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消费文化语境下盗墓小说的审美建构
消费文化语境下,文学的审美特征和审美范式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宏大的民族一国家寓言式的叙事,明显转向了个人化的、私人性的小叙事;对那些悲天悯人的命运的关怀,转向了感觉、体验和想象;厚重的深度感变成了轻薄的平面感。
文学迅速转向以表现享乐为主的内容和艺术形象--不论是情节还是主题,不论是话语方式还是艺术追求,都表现出浓厚的娱乐化倾向。文学被越来越身不由己地纳入到消费社会享乐主义的潮流中,成为一种重要的娱乐形式。
第一节 语言
一、形式创新
盗墓小说作为网络小说的一种类型,其语言呈现出明显的世俗化、大众化倾向。对于传统文学的禁忌话语和大量生活中粗鄙话语的放肆使用,使读者开始关注语词本身的各种特点,从而摆脱惯日常化的束缚,重新回到观察世界的原始感受之中。同时,受文学产业化的影响,高雅性的文学语言渐行渐远,直白的、戏谑的、嬉皮式的娱乐性语言开始大行其道。为了吸引读者的眼球,盗墓小说在语言形式上进行大胆创新,运用了大量新奇的语言表达方式,给读者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和全新的感官享受。
盗墓小说的叙事语言时尚化,运用了大量网络流行语、以及英文、歌词、游戏用语来传达文意,个性十足。例如:
豆腐摇了摇头,道:“我听不懂,所以没回话,他看了我一会儿,说了声‘亲脸’就走了。唉,你说亲脸是什么意思?刚才那小子难不成是个玻璃,想亲我?”
我侧头看了看豆腐,这小子已经吓得脸色发白了,整个怂样毕现,嘴里嘀嘀咕咕念着阿弥陀佛。俗话说的好,不怕狼一样的敌人,就怕猪一样的队友,这小子心软胆小,实在不适合干这种勾当。
--《鬼喘气》
我坐在最靠近洞口的位置,感受着里面吹出的妖气,登时间如坐针毡一般。
水月清说的没错,这条墓道所连之地方肯定不怎么太平,可如果三人不进去,就只能在这儿等着棺材中的那物吸足妖气成型,变成终极大 boss,到那时恐怕我们想逃都逃不掉了!
--《盗墓大发现:盘古鬼咒》
沈大力愣了好一会儿,干笑两声,表情僵硬的问我:“五哥,刘胖子是不是开玩笑呢?他开玩笑总是不分场合,还自由飞翔呢,那歌我会唱:是谁在唱歌·····”
刘胖子脸色一沉,破口大骂:“沈大力,你他娘是不是有病?我没跟你开玩笑,我说的已经很清楚了。你大爷们还卖萌,恶不恶心啊?”
--《古墓密码》
“大胆的往前走!”潘子笑道。
我继续往前走,眼泪一下子就留下来了,我根本看不清楚前面的路。我一步一步的走着,就听到枪声在身后不停地响起。
“通天的大路,九千九百九千九百九哇。
妹妹你大胆的往前走呀,往前走,莫回呀头。
从此后,你搭起那红绣楼呀,抛撒那红绣球呀,正中我的头呀,与你喝一壶呀,红红的高粱酒呀,红红的高粱酒嘿!”
