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哲学史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哲学论文 > 西方哲学史论文 >

社会的发展与控制理论分析

来源:未知 作者:学术堂
发布于:2018-05-23 共5207字
  本篇论文快速导航:

展开更多

  3. 2社会的发展与控制。
  
  3. 2.1社会发展的动力。
  
  社会既然产生了,并且现在还存在着,必然有其维持稳定性的方式。“我们所讲的社会性在如此的境况中不断变化着,即随着新事物的产生,旧秩序随时准备迎接新秩序的到来。”44在米德那里,语言、宗教和经济态度便是这样的推动力,它的作用的发挥与普遍性相联系。社会的发展表现为社会共同体向着更普遍的社会共同体的发展,而语言、宗教和经济态度为这种发展提供了可能性和条件。
  
  3. 2. 1. 1语言。
  
  米德所生活的20世纪,语言哲学是时代的主旋律,之后的美国当代哲学家赛尔(Searle)在《千年号》(Millenium Issue,当代着名的哲学杂志)上发表文章说:语言哲学是第一哲学。当然,这里应该加上一个前提条件-在当时的年代。特别在哲学发生“语言学转向”之后的西方哲学可以说是“语言的哲学”,语言在许多哲学家那里都是重要的研究对象。“语言是我们所运用的最典型的符号,它在人类进化的过程中占据至关重要的地位”.‘“语言作为一种社会的组织原则,它成就了人类社会的独特性”.'6在米德那里,语言对社会发展的作用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讲,一是语言对个体当时所处社会的改变,二是语言对不同社会群体组成更具普遍性的社会群体的作用。
  
  米德认为,共同体要建立在个体间共同的表意符号基础之上,语言便是这样的符号,它提供了这种普遍交流的可能性。语言产生的条件是拥有共同的符号,即使是在发展程度较低的原始部落,还不存在共同的语言,但他们可以借助适当的动作或图画进行交流,之后在这些动作或图画中找到共同的语言,这种交流,或“表意的动作”,或共同的语言,使个体间有了更为密切的联系,改变了所处的社会,也有可能将更多的人综合在一个“更具普遍性的共同体”之中。A7首先,语言对所处的社会发展的作用。在这一点上,米德看到了社会中的每个个体对社会整体所起的作用。个体在进行交流的过程中,特别是语言的交流过程中,交流的双方根据对方所表现出来的刺激的不同态度来调整自己的态度,而群体之间的每个人都在进行着这种交流,因此,社会这一整体必然随着这些交流的进行而不断变化着,而且可以说,处在社会中的每个个体都对其发展起到了一定作用。
  
  其次,语言对形成一个更具普遍性的社会共同体的作用。在论述语言符号对社会发展的作用时,米德将语言过程与经济过程相比较,并且指出,语言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讲要比经济过程更抽象,经济上的交换可以直接导致有益于交换的生产的发展,可以说,这个经济过程中的联系是必然的,而语言对个体之间的综合并非是必然的,应该说,语言作为这个过程的媒介,为综合提供了可能性。
  
  最后,语言是在传播不同态度的过程中发挥作用的。人们没有将某种语言当成“纯粹的抽象词语…在其使用的过程中必定还隐含着继续传播的倾向”,'8不同群体之间进行交流,形成一定的联系,不同群体的人们在交流的过程中展现其群体的有组织的态度的同时,便是将这些态度带入了这些联系之中,形成了一个更大的整体。米德指出,不同群体之间的交流使人们通向了一个更普遍的社会的大门,而且社会的发展必然是朝向这一方向的。
  
  3. 2. 1. 2经济态度。
  
  所谓的经济态度就是直接以交换为目的的态度,这种态度导致了生产的发展,不导致生产的交换便不会促进社会的发展,比如一个小孩将自己不再需要的玩具同另一个小孩想要扔掉的玩具相交换,这种交换便不会导致生产。“    米德以英格兰毛纺织工业对其社会发展所起的作用这一例证来说明这种经济态度对社会发展的作用。随着纺织工业及纺织品向世界各地的扩展,英国从农业社会过度到了工业社会。
  
  米德在分析其原因时指出,正是由于在交换的过程中,一种经济组织网发展起来,生产、运输及所有相关的经济过程产生并发展,这一过程使于此相关的所有人联系起来,形成了更具普遍性的社会。在这个过程中,交流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在生产中,生产者必须站在其他人的立场上,这样他才能生产出其他人所需要的物品。不但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存在这样的交流,随着经济过程的继续推进,这种交流会涉及越来越多的人,只要存在于这一过程中,交流便会发生,所以,米德指出,经济态度确实有一种组织力,将社会的各种要素组织起来,形成一个具有普遍性的社会,并推动社会的交流与发展。
  
