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社会学论文 > 文化论文 >

新媒体与大众文化生产的理论探讨

来源:未知 作者:傻傻地鱼
发布于:2016-12-03 共9549字
  本篇论文快速导航:

展开更多

  2 新媒体与大众文化生产的理论探讨

  20 世纪中后期,计算机的普及和网络数字技术的产生成为科技发展的重要标志,而数字技术的不断进步和融合为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奠定了扎实的科技基础和发展环境。人们在经历了机器大工业之后,厌倦了机器带来的统一的、毫无个性的服务和定制后,新传媒技术随之应用而生。从手机短信到个人博客,再到交互的视频分享,新媒体所提供的信息服务要比以往任何的传统媒体都更细致、更私人化。新媒体技术满足了人们对于信息的各种各样的需求,对现代人强调自我,强调与众不同的个性化的生活状态,在新媒体技术的广泛应用中得到了最大程度的满足。正是这种追求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的本质,为新媒体环境的形成奠定了人文基础。可以说,没有网络技术、数字技术和移动通信技术等新型科学技术的推动,新媒体就不可能以如此迅速的速度占领每个行业的顶端,成为当今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必不可缺的决定因素。

  新媒体技术的革新不仅影响和改变了大众人际关系的组合与生活方式,而且使得文化知识的积累与传播方式也在发生质的改变。新媒体的出现,使传统的文本制作和传播方式被打破,普通大众也可以享受新的技术资源,在网络空间平等的进行对话交流。新媒体激发了大众对个性展示、自我表达和参与的热情,从而衍生出草根文化等多样的文化现象,使得大众文化在新媒体这个全新的平台与精英文化展开博弈。随着新媒体的发展和成熟,大众文化的生产不再是刻板的机器大工业的复制品,新媒体为大众文化的生产开辟了一个更自由、更娱乐、更私人化的生存空间。在新媒体环境中,大众文化的生产也必然随之改变,产生新的生产主体、生产内容和大众文化发展的新方向。

  2.1 新媒体理论探讨。

  新媒体发端于互联网,网络媒体数十年的成长孕育了新媒体五彩缤纷的形态,全球数亿用户使用新媒体、依赖新媒体、受惠于新媒体。新媒体从兴起至今,经历了数字技术的更新和网络经济的跌宕,其形态日渐丰富,新媒体特性也日渐彰显,新媒体产业也日趋走向成熟。如今,以网络媒体和手机媒体为代表的移动媒体也日益成为新媒体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柱和发展方向。而数字电视和 IPTV 为代表的互动性电视媒体不仅改变了传统电视受众的收拾习惯,更加拓展了电视媒体的发展空间和传播外延。随着新媒体技术对各行业的不断渗透和参与发展,越来越多的新型媒体也正在发展和崛起,也将成为新媒体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

  2.1.1 新媒体的内涵与核心特征。

  近年来随着数字技术的不断进步,新媒体飞速发展已经成为媒体行业的技术尖端和学术界关注和讨论的焦点。越来越多的媒体人、研究者关注新媒体、探讨新媒体以及新媒体技术和环境对政治经济文化的影响。但是由于新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对新媒体的界定研究者们各持己见,难以形成统一的概念。研究者蒋宏和徐剑对新媒体是从外延和内涵两个层面来定义的。其外延是指,"包括光纤电缆通信网、都市型双向传播有线电视网、图文电视、电子计算机通信网、大型电脑数据库通信系统、通信卫星和卫星直播电视系统、高清晰度电视、互联网、手机短信和多媒体信息的互动平台、多媒体技术以及利用数字技术播放的广播网等。[17]

  而其内涵则是"将新媒体放置在 20 世纪后期世界科学技术飞速进步的大背景之下,指在社会信息的传播领域内出现并建立在数字技术基础之上的,能够扩展信息传播、加快信息传播速度、丰富传播方式迥然相异于传统媒体的新型媒体。"[18]

  然而学者宫承波则是通过时间和技术两个维度来界定新媒体。首先,在时间概念上,"新媒体"是对"旧媒体"而谈的。在信息时代中,新的技术的变革和物质形态的演化催生新的软件的开发、新型的信息服务方式和新型媒体的产生。可以说任何一种"新媒体"都是相较于过去的"旧媒体"而谈,而在未来今天的新会成为明日的旧。"今天的新媒体是相对于传统的书信、报纸、广播、电影等传统媒体的新型媒体形态。其次,在技术层面上,今天的新媒体是建立在数字技术、互联网技术、移动通信技术等新兴科技而产生的向用户提供信息服务的一系列新的工具或手段其种类丰富多彩,有以网络媒体、移动媒体和互动性电视媒体为代表的新兴媒体,也有以户外媒体、楼宇电视和车载移动电视为典型的新型媒体。"[19]