--《盗墓笔记大结局下》
“玻璃”一词由 BL(boy's love)而来,意谓男孩之间的爱,用来指代男同性恋。Boss 在游戏中意为“巨大有力且难缠、耐打的敌方对手”,“终极大 boss”一般都是整个游戏中实力最强的敌人。
在小说中指的是最厉害的、极难对付的怪物。“卖萌”是网络用语,原本是 ACGN 界词汇“萌”的引申词汇,即“刻意显示自身的萌”,后来在网络上意义又有所延伸。
在这里指装可爱。至于“不怕狼一样的敌人,就怕猪一样的队友”,则是一句很经典的网络用语,指的是一个不合格的队友比一个强大的对手危害更大,强调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在《古墓密码》中,刘胖子因为怀疑当年是伍一书想招安,于是出卖了他,害他坐牢。于是这次奉命倒斗的过程中,装疯卖傻伺机逃跑,不想被伍一书识破,不得已和盘托出,才有了以上那段对话;《盗墓笔记》这段话记述了吴邪从张家古楼逃出的过程中,发现了半边身体已经融于石头的潘子,潘子不想让“小三爷”看到自己这幅模样,于是祈求吴邪将手中的枪给自己,以便能自行了断。之后,边唱歌边为吴邪保驾护航,帮助他顺利逃离。这些网络词语和歌词在给人新鲜感的同时,也更易于能表情达意,使人产生共鸣。
除此之外,盗墓小说中使用方言和歇后语的现象也十分突出,例如长沙话:
老烟头不怒反笑,对边上的一个大胡子说:“你屋里二伢子海式撩天(目中无人,气焰嚣张)的,指不定什么时候就给翻盖子了,你得多教育教育,咱这买卖,不是有只匣子炮就能喔荷西天(高声大叫,吵闹)。”
“我咋说…说错了,老祖宗不说了嘛,那血尸就是个好东西,下面宝贝肯定不少,不下去,走嘎一炉锅汤(失去了一次绝好的机会)。”
那独眼老二就火了,一把揪住老三的耳朵:“你这杂家伙跟我寻事觅缝啰(想法设法地搞破坏,有调皮的意思。),招呼老子发宝气(做傻里傻气的事或说傻里傻气的话。)喃?”
--《盗墓笔记一·七星鲁王宫》
四川话:“打住打住,别在我面前冒皮皮(吹牛),你要是能将那个怪人叫过来喝酒,老子一定再到外面买一瓶酒孝敬你。”
猴子也知道这个玩笑不好笑,一本正经地说:“怕个球,老子在地底下好歹也钻了两年,不也零件齐全的回来了。而且现在的厉害武器那么多,到时候老子搞个火焰喷射器烧死那个龟儿子。(骂人的话,在这里指墓中的怪物。)”
--《诅咒的密码》
屎壳郎打冷战--臭嘚瑟
--《鬼吹灯之五黄皮子坟》
狗胆吃了熊胆--狗胆包天
--《鬼喘气》
屎壳郎上马路--愣充美国小吉普
不怕黑李逵,只怕哭刘备
爹死娘嫁人--各人顾各人
--《鬼吹灯之八巫峡棺山》
方言的运用,增强了小说的地域特色,更能反映当地的人情风貌。而时不时出现的歇后语,使小说语言的趣味性和幽默感得到了提高。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相对于其他的网络文学,盗墓小说中出现新造语句的现象较为常见。比如:盗墓的诸多门派、明器交易的黑话、山经等等。
自古职业盗墓者,按行事手段不同,分为四个派系,发丘、摸金、搬山、卸岭。
--《鬼吹灯之二龙岭迷窟》
四金兽:一金兽,土夫子,我们行内的都叫他们土耗子,专门跟死人打交道,盗墓;二金兽,翻江龙,专门打捞古代沉船,挑金捡银的;三金兽,越洋鹰,专门找寻和挖掘海盗宝藏的;四金兽,穿山甲,也就是我们,专门找中外古代各皇宫贵族和达官贵人的宝藏的。“--《秦葬》
九点鸡眼黄沙。
是家里三叔发来的,这是暗语,就是说有新货到了。紧接着,又是一条:”龙脊背,速来。“(就是有好东西的意思。)--《盗墓笔记一·七星鲁王宫》
从大体结构上来看,三叔在长沙的所有盘口,主要负责两个业务,一个是下地拿货,另一个是分销。下地拿货的盘口,我们一般叫做”喇嘛盘“,分销的盘口,叫做”马盘“.