  3. 2. 1. 3宗教态度。
  
  米德指出,宗教态度指的是顺应感情的冲动,给予需要帮助的人以帮助,哪怕是给予别人一点事物,一些水,事情虽小,但是这种态度却具有重组社会的巨大力量。”基督教为现代社会的进步(政治的、经济的、科学的进步)铺平了道路,“49虽然最初基督教概念只是属于抽象的理论层面的内容,但由于其巨大的影响力,慢慢渗入到了人类实际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了影响人类社会的更复杂的、更普遍的概念,在这一部分,米德对社会进步的概念做了详细说明,认为只有承认进步,并且正确理解了进步,社会才能真正发展。
  
  米德解释道,由于世界观的不同,进步的概念在古代社会和现代社会有着跟大不同。古代社会的世界观便是一种静态的世界观,这种世界观不但不能认识到社会变革的重要作用,而且即使在看到这种作用后也不会承认,或者说,进步这个概念对他们来说几乎是不可能存在的,原因是人们只认定既有的、固定的模式的存在。相对应的,现代社会的世界观是一种动态的世界观,这种世界观注重社会变革的重要作用,主张社会在变革中不断进步,不存在某种固定的进步模式或目标。
  
  对于古代社会的状况我们不再做过多的论述,我们主要讨论现代社会。现代社会由于承认进步,认识到了何为真正的进步,现代社会的组织便能有意识地调节社会中存在的不同利益关系,借助的是个体的心灵,”这些心灵能够看到他们周围的一个更大的社会组织或有组织的社会整体“,个体的利益在这里得到调和,社会变得更加有序。
  
  米德所讲的经济态度和宗教态度对社会发展的作用指的其实是一种组织力,在分散的个体中建立联系,促进更普遍的、更大的共同体的产生。
  
  3.2.2社会控制的形成:泛化的他人。
  
  米德将自我产生的社会过程分为两个阶段:游戏阶段和竞赛阶段,”泛化的他人“这一概念便是在这里被提及与说明的。在米德的理论中,这两个阶段的区别很大。在游戏阶段,米德以幼儿做游戏的情形为例,指出,在游戏中,幼儿扮演他人角色(这里指的是扮演特定的人的角色),认识到各种各样人的特征,通过这种方式是幼儿的人格发展受到控制。而与游戏不同,在竞赛阶段,每个人所要做的不仅是采取某个人的态度,而是要掌握竞赛中每个人的态度,扮演每个人的角色,并综合这些态度来决定自己的行为。米德在竞赛阶段,个体就是这样受到控制的。在这一阶段米德以玩棒球的人为例,他要根据竞赛中他人的态度来决定自己的动作,这其中的”他人“是”某些态度的组织“5},这些态度出自相同的活动过程中,”泛化的他人“因此是以这种方式出现的。因为这个”泛化的他人“是包括了整个群体中的所有人,所以”泛化的他人“的态度便是整个群体的态度。在”泛化的他人“内化之后,即当一个体将这一群体的态度引入到自己的经验之中,并采取这种态度时,自我便产生了。
  
  社会对个体的控制就是通过这种”泛化的他人“实现的。因为这种形式,在一般情形中,处在社会共同体之中的每个个体都要考虑整个群体的有组织的态度而使自己的行为受到规定,”在人的智能系统中,个体如果想要去行动,并且想独自行动,以使这样的行动仍然可以组合成为群体中的某一部分“5,这样,社会的行为模型就以相对固定的模式刻在了每个个体的心灵之上,成为一种行为模式,从而使社会控制得以形成。
  
  当我们看到这里时会产生这样的疑问:首先,虽然个体在理论上是根据共同体的他人态度做出相应的反应,但现实中的每个人都是不同的个体,具体对这些态度做何反应是不确定的,即使是对同一个人来说,”也可能有多种反应的选择性“.52其次,我们需要注意的是,米德所涉及的是特定群体,特定的社会共同体,但是其中的个体成员却是可以属于不同的群体,这样在个体身上就有可能存在不同群体的不同的泛化的他人的态度,先不论个体是如何克服这种矛盾而能采取不同的泛化的他人的态度,如果个体做到了这一点,便不会采取特定的社会共同体的态度,根据前文的论述,个体一旦出现这种情况,社会控制的条件便不存在了。相反,如果个体按照特定群体的态度做出反应,那么便不能按照他所属的其他群体的态度而行动,因为不同群体对同一社会现象的反应不可能完全相同。按照这样的说法,个体不管做何反应,都是与最初的预想相矛盾的。
  
  诚然,米德也认识到,这种社会对个人的控制”不是必然有效的…它由个体间彼此交流与参与的程度所决定“,53是有其局限性的。对于这种局限性米德有自己的观点:他是用”心灵“和”普遍性“这两个东西来化解的。
  