  可以看出,新媒体是以新替旧的一个不断发展延伸的概念,它是在一段时间内相对稳定的但不断向前发展的。"新媒体"是以数字技术为核心,将网络技术与移送通信技术作为依托,把电视、电脑和手机作为载体,互联网、无线通信网、卫星等作为向用户提供服务的新型传播手段和形式。根据新媒体的形态可以分为网络媒体、移动媒体、互动性电视媒体和新型媒体。

  以数字技术作为依托的新媒体有传统媒体无法比拟的新特征:

  1.超媒体性。依赖于数字技术的进步使得广播电视信号变得清晰,其传送速度也在翻倍提高。高速的数字传输和发射容量,让大众体会到广播电视前所未有的清晰和稳定,而这种高速的传输频率还在不断的被刷新。新媒体依靠于数字技术对媒介信息的整合,为用户提供文本、声音、图片、影像等多种信息,通过"点击"用户能够获取自己所需的信息资源,也能得到与之相关的信息和内容。

  2.交互性。数字技术使得信息的共享互动成为计算机网络最重要的特点之一。信息的共享和互动全球覆盖不仅推进了网络的高速发展,更加改变了大众的生活内容和交往方式。网络的普及为大众提供了廉价的传播渠道,这使得信息用户在互联网终端的交往过程中拥有了平等的控制权,用户可以自主选择有兴趣的信息进行交流而不受干预。新媒体高度的共享性和互动性是传统媒体所无法比拟的。

  3.超时空性。无论你在新闻事件的中心还是相隔万里的任何角落,大众都可以从新媒体提供的海量信息里找到自己需要的内容,观看、评论。新媒体使得信息传播的地里范围扩大和延长,突破了信息间交互传播的时间限制,使用户对信息接受的反馈时间大大缩短,而即时通讯服务则是消除了用户交流的时间间隔。

  4.个性化。新媒体技术能够做到为每个人量身定制所需要的信息,为用户提供能够满足自身需求的信息资源。新媒体环境使得每个信息终端都有固定的地址,根据不同的终端地址信息可以快速的传送给一个或多个用户,信息用户也可以自由的选择和搜索所需要的信息。

  5.虚拟化。"新媒体信息传播的虚拟化既指信息自身的虚拟性,也指传播关系上的虚拟性。传统媒体的环境里,传播者的身份和信息都被接受用户所了解,而在新媒体环境之下,传播者和信息接受用户的身份都是虚拟的,信息传递交互的双方也是未知的。这种建立在虚拟关系上的人际交往,也改变着现实社会真实的人际关系和社会结构。"[20]

  2.1.2 新媒体环境下的媒介生态。

  在传统媒体环境中,传统媒介的生态格局是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组合构成。这种传统的媒介生态格局是由整个媒介系统内部各个媒介和媒介实体之间,媒介与人以及媒介和社会来互相沟通的。而数字技术对新媒体产品和技术推动使得在今天的市场上数码产品的更新换代之快,有很多产品在还没有普及就已经被更先进的产品所取代。在新媒体市场中,产品的生命周期越来越短,新媒体产品在未来的发展中,产品的交互性会变得更加全面,新媒体产品会更加人性化、个性化、多媒体化。而新媒体的崛起和发展,不仅对传统媒体造成强有力的冲击,也深刻的改变和影响传统媒介生态格局。

  第一,新媒体改变了传统媒体时代旧媒介格局,深刻的改变了媒介种群的格局、媒介社会的互动格局和媒介产业格局。"就媒介种群而言,它是用来定义和解释在特定的时间内占据一定的媒介场域、运营模式大体相同的同类媒介的集合体。在不同时间、不同空间存在着不同的媒介种群格局,各种群之间也有着各不相同的特性和关系,这种种群处在一种不断的变化过程中。"[21]