这个体系的运作方式是这样的:三叔这样的人,被称为”铁筷子“,是产业链的剥削者,他们垄断着最好的资源,包括古墓的信息、探墓的知识、冥器的鉴定。这些”铁筷子“把自己掌握的古墓的位置、朝代信息,交给下面的”喇嘛盘“,就是俗称的夹喇嘛。这时候”铁筷子“会出一个”筷子头“,带着信息,领着”喇嘛盘“里夹来的喇嘛们,一起下地取货。潘子就是三叔手下很有名的”筷子头“.
同时,喇嘛盘会有熟悉的马盘,早就等候在一边,在东西刚出锅,还没”凉“下来时,马盘就联系好了买家、路线,之后就在当地直接交易,东西一凉,马盘直接拿走。整个盗墓活动就结束了。
--《盗墓笔记大结局上》
Shirley 杨点头会意,上前似有意似无意地对老掌柜说:”途经高山抬头看,山上一面金字牌;金字牌后银字牌,排排都是蜂字头。“(山经)老掌柜闻言猛地睁开眼睛,上上下下打量了一番 Shirley 杨,似乎不相信这番话能从她口中说出来,还以为听错了,当下动起”山经“来问道:”一面镜子两山照,照出金风吹满面;不知哪路过蜂山,识得金银蜂字牌?“Shirley 杨想也不想,便脱口回答:”风里鹞子随山转,打马加鞭赶路程;队伍不齐休见怪,礼貌荒疏勿挂怀。“那老掌柜神色更是诧异,又问:”山上山下?所为何来?“Shirley 杨道:”不上不下,想请蜂匣。“老掌柜捋着胡子微微点首,但可能还是有些不太放心,继续追问:”蜂爷好见,蜂匣难请,不知请去了有哪般作为?“Shirley 杨不肯轻易泄露行踪,只推说道:”茶留名山客,门迎五湖宾。皆是山中人,何必问苗根。“--《鬼吹灯之巫峡棺山》
盗墓小说中涌现的大量新生词汇,无关汉语构词规律规则,作者仅仅是处于表达的需要,打造独具特色的新词,以此构建出一个玄妙无比的世界。正如王希杰所说:”创造新词语是一种艺术。因为符合汉语构词规律规则只是最基本的要求,还必须反映事物的个性,特征,表现事物特有的形象,赋予命名者的感情色彩,满足民族的时代的审美要求。“[1]
二、风格幽默轻松
作为以娱乐、消遣为目的的阅读文本,诙谐幽默的叙事语言风格是盗墓小说的最大特征。而且盗墓小说因为题材的特殊性,往往比较善于营造恐怖悬疑的氛围,诙谐幽默的语言的使用可以适当削减一些恐怖效果,缓解读者的紧张心理。
小说中往往运用比喻、拟人、借代、反讽、夸张等修辞手法来构成幽默的情境。例如:
大金牙先给明叔端上特腾腾一碗挂面汤,汤上薄薄地浮了层碎韭菜末,面条上顶着俩鸡蛋黄,大金牙告诉明叔:”这面汤有个雅称,鸡蛋黄是黄的,韭菜末是绿的,故此唤作‘两个黄鹂鸣翠柳'.下面这面就更不得了了,吃一口挂面不咬断那是’银须倒挂‘,咬断了那就’疑是银河落九天‘了这个。
--《鬼吹灯之南海归墟》
“真的是盗墓行为。”我说道,一边拿起一串蜜蜡的手链。这是一串金丝老蜜蜡,年代久远,已经发黑了。我一看便知这是来自西藏的东西,价值连城。“但是,为什么只摸了这几样?这串老蜜蜡最起码值一辆最先进的越野车!”
胖子接过来,看了看,直接戴到了自己的手上:“不识货呗!”说着亲了一口。
“乖啊,别伤心了!那些人不识货,胖爷我来疼你。”
--《盗墓笔记大结局下》
山子听我这么说,不难烦的打断了我,“行了行了!你怎么成天跟祥林嫂似的,老是碎碎念!”
