共计 20 个评估指标要素。企业文化结构模型的基本架构中,将不同的文化软实力表现方面按照发展需求对各要素进行了分类,具体包括"内核要素、倍增要素、集成要素、表象要素"这四类要素。笔者分析了企业文化结构模型的基本架构,结合民办本科高校的发展基础及发展现状,将构成大学文化软实力的各指标要素归结成"基础要素、发展要素、表象要素、集成要素、生存要素"等五类,如下表所示:
如上图所示,本文将大学文化软实力组成五个部分:激励学生形成强大向心力的大学文化凝聚力,推动大学积极发展的大学文化创新力,向外界正确表达意图的大学文化辐射力,将文化要素组成有机整体的大学文化整合力,及民办高校特别需要的、为其生存发展建立良好环境的大学文化竞争力。其中大学文化凝聚力是基础要素,大学文化创新力是发展要素,大学文化辐射力是发展要素,大学文化整合力是集成要素,大学文化竞争力是生存要素。现将以上各要素进行具体的描述分析。
(一)民办本科高校文化凝聚力的构成描述分析
决定着民办高校文化软实力发展走向的,是文化凝聚力。构成民办高校文化软实力的核心要素是大学文化,是一面领导旗帜、一种环境氛围、一方育人沃土、一种内在精神。民办高校文化软实力在有序严谨的教风、学风、考风、校风中得以体现;在高雅、整洁、舒适的高校环境中得以体现;在健康向上、丰富多彩的搞笑文化中得以体现;在和谐友爱、互助合作的师生关系中得以体现。关于建设和提高民办高校文化软实力要着力凝炼"科学务实的求是精神、兼容并包的自由精神、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敢为人先的探索精神、不甘平庸的励志精神、勤奋敬业的奉献精神".大学凝聚力主要蕴涵于学校的大学精神、学校定位、办学理念、办学宗旨、发展战略、培养目标、年度规划等之中,也体现在大学师生的共同理想、共同信念中。
相关定性描述如下:
l.大学精神。
是指大学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反映大学特色,并能激发大学师生积极性,增强大学活力的群体意志。
(1)对教育理论的学习研究普遍深入,对民办高等教育的特点规律认识深刻,形成了具有时代特征的教育观念;(2)有明确的、特质性的校风、校训和办学思想;(3)是反映大学历史传统、文化品位、特征风貌的一种精神文化形态,既体现大学的办学理念、办学方向、办学宗旨,又体现大学师生的共同理想、信念和追求。
2.办学思想。
(1)学校的顶层设计,能对学校的建设和发展起到起着统领作用;(2)办学定位与发展规划定位准确并有效实施。(3)学校的规划包括学校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学科专业建设发展规划、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和校园建设规划是否体现科学性、可行性和可操作性。
3.校园价值观。
(1)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2)教师具有从国家、市场发展的需要来思考学术问题的雄心大志;(3)学生具有社会核心价值观,为社会做出贡献并积极参与市场竞争;(4)教师和学生中具有可学习的典型人物和事件。
4.发展战略。
学校的发展战略是方向,其重要性不言而喻。(1)保证能得到正确的战略决策所需要的各种信息;(2)根据自己学校的条件和外部环境制定出能充分显示自己的特色又适合社会需求的发展理念、策略。
(二)民办本科高校文化创新力的构成描述分析
决定民办高校文化软实力发展层次的是民办高校文化创新力。文化创新力是民办高校内在品质的独特体现,是民办高校文化软实力得以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
文化创新力的水平和潜质决定了民办高校的整体文化水平其主要体现在教学能力、科研能力、学术文化和文化交流这几个方面上。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的创新是民办高校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教学围绕学生展开,丰富的教学内容和科学的教学方法是教学环节中最重要的因素,这两面的创新可以提高教师教学效果,使学生更高效的掌握并运用知识;科研技术的创新可以促进科研成果的形成,而如何更好的将科研成果转化到生产生活中来更是需要创新思维。学术文化和文化交流则促进民办高校形成良好的学术氛围,开展更加有意义的学术活动。
相关定性描述如下:
1. 教学能力。
(1)与同类学校平均水平相比,国家精品课程数量较高;(2)与同类学校平均水平相比,国家教学名师数量较高;(3)与同类学校平均水平相比,出版国家级教科书数量较高。
2. 科研能力。
(1)取得科研成果(课题、论文等)数量高于同类学校平均水平;(2)国家重点学科数量高于同类学校平均水平;(3)科学研究拥有将文化性的软科学研究成果硬化为大学"硬件"(课堂、教材、教学基地等)的能力。(4)与同类学校平均水平相比,拥有国家级、省级社科课题项目数量较高;(5)拥有国家级、省级重点学科数量高于同类学校平均水平;(6)拥有国家级、省级重点研究基地数量高于同类学校平均水平。