  新媒体的出现对这种传统的媒介种群格局的冲击是复杂的,它促使媒介种群更加多元化。新媒体自身就是由一个新兴的、多样变化的媒介群体组成的总称,而这些新兴的媒介种群像网络媒介种群、手机媒介种群、移动媒体种群、户外新媒体种群等又有门户网站、网络游戏、博客、播客等很多小的种群。这些新型的媒介种群大大丰富了媒介种群的整体结构。

  新媒体除了使媒介种群更加多元化,还使其向媒介种群一体化发展。与传统媒体时代媒介种群格局中媒介各司其职、各自发展的定位不同,新媒体兴起后将传统媒体包括在内的所有媒体全体数字化,使得不同媒介种群之间相互融合。相较从前的传统媒介种群,现今媒介种群之间清晰的边界渐渐模糊,在新媒体的融合推动下,新媒体媒介种群开始一体化发展。

  第二,新媒体的崛起改变了传统媒体旧的传播模式,使得信息传播方式在整体上向双向化、网络化和多媒体化发展。在传统媒体时代,传统媒体的信息传播特征是单方面的,从传播者到接受者都是单向的信息交流和沟通,受众的反馈速度和效率很低,而新媒体时代,"受众"已经不复存在,它被"用户"或是"参众"所取代。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深刻改变着媒介系统之间的传播方式和价值观念。在新媒体环境下,数字技术的每一次更新都改变着媒介系统,而传统媒体的传播结构和模式被颠覆和解体。新媒体之间以及新媒体用户之间信息交互,整个媒介系统同政治、经济、文化的互动也越来越密切。新媒体的发展造成整个媒介系统信息传播向着多媒体化转型。

  第三,新媒体改变了整个信息传播过程,改变了信息传播要素格局,从传播者与受众的关系、媒体地位、功能以及传播内容。新媒体时代结束了传播者高高在上,牢牢控制媒介信息的传播主动权,而受众只能被动的接受信息的局面。在新媒体环境下,弱势的"受众"变成了强势的"用户",传播者和受众两者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双方的角色定位和边界在逐渐模糊。媒体也不在处于媒介信息的中心和强势地位,受众的话语表达被解放,媒介变成了人人可参与的"平台"和"中介".在新媒体的海量资源和内容使得媒介内容草根化和碎片化的同时,新媒体对媒介符号的内容、使用和组合也带来巨大的冲击和改变。

  在这种新媒体环境下,媒介的区分的更加细致化、类型化。保罗·莱文森显然在媒介演化理论上完成了突破,他的《新新媒介》从媒介演化视角分析,提出了当代媒介的"三分说".

  首先,"旧媒介是指在互联网诞生以前的一切媒介,媒介的空间和时间定位不变,例如书籍、报刊、广播、电视、电话、电影等。

  其次,新媒介是在 20 世纪 90 年代中期兴盛的互联网上的第一代媒介,是可以上传到互联网,供人们自由使用、欣赏或者从中获益的。例如电子邮件、亚马逊网上书店、报刊的网络版、留言板、聊天室等。

  最后,新新媒介是指 20 世纪末兴盛于 21 世纪的第二代媒介。如博客网、维基网、播客网、推特网、掘客网、聚友网、优视网等。"[22]

  "这种新新媒介有着鲜明的特征:1.消费者就是生产者;2.生产者多半都是非专业人士;3.在新新媒介上个人能够选择适合自己才能和兴趣的新新媒介去表达和出版;4.新新媒介一般是免费的,不需要付钱;5.新新媒介之间的关系既互相竞争又相互促进;6.新新媒介的服务功能胜过搜索引擎和电子邮件;7.新新媒介没有自上而下的控制;8.新新媒介使人人成为出版人、制作人和促销人。"[23]

  2.1.3 新媒体环境下的媒介生态环境。

  在新媒体环境下,整个媒介生态环境也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原来被传统媒体构建的旧的媒介生态被新媒体所颠覆和重构。新媒体对传媒的影响不仅是对传统媒体的冲击和影响,还体现在对整个媒介环境的影响。在新媒体背景下的传媒发展环境无论是政策、经济还是社会文化环境都有了新的变化。就媒介系统内部而言,媒介环境可以分为宏观的传媒发展环境和微观的媒介信息环境。