他抬起手,竟然幸福的摸了摸自己的腮,脸上洋溢着兴奋,“老子厉害了啊!
以后咱就是水陆两栖的了!哈哈哈!”
--《秦葬》
“大少,你没事吧?好端端的怎么耍起猴来了,你是先天性小儿多动症吗?
嘻嘻,好不好玩?”正在生火的肥宝见状,顿时凑过来,一脸幸灾乐祸。
--《摸金贼》
“哇哦,好威猛啊!”人妖男看得双眼放光,我顿时想离开这货三千米远,这样的表情,就像是一个花痴女看上了某位帅哥一样啊!这货虽然娘炮,但毕竟是个男人啊!难不成是个基佬?
--《天墓棺咒》
为了取得诙谐幽默的效果,作者往往构思一些新奇甚至低俗的段子来进行调侃,吸引读者。
我们两人连滚带爬地退开了好几步,我大骂胖子:“你他妈说话像放屁一样!
什么时候能准点儿?”
胖子道:我已经承认错了。老子还真没看过这样也能尸变的,这他妈简直是粽子界身残志坚的典范!
我问他道:“你看看那百宝袋里有没有黑驴蹄子,或者其他能用的东西。”
“我靠,那袋子那么大,你说可能有这种东西吗?你以为世界上有吉娃娃驴吗?”
--《盗墓笔记大结局下》
猴子猛的灌下一杯啤酒说道:“花,你知道女孩子最喜欢什么花吗?”
“至少没有女孩子不喜欢玫瑰花。”我说道。
“错,女人只喜欢两朵花,一朵叫有钱花,一朵叫随便花。”猴子愤世嫉俗地说道。
--《诅咒的密码》
文学拼贴画在盗墓小说中也十分常见,直接或间接引用公文、广告词、他人语录、标语等等,将之置于一个新语境中,产生新的含义,消解了文学的严肃性,呈现出鲜明的游戏性。比如:
回到北京之后,我们在北京的老字号美味斋中,胜利召开了第二届代表大会。
会议在胖子吃掉了三盘老上海油爆虾之后,顺利通过了去云南倒斗的决议。
--《鬼吹灯之云南虫谷》
然后我骂了起来:“你丫的,知道革命的本钱是什么吗?”
大熊抹了一把脸,边穿衣服边说道:“是枪火弹药,是打不垮的精神,是红旗的召唤!”
我骂道:“放你的鸟屁,革命的本钱就是战士的生命,你连命都没了,枪火弹药再厉害有屁用!”
大熊穿好了衣服,就蹲在火堆边烤起火来,对我说道:“这点艰难险阻打不倒坚如钢铁的战士。”
--《长冥烛》
“年轻的朋友们,听好了,前面有什么,我们都心知肚明。那个啥,是男人的就给我听好了,为了你的奥迪,为了你未来老婆的迪奥,为了你孩子的奥利奥,还不快快打起十二分的精神来,向着我们的目标出发,向前方迈进。”
--《盗墓江山》
“头可断,血可流,金子不能丢。老子和你拼了。”
从上述例子中,我们可以发现网络文学的后现代平面化倾向。然而,就是这种缺乏深度的平面化语言,我们还是惊喜地看到了它的活泼生动,风趣幽默。但是,盗墓小说过于求新求异、注重制造诙谐幽默的叙事效果,同时也造成了一些不良现象的出现,比如语言、标点运用的不规范、脏话和侮辱性词汇的滥用等等问题。
第二节 虚与实的结合
