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消费主义角度下大众旅游研析
【第一章】大众旅游消费主义文化蔓延研究绪论
【第二章】关于消费主义理论
【3.1 3.2】大众旅游的炫耀性与符号化特征
【3.3 3.4】大众旅游的强制性与体验性特征
【第四章】我国大众旅游中消费主义形成成因
【第五章】大众旅游消费主义倾向的影响
【参考文献】消费主义在大众旅游中的滋生与影响参考文献
二、关于消费主义理论
(一)消费主义的内涵及背景。
通常我们所说的"消费"是指经济学意义上的消费,指消费商品本身的使用价值。而消费主义作为一种文化形态,是形容这样一种生活方式:人们对于商品的消费,不仅仅是消费其使用价值满足实际需要,更多的是消费商品背后的符号价值。企业和经销商,借助大众传媒的大肆宣传,赋予商品独特的符号意义,并不断刺激社会大众对商品所象征意义的消费,使人们一直处在"欲购情节"中。
受消费主义影响,人们通过消费过程和消费对象来炫耀自己的身份和社会地位,把物质资料的消费和社会财富的占用作为人生的根本目的和体现人生价值的根本尺度。
消费主义源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下的美国。在此之前,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人们生产实践活动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满足自身的基本生存需要,因此,禁欲主义和消费理性主义占据着社会主导地位。后来经过生产技术的改革使生产力得到了飞速提升,社会物质、财富、服务等极大丰盛,种类繁多的商品得以大批量生产,出现了生产过剩现象,甚至导致了经济危机的发生。因此,赋予商品文化价值、刺激大众消费符号意义的消费主义应运而生,逐渐成为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奉行的主流价值观,并随着全球化的浪潮,扩展至各发展中国家。
资产阶级早期奉行的禁欲主义已不能适应现实需求,积淀已久的享乐主义被利用起来,通过大肆宣传,激起人们的享乐欲望,并用消费来满足欲望。而享乐的欲望是无止境的,所以资本家一边刺激大众欲望升级,一边进行商品升级,由此衍生出后来的消费主义。新兴的资产阶级成为消费的主力,消费社会基本形成。
资本家利用大众传媒的权威性和广泛性,通过硬性广告和隐藏在影视剧中、明星光环下的软性广告,为商品打造独特的符号价值,将商品的背后镀上身份、地位、幸福、美好等光芒。人们的消费、需求逐渐脱离了现实需要而受到媒体的支配,资本家就成功的将消费主义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起到了制造欲望、刺激消费的效果。
(二)消费主义理论特征。
第一,消费具有无度性。
消费主义是一边制造欲望、一边刺激人们消费欲望的过程。生产种类和规模会随着社会发展不断扩大,而欲望更是无穷无尽的,因此,消费主义会促使人们不断的扩大消费、升级消费,以获得"荣耀和幸福".人们日常生活对物品使用价值的需要是有限的,但是消费者被商家制造的"美好人生的代表"和"贵族生活的标志"等噱头吸引,不断出现新的"欲望"和"需要",无穷无尽的投入到购买过程中,永远得不到真正的满足。"在任何时代,君主贵族阶级都是通过无益的浪费来证明他们的优越感的".
