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硕士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毕业论文 > 在职硕士论文 > 同等学力硕士论文 > 会计硕士论文 >

战略性新兴产业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相关概念与理论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5-10-20 共4429字
  本篇论文快速导航:

展开更多

  第 2 章 战略性新兴产业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2.1 战略性新兴产业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相关概念界定

  2.1.1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含义及特点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本文的研究主体,其通常拥有大量知识产权,且实物资产相对较少,面临的融资难题相对而言更加严峻。因此,本文首先对其内涵进行合理界定。

  (1)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含义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指以重大技术突破和发展需求为基础的,体现当今世界知识经济、循环经济、低碳经济发展潮流,对经济社会稳步发展具有重大引领推动作用的知识技术密集、成长潜力大、综合效益好的产业。其主要包括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七大产业,各产业主要方向。

  (2)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特点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科技创新和产业优化融合的产物,代表了未来科技和产业的发展方向,主要具有以下特点:

  ①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高创新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主要生产方式是以技术创新和突破为目的的研究与开发工作,显然具有高创新性。高创新性是提高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竞争力的必要途径,同时也是企业发展潜力和收益能力的重要标志,因此,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可持续高创新性是其持续发展的根基。

  ②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高投入性和高风险性。一般说来,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成本是传统产业成本的 10~20 倍,这主要是由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往往需要大量高新、精密、尖端设备和知识渊博、高智力、高素质和创新能力的人才的投入,且产品更新换代快,为了抢占市场往往需要投入大量资金,因此,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高投入性。同时,由于战略性新兴产业从研发生产到市场推广再到获得收益过程中处处面临不确定性,因而,其面临着各种风险,如知识产权被侵犯风险、市场风险和技术风险等,而这些风险随时可能导致整个企业陷入困境,这便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高风险性。

  ③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高成长性且效益好。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建立在最新的科学技术基础之上的,能推动科技经济高速发展,其产品必然含有极高的设计、工艺和手段,而且,由于市场需求旺盛和技术的垄断性,其成长呈现跳跃性特点,必然会为企业自身和社会都带来显着效益。

  ④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高竞争型。战略性新兴产业已经处于全球性的激烈竞争中,在竞争意识和取得最大利润的驱动下,新技术产品的推出由原来的几年推出一种到现在的一年推出好几种,也正是因为这种高竞争性使得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产品的生命周期在缩短。

  2.1.2 知识产权的含义及特点
 
  (1)知识产权的含义

  英国是最早实行现代专利制度的国家,可以称得上是知识产权的故乡。英国知识产权局(UKIPO,成立于 1852 年)是这样界定知识产权的:知识产权(Intellectual Property),赋予人们像拥有实物财产权一样的方式去拥有创造和创新的所有权。

  《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TRIPs Agreement,1995 年生效,2001 年 12月 11 日起对中国生效)首次在国际范围内界定了知识产权:知识产权属于私权,应认可各国的知识产权保护政策。TRIPs 关于知识产权保护的范围包括:版权与有关权;商标;地理标识;工业品外观设计;专利;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未披露过的信息的保护;协议许可证中对限制竞争行为的限制。而在我国,1986 年的《民法通则》中规定知识产权是一种民事权利,是创造性智力成果的统称。1980 年,我国加入世界知识产权组织,2001 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因此,我国认可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和世界贸易组织对知识产权范围的界定。

  本文研究的是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因此涉及的是具有融资性能的知识产权,主要包括:专利权、商标权、着作权、技术秘密权等。

  (2)知识产权的特点

  知识产权是一种独立的民事权利,它不同于一般的财产权利、人身权利,具有以下特征:

  ①知识产权具有无形性。知识产权的客体是知识成果,是一种无形资产,其本质特征为非实物性,因此,知识产权具有无形性。

  ②知识产权具有法定性。知识产权的法定性是指通过法律赋予知识成果的权利人一定的权利,以此保护知识产权所有者的合法权益。

  ③知识产权具有垄断性。知识产权的垄断性是指知识成果的财产权由创造者或其他合法主体所有。在权利的有效期和有效地域范围内,必须获得知识产权权利人的允许才可以使用此权利,否则将构成侵权行为,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④知识产权具有时间性和地域性。知识产权的时间性是指其法律保护是有一定期限的,在法定的有效期内有效,到期后权利将会自动终止;知识产权的地域性是指知识产权只在授予或确认其权利的国家和地区范围内受到法律保护。

  2.1.3 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含义及特点

  (1)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含义

  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是指债务人将其合法拥有的可以转让的知识产权出质获取资金的行为,且在到期后,一旦债务人无法偿还债务,债权人将依法对出质的知识产权变现并优先受偿的一项业务。其中,提供知识产权质押的债务人为出质人,当知识产权发生质押时,知识产权的所有权归债权人所有。当然,知识产权作为担保物权,与其他实物资产质押有共同的特点:知识产权质押随着债权的消失而消失,随着质权的实现而消失。

  (2)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特点

  知识产权质押是一种优先受偿的担保物权。其质押融资具有如下特点:

  ①高风险性和高收益性。知识产权既是一种资产也是一种法律权利,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风险是企业利用知识产权进行质押融资而产生的企业收益的不确定性和无法偿债的可能性,即在知识产权的存续及后续使用中,很可能遭到侵权,使提供贷款的银行等金融机构不得不承担较高的技术风险、市场风险和财务风险等,据统计,发达国家较为成熟的市场体系中,知识产权融资项目完全成功、部分失败和完全失败的比例约为 2:6:2,可见其高风险性。然而,由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企业自身的巨大发展潜力,一旦成功将获得巨额回报,再加上金融机构对其专业的经营管理和风险防范,可以有效降低风险,获得高回报。