对盗墓小说而言,历史不再是史书中的历史,而是可以被颠覆和解构的。这一点和新历史主义小说类似。盗墓小说中的东西绝大多数是虚与实的结合。比如在《寻龙密卷》、《秦葬》、《盗墓高手》中,都有讲述徐福东渡一事。但与正史中所载不同的是,《寻龙密卷》中,徐福东渡回来得到了仙草,并与一干方士经过数年努力炼成了仙药。不想始皇暴毙,仙药化作神龙飞走。后来在始皇亲卫和徐福等的多方寻找之下,终于找到,并将其封印于一处秘密之地,留下了开启封印的钥匙,等着始皇某天醒来前去取药;《秦葬》中的徐福不仅没有找到长生不死药,而且还与朝中有名的工匠大师勾结,将从始皇那里得来的金银珠宝埋在了四个不同的地方,以期后用;而《盗墓高手》中,徐福和若干童男童女在海上遇到风浪、船沉大海,而且被前来寻找的将军就地掩埋,以表忠心。
在被经常问起小说中所描写的内容是真是假时,天下霸唱解释道,“首先我想说《鬼吹灯》是故事,是小说,绝不是纪实文学,也不是回忆录,真真假假掺和在了一处,如果要区别真实与虚构,只有具体到某一个名词或某一段情节,才分辨的出。”
盗墓小说的作者们并没有拘泥于历史史实,而是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对其进行改造、加工,使其为服务于小说的情节发展。
在盗墓小说中,历史不但可以被解构和重新阐释,而且可以被随意地妖魔化、戏谑化。比如在《我的盗墓生涯》中,诸葛亮和刘备不再是正史中君臣相得的姿态,而是有着不可调和的矛盾,这矛盾的根源就是对“白耳精兵”的控制权。这支阴兵是刘备的嫡系,但却是诸葛亮一手发展的,曾帮助其出其不意地夺取了多次胜利,比如历史上有名的’空城计‘.获取这支阴兵的话,对日后一统全国意义重大。因此,双方围绕这支部队展开了激烈的争夺。诸葛亮评价刘备“大耳贼子!乃庸才也,不可与之共事!”
日后,刘备在夷陵之战中大败,是因为诸葛亮与敌国将领陆逊勾结所致。对历史上已有定论的人物形象进行大胆的、颠覆性的改造,一方面可以加强故事悬念、矛盾冲突,使情节跌宕起伏,强化叙事的戏剧性;另一方面作家通过加强故事悬念,欲擒故纵、峰回路转,破坏观众的心理预期,制造惊奇的效果,用强烈的紧张度和感染力来抓住读者的注意力。
第三节 同人作品和系列作品
同人一词来自日语的“どうじん”,指有着相同志向的人们、同好。
在当代网络语境中的“同人”的含义早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同人”被重新定义为同好者在原作或原型的基础上进行的再创作活动及产物。
同人作品的创作建立在对原着的理解和解读之上,是对原作的补充和丰富。因此,不管是作者还是读者,都是基于对原着的热爱,创作(阅读)同人作品。
盗墓小说中的同人作品一般有以下几种情况,具体表现为:
一是由于对原着的结局不满意,进而对原着的续写和补充。这类小说有《盗墓笔记续集》、《盗墓笔记续 9》、《盗墓笔记续--秦岭与终极》、《指温》、《盗墓笔记九--回天》、《盗续之最后的结局》、《鬼吹灯之重返精绝》、《鬼吹灯之圣泉寻踪》、《鬼吹灯之山海妖冢》和《鬼吹灯之抚仙毒蛊》等等。