如今,人们购买的商品也不再限于物质,文化艺术、感官体验、人格隐私等都成为了被消费的对象,使过度的消费欲求影响到社会的各个领域。
第二,消费具有符号象征意义。
鲍德里亚指出消费社会是一个被符号控制的社会。"人们从来不消费物的本身(使用价值)--人们总是把物用来当做能够突出你的符号,或让你加入视为理想的团体,或参考一个地位更高的团体来摆脱本团体。"在消费主义的影响下,消费已不仅仅是"满足生存与发展需要的活动",而是个体进行自我表达、身份确立的重要模式。人们通过对特定商品的购买来彰显自己的个性、身份乃至阶级地位,并试图以此融入理想群体、与其他群体相区别。人们消费的不仅仅是商品的使用价值,而更加注重商品背后的文化符号价值。对商品符号价值的消费构建了新的文化认同方式,引发了以符号消费为基础的文化认同感。"现在,我们已经看到当代物品的'真相'再也不在于它的用途,而在于指涉,它再也不被当做工具,而被当做符号来操纵。"所购买的商品由具体的功能性的物,逐渐扩展到带有符号意义的非物质消费,如感官体验、流行艺术等,而这些符号都是由商家为了刺激消费与大众传媒等合力打造的,使人们不知不觉陷入了"符号陷阱".消费逐渐由一种纯粹的经济行为转变为一种具有象征意义的文化行为。
第三,消费主义重视对虚假需求的制造。
马尔库塞认为:"为了特定的社会利益而从外部强加在个人身上的那些需要,使艰辛、侵略、痛苦和非正义永恒化的需要,是'虚假的''需要'."在物质丰盛的社会化大生产时代,社会产品供大于求,消费者在日常生活中对物质的实际需求是有限的,但是商家为了延续和扩大资本的再生产,动用一切宣传机器、通过各种手段不断制造"虚假需求"刺激人们的消费欲望,使人们轻视精神世界的生活,不关心自己的真实需要是否得到满足,而是"欲望着他者的欲望".这种被资本家人为制造出来的"虚假需求",作为一种文化意识形态,深深的影响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
二、少数民族文化基本理论及相关概念的界定(一)少数民族文化基本理论。民族所述及的是一种极具现代色彩的人类共同体,它涉及的问题从文化、语言、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方面来考察,至今仍无准确的定论,因此要准确地描述界定这种共同体是复杂的,也是...
三、我国大众旅游的消费主义倾向表现旅游从表象上看是人类的一种消费活动,其本质是对自由永无止境的追求,是人类在基本生活需要满足之后,在精神上渴望摆脱束缚,追求更大更远范围的自由。因此,大众旅游与人们日常消费最大的不同在于它更加重视感官体验...
在关于中国历史、中国文明的叙述中,造纸术与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被视为中国古代文明的标志性成就-四大发明虽然在标榜中华民族文化贡献的话语中造纸术作为四大发明的组成部分而得到表述,但关于造纸术本身的研究,却在文化研究中被长期搁置。由此造成的后果...
第二章习近平文化建设的理论渊源习近平总书记十分重视中国的文化建设,系列讲话都表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离不开文化作为其内在支撑,提出要持续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设,对妨碍文化创造活力的制度加以废除,注重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发展,提升文化的国际...
2新媒体与大众文化生产的理论探讨20世纪中后期,计算机的普及和网络数字技术的产生成为科技发展的重要标志,而数字技术的不断进步和融合为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奠定了扎实的科技基础和发展环境。人们在经历了机器大工业之后,厌倦了机器带来的统一的、毫无个...
地勘文化的发展与繁荣有着鲜明而深刻的时代背景。党的第十八次代表大会的召开,奏响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强音。会议报告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并且把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作为重要的战略目标。当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对新时期的地质工作...
2家族企业文化理论阐述与问卷调查简介2.1家族企业文化内涵分析家族企业文化的内涵,必须清晰两个概念,第一是家族企业的概念,并在此基础上理清家族企业与私营企业、民营企业的区别与联系。第二是家族企业文化的概念,理清家族企业文化的构成要素。关于...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在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中凝结出的文化精华,是我们当代人继续进行文化创新发展的依据和条件。...
武夷岩茶肉桂,又名玉桂,原为武夷名丛之一,无性系、灌木型、小叶类、中晚生种.上等成品茶条索紧实,色泽乌润砂绿,香气浓郁辛锐似桂皮香,滋味醇厚甘爽带刺激性,汤色橙黄至金黄、透亮.由于它的香气滋味有似桂皮,习惯上称之为肉桂茶.肉桂原产于武夷山马枕峰,在武...
1923年,美国社会学家W.F.奥格本在其《社会变迁》一书中首次使用了文化堕距(culturelag)这一概念。所谓文化堕距,是指在社会发生变迁时,相互依赖的各部分所组成的文化的变迁速度不一致,有的部分变化快,有的部分变化慢,导致各部分之间的错位和不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