  ②通常以知识产权未来收益为还款来源。战略新兴产业发展初期,净资产比例通常较低,且资产多为具有市场价值的专利权、着作权、掌握核心技术的人才,没有太多的实物资产。因此,战略性新兴产业利用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主要是依靠知识产权的未来潜在收益,使投资者和银行获取高额收益。

  2.2 战略性新兴产业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理论基础

  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出现,依赖于其产生的制度背景和经济背景。新经济增长理论认为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的内生变量,并且暗示出经济增长背后隐藏的资金纽带。知识经济理论反应了以知识产权为核心的知识要素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同时也反映了相关的微观经济主体的核心资产的变化情况。交易成本理论和信息不对称理论则共同反映了新经济增长理论和知识经济理论条件下的融资结构。

  2.2.1 新经济增长理论

  20 世纪 80 年代后期,突出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的根本原因的新经济增长理论出现。1986 年,罗默(Paul Romer)在《收益递增与长期增长》一书中指出知识资本的积累及其外溢效应是包含内生技术变化的竞争性均衡增长的决定性因素,知识资本具有递增的边际生产力,造成劳动和资本等要素也产生递增收益,同时使整个经济规模收益递增。之后,罗默于 1990 年提出了以"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的核心"为理论基础的技术进步内生增长模型。卢卡斯(Robert Lucas)则于 1988 年提出强调人力资本因素的人力资本积累模型。

  把经济增长归结为技术资本或人力资本,并进行内生化,是经济增长理论的重大进步,但经济增长显然不只是技术要素作用的结果,至少还应该包括物质资本投入。新增长理论模型的生产函数表达式为 Y=F(K,L,H,t) ,其中,Y 是总产出,K、L 和 H 分别是物质资本存量、劳动力投入量和人力资本存量,t 表示技术进步。

  这样,技术进步、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就成为经济增长的三要素。但是,这个函数还忽略了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因素:资金。技术进步与资金之间的关系是显而易见的,两者存在必然联系,因为几乎所有的技术进步或创新,都离不开资金支持。实际上,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本身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对知识产权融资规律的认识,仅仅依靠新经济理论是远远不够的。

  2.2.2 知识经济理论

  知识经济是一种新型的、富有生命力的经济形态,具有全球性、高知识性、高资金依赖性、高风险性、运行周期长等特点。知识经济的本质特征是将知识的研发、利用融入到经济交易中,并通过资本市场(或者说资金)将政府、债权人、债务人以及中介等知识经济活动参与者紧密联系在一起。这样,知识成为主导性生产要素,它使国家层面的知识创新系统成为国际竞争的主流,使宏观的产业管理和微观的企业管理发生质的飞跃。知识经济还带来了社会财富形式的变化,社会财富不再是单纯的货币和实物资产,更多无形财富被创造,其中,知识产权是知识经济最重要的资产。而知识产权若想转化为物质财务,往往需要资金链做保证。知识经济刚好为利用知识产权转化、融资等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2.2.3 交易成本理论

  20 世纪 30 年代末期,着名经济学家罗纳德·哈里·科斯(Ronald H. Coase)在《企业的性质》(The Nature of the Firm)中指出交易成本主要包括:度量、界定和保障产权的成本;发现交易对象和价格的成本;讨价还价、订立合同的成本,督促契约条款严格履行的成本。科斯认为企业和市场是两种可以互相替代的资源配置机制。以后的学者进一步发展了科斯的交易成本理论,把交易成本概括为搜寻信息的成本、协商与抉择成本、契约成本、监督成本和执行成本。实际上,企业的交易都是以低交易成本获取高收益为目的,即以低成本的企业内部交易代替高成本的外部交易;而企业的规模就是取决于企业内部交易的边际成本和市场交易的边际成本相等的那一均衡点。20 实际 80 年代中期,Williamson 总结了交易成本的特征,认为交易资产的专属性、交易的不确定性和交易频率是影响交易成本高低的三个主要因素。其中,资产专属性直接通过交易成本影响到企业的融资能力和融资行为,并最终影响企业的资金安排。在融资过程中,任何一项融资业务都存在交易成本,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亦是如此,主要包括贷前信息收集和维护成本、贷后对企业情况持续分析及监督等成本。一旦交易成本过高,可能会导致规模不经济等问题,因此,在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过程中,要确保合理的交易成本水平。

  2.2.4 信息不对称理论

  信息不对称理论是指交易过程中的双方,一方拥有较多的相关信息,而另一方没有或者拥有较少的信息,造成拥有信息较少的一方难以做出最有利的决策的情况。企业内、外部利益相关者之间不可能同时拥有充分又真实的信息,这也是造成企业融资困难的重要原因之一。而战略性新兴产业利用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对于外部投资者而言,由于其自身的财务信息、经营情况和盈利水平等均属于企业的内部信息,很难完全了解,这就造成了双方存在严重信息不对称的情况,正是由于这种信息不对称的存在,很容易产生逆向选择(即由于信息不对称而导致的市场资源分配不合理的现象)和道德风险(即借款人擅自挪动信贷资金用于非原质押用途的项目,自己获取收益而由金融机构承担风险的现象)的问题,这就造成了企业融资困难。

返回本篇论文导航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知识产权论文
返回:会计硕士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