二是从原着的个别人物的视角出发,讲述原作之外的故事。比如《岁月静好》,是以《盗墓笔记》中胖子的视角,讲述了吴邪在张起灵离开的十年中发生的故事;《王盟笔记》是以吴邪西泠印社的伙计王盟为视角,总结了吴邪的一生--黯淡消沉的三十岁,叱咤风云的四十岁,过尽征尘的五十岁,云淡风轻的六十岁以及天真无邪的二十岁;《过江之鲫》是以解雨臣的视角,讲述了吴邪在张起灵变成血尸惨死之后混混度日的事情。
三是运用不同的题材对原着小说进行再创作。比如《妄想照进现实》,讲述了作为最底层的群众演员吴邪偶遇影帝张起灵,然后偶然有机会在一部电影里合作。两人经历了从相识到相知,再到相惜、相爱的心理历程,中间还有无数《盗墓笔记》中人物的客串,虽然讲述的是娱乐圈的故事,却做到了对原着小说的高度还原;《全金属狂想》讲述了古董店老板吴邪因为拥有神秘的超能力,成为异能者。一夕之间平凡的他成了各种危险组织疯抢的实验“样本”,闷油瓶作为保护吴邪的特工出场,两人由此展开一段辛酸又浪漫、惊险又刺激的逃亡之旅。是一个架空背景的欢乐幻想系故事。
四是只借用原着中的人物和故事设定,讲述与并原着并无太大关联的故事。
比如《鬼吹灯之龙墓幻影》,讲述了胡八一碰到了与之齐名的张涛,二人拜把子成为兄弟之后,一同探索地下世界的故事;《鬼吹灯之莲生》讲述了胡八一、Shirley 携美归隐十几年后,与其儿子胡浩然再度出山,遇到一个叫莲生的小姑娘,他们一起探险的故事;《长冥烛》中虽然出现了《盗墓笔记》中的吴邪、王盟等人,但是却是以主人公聂川寻找失踪的爷爷为情节展开,和原着关系不大。
在系列作品当中,前一部作品的配角很可能成为下一部作品的主角。对于一些在读者中人气极高的配角,读者比较希望作者能够给他单独开篇,写独属于他的故事。或者作者本来就有单独为某个角色开新篇的打算,为了积累人气,让他在已经积累了一定知名度的文中先露个脸。
这一系列作品里的角色互相客串,读者在阅读其中某篇作品时,很容易会带着对整个系列的文本以及情感情节的交互和重组,加深对作品的理解和继续追下去的欲望。比如南派三叔在《盗墓笔记》
之后,以张起灵为主角创作的《藏海花》,以吴邪和解雨臣他们的长辈为视角刻画的民国时期的盗墓团体《老九门》以及以高中生黎簇的视角,讲述吴邪从“墨脱”归来,疯狂复仇的《沙海》,它们都是《盗墓笔记》的系列作品。这些作品一方面加强了作品的连贯性,满足了读者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另一方面,受到商业运作的影响与制约,为了实现利益最大化,也消耗了原作的人气。
第四节 复制拼贴
一、复制
由于《鬼吹灯》和《盗墓笔记》系列作品收获了极大的人气,所以后续同类题材的作品接连不断,但其中有代表性的作品却是凤毛麟角。天下霸唱说过:“你看现在卖得最火的网络小说还是盗墓小说。有些人说成了一个类型小说。可我觉得不是,因为不论是甲写还是乙写,都是一个套路,都是单纯的模仿,所以它根本就成不了一个类型。一个没有创新只有重复的领域,能说是有能就的吗?”