  第一,政治生态环境。是指影响传媒业发展的制度、法律、政策、规定的政策规制环境。新媒体的出现与发展改变了原有的媒介环境,同时也促进了相关的政策规定、法律法规的变化。在新媒体环境下,传媒政策规定的环境在总体态势上是放松管制的。互联网、手机等新媒体提升了媒体和民众在信息传播中的地位,为大众的话语表达提供了新的平台和空间,也促使政府重新定位在媒介管理方面的职能和权责。在我国,随着新媒体的兴起,政府对传媒业的管制在逐步的放松,不同的机构分管不同的媒介,同时接受国家有关部门的监督指导。我国的新媒体产业还在发展初期,还存在着很多问题,在扶持新媒体和媒介产业发展的同时仍然需要加强对传媒业的规范引导。

  第二,市场经济环境。传媒产业所在的社会系统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市场发展状态的市场经济环境。面对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态势,市场化和产业化已经成为传媒产业的发展趋势。在市场化和产业化的经济环境下,用户或受众成为了传媒船业链条的中心环节,用户或是受众的需求和消费则成为传媒经济环境的重要考虑因素。在新媒体环境下,媒介用户日益丰富的个性需求造成了传媒市场在生产产品时的核心。

  第三,社会文化环境。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新媒体与大众的生活融合在一起,构成了新的文化思潮和生活方式。麦克卢汉说"媒介是人的延伸",新媒体不仅延伸了人的感觉器官,更是重新构建了整个社会的真实和虚拟。在新媒体时代,媒介之间相互融合,精英主导的话语权在逐步消解,开放、互动和多元不仅影响着大众文化的形态,也使得新媒体成为后现代文化的载体。

  2.2 大众文化生产的理论探讨。

  自从大众文化诞生,大众传媒就一直如影随形,为满足大众日益丰富的日常生活的愉悦和需求,通过大众媒介大众文化生产和传播具有娱乐性和流行性的文化商品和大众文化形态。大众沉溺在大众文化创造的自我感官的愉悦和对主流文化、精英文化的叛逃与解构之中。通俗小说、流行歌曲和港台电视剧在我国内地的风靡和流行,正式拉开了我国大众文化的序幕,大众文化由此登上了文化舞台。大众文化的兴起不仅打破了一体化的文化结构和文艺审美观念,模糊了文化艺术的雅俗界线,也形成了大众文化生产的形态特征。文化工业理论是二十世纪法兰克福学派对资本主义文化生产现实的批判。文化工业理论是法兰克福学派大众文化批判理论的基本理论,也是对大众文化生产的理论批判视角和精神内核。

  2.2.1 大众文化生产的涵义和特征。

  对"大众文化"的定义非常广泛,不同的文化学派和研究学者对其都有不同界定,对其态度也是爱憎分明,褒贬不一。就大众文化而言,它与大众传媒如影随形、相伴而生,产生于现代工业的大机器时代和市场经济的浪潮中。大众文化把大众媒介作为传播手段,按照市场经济的生产规律制造满足大众日常生活的文化形态和文化产品。大众文化制造的文化商品是统一的流水线生产的产物,带着复制的、标准化的产品特征,其生产和消费过程中也被认为是却反传统艺术的精神内涵和美学特征。大众传媒的日益发展使得大众文化的生产范围和生产特征也随之发生转移和变化。

  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关于文化的生产和消费的关系,马克思就提出过精辟的论述:"生产和消费之间的同一性关系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是直接的同一性。生产是消费;消费是生产。其次,每一方表现为对方的手段;以对方为中介;这表现为它们的相互依存。这是一个运动过程,通过这个运动生产和消费彼此发生关系、互不可缺,却又各自游离于对方的外围。第三,生产不只是消费,消费也不只是生产。生产不仅是消费的手段,消费也不仅仅是生产的目的。两者都由对方的实现才能创造对方,对方也是把自己当作是由对方创造出来的。"可以得出,生产和消费两者是互为媒介和相互依存的关系。

  文化的生产与消费是一个循环渐进的圆圈,文化生产为消费提供内容,而文化消费则是对生产提供更广阔的需求。

  就大众文化生产而言,不同的文化流派有不同的学派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关于大众文化生产最早最经典的理论来源于法兰克福学派的文化工业理论,这是对大众文化生产的理论批判。对于大众文化生产,法兰克福学派的霍克海默和阿多诺都指出,大众文化并不具备文化自身的艺术特点和素质,是一种大工业的商品文化。在大机器的工业时代,文化工业制造出毫无艺术深度的、标准化的文化产品,操控和迷惑了大众的思想意识和文化认知。在这种文化工业之下,大众被剥夺自由选择文化消费的权利,成为文化商品的傀儡,消费风格雷同、内容相近的文化商品。这种批量生产的文化商品使得文化丢失了原有的艺术深度和审美特质,大众的创新和思考能力也随之日渐消退。由此可以看出,传统的大众文化理论反对这种工业化、市场化的文化生产方式和毫无个性的文化商品。