3. 学术文化。
(1)学术文化是否具有通识性;(2)学术文化是否具有独特性或个性;(3)学术影响力是否在全国、全省同类院校享有较高声誉。
4. 文化交流(1)与国内外关系较好的院校多进行文化交流,以招揽国内外优秀的高校文化社团进驻校园(2)建立合作机会向国外学习、相互交流;(3)利用网络特有的优势,宣传校园文化,推广学校文化品牌。
(三)民办本科高校文化辐射力的构成描述分析
决定民办高校软实力发展的是文化辐射力。文化辐射力通过不断的进行输出资源,作用和影响于社会进步及经济建设,并从中得到充分的体现和张扬。民办高校文化辐射的向度和性质,由强烈的文化辐射、精神感染以及思想引领所体现;民办高校辐射力的层次和质量,则由教育资源的转化与推广、文化知识的生产与传播所体现;而校园环境的民主、自由和校园形象与品牌,则是衡量大学辐射力强弱的显着标志。
相关定性描述如下:
1.文化传播。
(1)电视传媒、网络传媒、文字传媒等高校文化传播体系建设完善、规划合理;(2)媒体传播的内容应积极向上,做到及时更新;(3)校园栏目应丰富,并注重其管理和建设。
2.教育资源。
(1)拥有建设完善的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如社会实践基地、思想教育基地等;(2)拥有建设完善的网络思想教育体系,如终身教育、远程教育、网络教育等;(3)与同类学校的平均水平相比,公共图书馆读者的年阅读数量较高;(4)与同类学校的平均水平相比,每百人的藏书量较高;(5)建有艺术文化馆和与之相配套的文化辅导制度,为学生开展公益文化活动提供支持与帮助。
3.校园环境。
(1)教师工作环境较为宽松,针对思想、文化、观点及流派学说,允许其和谐共存、合理竞争;(2)学术民主得到充分发挥,鼓励专家学者学习与交流,保证他们拥有自由独立思考的空间、自由发表意见的权力和自由批评辩论的机会。
第五章引入教学与效果评价以上已经说明将中国传统文化引入技工院校德育教学中的必要性,那么具体应该如何将传统文化融入技工院校的德育教学中,以提高德育教学的实效性,从而使学生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下,自觉增加道德文化修养,笔者结合本人工作和本校实际...
第六章对民办高校以学养学发展模式的未来展望一、民办高校以学养学模式的发展走向选择在我国高等教育市场进入买方市场之后,高校之间的竞争变得更加激烈,在竞争中不适应市场环境的高校就有可能被淘汰。我国以学养学民办高校由于起步晚、政策环境不良等原...
第三章小学生慈善教育的现状调查。3.1小学生的问卷调查。3.1.1问卷实施的基本情况。笔者选取了无锡市两所小学五年级和六年级共232名学生为调查对象,进行了小学生慈善心现状的问卷调查,收回有效问卷226份。围绕小学生是否具有基本的慈善心和对不...
第二章芬兰高中不分年级制的课程设置。一种教育组织形式的变革不是它自身独立的变革,而是关系到整个教育系统的变革。夸美纽斯提出班级授课制的同时,便在《大教学论》一书中详细阐述了班级授课制实施的整套措施。同样的道理,不分年级制要想成为与班级授...
随着电子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熊孩子”这一负面儿童形象得到了广泛传播,网络大众的暴力话语更是随着负面儿童形象的传播逐渐成为“熊孩子”形象的衍生品,这无疑给现代儿童观念的发展带来了巨大挑战。...
第一章导论1.1选题的背景、目的和意义中职德育教育职业化是指在中职德育教育中以职业化导向为根本要求,以培养职业道德为核心,以塑造职业人格为根本目标,从而最大程度实现中职德育教育的实效性和针对性。而职业化是为了达到职业要求具备的素质和追求成...
四、美国大学医学院通识教育启示在高等教育中加强通识教育已经成为大势所趋,医学教育应该是医学专业教育和医学通识教育的结合,缺少医学通识教育的医学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这种教育既不利于培养医学高素质的人才,也不利于我国卫生事业的发展。我们既需要...
第二章多元化教学评价理念的内涵多元化是当代学术研究中广泛使用的一个7^语。通常是指一个组织或系统中,多种成份的共存及其相互作用。多元化意味着差异性和互补性。人们一般认为多元化是有益的。多元化经常被用来分析文化现象,因此有了多元文化这一概念。...
第四章芬兰高中不分年级制的评价机制。一、评价目标。根据芬兰普通高中学校法案的规定,学生评价旨在指导和鼓励学生学习,培养学生自我评价的技能。对于学生的学习和工作的评估将会以各种形式进行。(普通高中学校法案,629,第17(1))①实质上,学生的...
第二章文献综述。2.1国外教师研究现状。早在1908年,国外学者就对教师成为研究者这一概念给予了大量的关注,博克汉姆曾在《教师的研究》中提出应把研究当成一种态度,而并非某一具体领域。他所持的研究观点及对教师职业的深刻剖析,给当时的教育界带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