  首先米德是从社会的实质内容方面来衡量一个共同体的地位和价值的,他指出,某个共同体,不论其实际规模大小,只要”在实质内容方面“取得了某些成就,这个共同体就具有一种普遍性,而且有可能发展成为一个更大的共同体。”美好的和令人赞美的东西即是具有普遍性的东西“.54米德以雅典为例,因为其在哲学、政治等方面所取得的实质性成就,并成功地一让这些成就被世界各地的人们所接受和认识,使得这一小共同体自身具有了普遍性。
  
  接下来就是”心灵“展现其重要性的时刻了。普遍性隐含在高度发达并且组织程度很高的共同体之中,而”心灵“使这种普遍性进入到每个成员的内心之中,”一个在自己的内心之中拥有共同体针对他的所作所为而做出的普遍反应的人,便拥有这个共同体的心灵“,55这正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既是普遍性,那么就是对每个成员都有效,所以,对于某一情境,共同体中的某个个体不仅能使自己做出符合整个共同体的反应,而且这种反应一定是其他共同体成员所作出的某种”单一的反应“.此外,米德对”社会制度“的分析也有助于这些冲突的解决。关于社会制度的详细论述会在下一小节进行,这里只做简要提及。所谓的”社会制度“就是共同体的共同反应系列。
  
  米德指出,虽说是一种共同反应,但反应的各种形式会因个体的不同而有所不同,这些不同的形式形成了一种”有组织的形式“.这样的社会制度的组织程度很高,社会个体只要能采取”泛化的他人“的态度,共同体的成员就能够顺利的将活动进行。所以,问题的关键不是让每个成员的思想与行动完全一致,只要在”非常宽泛“和”一般的意义上“使个体成员的行为保持与整体的一致性,其行为不破坏这种组织性,社会对个人的控制也便达到了。
  
  3. 2. 3杜会制度和教育过程控制。社会的发展。
  
  3. 2. 3. 1社会制度。
  
  在上面我们已经讲到米德对”社会制度“的定义,即”共同体的反应系列“.之所以是反应的系列是因为共同体成员对同一反应可以有不同的形式,形成了一个组织程度很高的”群体反应形式“.因此,可以说,社会制度实际上是有组织的群体活动形式,当共同体成员在面对同一情景时做出与其他成员同样的反应与行为,那么社会个体就能进行合理的、合共同体整体利益的活动,社会共同体就能顺利发展下去。
  
  米德指出,存在具有保守性、压制性的社会制度,抑制了个体的”灵活思维“和”创新活动“,但这些并不是社会制度发展的必然现象,良好的社会制度是可以使个体成员发挥其主动性和创造性的。”是群体生活中的社会过程创建了并维护着规则,而不是由规则来创建并维护社会生活。fv  56在上文中我们己经提到过,社会制度只是一种表现形式,表现的是个体社会生活及活动方式,因此包含很多不定性与特殊性,社会制度只要在整体上和一般上界定成员的活动方式、范围等因素便达到了其控制社会生活的目的,那些固定的、僵化的活动模式是不一定非要存在的,良好的社会制度所要达到的进步一定是“动态的进步”,而僵化、保守的行为模式并不是必然的选择,每个社会个体的行为都是受自己的控制,行为者给自己设定目标对象,给予行动的意义并最终做出决定。在这种社会制度中的每个个体都是行为的主动者,而不是社会制度的被动受规定者。
  
  米德讲到“礼仪”这一事物也是为了说明社会制度的动态进步性。礼仪,作为社会化反应的一个实例,具有很大的“随意性”.从总体上看,礼仪所要求的是“某个人对其他个体的礼貌”,在这一点上是含有某种“制度化”的,但是,在具体的形式上,比如问候方式上是不同的,同一行为在一个共同体中是礼貌的,在另一个共同体中有可能是失礼的,没有一种惯例的礼仪符合适用于所有的共同体,因此,固定的行为模式在这一点上是不存在的。
  
  3. 2. 3. 2教育过程。
  
  米德认为的社会进步是与个体自我的发展是同步进行的,没有“制度化的反应形式”,就没有自我的“组织性”与“成熟性”.教育过程是个体接受共同体的有组织的反应的过程,一个人如果不能按照共同体对他做出反应那样对自己做出反应,他便不属于这个共同体,人们要使自我发展,他就必须唤起自身中的这种共同体的“制度化的反应”,因此,教育过程就是使个体从一个小集体努力发展成为一个更大的共同体的过程。人们能够学会按照共同体的“有组织的反应”对他自身做出反应是因为我们是共同体的成员,并一直按照共同体成员的身份与其他人进行交流,这些反应存在于人们的“本性”之中。每个成员都在不断的对自我进行调整,努力使自己发展成为一个更大的共同体成员,这一过程使得整个共同体处在不断的发展进步之中,向着更大的共同体迈进。
返回本篇论文导航
作者单位: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西方哲学史论文