  大众文化生产的基本特征有:一、商品性。大众文化自产生就是与工业化和机器化的工业生产紧紧联系在一起的。大工业的机器生产使大众文化成为市场商业化的产物,文化商品的生产不仅使得传统的经济生产和文化创造之间的界线被打破,更加使两者原本泾渭分明的界线模糊不清、相互交融。大众在文化的生产消费中已经难以区分什么是纯粹的经济活动,什么是文化行为。这种混合着经济和文化性能的文化生产,割裂了传统的文化形态,侵入普罗大众的日常生活之中。

  二、通俗性。普罗大众是大众文化消费的主体,这就要求大众文化必须是大众喜闻乐见的、通俗易懂的。既要符合平民的审美标准和消遣需求,又要具备文化商品的基本特征。大众文化的形成,拉平了高雅艺术的鉴赏深度,使的"艺术"走进普通大众的日常生活。大众文化的生产使得文化的鉴赏者身份发生转变,文化内容通俗化,艺术和生活的鸿沟被填平。

  三、娱乐性。文化的娱乐消遣功能使得文学艺术的作品都具有一定的欣赏群体和接受者,在传统的文化范畴内,没有哪一样文化形态是老少皆宜、男女通吃的。然而大众文化的生产绝无仅有的拉平了艺术和生活的界线,其服务娱乐大众的生产立场,使得文化不再是曲高和寡的高岭之花,反而成为消解人们日常休闲生活的快餐商品和愉悦放松的文化派对。

  四、参与性。大众文化生产的零门槛状态,使文化的生产成为人人可想、人人可做的经济活动。它不再是少数的、贵族式的艺术活动,成为了大众共同参与和狂欢的日常消费和娱乐活动。

  五、"日常性。大众对于街头的广告、电视剧、电影、畅销书、流行歌曲等大众文化的接受都是在日常生活中进行的,这种日常性打破了精英文化和高雅艺术的神秘性,使之更加贴近大众生活,但同时也容易变的庸俗。"[24]

  2.2.2 大众文化生产的传统理论。

  传统大众文化生产理论的代表是法兰克福学派的文化工业理论,其代表人物有阿多诺、霍克海默和本雅明。对大众文化的批判也是以法兰克福学派为代表的,而后期的伯明翰学派则是在对文化生产在生活中的实践进行论证。传统的大众文化生产理论主要是以法兰克福学派的文化工业理论作为理论基石。与伯明翰学派对大众文化生产意义的辨析和研究不同,法兰克福学派对大众文化生产的批判精神和对文化强烈的历史责任感,是传统大众文化理论中对文化生产最值得辩证思考的。

  法兰克福学派的代表人物霍克海默和阿多诺在《启蒙辩证法》中,用"文化工业:作为大众欺骗的启蒙"的文章对资本主义文化工业进行了强烈的批判。他们"认为文化工业丧失了艺术本质,消解了人的个性,限制了文化的批判精神,成为国家进行意识形态控制的工具。文化工业用文化产品的生产方式,体现了启蒙走向反面以后的否定个体独特性的同一性思维模式,同时它又是垄断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物。体现了垄断资产阶级既以文化产品牟取高额利润,又以其同一性的方式。使大众在思想上认同资本主义社会,受到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操纵,把文化工业作为巩固资本主义制度的'社会水泥'."[25]霍克海默和阿多诺重新阐释了"文明进步必然伴随着退步,文明的历史就是绝望的历史,这是因为启蒙精神不仅包含着从神话到科学、从野蛮到文明的过程,而且会由文明再到野蛮的过程,这就是启蒙辩证法。他们对启蒙精神的批判,归结起来是对以征服和支配自然为出发点,以科学知识万能和技术理性的至上为特征的工业文明的主导文化精神的批判。"阿多诺是法兰克福学派当中对大众文化的生产批判意识最为强烈的。在阿多诺看来,文化的批判功能在现代社会中早已丧失,文化再也不能通过抵制工具理性来彰显艺术的真理和价值。文化已经沦落为商品社会的产物,其职能被割裂,一面是只顾追求经济利益的低俗文化,一面是与高雅文化相对立的现代艺术与先锋艺术。文化工业是法兰克福学派对大众文化的批判代名词,强调大众文化的大杂烩形态,建立在文化对现实批判性的基础之上。法兰克福学派对文化工业的态度是批判和否定,他们指出文化工业为大众提供了一种虚假的需要,主要表现在:

  第一,文化工业生产制造的大众文化,是迎合大众的低俗文化。它麻痹了大众的心灵,使得文化失去了原有的对社会现实的批判性。法兰克福学派认为艺术应该是作为超越现实世界的精神产品而存在,它从生产到被大众接受都存在一个艰难转变的过程。文化不应该为人为了让大众接受而降低艺术的标准。

  第二,文化工业看似是为了大众量身定制,让大众通过自己的喜好来取舍,实际是用文化工业代替了大众的意识,强制灌输给大众标准化的形式和情感。第三,文化工业使得大众失去了自由,大众一味的沉溺在文化工业提供的消费文化和低俗娱乐之中,丧失了对社会和政治的斗志和批判。

  文化工业的内涵是指文化的标准化,可复制性和艺术的伪个性。而它的特征是:第一,文化沦落为商品。大众文化商品的制造,从生产到消费都是按照经济市场的商品生产标准和操作模式进行。为了追求利益的最大化文化商品的制造者,针对大众的需求对文化的生产不断的进行细致分工。文化工业把大众作为消费对象,以大众传媒为手段,文化被不断被物化,最终彻底沦为商品。

  第二,文化的隐蔽欺骗性。文化工业生产的文化产品带有隐蔽性和欺骗性,通过对大众的欺骗使其沦为文化工业的附庸。文化工业批量的复制生产文化产品,看似是满足大众平等的享受文化产品,实质是抹杀了大众对艺术的敬畏和想象。

  第三,文化的强制霸权。法兰克福学派认为文化工业带有强制性和压迫性的霸权特点,文化工业的强制霸权与现代传播媒介紧紧联系在一起。文化工业的制造者将那些与主流价值观相背离的文化价值全部纳入已经确立的生产范围之内,通过批量的复制和宣传,悄无声息的进行文化控制,将大众塑造成社会所需的样子。

  2.2.3 传统大众文化生产理论的局限。

  法兰克福学派对资本主义文明深刻的批判精神和强烈的探求以文化救赎人生的使命感,即使在今天仍然有其批判语境中的现实意义。但是由于文化工业理论形成的特殊社会背景,传统的大众文化生产理论存在时间和历史语境的局限性。

  第一,法兰克福学派的文化工业理论其批判主要局限在意识和精神领域而理论却缺乏充实的证据。在阿多诺看来,工业文明高度的发展,使得现代资本主义社会无法拥有像十九世纪一样的革命实践主体,物质的批判武器已经失去了它原有的意义。对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否定和批判,只能采取意识革命和精神批判的形式。法兰克福学派的学者对资本主义社会文化工业的合理性进行否定,但在对资本主义现实声讨中没有客观理性的对待文化工业产生的原因。

  第二,法兰克福学派的文化工业理论的分析是建立于文化产品的特征之上的。他们没有将大众文化的出现和盛行看作是一种历史的必然。阿多诺等学者只看到文化工业的文化产品受到意识形态控制的一面,却忽视了文化工业所带来的进步和变革,并非所有的文化工业的文化产品都是百发百中的。"文化工业的文化产品虽然没有精英艺术来得深刻、隽永,但是这种简化的艺术形式让艺术得以传播,使得普通民众享受艺术。所以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视角而言,资本主义内部出现和壮大的这种文化工业,是社会形态的革新的必然结果。"[26]

  第三,文化工业理论的批判仅仅也只是局限在对文化工业社会的批判。文化工业消费特征的负面影响也并未详细说明。文化工业理论对现代社会的大众文化和娱乐形式采取全盘的否定,而没有站在辩证的哲学立场上来看待文化工业的出现。而且消费者是不是对大众传播的内容毫无保留的照单全收,也是没有理论实据的。总的说来,法兰克福学派对文化工业的批判与理论背景都是有特定的历史语境的,法兰克福学派这种对文化工业批判理论的单一批评是否放之四海而皆准,需要将其放置在不同的历史语境和社会背景下去考察。

返回本篇论文导航
作者单位: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文化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