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硕士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毕业论文 > 在职硕士论文 > 同等学力硕士论文 > 会计硕士论文 >

慈善组织信息核算披露问题探究绪论

来源:学术堂 作者:韩老师
发布于:2016-01-09 共5290字
  本篇论文快速导航:

展开更多

  第 1 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研究目的及意义

  1.1.1 选题背景

  慈善,社会财富的一种分配方式,是社会保障体系的必要补充;行善,社会文明的一把标尺,将源源不断释放正能量.慈善事业在调节社会矛盾、保护弱势群体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慈善事业在最近几十年呈现跨越式发展,一方面慈善组织规模不断发展壮大,社会组织总数由 2001 年的 21.1 万个激增到 2013 年的 54.1万个,十年间翻倍增长;另一方面社会捐赠数额不容小觑,捐赠额从 2001 年 11.7亿,到 2010 年达到 1032 亿,再到 2013 年 1363 亿创历史新高,慈善捐赠数额呈指数化增长,显现出我国慈善发展的强劲态势[1].然而,快速成长并不意味着成熟,最近几年慈善丑闻频频映入公众视线:从2004 年轰动一时的四川"慈善义演丑闻",到 2008 年红十字会之"天价帐篷",再到 2010 年章子怡"诈捐门",慈善事业受到社会各界的质疑.2011 年更是慈善事业的"丑闻年",先是郭美美事件沸沸扬扬,之后红十字会被暴"天价餐费"、"天价采购".2012 年中华学生爱眼工程借公益揽钱,2014 年 4 月李连杰壹基金被质疑"我们的捐款去哪了",更使慈善事业卷入信任危机.

  我们需要反思导致慈善事业信任危机的原因,笔者认为其根源是慈善组织监管力度不够,主要表现为会计信息监管不完善.中国不仅需要有慈善事业,而且需要有完善的慈善事业.然而,目前我国慈善组织根据所有制成分不同执行不同的会计制度:公办慈善组织进行事业单位法人登记,执行《事业单位会计准则》;民办慈善组织,可进行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或基金会法人登记,执行《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在我国现有的会计制度体系中,缺乏一套专门的适用于慈善组织的会计制度来规范会计确认、计量和信息披露[2].我国慈善会计规范混乱的状态已经难以适应慈善组织的发展和行业监督管理的需要.另外,我国对企业会计的研究日臻完善,已经形成比较完善的会计体系,特别是《企业会计准则》的颁布实施,使我国企业会计逐步实现国际趋同,然而我国慈善组织会计研究较少受到关注.在这种基本背景之下,笔者选择对慈善组织会计进行研究具有客观的现实性和必要性,在某种程度上填补了国内慈善会计核算及信息披露问题专项研究的空白.

  1.1.2 研究目的

  中国有句俗话: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完善的制度能够为组织的运作提供一杆标尺,规范组织的行为.然而我国慈善组织的会计处理游离在《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和《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之间,没有统一的处理原则.这不仅使慈善组织披露的会计信息缺乏可比性,而且严重影响慈善组织会计信息的决策有用性.本文基于我国慈善组织的发展现状,剖析了慈善组织会计处理存在的问题,并借鉴外国慈善组织信息披露的成功经验,将《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和《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中关于慈善组织的规定予以整合,剔除一些不适用于慈善组织的会计规定,增加一些特殊会计科目以期构建一套适用于慈善组织特殊环境的会计核算和报告体系.

  同时,本文增加了会计报表附注的详细规范,规定在报表附注中详细披露慈善组织收入与成本费用信息,包括收入与成本的构成、具体分类标准以及收入和支出的匹配关系,便于报表使用者更好地了解善款的使用情况,体现慈善组织信息的透明度.

  1.1.3 研究意义

  目前,慈善组织在社会生活中的角色日益突出,但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一些新问题阻碍了其发展.会计处理的不统一和信息披露的不规范,使慈善组织披露的信息受到质疑,影响了慈善组织的公信力.慈善组织的会计核算和信息披露问题是一个新课题,是一项具有重要研究意义的项目,其研究意义表现为以下三方面:

  首先,有助于慈善组织内部进行有效决策.完善规范的会计报告能够为慈善组织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特别是成本费用的详细信息,便于决策者更好地规划善款的筹集和使用,提高组织运作的效率和效果.其次,有助于提高慈善组织的透明度,进而提升慈善组织公信力.科学确认、计量和披露慈善组织的信息,有助于提供更加真实完善的慈善捐赠数据,便于捐赠者了解善款使用情况,提高慈善组织公信力,进而激发公众的捐赠积极性.