他指出盗墓小说之所以形不成类型的原因所在,就是因为有大量网络写手的水平不高,只知道模仿、复制,而不能创作出真正有影响力、有代表性的作品。
在文学市场化的今天,过瘾、痛快和简洁成了现在的写作标准。盗墓小说的作者,大多数是 80 后,他们中鲜少有能像天下霸唱那样见多识广、阅历丰富,像南派三叔那样有一个擅长讲故事的家庭。普遍缺乏生活经验和现实关怀,使得他们的写作常常陷入捉襟见肘的难堪境地,作品内容显得重复、单调。
这些作品多数与《鬼吹灯》《盗墓笔记》情节类似,用现在流行的话,就是同样的“梗”.常见的有:首先,在人物设置上,主人公一般出身盗墓世家,因为家里祖辈在某次盗墓行动中沾染了邪恶之物,然后突然暴毙。在主人公长大成人,挑起家庭重任时才发现前人未死,而是出现在某地的墓中,因而带着责任心和些许好奇心踏上了寻亲和探险之旅。而且在主角的朋友中,一定会有一个插科打诨的胖子和武力值极高的退伍军人;其次,在盗墓过程中,主人公会结识一些志同道合、生死与共的朋友,慢慢形成自己的小团体,后来的盗墓行为也是结伴而行。他们友谊的形成是建立在共同杀敌、互相关怀的基础上的;在墓中一定会遇上粽子、血尸、蟒蛇、尸蹩、黄皮子等的袭击,或是触动墓中机关,陷于危难之中;一定会有反派来搅局,主人公一开始都是对方的棋子,后来才发现自己身处局中,摸清反派的身份,开始反击;最后,结局一般都是主人公一行消灭反派、得到宝物,从水中死里逃生。
有的连小说的名字都是借鉴二者,甚至会出现两部书中的元素。比如《鬼喘气》、《鬼吹灯之蝴蝶妖宫》《鬼开棺》《摸金传奇》《发丘门盗墓传奇》《鬼玺》等等。
语言方面,毛主席语录、盗墓黑话的运用。比如《长冥烛》、《盗墓高手》、《秦葬》、《鬼喘气》《龙楼探险》等等。
叙事方面,首先是第一人称叙事。这一点在盗墓小说中体现的淋漓尽致,几乎所有的盗墓小说都是运用和盗墓小说的始祖--《鬼吹灯》一样的第一人称叙述方式;其次,在叙事策略上,有不少小说都是模仿《盗墓笔记》,具体表现在小说首章都是讲述主角先辈们的的盗墓往事,为下文埋下伏笔。比如说《古墓笔记》开篇便讲述的是主角的爷爷王一生与自己老爷子的盗墓故事。《我的盗墓生涯》亦是如此,小说开头讲述的并不是主角张萌的故事,而是其父亲与自己的兄弟当年的盗墓往事。
再精彩的盗墓故事在作品中反复出现也会让读者产生审美疲劳与逆反心理,精品是需要反复打磨的,出不了精品的作家是走不远的。盗墓小说的作者如果想要走出创作的狭窄空间,取得创作突破,就势必要进行艺术沉潜,提高自身文化修养,揣摩创作方法、结构技巧等艺术问题。
二、拼贴
除了复制模仿之外,盗墓小说的又一特点是文化拼贴。“拼贴”起源于绘画艺术,之后在后现代主义文学中广泛应用。巴塞尔姆在《纽约客》杂志公开指出:
“拼贴原则是 20 世纪一切艺术手段的中心原则”,[1]这一说法更是将拼贴放置到一个前所未有的制高点上来。拼贴是“将各种典故、引文、表达法、谚语、笑话等杂糅在一起,混合不同作家作品中的词语和段落,将文学作品、科学论文、哲学、历史、心理、日常生活用语等不同风格的元素整合在一起,将彼此毫无关联的散乱碎片拼贴成一个整体”.
在发达的后工业时代,电视、广告、网络、手机、游戏无时无刻不在轰炸人们的感官。盗墓小说的作者们把从电影、肥皂剧、动画片、广告、武侠、侦探小说、日式漫画中接收的信息碎片拼贴、组合起来生成“经验”,继而生成作品“资源”.例如南派三叔在创作《盗墓笔记》的过程中借用了推理小说、帮派学、好莱坞电影、传统玄学、神话传说等的构思,天下霸唱的小说还从央视的《探索·发现》以及国家地理频道的考古节目中汲取素材。这个已经在第一章中系统阐述过,就不做具体说明了。
盗墓小说的审美建构反映了消费文化语境下,大众的娱乐性的精神诉求。小说所刻画的鲜活的古墓环境、营造的惊悚的恐怖氛围、宣扬的神秘的超自然力量,对于被困在城市水泥森林中的现代人而言,无疑是精神上的极大慰藉,因而广受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