  再次,有助于外部信息使用者客观评价慈善组织的工作业绩.捐赠者和慈善组织存在委托代理关系,慈善组织接受捐赠者的委托,有义务如实披露善款使用情况,接受社会公众的监督.统一的财务报告可以避免因所有制不同而向公众提供报告的不一致,有利于社会公众客观评价慈善组织的工作业绩,加强对慈善组织的监督.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综述

  (1)慈善组织重要性研究Inman 从经济学的角度指出,市场的作用是高效地分配有价值的商品和服务,但是慈善组织并不是通过市场对社会资源进行有效分配.慈善组织的兴起是社会再分配的重要补充,是"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的必然结果.Weisbrod 则进一步分析了政府失灵的原因,他认为,是政府的选举机制导致其提供的公共产品或服务只能满足"中间选民"的需求,而无法全面考虑特殊群体利益,造成在某些特殊领域的政府失灵[3].Robert Wuthow(罗伯特·伍思)对政府、市场和慈善部门之间关系进行分析,指出三者的界限逐渐模糊,它们之间存在频繁的诸如竞争合作的互动以及各种资源的交换,相互之间不是完全独立的[4].

  (2)慈善组织会计信息有用性研究从 20 世纪 60 年代起,学者们对非营利组织的研究侧重于价值评估和会计计量之间的关系上,开始研究会计信息对于财务报告使用者的有用性.Hansmann 和Falk 指出,慈善组织在社会生活中扮演一种政府部门的角色,它们对外提供的捐赠与自身取得的利益之间不存在直接联系.由于慈善事业的特殊性,使慈善组织的财务报告与政府、企业相比存在较大差异[5].Freeman 指出,非营利组织科学有效的预算、准确的会计核算、真实完整的财务报告,以及独立的审计同企业一样重要[6].Cherny 和 Mautz 解释了净收益对慈善机构财务报告使用者不重要的原因,指出利润并不是慈善组织的经营目标,慈善事业是非交换性交易,捐赠者委托慈善组织对其捐款进行管理,捐赠者不会获得任何经济利益[7].
  
  (3)慈善组织会计信息披露研究企业主要通过偿债能力、营运能力和盈利能力等衡量企业业绩,然而慈善组织的捐赠者并不拥有所有权,也没有营利的动机.对于如何评价慈善组织的业绩,Drtina 指出,慈善组织的目标是向受益人提供满意的服务,因此财务报告使用者最关心的是慈善组织运营的效率和效果[8].Parson 进一步指出,非营利组织应通过"提供产品努力程度和完成情况报告"(SEA)来评价组织运营的效果[9].KennardWing 发现,即使是经过审计的非营利组织财务报告也存在严重的错误,其原因不完全归咎于会计人员的渎职,更需要引起政府相关部门的关注,以提高组织信息的质量[10].John M. Trussel 提出影响非营利组织捐赠的四个财务报告因素:组织分配资源的效率、组织财务状况的稳定性、捐赠者信息的可获得性和组织的声誉[11].

  1.2.2 国内研究综述

  国内针对慈善组织的研究并不多,其中针对慈善组织会计核算及信息披露的研究尤为少见,比较有代表性的是学者何梅萍在《慈善组织会计法规体系的构建》一文中对慈善组织会计法规体系构建进行探索性研究,指出目前我国慈善组织会计核算不统一、不规范,现行的会计规范制约着慈善组织的发展,建议建立一套统一的适用于所有慈善组织的会计规范[12].学者刘亚莉在《信息披露:慈善组织获得公信力的保障》一文中对英国慈善组织财务信息披露制度进行详细解读,提出我国应借鉴《企业会计制度》修订《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13],刘亚莉学者的观点对本文制定我国慈善组织会计核算及报告体系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返回本篇论文导航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会计硕士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